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材分析是教师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拟定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学准备活动。它是备好课、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和理解,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劳动。
教材分析与教材说明不完全相同。教材分析是教材使用者(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构思,表述简单明了;教材说明是教材编写者(作者)对教材的解释与教法提示,叙述内容多,篇幅长(人教版教材的教师用书关于单元教材说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包括两个层次,即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具体内容〈例题、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另一种是三个层次,即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具体内容〈例题、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分析可以借助教材说明来进行,但也可以脱离教材说明,直接阅读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更不能囿于教材说明,有时要跳出教材说明,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常常在这里得以体现。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案)也不同。它不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的教学方案,是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行动方案。换句话说,教材分析是理论思考,
教学设计是付诸行动。
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要素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一般是分析整册教材。分两大部分展开:全册教材总览和单元教材分析。其中单元教材分析是重点。
那么两大部分的每个部分分析些什么呢?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基本的范围:
全册教材总览是对一册教材从宏观上粗略地把握其框架与脉络,其要素包括宏观认识全册教学内容、明确学期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编写特点、构思教法学法要点、分配安排教学时数等。
单元教材分析则是具体地对每个单元进行比较详尽的解读与教学构思,重在可操作性。单元教材分析的要素通常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分析和制定教学措施(提出教学建议)等。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基本结构案例资料:
附件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教材分析
附件2: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上)教材分析
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方法
单元教材分析介于全册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之间,即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是中观的教材分析。它既不是全册教材分析那样粗略,也不是课时教材分析那样细致,要把握好分析的“度“。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7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简称二·下·七)教材分析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明确教什么,理解和熟悉教学内容,这时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和首要工作。一个不熟悉教材的教师永远教不好学。教学内容分析要侧重以下几点:
1. 概述知识点。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概括罗列出来。
2. 说明联系点。理清单元知识之间、单元知识与其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地位和作用。
3. 解读特色点。分析单元教材编排的特点。
4. 描述结构图。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图。
教学内容的分析一般包括这些方面,但也不一定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行文时用一段文字表述即可。
(二)教学目标分析
常说教学要做到“心中有标”,指的是一要心中有目标,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盲目;二要心中有合适的目标,做到不拔高或降低,明确教学的程度,这同样很重要。分析教学目标,就是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全面。综合考虑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不忽略。
2. 表述清晰。细分目标点,按条理叙述,防止笼统模糊。
3. 用词准确。一要注意程度用词,使目标恰当;二要注意目标可测。 分析教学目标关键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包括吃透例题和习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析教学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
(三)学情分析
学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为教学“定调”,即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方法和措施等等。新课改提出“以学定教”的理念,
突出强调了关注学情的重要性。
学情包括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共性学情是指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普遍情况;个性学情是指具体班级儿童学习的特殊情况。
共性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已有知识基础:之前学了哪些相关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怎样的基础等。
2. 心理发展特点:思维发展水平;记忆力、注意力发展特点;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如好胜心、表现欲望、情绪变化等。这些都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说明。
一般来说,低年级(一到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机械记忆比较强,意义记忆比较弱;有意注意水平不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久,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好表现,好胜心强,容易情绪化如哭脸、生气等。
中年级(三到四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并行;意义记忆得到发展,识记的内容持久性增强;有意注意水平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增长;表现力减弱,好胜心强,有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高年级(五到六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但很多情况下仍需具体形象支撑;懂得记忆方法,意义记忆有了长足发展;有意注意水平高,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表现欲望弱,好胜心一般,通常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 课堂行为特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行为的自主性等。
个性学情分析包括:
1. 班级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之前所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巩固程度、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等;
2.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特点:如具有好学精神、思维活跃、课堂个性张扬、自学能力强等等。
学情分析要同时兼顾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在不熟悉班级学生的情况下主要分析共性学情)。这是接下来确定教学措施的依据。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中抓重点,破重点,就是解决主要矛盾,是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最好体现。教材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学情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准确确定重点和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分析和确定重点难点要同时考虑三个“立足”:
1.立足学情:从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两方面考虑(如果不熟悉班级学生情况主要考虑共性学情);
2.立足教材:教学内容本身有些是关键性知识,很重要,有些抽象性强,难度大。相反,有些则浅显易懂。所以自然有一般和重点难点的区分。从教材方面分析重点难点要注意:一是就一个单元而言,一般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就一节课而言,有重点但不一定有难点(一课无难点);二是很多情况下重点之处有难点,难点就是重点,难点和重点相一致,但有时例外,重点之处不一定有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两点不一致)。
3.立足经验:小孩学习知识,从成人的眼光来看,有时认为简单的东西学起来却成了难点,有时认为可以一笔带过的地方却成了学习的障碍,这是教师常常碰到的现象。因此,从已有教学经验出发,确定教学重点难
点既很重要,也很实用。
(五)制定教学措施(提出教学建议)
对一个单元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安排,这是单元教材分析的重点,所占篇幅最大。这种安排如果是针对自己教学而言的,称为教学措施;如果是针对别人教学而言的,称为教学建议。它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课时分配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一句话,自认为特别重要的,或者要特别说明的,都可以写进去。单元教学措施不同于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方法,要概括性写,行文时分条叙述即可。
构思教学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学情出发,凸显“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形式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确保教学措施有效。
2.从现有条件出发,增强教学措施的可行性。要考虑现有教学场地的特点、电教手段和常规手段的特点、学习材料的特点等,尽量利用已有条件教学。
3.从实际需要出发,增强教学措施的针对性。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效果和效率问题,都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从教学创新出发,更新思路,设计新点子,优化教学。
例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材分析是教师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拟定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学准备活动。它是备好课、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和理解,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劳动。
教材分析与教材说明不完全相同。教材分析是教材使用者(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构思,表述简单明了;教材说明是教材编写者(作者)对教材的解释与教法提示,叙述内容多,篇幅长(人教版教材的教师用书关于单元教材说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包括两个层次,即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具体内容〈例题、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另一种是三个层次,即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具体内容〈例题、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分析可以借助教材说明来进行,但也可以脱离教材说明,直接阅读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更不能囿于教材说明,有时要跳出教材说明,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常常在这里得以体现。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案)也不同。它不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的教学方案,是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行动方案。换句话说,教材分析是理论思考,
教学设计是付诸行动。
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要素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一般是分析整册教材。分两大部分展开:全册教材总览和单元教材分析。其中单元教材分析是重点。
那么两大部分的每个部分分析些什么呢?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基本的范围:
全册教材总览是对一册教材从宏观上粗略地把握其框架与脉络,其要素包括宏观认识全册教学内容、明确学期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编写特点、构思教法学法要点、分配安排教学时数等。
单元教材分析则是具体地对每个单元进行比较详尽的解读与教学构思,重在可操作性。单元教材分析的要素通常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分析和制定教学措施(提出教学建议)等。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基本结构案例资料:
附件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教材分析
附件2: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上)教材分析
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方法
单元教材分析介于全册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之间,即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是中观的教材分析。它既不是全册教材分析那样粗略,也不是课时教材分析那样细致,要把握好分析的“度“。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7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简称二·下·七)教材分析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明确教什么,理解和熟悉教学内容,这时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和首要工作。一个不熟悉教材的教师永远教不好学。教学内容分析要侧重以下几点:
1. 概述知识点。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概括罗列出来。
2. 说明联系点。理清单元知识之间、单元知识与其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地位和作用。
3. 解读特色点。分析单元教材编排的特点。
4. 描述结构图。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图。
教学内容的分析一般包括这些方面,但也不一定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行文时用一段文字表述即可。
(二)教学目标分析
常说教学要做到“心中有标”,指的是一要心中有目标,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盲目;二要心中有合适的目标,做到不拔高或降低,明确教学的程度,这同样很重要。分析教学目标,就是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全面。综合考虑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不忽略。
2. 表述清晰。细分目标点,按条理叙述,防止笼统模糊。
3. 用词准确。一要注意程度用词,使目标恰当;二要注意目标可测。 分析教学目标关键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包括吃透例题和习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析教学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
(三)学情分析
学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为教学“定调”,即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方法和措施等等。新课改提出“以学定教”的理念,
突出强调了关注学情的重要性。
学情包括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共性学情是指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普遍情况;个性学情是指具体班级儿童学习的特殊情况。
共性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已有知识基础:之前学了哪些相关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怎样的基础等。
2. 心理发展特点:思维发展水平;记忆力、注意力发展特点;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如好胜心、表现欲望、情绪变化等。这些都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说明。
一般来说,低年级(一到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机械记忆比较强,意义记忆比较弱;有意注意水平不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久,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好表现,好胜心强,容易情绪化如哭脸、生气等。
中年级(三到四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并行;意义记忆得到发展,识记的内容持久性增强;有意注意水平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增长;表现力减弱,好胜心强,有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高年级(五到六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但很多情况下仍需具体形象支撑;懂得记忆方法,意义记忆有了长足发展;有意注意水平高,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表现欲望弱,好胜心一般,通常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 课堂行为特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行为的自主性等。
个性学情分析包括:
1. 班级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之前所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巩固程度、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等;
2.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特点:如具有好学精神、思维活跃、课堂个性张扬、自学能力强等等。
学情分析要同时兼顾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在不熟悉班级学生的情况下主要分析共性学情)。这是接下来确定教学措施的依据。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中抓重点,破重点,就是解决主要矛盾,是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最好体现。教材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学情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准确确定重点和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分析和确定重点难点要同时考虑三个“立足”:
1.立足学情:从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两方面考虑(如果不熟悉班级学生情况主要考虑共性学情);
2.立足教材:教学内容本身有些是关键性知识,很重要,有些抽象性强,难度大。相反,有些则浅显易懂。所以自然有一般和重点难点的区分。从教材方面分析重点难点要注意:一是就一个单元而言,一般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就一节课而言,有重点但不一定有难点(一课无难点);二是很多情况下重点之处有难点,难点就是重点,难点和重点相一致,但有时例外,重点之处不一定有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两点不一致)。
3.立足经验:小孩学习知识,从成人的眼光来看,有时认为简单的东西学起来却成了难点,有时认为可以一笔带过的地方却成了学习的障碍,这是教师常常碰到的现象。因此,从已有教学经验出发,确定教学重点难
点既很重要,也很实用。
(五)制定教学措施(提出教学建议)
对一个单元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安排,这是单元教材分析的重点,所占篇幅最大。这种安排如果是针对自己教学而言的,称为教学措施;如果是针对别人教学而言的,称为教学建议。它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课时分配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一句话,自认为特别重要的,或者要特别说明的,都可以写进去。单元教学措施不同于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方法,要概括性写,行文时分条叙述即可。
构思教学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学情出发,凸显“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形式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确保教学措施有效。
2.从现有条件出发,增强教学措施的可行性。要考虑现有教学场地的特点、电教手段和常规手段的特点、学习材料的特点等,尽量利用已有条件教学。
3.从实际需要出发,增强教学措施的针对性。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效果和效率问题,都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从教学创新出发,更新思路,设计新点子,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