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确定酸雨pH 界限的依据是什麽?
2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两个迁移过程。
3简述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4 Please describe the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characters.
5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对于含0.4%NaOH 的某工厂废水拟采用加水稀释排放的方案,为达到pH =9的排放标准,其稀释倍数应为多大?试评议该方案的可行性。
2某河段流量Q=2160000 m 3/d,流速为46km/d,T=13.6o C, 好氧系数K 1=0.94d-1, 复氧系数K 2=1.82 d-1,BOD 沉浮系数K 3=0.17 d-1, 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10X104 m3/d,废水中含BOD 5500mg/L,溶解氧为0 mg/L,上游河水BOD 5 为0mg/L,溶解氧为8.95 mg/L,求排污口下游6km 处河水的BOD 5和氧亏值。
3 已知放射性131I 的半衰期t 2=8.0d ,一份含131I 水样采集24天后测得其活度为19.2[Bq/L],求刚取样品时的放射性活度。
四 根据环境化学的原理,分析下列环境问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What is POPs?Please give 2 samples and describe their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natural aquatics.
2 试论述酸雨对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土壤酸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 已知某河流底泥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假设某运酸车翻入河中并全部泄漏,试分析其可能引起的作用及机理。
二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及其机制。
2 举例说明人类不同活动产生的污染特点。
3 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写出方程式,举出三种温室气体。
4 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5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会产生哪几种联合作用?
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大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中重量为10.00g ,经过24h 采样后,增重至10.10g ,采样的平均空气流速为1.4m 3/min,求采样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为多少?
2某放射性核素经过5个或者10个半衰期后,残存的质量百分数各为多少?
3 (水章习题13)
四 议论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大气中的自由基是如何产生的?其高浓度值出现在地球的哪个地带和部位?哪个季节和时间?为什么?
2试论述水体自净作用的机制。
3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有几种?
2 吸附等温线有几种?请列出公式及对应的图形。
3 简要说明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4简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种机制。
5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三 计算题(每题8分,16分)
1 某有机物分子量为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若悬浮物中85%为细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5%,其余粗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1%,已知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为0.05mg/L, 计算其分配系数(K p ).
2 大气中CO 2浓度为0.034%(V/V),这相当于以mg/m3为单位的浓度值是多少?(以0℃和1.013 105Pa 条件下计)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0分,共30分)
1 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2 黄浦江水流入东海对水中悬浮颗粒物所吸附重金属环境行为有何影响?
3 大气中的自由基是如何产生的?其高浓度值出现在地球的哪个地带和部位?哪个季节和时间?为什么?
。
二 简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什么叫环境化学,它的特点、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2什么是天然水体的酸度和碱度?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3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三 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 1946-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大约有250万辆汽车,耗油1600万升/日。该市众多居民曾患红眼病,严重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发烧、呕吐、以致血压降低。试分析其环境病因及作用机理?
2 科研人员用双酚-A 和己烯雌酚在雄鼠体内的实验表明,剂量-效应关系呈一个倒U 字型;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Hayes 等将3000只蝌蚪暴露于含有10种农药农田中,每种农药的暴露剂量都不足以导致蝌蚪发育异常,然而野外现场试验证实,这些蝌蚪发育异常。从这两种现象分析毒物作用的机制?
三 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火力发电厂对周围土壤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北方影响与南方影响的差别?
2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汞污染的主要人为来源?分析汞元素在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3 举例说明什么是POPs ? 并简述其在天然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2 简述大气颗粒物的危害及其清除机制。
3 简述水中颗粒物的主要类别。
4 何谓环境效应?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可分几类?请各举二例。
5 简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
三 计算下列各题:(21分)
1 1L 水吸收空气中1.02×10-5 mol CO 2,求由此生成碳酸水溶液的pH 值(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 a1=10-6.3)。
2 大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中重量为10.00g ,经过24h 采样后,增重至10.10g ,采样的平均空气流速为1.4m 3/min,求采样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为多少?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30分)
1试论述水体自净作用的机制。
2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
3 试论述酸雨对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土壤酸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及其机制。
2 举例说明人类不同活动产生的污染特点。
3 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给出方程式,举出三种温室气体。
4 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5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会产生哪几种联合作用?
三 计算下列各题:(21分)
1某城市监测站测得某街区即时的O 3浓度为118(以25℃和1.013 105Pa 条件下计),这相当于以ppm 为单位的浓度的多少?
2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到8.0。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多少碱?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30分)
1 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2 已知上海苏州河底泥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假设某运油车翻入苏州河并发生油泄漏,试分析可能引起的污染及其机理。
3 环境化学与基础化学的联系和不同。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有几种?请分别简述。
2分析以下物质生物降解性的难易程度,简要给出理由
a. CH 3-(CH)5-CH 3,CH 3CH 2CH 3
b.
5-CH 3
3
3
3
3 3
3何谓环境效应?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可分几类?请各举二例。 4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
三 计算题(1.2题每题7分,第3题10分,共24分)
1.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某色素的Freundlish 等温线方程为(x/m)=3.9C0.5。现有100t 含色素浓度为0.05g/L的待处理水,需将色素除去90%,求所需活性炭量。
2. 含镉废水通入H 2S 达到饱和并调整pH 为8.0,请计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 溶度积为7.9×10-27,饱和H 2S 浓度为0.1mol/L,H 2S 两级电离总平衡常数K sp ’=1.16×10-23)
3. 某放射性核素经过3个或者6个半衰期后,残存的质量百分数各为多少?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4分,共28分)
1 为什么可以利用植物法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2 酸雨对我国南北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要说明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2. 简述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影响因素。
3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涉及到哪四个作用?
4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三 计算题(第1.2题7分,第3题10分,共24分)
1. 3.0g 活性炭放入含苯酚浓度C 0=0.05mol/L的500ml 水溶液中,使用吸附等温线x/m=5.2×C 0.21(mmol/g),计算达到平衡时苯酚浓度可降至多少?
2. 对于含0.4%NaOH 的某工厂废水拟采用加水稀释排放的方案,为达到pH =9的排放标准,其稀释倍数应为多大?试评议该方案的可行性。
3. 某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1620年,试计算a. 该核素的衰变常数(λ);b. 求该核素100年后剩余的百分数,那时,它的放射水平实际上有无变化?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4分,共28分)
1某地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依据是什么?
二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确定酸雨pH 界限的依据是什麽?
2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两个迁移过程。
3简述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4 Please describe the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characters.
5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对于含0.4%NaOH 的某工厂废水拟采用加水稀释排放的方案,为达到pH =9的排放标准,其稀释倍数应为多大?试评议该方案的可行性。
2某河段流量Q=2160000 m 3/d,流速为46km/d,T=13.6o C, 好氧系数K 1=0.94d-1, 复氧系数K 2=1.82 d-1,BOD 沉浮系数K 3=0.17 d-1, 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10X104 m3/d,废水中含BOD 5500mg/L,溶解氧为0 mg/L,上游河水BOD 5 为0mg/L,溶解氧为8.95 mg/L,求排污口下游6km 处河水的BOD 5和氧亏值。
3 已知放射性131I 的半衰期t 2=8.0d ,一份含131I 水样采集24天后测得其活度为19.2[Bq/L],求刚取样品时的放射性活度。
四 根据环境化学的原理,分析下列环境问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What is POPs?Please give 2 samples and describe their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natural aquatics.
2 试论述酸雨对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土壤酸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 已知某河流底泥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假设某运酸车翻入河中并全部泄漏,试分析其可能引起的作用及机理。
二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及其机制。
2 举例说明人类不同活动产生的污染特点。
3 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写出方程式,举出三种温室气体。
4 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5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会产生哪几种联合作用?
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大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中重量为10.00g ,经过24h 采样后,增重至10.10g ,采样的平均空气流速为1.4m 3/min,求采样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为多少?
2某放射性核素经过5个或者10个半衰期后,残存的质量百分数各为多少?
3 (水章习题13)
四 议论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大气中的自由基是如何产生的?其高浓度值出现在地球的哪个地带和部位?哪个季节和时间?为什么?
2试论述水体自净作用的机制。
3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有几种?
2 吸附等温线有几种?请列出公式及对应的图形。
3 简要说明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4简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种机制。
5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三 计算题(每题8分,16分)
1 某有机物分子量为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若悬浮物中85%为细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5%,其余粗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1%,已知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为0.05mg/L, 计算其分配系数(K p ).
2 大气中CO 2浓度为0.034%(V/V),这相当于以mg/m3为单位的浓度值是多少?(以0℃和1.013 105Pa 条件下计)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0分,共30分)
1 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2 黄浦江水流入东海对水中悬浮颗粒物所吸附重金属环境行为有何影响?
3 大气中的自由基是如何产生的?其高浓度值出现在地球的哪个地带和部位?哪个季节和时间?为什么?
。
二 简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什么叫环境化学,它的特点、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2什么是天然水体的酸度和碱度?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3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三 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 1946-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大约有250万辆汽车,耗油1600万升/日。该市众多居民曾患红眼病,严重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发烧、呕吐、以致血压降低。试分析其环境病因及作用机理?
2 科研人员用双酚-A 和己烯雌酚在雄鼠体内的实验表明,剂量-效应关系呈一个倒U 字型;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Hayes 等将3000只蝌蚪暴露于含有10种农药农田中,每种农药的暴露剂量都不足以导致蝌蚪发育异常,然而野外现场试验证实,这些蝌蚪发育异常。从这两种现象分析毒物作用的机制?
三 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火力发电厂对周围土壤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北方影响与南方影响的差别?
2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汞污染的主要人为来源?分析汞元素在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3 举例说明什么是POPs ? 并简述其在天然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2 简述大气颗粒物的危害及其清除机制。
3 简述水中颗粒物的主要类别。
4 何谓环境效应?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可分几类?请各举二例。
5 简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
三 计算下列各题:(21分)
1 1L 水吸收空气中1.02×10-5 mol CO 2,求由此生成碳酸水溶液的pH 值(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 a1=10-6.3)。
2 大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中重量为10.00g ,经过24h 采样后,增重至10.10g ,采样的平均空气流速为1.4m 3/min,求采样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为多少?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30分)
1试论述水体自净作用的机制。
2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
3 试论述酸雨对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土壤酸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及其机制。
2 举例说明人类不同活动产生的污染特点。
3 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给出方程式,举出三种温室气体。
4 简述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5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会产生哪几种联合作用?
三 计算下列各题:(21分)
1某城市监测站测得某街区即时的O 3浓度为118(以25℃和1.013 105Pa 条件下计),这相当于以ppm 为单位的浓度的多少?
2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到8.0。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多少碱?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30分)
1 试评述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原因。
2 已知上海苏州河底泥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假设某运油车翻入苏州河并发生油泄漏,试分析可能引起的污染及其机理。
3 环境化学与基础化学的联系和不同。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化学品在水体中的光解过程有几种?请分别简述。
2分析以下物质生物降解性的难易程度,简要给出理由
a. CH 3-(CH)5-CH 3,CH 3CH 2CH 3
b.
5-CH 3
3
3
3
3 3
3何谓环境效应?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可分几类?请各举二例。 4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
三 计算题(1.2题每题7分,第3题10分,共24分)
1.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某色素的Freundlish 等温线方程为(x/m)=3.9C0.5。现有100t 含色素浓度为0.05g/L的待处理水,需将色素除去90%,求所需活性炭量。
2. 含镉废水通入H 2S 达到饱和并调整pH 为8.0,请计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 溶度积为7.9×10-27,饱和H 2S 浓度为0.1mol/L,H 2S 两级电离总平衡常数K sp ’=1.16×10-23)
3. 某放射性核素经过3个或者6个半衰期后,残存的质量百分数各为多少?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4分,共28分)
1 为什么可以利用植物法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2 酸雨对我国南北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二 简略回答下列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要说明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2. 简述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影响因素。
3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涉及到哪四个作用?
4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点,各举二例。
三 计算题(第1.2题7分,第3题10分,共24分)
1. 3.0g 活性炭放入含苯酚浓度C 0=0.05mol/L的500ml 水溶液中,使用吸附等温线x/m=5.2×C 0.21(mmol/g),计算达到平衡时苯酚浓度可降至多少?
2. 对于含0.4%NaOH 的某工厂废水拟采用加水稀释排放的方案,为达到pH =9的排放标准,其稀释倍数应为多大?试评议该方案的可行性。
3. 某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1620年,试计算a. 该核素的衰变常数(λ);b. 求该核素100年后剩余的百分数,那时,它的放射水平实际上有无变化?
四 请对下列议题简论:(每题14分,共28分)
1某地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