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课标具体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运用相关地图及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差异成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
4、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1、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
业的影响。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水田
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基础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特点——80%
学生能够掌握
2、重点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70%学生能够掌握
3、难点知识: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1、提取归纳能力不足,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
给出准确的描述。
2、 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能力,会通过依据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和老师
讲解的方式完成,学生讨论结果不会很深刻,不能完全转化为
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南方地区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表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区域分析
的方法;
4、运用相关资料比较南方地区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地形、气候);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及人地协调的理念。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一、典型景观图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一组南方地区的典型景观图片
设计意图:以新鲜的图片导入,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上课状态的准备,同时形成对南方地区的基本印象。
【讲授新课】
【活动一】:读南方地区图,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问题引导:
1. 在图中描画秦岭——淮河、横断山脉;北回归线。
2. 在图中找出:东海、南海
3. 说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按照要求完成描图、填图,通过描图、填图,确定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简要评价南方地区地理位置。 小结: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邻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主要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描图、填图、绘图,使学生识记秦岭——淮河等,确定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活动二】:指导学生阅读南方地区地形图认识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问题导引:
1. 阅读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2. 请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3. 从总体上总结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形图,描述地形特征,加强读图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问题能力。对总特征的总结描述,增强学生的总结叙述能力。
小结:地形特征为西高东低,西部是高原盆地,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活动三】: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海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南方地区气候特征。
问题导引:
1. 南方地区气候类型?
2. 南方地区气候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海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南方地区气候特征。
小结: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气候湿热。
设计意图: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气候特征,并学会提取图中有用的信息。
【活动四】: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我们来做一个小探究,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
2. 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多媒体辅助: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图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对比,分析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分析两幅地图,思考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冬季风和寒潮的阻挡作用、然后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小结:冬季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大巴山和秦岭的阻挡,冬季风不易进入,而长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区,易受冬季风的侵袭。所以四川盆地冬季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地形对气候影响,从中分析出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问题承转:对农业影响较大的不仅有气候地形,还有土壤条件也很重要,下面我们看看南方的土壤。
【活动五】:指导学生观察红土地景观图片,并结合出示的化学知识理解南方土壤为什么这么红。
问题导引:
1. 为什么南方土壤呈红色
2. 为什么南方土壤中铁元素含量多
3. 评价一下红壤对农业生产的利弊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给出的材料,理解高温多雨对化学反应的促进,造成铁元素含量高,颜色呈红色。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材中没有,是临时增加的,旨在让学生明确所有地理事物背后都有科学道理,让学生学的彻底,增强学习信心。
【活动六】: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耕作方式,粮食作物。
问题引导:
1. 有图可知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 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为什么?
3. 熟制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得出特点并分析原因,通过对水稻生长条件的分析理解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建模】
【教学评价】
《南方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总结:南方地区的范围
三、选择题
1. 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B.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
C. 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 )
A. 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 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 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3-4题。
3. 关于我国南、北方人文地理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 传统上,交通运输方式是南船北马
B. 传统上,北方屋顶坡度比南方大
C. 南方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北方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 南方主食米饭为主,北方主食小米为主
4. 导致我国南、北方人文地理差异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技术 C. 气候 D. 水文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课标具体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运用相关地图及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差异成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
4、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1、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
业的影响。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水田
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基础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特点——80%
学生能够掌握
2、重点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70%学生能够掌握
3、难点知识: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1、提取归纳能力不足,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
给出准确的描述。
2、 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能力,会通过依据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和老师
讲解的方式完成,学生讨论结果不会很深刻,不能完全转化为
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南方地区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表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区域分析
的方法;
4、运用相关资料比较南方地区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地形、气候);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及人地协调的理念。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一、典型景观图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一组南方地区的典型景观图片
设计意图:以新鲜的图片导入,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上课状态的准备,同时形成对南方地区的基本印象。
【讲授新课】
【活动一】:读南方地区图,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问题引导:
1. 在图中描画秦岭——淮河、横断山脉;北回归线。
2. 在图中找出:东海、南海
3. 说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按照要求完成描图、填图,通过描图、填图,确定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简要评价南方地区地理位置。 小结: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邻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主要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描图、填图、绘图,使学生识记秦岭——淮河等,确定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活动二】:指导学生阅读南方地区地形图认识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问题导引:
1. 阅读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2. 请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3. 从总体上总结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形图,描述地形特征,加强读图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问题能力。对总特征的总结描述,增强学生的总结叙述能力。
小结:地形特征为西高东低,西部是高原盆地,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活动三】: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海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南方地区气候特征。
问题导引:
1. 南方地区气候类型?
2. 南方地区气候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海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南方地区气候特征。
小结: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气候湿热。
设计意图: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气候特征,并学会提取图中有用的信息。
【活动四】: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我们来做一个小探究,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
2. 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多媒体辅助: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图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对比,分析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分析两幅地图,思考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冬季风和寒潮的阻挡作用、然后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小结:冬季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大巴山和秦岭的阻挡,冬季风不易进入,而长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区,易受冬季风的侵袭。所以四川盆地冬季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地形对气候影响,从中分析出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问题承转:对农业影响较大的不仅有气候地形,还有土壤条件也很重要,下面我们看看南方的土壤。
【活动五】:指导学生观察红土地景观图片,并结合出示的化学知识理解南方土壤为什么这么红。
问题导引:
1. 为什么南方土壤呈红色
2. 为什么南方土壤中铁元素含量多
3. 评价一下红壤对农业生产的利弊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给出的材料,理解高温多雨对化学反应的促进,造成铁元素含量高,颜色呈红色。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材中没有,是临时增加的,旨在让学生明确所有地理事物背后都有科学道理,让学生学的彻底,增强学习信心。
【活动六】: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耕作方式,粮食作物。
问题引导:
1. 有图可知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 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为什么?
3. 熟制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得出特点并分析原因,通过对水稻生长条件的分析理解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建模】
【教学评价】
《南方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总结:南方地区的范围
三、选择题
1. 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B.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
C. 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 )
A. 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 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 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3-4题。
3. 关于我国南、北方人文地理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 传统上,交通运输方式是南船北马
B. 传统上,北方屋顶坡度比南方大
C. 南方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北方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 南方主食米饭为主,北方主食小米为主
4. 导致我国南、北方人文地理差异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技术 C. 气候 D.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