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 【学习难点】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学习准备】 1、老师:PPT课件。
2、学生:查找落花生及许地山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收花生:居然 尝花生:好几样
议花生 好处:味儿美、榨油、便宜
【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是根据学校《试行市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标准与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而上的。
回顾教研员刘成通老师的评课,我对“概括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刘老师认为,“概括”不光指我们平时让孩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还包括其他三个方面——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
刘老师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说起对“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和“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这都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俯视”文章的做法。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带着学生细细分析课文内容,却没有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条理这方面下功夫。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被老师牵着走的惰性。
自从我带着这个班升上四年级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从“整体—局部—整体”地进行学习。每次发下新的语文书,我都是先带领大家先阅读目录,整理浏览所有的课文题目,然后将每个单元的导读粗粗读一遍,大致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在平时的单元学习中,我也是先从单元导入入手,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与要求,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也会让孩子们说说学习感受,总体回归一下。
我发现坚持这样做下来,孩子们在学习中就能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较以前相比,就更容易掌握学习的重难点。而且学习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将这种学习的方法落实到每一篇课文里,孩子们对一篇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清晰了文章脉络之后,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在深入学习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就有所依托,学习效果就更到位。
再说说“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这一话题,同样也引人深思。
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如果我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在回答中的概括能力,那么到了五年级,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就会更强了。在当天的课堂上,孩子回报作者简介时,不加筛选地将搜集到的资料一气读出,不但浪费了时间,其语言概括能力也未得到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这些细节,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从筛选汇报资料开始,学习在发言前打腹稿,逐步掌握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 【学习难点】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学习准备】 1、老师:PPT课件。
2、学生:查找落花生及许地山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收花生:居然 尝花生:好几样
议花生 好处:味儿美、榨油、便宜
【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是根据学校《试行市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标准与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而上的。
回顾教研员刘成通老师的评课,我对“概括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刘老师认为,“概括”不光指我们平时让孩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还包括其他三个方面——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
刘老师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说起对“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和“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这都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俯视”文章的做法。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带着学生细细分析课文内容,却没有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条理这方面下功夫。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被老师牵着走的惰性。
自从我带着这个班升上四年级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从“整体—局部—整体”地进行学习。每次发下新的语文书,我都是先带领大家先阅读目录,整理浏览所有的课文题目,然后将每个单元的导读粗粗读一遍,大致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在平时的单元学习中,我也是先从单元导入入手,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与要求,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也会让孩子们说说学习感受,总体回归一下。
我发现坚持这样做下来,孩子们在学习中就能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较以前相比,就更容易掌握学习的重难点。而且学习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将这种学习的方法落实到每一篇课文里,孩子们对一篇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清晰了文章脉络之后,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在深入学习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就有所依托,学习效果就更到位。
再说说“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这一话题,同样也引人深思。
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如果我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在回答中的概括能力,那么到了五年级,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就会更强了。在当天的课堂上,孩子回报作者简介时,不加筛选地将搜集到的资料一气读出,不但浪费了时间,其语言概括能力也未得到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这些细节,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从筛选汇报资料开始,学习在发言前打腹稿,逐步掌握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