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边坡坡度是高度和宽度的比值。
填土压实方法分为:碾压、夯实和振动。
土的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土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
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基坑开挖前,现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为止。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泵井点等。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小的井点管理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K=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轻型井点3-6m,多级轻型井点6-12m)
轻型井点布置:平面布置、高层布置
产生流沙的原因:内因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土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外因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即地下水及其产生动水压力大小。
防止流沙的方法:
1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3水中挖土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墙法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单斗挖土机施工:正铲挖土机(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反铲挖土机(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类。
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预制桩是建筑工程最常用的一种桩型。它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和类型的桩,二后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旋入或撅入土中。
预制方法:间隔重叠法,采用该方法时,要求下层桩混凝土运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时方可制作上一层桩。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想单一方向打、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想四周打。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质量和打桩速度。
1.桩距>4倍桩径时,打桩顺序对质量影响不大,只从提高效率出发确定打桩顺序。
2.桩距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作用泥浆护壁成孔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对不论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都适用。
土壁的稳定,主要是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粘结力来保持平衡的
失稳原因:(1)边坡过陡,便土体稳定性不够,而引起塌方现象。
(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基坑边缘荷载过大,使土体中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
(4)开挖顺序未遵守'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砖砌体施工:(质量要求)(1)横平竖直,平缝厚度及立缝宽度10+-2mm
(2)砂浆饱满,要求水平缝不小于80%,竖缝不小于60%
(3)组砌得当,为避免垂直通缝出现,错缝或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60mm.常采用'一顺一丁',
'三顺一丁''梅花丁'
(4)接槎可靠,接槎是指墙体临时间断处的接合方式,一般有斜槎和直槎两种。
。为了提高质量和承载力,常采用复打扩大灌注桩。
施工顺序: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的污泥和桩孔周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桩位再预埋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套管,使未凝固的混凝土向四周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注意事项: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应重合,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流水施工
将拟建工程项目全部过程,在工艺上分别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人使用相同的机具、材料,按施工顺序的先后,依次不断地投入各施工层中的各施工段进行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优势:1.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可争取时间,若将相邻两工作队之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还可进一步地缩短工期。
2.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作业,不致产生窝工现象。
3.实现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操作技术、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4.资源使用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和管理。
5.为现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队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
土方边坡坡度是高度和宽度的比值。
填土压实方法分为:碾压、夯实和振动。
土的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土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
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基坑开挖前,现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为止。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泵井点等。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小的井点管理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K=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轻型井点3-6m,多级轻型井点6-12m)
轻型井点布置:平面布置、高层布置
产生流沙的原因:内因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土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外因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即地下水及其产生动水压力大小。
防止流沙的方法:
1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3水中挖土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墙法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单斗挖土机施工:正铲挖土机(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反铲挖土机(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类。
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预制桩是建筑工程最常用的一种桩型。它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和类型的桩,二后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旋入或撅入土中。
预制方法:间隔重叠法,采用该方法时,要求下层桩混凝土运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时方可制作上一层桩。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想单一方向打、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想四周打。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质量和打桩速度。
1.桩距>4倍桩径时,打桩顺序对质量影响不大,只从提高效率出发确定打桩顺序。
2.桩距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作用泥浆护壁成孔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对不论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都适用。
土壁的稳定,主要是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粘结力来保持平衡的
失稳原因:(1)边坡过陡,便土体稳定性不够,而引起塌方现象。
(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基坑边缘荷载过大,使土体中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
(4)开挖顺序未遵守'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砖砌体施工:(质量要求)(1)横平竖直,平缝厚度及立缝宽度10+-2mm
(2)砂浆饱满,要求水平缝不小于80%,竖缝不小于60%
(3)组砌得当,为避免垂直通缝出现,错缝或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60mm.常采用'一顺一丁',
'三顺一丁''梅花丁'
(4)接槎可靠,接槎是指墙体临时间断处的接合方式,一般有斜槎和直槎两种。
。为了提高质量和承载力,常采用复打扩大灌注桩。
施工顺序: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的污泥和桩孔周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桩位再预埋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套管,使未凝固的混凝土向四周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注意事项: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应重合,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流水施工
将拟建工程项目全部过程,在工艺上分别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人使用相同的机具、材料,按施工顺序的先后,依次不断地投入各施工层中的各施工段进行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优势:1.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可争取时间,若将相邻两工作队之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还可进一步地缩短工期。
2.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作业,不致产生窝工现象。
3.实现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操作技术、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4.资源使用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和管理。
5.为现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队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