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 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
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是什么?(闹钟)闹钟可以告诉
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
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
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
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
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
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
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识的复习,为正确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学生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学生自主积极性,求异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
二、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生可能说有12个数字,有分针,有时针,还有小格格)
【先观察,再交流,完善对钟面的认识,自己准备的各式钟做一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共性。用自己的主法来数小格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新课程为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格,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来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
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我们还可以发现从12到1是一大格,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3、时、分的关系:
师:大家再来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拿起钟表演示)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钟表拿出来。拨一拨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走的?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汇报)
学: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这说明什么?
1时=60分
【通过拨自己喜欢的钟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分针、时针所处的位置的数学思考,培养动手、动脑、观察等多种能力.让学生汇报经验,让学生尝试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甘人后的学习兴趣。】
4、认识几时几分
师:那我们怎么去认出几时几分呢?(生讨论探索)
师: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认一认下面的时间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让学生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91页做一做
2、谁最棒 点名来回答问题
(再一次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过整时的。)
五、总结
1、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2、1时=60分
3、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及时总结,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时:用于记时 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分:用于记分 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个大格是5分, 1时=60分
【板书设计的简单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还凸显出了重难点】
《认识时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2013最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教材十分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通过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中的不同时刻,帮助学生认识时间概念。在引入“1时=60分”的学习时,教材设计了“拨一拨”的操作活动,并结合对图形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范围的比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时与分的关系。总之,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 间的经验与习惯。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二、说教法、学法
1、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
三、说学生,本节课是在孩子们在一年级学习了整点和几点半的 基础上学习的,新授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知识的再升级。孩子们必须在熟练以前学过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才更加轻松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充分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是什么?(闹钟)闹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
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识的复习,为正确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学生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学生自主积极性,求异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
二、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生可能说有12个数字,有分针,有时针,还有小格格)
【先观察,再交流,完善对钟面的认识,自己准备的各式钟做一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共性。用自己的主法来数小格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新课程为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格,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来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
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我们还可以发现从12到1是一大格,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3、时、分的关系:
师:大家再来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拿起钟表演示)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钟表拿出来。拨一拨分针和时针是怎样
走的?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汇报)
学: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这说明什么?
1时=60分
【通过拨自己喜欢的钟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分针、时针所处的位置的数学思考,培养动手、动脑、观察等多种能力.让学生汇报经验,让学生尝试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甘人后的学习兴趣。】
4、认识几时几分
师:那我们怎么去认出几时几分呢?(生讨论探索)
师: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认一认下面的时间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让学生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91页做一做
2、谁最棒 点名来回答问题
(再一次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过整时的。)
五、总结
1、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2、1时=60分
3、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及时总结,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时:用于记时 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分:用于记分 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个大格是5分, 1时=60分
【板书设计的简单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还凸显出了重难点】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 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
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是什么?(闹钟)闹钟可以告诉
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
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
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
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
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
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
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识的复习,为正确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学生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学生自主积极性,求异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
二、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生可能说有12个数字,有分针,有时针,还有小格格)
【先观察,再交流,完善对钟面的认识,自己准备的各式钟做一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共性。用自己的主法来数小格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新课程为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格,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来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
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我们还可以发现从12到1是一大格,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3、时、分的关系:
师:大家再来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拿起钟表演示)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钟表拿出来。拨一拨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走的?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汇报)
学: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这说明什么?
1时=60分
【通过拨自己喜欢的钟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分针、时针所处的位置的数学思考,培养动手、动脑、观察等多种能力.让学生汇报经验,让学生尝试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甘人后的学习兴趣。】
4、认识几时几分
师:那我们怎么去认出几时几分呢?(生讨论探索)
师: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认一认下面的时间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让学生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91页做一做
2、谁最棒 点名来回答问题
(再一次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过整时的。)
五、总结
1、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2、1时=60分
3、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及时总结,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时:用于记时 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分:用于记分 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个大格是5分, 1时=60分
【板书设计的简单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还凸显出了重难点】
《认识时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2013最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教材十分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通过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中的不同时刻,帮助学生认识时间概念。在引入“1时=60分”的学习时,教材设计了“拨一拨”的操作活动,并结合对图形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范围的比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时与分的关系。总之,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 间的经验与习惯。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二、说教法、学法
1、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
三、说学生,本节课是在孩子们在一年级学习了整点和几点半的 基础上学习的,新授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知识的再升级。孩子们必须在熟练以前学过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才更加轻松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充分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是什么?(闹钟)闹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
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识的复习,为正确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学生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学生自主积极性,求异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
二、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生可能说有12个数字,有分针,有时针,还有小格格)
【先观察,再交流,完善对钟面的认识,自己准备的各式钟做一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共性。用自己的主法来数小格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新课程为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格,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来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
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我们还可以发现从12到1是一大格,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3、时、分的关系:
师:大家再来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拿起钟表演示)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钟表拿出来。拨一拨分针和时针是怎样
走的?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汇报)
学: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这说明什么?
1时=60分
【通过拨自己喜欢的钟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分针、时针所处的位置的数学思考,培养动手、动脑、观察等多种能力.让学生汇报经验,让学生尝试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甘人后的学习兴趣。】
4、认识几时几分
师:那我们怎么去认出几时几分呢?(生讨论探索)
师: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认一认下面的时间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让学生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91页做一做
2、谁最棒 点名来回答问题
(再一次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过整时的。)
五、总结
1、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2、1时=60分
3、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及时总结,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时:用于记时 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分:用于记分 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个大格是5分, 1时=60分
【板书设计的简单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还凸显出了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