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的思考

  调幅(AM)广播始于1920年,调频(FM)广播始于1940年。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短波广播得到快速发展。进入70年代,FM广播迅速崛起,广播的音质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听众欢迎。1983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把广播带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进入90年代,广播受到了电视的严重冲击,为摆脱不利的局面,在声音节目制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为吸引听众参与开办了对话节目;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听众群,开办了不同的频道,如交通广播、经济广播、文艺广播等。节目内容方面的这些创新,促使广播听众大大增加,广播又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此同时,在节目播出手段上,除了地面广播以外,又相继出现了卫星广播、网上广播等,广播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调查,居民在家中主动收听广播的比例为75.8%,而自己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达16.2%;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全国有7500万居民收听广播,仅次于电视和报纸,远远高于杂志和互联网。母庸讳言,广播在不断地进步,但与电视、通信相比就显得落后了,广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播遇到三次冲击      广播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辉煌,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次冲击就是来自电视。我国的电视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到了70年代,尤其是彩色电视的播出,电视开始把听众牢牢吸引住。进入80年代,尤其是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后,电视台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再加上彩电生产线的引进,电视机价格迅速降低,使电视迅速普及而成为众多媒体的老大,电视人口覆盖率迅速超过了广播。相比之下,广播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电视,听众明显减少,覆盖率在许多地方呈下降趋势。尽管广播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不甚明显。   第二次冲击是来自互联网。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发展,到2001年底上网用户数已达到3370万。互联网的发展,对广播带来了很大冲击,虽然目前互联网用户数较广播要少,但互联网用户大部分是较高学历者。   广播受到的第三次冲击是来自移动通信。电话和广播广义上讲都属于通信,但在传送上有所区别,电话是点对点的方式,而广播是点对面的方式。由于通信的快速发展,语音传输仅是其业务的一部分,数据传输则占了相当的比例。电信部门除电话业务外,还通过有线电话开办了声讯台,用户可以进行音乐点播和咨询,实际上这是一种点对点的广播。无线电话更是日新月异,移动通信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由模拟到数字、由窄带发展到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功能强大,如GPRS和CDMA,这两种技术都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可开展多种多媒体业务。如把GPRS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组合在起来,可实现无线互联、永远在线;有的手机还具备收听音乐的功能;目前发展很快的短信服务,还可以提供新闻、气象等信息服务。其实,这些都属于广播新闻服务。手机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服务是移动的、即时的。用户超过1.7亿,对广播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三次冲击使广播处于内挤外压的态势,广播在人们信息娱乐生活中的地位在下降,听众在流失。广播应向何处去?      广播的出路      广播之所以处于如此境地,原因很多,其中创新不够是其重要原因,尤其在播出端和接收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必须奋起直追,大胆创新。广播的创新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即节目内容、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创新,并且这三个方面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1、节目的创新   无论什么媒体,吸引听众的是内容,广播也不例外。   广播节目要创新,首先要精办节目。广播的节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能提供听众关心的信息和吸引听众的节目。这几年广播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的台节目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听众欢迎,广告收入节节攀升,这说明节目创新非常之重要。   其次,要细分听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节目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办不同的节目,这就是细分听众。实践证明,节目越有针对性,就越能吸引听众。      2、发送端的创新   广播的发送现在有三种形式,即卫星广播、网上广播和地面广播。卫星广播覆盖面大,投资效益高,适合于轮船、火车、长途汽车上及偏远地区接收。但由于卫星广播接收机价格较贵且难以在城市进行流动接收,节目缺乏地域性,卫星广播只能作为地面广播的补充。网上广播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听众还不多,只能是主流广播的补充。目前广播的主流仍然是地面广播系统即中短波广播和FM广播,它具有覆盖面积大和经济等优点,尤其是FM广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数字化大潮中,广播的数字化迫在眉睫。预计明年国际上将确定数字调幅广播标准。由于中短波数字广播与现在的模拟广播相兼容,无论采用那一种标准,过渡起来并不困难。中短波广播实现数字化以后对发送端非常有利,发射机的功率可以降低到原来的1/4。这对于大功率播出的中短波发射台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播出费用。虽然数字化改造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但是投入的费用很快就能与节省的资金相抵,对于经费短缺的发射台来说,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听众来说不仅广播音质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接收附加信息,如天气预报、交通、股票等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数字音频广播(DAB)是一种全新的广播模式,并可实现多媒体广播,是区域性广播走出低谷的主要推动力。我国是较早建立DAB先导网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没有加大力度推进,如今在DAB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国家差距较大。在欧洲,英国的DAB广播覆盖了全国70%的居民,德国已达到65%。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3亿人能够接收400多套不同的DAB广播节目。在我国,DAB之所以迟迟得不到推广,形式上是资金问题,实质上是观念没有更新。发送端设备的购置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而在接收端听众又没有接收机,广播部门要想通过招揽广告推动DAB的发展是不现实的。而且,广播部门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完全采取市场运作也有难度。广播部门缺资金,资金充裕的又不能投入,这就形成一个怪圈。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半市场化运作,就是在发送端由政府主导,频率规划、试验播出接收芯片的研制等都由政府来做,设备更新的资金也主要来自于政府,其它则由国有媒体参与,占用某一频点并参与节目制作;   而接收端可由企业来做,通过市场运作,接收机的价格可望很快降下来并得到普及。   在DAB发展初期,以传声音为主,这是广播的特点和要求所在。但是,DAB的数据容量很大,有潜力向传数据和图像方面发展。只有发送端发展了,接收端才能发展。随着发展,DAB可逐渐过渡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3、接收端的创新   随着发送端实现数字化,接收端必须跟上。   对于接收端的创新,首先要改变广播“一晃而过”的缺点,要有储存记忆功能,可重放。其次,不但要能接收声音,还要能接收数据和图像。接收机可分为三个等级:(1)基本型,既能接收中短波,FM广播,又能接收中短波数字广播和DAB;(2)中档机,具有储存记忆功能,听众可以选择记录并重放;(3)高档机,除具有中档机的功能外,还能接收显示图像,广播电台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背景数据资料或质量要求不高的视频片段。   上述三方面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节目的创新是根本,发送端的创新是关键,接收端的创新是为了普及。广播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只有把这三者处理好,广播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再创辉煌。

  调幅(AM)广播始于1920年,调频(FM)广播始于1940年。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短波广播得到快速发展。进入70年代,FM广播迅速崛起,广播的音质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听众欢迎。1983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把广播带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进入90年代,广播受到了电视的严重冲击,为摆脱不利的局面,在声音节目制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为吸引听众参与开办了对话节目;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听众群,开办了不同的频道,如交通广播、经济广播、文艺广播等。节目内容方面的这些创新,促使广播听众大大增加,广播又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此同时,在节目播出手段上,除了地面广播以外,又相继出现了卫星广播、网上广播等,广播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调查,居民在家中主动收听广播的比例为75.8%,而自己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达16.2%;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全国有7500万居民收听广播,仅次于电视和报纸,远远高于杂志和互联网。母庸讳言,广播在不断地进步,但与电视、通信相比就显得落后了,广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播遇到三次冲击      广播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辉煌,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次冲击就是来自电视。我国的电视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到了70年代,尤其是彩色电视的播出,电视开始把听众牢牢吸引住。进入80年代,尤其是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后,电视台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再加上彩电生产线的引进,电视机价格迅速降低,使电视迅速普及而成为众多媒体的老大,电视人口覆盖率迅速超过了广播。相比之下,广播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电视,听众明显减少,覆盖率在许多地方呈下降趋势。尽管广播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不甚明显。   第二次冲击是来自互联网。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发展,到2001年底上网用户数已达到3370万。互联网的发展,对广播带来了很大冲击,虽然目前互联网用户数较广播要少,但互联网用户大部分是较高学历者。   广播受到的第三次冲击是来自移动通信。电话和广播广义上讲都属于通信,但在传送上有所区别,电话是点对点的方式,而广播是点对面的方式。由于通信的快速发展,语音传输仅是其业务的一部分,数据传输则占了相当的比例。电信部门除电话业务外,还通过有线电话开办了声讯台,用户可以进行音乐点播和咨询,实际上这是一种点对点的广播。无线电话更是日新月异,移动通信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由模拟到数字、由窄带发展到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功能强大,如GPRS和CDMA,这两种技术都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可开展多种多媒体业务。如把GPRS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组合在起来,可实现无线互联、永远在线;有的手机还具备收听音乐的功能;目前发展很快的短信服务,还可以提供新闻、气象等信息服务。其实,这些都属于广播新闻服务。手机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服务是移动的、即时的。用户超过1.7亿,对广播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三次冲击使广播处于内挤外压的态势,广播在人们信息娱乐生活中的地位在下降,听众在流失。广播应向何处去?      广播的出路      广播之所以处于如此境地,原因很多,其中创新不够是其重要原因,尤其在播出端和接收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必须奋起直追,大胆创新。广播的创新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即节目内容、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创新,并且这三个方面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1、节目的创新   无论什么媒体,吸引听众的是内容,广播也不例外。   广播节目要创新,首先要精办节目。广播的节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能提供听众关心的信息和吸引听众的节目。这几年广播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的台节目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听众欢迎,广告收入节节攀升,这说明节目创新非常之重要。   其次,要细分听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节目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办不同的节目,这就是细分听众。实践证明,节目越有针对性,就越能吸引听众。      2、发送端的创新   广播的发送现在有三种形式,即卫星广播、网上广播和地面广播。卫星广播覆盖面大,投资效益高,适合于轮船、火车、长途汽车上及偏远地区接收。但由于卫星广播接收机价格较贵且难以在城市进行流动接收,节目缺乏地域性,卫星广播只能作为地面广播的补充。网上广播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听众还不多,只能是主流广播的补充。目前广播的主流仍然是地面广播系统即中短波广播和FM广播,它具有覆盖面积大和经济等优点,尤其是FM广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数字化大潮中,广播的数字化迫在眉睫。预计明年国际上将确定数字调幅广播标准。由于中短波数字广播与现在的模拟广播相兼容,无论采用那一种标准,过渡起来并不困难。中短波广播实现数字化以后对发送端非常有利,发射机的功率可以降低到原来的1/4。这对于大功率播出的中短波发射台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播出费用。虽然数字化改造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但是投入的费用很快就能与节省的资金相抵,对于经费短缺的发射台来说,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听众来说不仅广播音质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接收附加信息,如天气预报、交通、股票等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数字音频广播(DAB)是一种全新的广播模式,并可实现多媒体广播,是区域性广播走出低谷的主要推动力。我国是较早建立DAB先导网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没有加大力度推进,如今在DAB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国家差距较大。在欧洲,英国的DAB广播覆盖了全国70%的居民,德国已达到65%。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3亿人能够接收400多套不同的DAB广播节目。在我国,DAB之所以迟迟得不到推广,形式上是资金问题,实质上是观念没有更新。发送端设备的购置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而在接收端听众又没有接收机,广播部门要想通过招揽广告推动DAB的发展是不现实的。而且,广播部门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完全采取市场运作也有难度。广播部门缺资金,资金充裕的又不能投入,这就形成一个怪圈。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半市场化运作,就是在发送端由政府主导,频率规划、试验播出接收芯片的研制等都由政府来做,设备更新的资金也主要来自于政府,其它则由国有媒体参与,占用某一频点并参与节目制作;   而接收端可由企业来做,通过市场运作,接收机的价格可望很快降下来并得到普及。   在DAB发展初期,以传声音为主,这是广播的特点和要求所在。但是,DAB的数据容量很大,有潜力向传数据和图像方面发展。只有发送端发展了,接收端才能发展。随着发展,DAB可逐渐过渡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3、接收端的创新   随着发送端实现数字化,接收端必须跟上。   对于接收端的创新,首先要改变广播“一晃而过”的缺点,要有储存记忆功能,可重放。其次,不但要能接收声音,还要能接收数据和图像。接收机可分为三个等级:(1)基本型,既能接收中短波,FM广播,又能接收中短波数字广播和DAB;(2)中档机,具有储存记忆功能,听众可以选择记录并重放;(3)高档机,除具有中档机的功能外,还能接收显示图像,广播电台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背景数据资料或质量要求不高的视频片段。   上述三方面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节目的创新是根本,发送端的创新是关键,接收端的创新是为了普及。广播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只有把这三者处理好,广播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再创辉煌。


相关文章

  • 关于学习习惯的广播稿
  • 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女: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男:401中队的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女:我是节目主持人章柳瑛. 女:我是节目主持人杨婷. 女:我是播音员刘良贵 男:我是播音员钱奇栋 女:今天的广播由我们 ...查看


  • 新媒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128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概念的提出与思考
  • 熊征宇: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概念的提出与思考 来稿摘登 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概念的提出与思考 u 熊征宇 传播能力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能力.我们通常将人的各种能力分为三个层次, 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行能力与核心能力.核心能 ...查看


  • 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一些思考
  • 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一些思考QQ1870685443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权利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任何权利的行使都存在一定的边界,权利的无限扩张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因此对于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显得尤为必要.&q ...查看


  • 关于电视节目媒资管理系统应用的几点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电视节目媒资管理系统应用的几点思考 作者:冯雪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第07期 摘要:本文叙述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应用的几点思考并简述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处 ...查看


  • 关于征集中小学德育活动优秀案例的通知
  • 各镇教办.各中小学: 现将南通市"关于征集中小学科学活动优秀案例的通知"及附件(附后)转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和具体案例,按要求撰写"科学活动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1.各建制小学每 ...查看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 参考选题 一.广播电视作品分析,专题栏目类 1. 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2. 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创作实践与艺术贡献 3. 浅析幽默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4.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 ...查看


  • 广播电视艺术学(三年制)
  • 2010年版三年制硕士培养方案模版: 广播电视艺术学 (专业代码:0504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基本功底,具有较强广播电视实践能力,具有敏锐的广播电视学术触角,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广播电视艺术学 ...查看


  • 最美依然夕阳红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老年广播节目市场的特点,社会老龄化趋势给广播媒介带来的发展契机,并对如何做好多媒体时代老年节目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 老年广播 老年化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1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