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域居民的来源及融合

古代西域居民的来源及融合

“西域”之称在公元前已经流行。西域的神秘,来自她雄奇的地理景观和斑斓的人文景观。在遥远的古代,当世界从愚昧走向文明,先民们就开始了与远方的交往。在欧亚大陆上先后出现了“青铜之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正是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往与碰撞,以及商贸活动的日益兴旺和繁荣,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谱写了绚丽的篇章。人类历史上的文化交往,无论古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史也总是在沉淀之后,才越发显示出它的魅力。

对于新疆古代的居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新疆处于亚洲腹地,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色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老沙皇和前苏联某些领导集团都曾叫嚣古代的西域或新疆的西北边界是在玉门关以内,新疆是中国新的边疆、新的疆域等等。俄国以及西方的历史学家仍然不能接受汉文“西域”的概念,而习惯于以西突厥斯坦

[又称俄属突厥斯坦]和东突厥斯坦[又称中国突厥斯坦]的历史概念来区分新疆和中亚地区,新疆的民族分裂分子更是利用西域的某些历史问题大做文章。

新疆居民的复杂多样性,使得来新疆观光旅游的行者无不惊叹到了新疆如同异国情调的另一个世界。不了解新疆的网友常常提出很多或可笑、或深奥的问题,诸如新疆有汉人吗?某个少数民族是什么种族?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新疆的古代居民有哪些?他们是什么种族?新疆咋会有那么多民族?新疆的历史地名、古族名称、古国名称更是让人头昏眼花、前记后忘。

作为一个西域历史地理的爱好者,自己在学习中习惯作一些史料整理,

纵然是拾人牙慧,乐在玩味其中,从简记忆。在此露拙现丑,以期同仁指正,闻过知新,点滴收获,不无裨益。

一.史前时期的中亚及新疆的居民1 中亚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西亚、北非和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二战后进行的考古工作已经证明,向农业和牲畜家养过渡最早是发生在中近东,也即所谓的“肥沃的新月形地带”。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哲通文化”属公元前七千纪末到公元前六千纪。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哲通文化”是一种食物生产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仍保留采集因素。动物的骨骼有狗、羊、牛,都为家养。发现牲畜家养的文化遗址在哈萨克斯坦西部、北部,时间为公元前第六千纪到公元前四千纪。因此有理由认为,向草原牲畜饲养业文化的转变,是发生在亚

洲沙漠草原地区。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猜测:“动物的饲养最初大概是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草原的边缘上进行的。

2新疆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迄今为止,考古工作的成果证明:新疆地区还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目前所见遗存均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绝对年代在距今2万年---1万年前。新疆最早的石器是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东侧、塔什库尔干河谷、阿勒泰哈巴河等处发现的。细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则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麓的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等河流进入昆仑山口的河谷地带;以及帕米尔高原东麓的喀什;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巴楚、焉耆、罗布泊、孔雀河下游、楼兰古城周围,哈密地区三道岭、七角井;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一线;以及阿勒泰南麓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带。早期细石器时代遗址以哈密七角井为代表,晚期细石器时代遗址以吐鲁番阿斯塔纳、以及罗布泊地区为代表。与中亚地区相比,新疆地区同样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较少,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较多。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较多,主要分布在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上游,亦即贝加尔湖周围。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同中国多仑、满洲里、海拉尔、亦即北京山顶洞人的文化颇为相似。中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于阿姆河上游、帕米尔高原、里海沿岸、卡腊山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纳林河流域、宰桑湖至额尔齐斯河流域等地。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不多,主要分布在土库曼西南和塔吉克的中南部。3 马的起源和人类的迁徙法国著名东方史学家鲁保罗认为:“人类诞生于长期以来很难接近的高山之巅,最后又涌向了

平原,就如同是激流和江河的流动一般。”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谋生手段是狩猎、鱼捞和采集,往往顺着山脉、河流走到遥远的地方。大约相当于摩尔根所说的低级和中级蒙昧社会。特别常见的女人塑像及岩画标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当。野兽的崇拜和图腾制的发展表明原始的宗教意识已经产生。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谋生方式从狩猎过渡到牲畜家养和从采集过渡到早期农业。锄头之声宣告了文明基础的建立。另一个食物生产革命的标志是牲畜家养。

马的起源地在亚洲的东亚和中亚,这已是人所公认的定论。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都是到青铜时代以后发现较多的马骨。小亚细亚、希腊、埃及的马是从中亚传过去的,而北美的马则是从亚洲迁过去的。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欧洲都不曾发现马骨。公元前8世纪时,阿拉伯人将马经由西班牙传入欧洲。北美发现过更新世时期马的化石,到更新世之末,美洲马灭绝。所以人们认为世界各地的马是从亚洲中部传流开的。马的驯养及发展使人类方便了运输、迁徙,直到用于战骑。由此形成了与农业经济相对立的游牧经济和游牧部落。人类解决马饲料的办法仍旧是四处寻找更广阔的天然牧场。为此就要从定居放牧过渡到游牧。欧亚草原上游牧部落即应运而生。游牧部落的产生加速了人类的迁徙速度,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此即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从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亚、新疆、中亚五国、阿富汗,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磨制石器、铜器、彩陶器等]与中国北部,以及西亚和东欧的彩陶器很相似。他们的共同特征无疑证明了史前时代人类那令人震惊的联系与交流。

二.青铜时代的西域文化遗存中亚的青铜时代约当于公元前第二千纪前半期到公元前800年之间。他与中国的青铜时代的不同在于:那时候这已经发展到了阶级社会,而中亚的原始社会不但延续到青铜时代,而且延续到铁器时代。

中亚的青铜时代文化: 1. 安诺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5千纪初~前3千纪初。]

土库曼斯坦铜石并用时代彩陶文化。因最初发现于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安诺而得名。分布于该国南部科彼特山前绿洲北、南方向的两个巨大的土丘上。

居民主要经营农业,有引水灌溉工程,主要作物有小麦和大麦。表明谷物的种植早于动物的饲养。家畜饲养业相当发达,有牛、羊、骆驼和猪。住房为单间和多间组合的土坯建筑,表明古代安诺居民还不会用火烧转,但有公共使用的集会房间。有手制彩陶、动物和人的陶塑像及金银铜和宝石装饰品。社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关于该文化的起源,一说源于伊朗高原,一说系在哲通文化基础上吸收伊朗高原的文化因素而形成。在其发展过程中,该文化与阿富汗、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存在联系。北部的土丘分别属于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南部的土丘属于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前苏联学者认为安诺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2. 阿凡纳羡沃文化 [公元前第三千纪末到公元前第二千纪初。]

此种文化由米努辛斯克盆地巴帖尼村附近的阿凡纳羡沃山旁的墓葬遗物而得名。属于金石并用时代。其分布主要是在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下游。居民属古欧罗巴人种,是亚欧大陆欧罗巴人种的最东支。阿凡纳羡沃人从事牲畜牧养,但还没有抛弃狩猎和捕鱼业。他们可以说是南西伯利亚最早经营

畜牧业的人。手制陶器丰富,并同安诺型陶器很相似。出土的香炉同伏尔加河与德涅伯河之间的洞室亩的香炉完全相同。整体看,从旧石器时代起,在南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地带明显居住着蒙古利亚部落,他们近似于通古斯人。而在西伯利亚草原地带却居住着欧罗巴人类型的居民。在阿凡纳羡沃古冢内发现的就是这种欧罗巴人的遗体。3. 奥库涅夫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第 2千年上半叶。]

南西伯利亚青铜时代文化。分布于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晚于阿凡纳谢沃文化,早于安德罗诺沃文化。20世纪60年代,根据苏联考古学家C.A. 捷普劳霍夫于1928年在奥库涅夫村附近发掘的墓地而定名。该文化经济以畜牧为基础,发现绵羊距骨和刻在墓穴石板上的牛图。渔猎起辅助作用,出土有骨制鱼镖、红铜鱼钩、结网用的匕首形骨器以及鸟骨制品和石镞等。金属加工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红铜或青铜器物相当常见,有锻制的鱼钩、刀、锥、针筒、鬓环及铸造的红铜斧。石器则有斧、杵、臼等。陶器多平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小不一的桶形器,纹饰较简单,有押捺的窝纹、杉针纹、纵列篦纹等; 另一类是罐形器,纹饰多样,有棋盘纹、波浪纹、弦纹等。此外,还有香炉形器、多棱形器和圈足器。艺术品有石、骨雕刻的人像、鸟兽等,一般是写实的圆雕和线刻。墓地多靠近河流。坟墓表面有石构方形围垣,高度一般为30~50厘米,面积最大者达400平方米。垣内西或西南部有石板墓穴,一般一个或数个,有的多达23个。每个墓穴埋葬死者1~3人,常见男女或妇幼合葬,葬式仰身屈膝,头多向西,头下一般垫以石“枕”,脚下墓底略倾斜。人骨有身首分离现象。各墓随葬品不多,没有明显的财产分化迹象,一般随葬陶罐和生产工具,女性骨架近旁则发现有青铜或骨制的针筒及骨针、

红铜丝鬓环。居民属蒙古人种。根据文化因素的类比,有人推测他们来自北方森林地带。但这个问题以及年代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 安德罗诺沃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第2千纪~前第1千纪初。]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俄罗斯阿钦斯克附近安德罗诺沃村的墓地而命名。其分布西起乌拉尔,南到中亚草原,东至叶尼塞河沿岸,北达西伯利亚森林南界。

这时期的人们多居住在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中,屋顶由圆木柱支撑,房内有隔墙,以石灶取暖。居所分布在河谷、河湾等宜于农牧业的地方。狩猎经济已经衰退,锄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形成半游牧经济。红铜、锡和金的开采,金属冶炼和青铜制造业集中在阿尔泰西部地区;当时还给伏尔加河流域一带的居民供应金属原料。墓葬多有不高的土冢,广泛流行男女合葬,随葬品的情况表明,社会已出现贫富差别,处于父系氏族阶段。

安德罗诺沃人的体型属于欧罗巴人种,其骨头的主要特点与阿凡纳羡沃居民相同。

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分布,包括米努辛斯克盆地所在地区,遍及从叶尼塞河到乌拉尔河的整个西西伯利亚,达于乌拉尔地区的东南部,直到奥伦堡。在七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的沙丘遗址,也有同安德罗诺沃文化极其相似的陶器的金属制品出土。乌拉尔以西、安德罗诺沃文化同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和顿涅茨河流域诸草原的遗存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费尔干纳、花喇子模以至西南部的农业绿洲也有发现。可见,欧亚大陆广阔草原众多的民族都经历了这一时发展阶段。并对周围地区影响很大。5. 塔扎巴格雅布文化 [公元前第二千纪中期到公元前第一千纪初。]这种文化遍布于阿克恰河地区。属于铜器和细石器

并用的文化。塔扎巴格雅布文化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变种。细石器为畜牧部落所用。这种类型的文化也分布于七河流域、塔什干草原、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以及泽拉夫善河流域等。表明草原游牧人曾经南迁出现于花剌子模以及河中地区、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

6. 苏雅尔干文化这种文化发现于阿姆河三角洲地区干涸的苏雅尔干河上的詹巴斯卡拉六号居住遗址。这是一种农业文化,其住宅呈直角形,系由树枝搭成。当地发现的许多陶器是当地特点与安诺特点的结合。据研究,这里的农业居民同定居的安诺居民相比没有固定性,可能是由于阿姆河下游与咸海附近的河流经常泛滥所致。7. 卡拉苏克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 2000 年末 ~前1000年初。]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俄罗斯卡拉苏克河畔的墓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南西伯利亚、鄂毕河上游和哈萨克斯坦。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羊,也从事农业和狩猎。该文化遗迹中,刻有公羊头、人面或图案化动物形象的石柱引入注目,推测可能是用于崇拜的神像,通常立于墓葬附近。居址发现不多,墓葬是卡拉苏克文化的主要遗存,经发掘的墓地约250处,每处墓地往往有100多座墓 。该文化晚于安德罗诺沃文化,墓地的数目和分布的地区都比安德罗诺沃时期大得多,表明这一带的人口在卡拉苏克文化时期有很大增长。从体质特征来看,居民带有一些蒙古人种的特点。墓葬中出土的铜锛、铜镜及装饰品,尤其是该文化的典型器物曲柄青铜刀,都与中国北方的青铜器相似。这些说明其人口不仅自然增长,一些部落也从中国北部向此迁移。新疆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特点

总体上看,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如哈密],就明显与甘肃四坝

文化的影响;伊犁巩留地区所见的铜斧、镰、凿等工具造型及饰以蕉叶纹装饰,与西邻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有相同的风格;塔城卫校等处出土的陶器,也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存在关联;罗布泊地区的遗址由于偏僻于荒漠深处,文化面貌上显示着极为浓烈的个性特征。哈密市南郊出土的一组具有鲜明的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锹等,时代在距今3000年前后。东西方青铜文化的联系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代,但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有早晚之分。西亚早在五千年前已进入青铜时代,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上千年的铜石并用或红铜时代,表明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是缓慢而艰难的。东亚大约四千年前才进入青铜时代。

近年有人根据安诺文化、阿凡纳羡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古墓沟、四坝、齐家、朱开沟、夏家店、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址的联系,提出早在夏商周三代,欧亚大陆就已存在一条青铜之路。青铜之路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青铜之路将欧洲和东亚纳入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古代世界体系,丝绸之路又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欧亚大陆文化的形成及其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历程。

[见于易华 论文《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三.西域居民的来源及融合轨迹1.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高尚”)属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 ,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长头多须,高鼻子,蓝眼睛,浅色头发是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誉为印欧语系民

族的共同祖先。公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铜器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游牧部落,所以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则被做成圆饼,充当燃料,驯养的动物有山羊、水牛、绵羊、马、猪等,他们选用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过著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的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西台人、吕底亚人。同一时期,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著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雅利安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也是从公元前2000 年代初开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从里海西岸分批南下进入伊朗高原,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后在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王国,居民被称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后来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则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而最先进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则继续向东南

方向移动,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约于公元前1200年来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们遇到了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顽强抵抗,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脚步,经过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最终把大量土著达罗毗荼人赶走,有的则变成了雅利安人的奴隶。另有一说,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塞种,是继续东迁的雅利安人后代。2.西方史料反映的雅利安人东迁及西域居民{1}关于雅利安人的故乡及其迁移

安德罗诺沃青铜文化的起源问题以及它同雅利安人究竟是否有联系,现在还是一个研究中的问题。恩格斯曾经认为雅利安人起源于亚洲。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经典著作中,则具体指明雅利安人原来是游牧于奥克苏斯河[即阿姆河]及雅克萨尔特河[即锡尔河]的草原上。经过欧洲学者的研究,学术界广泛认为雅利安人的故乡是在中亚草原。美国东方史学者

J.H.Breasted 在《古代史》教科书中说,雅利安人的发源地是在里海东南面和东北方的广大草原地区。其时间不晚于公元前2500年,当时他们出于石器时代。他们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于里海移动的大草原上,被称为雅利安人。他们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瓦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像断送南游动,最后到达印度;另一部分则向西和西南方迁移,进入肥沃的新月形地带边沿的山区。这部分印欧人被称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的变音。他们当中有两个较强的部落,即米底和波斯。J.H.Breasted 把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人算作印欧人的东支,把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以及赫梯人、弗里吉安人、斯基泰人和亚美尼亚人等都算作印欧人的西支。[见于:布列斯提德《世界古代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88—1975) 则说:在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模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

1750年在位,相当于中国夏朝晚期]去世后,“其帝国崩溃,促成雅利安人民族大迁徙时期的开端 ”,应当说,在东面还有一部分雅利安人迁到了帕米尔以东的塔里木盆地以至河西走廊一带。这可以说是19世纪末欧洲学术界达到的对印欧民族的起源和分布的初步认识。前苏联学者李特文斯基曾经指出,雅利安人的迁移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西安德罗诺沃部落可能是操雅利安语的,他们同木椁墓部落有非常相似的文化。关于他们之间的联系,关于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和木椁墓地区}迁来的民族集团在中亚的分布,关于草原青铜文化在中亚的分布,都有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在青铜时代,中亚无疑是一部分雅利安人部落迁入的地区,这些雅利安部落一方面成为后来中亚民族的主要成分,另一方面又把雅利安语带到更远的地区---伊朗东部、阿富汗和印度。前述塔扎巴格雅布文化和马兹噶文化都能提供这种迁移的证据。1900年以前,世界上还不知道帕米尔以东的中国新疆和甘肃等地在远古时期也是印欧人居住的地区。20世纪初,欧洲的考古学者开始闯入新疆和敦煌等地。以后陆续又有人来,发掘盗走大量书写古代语言的文书。其中以英国人斯坦因、德国人勒柯克、法国人伯希和等到走的文物最多。此外,俄国和日本的考古学者也掠走不少。根据上述欧洲人盗走的古代文书的研究,学术界才知道在古代的中国新疆曾经存在过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从而证实中亚地区包括新疆和甘肃西部,在远古时期可以说是印欧人分布的地区。

根据前苏联人类学家捷别茨的研究认为,在西伯利亚的草原地带起自米努辛斯克盆地而跨阿尔泰、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自古以来就居住着欧罗巴人种类型的居民。这里曾经存在过三种连续的文化,即属于公元前3千

年末到前2千年初的阿凡纳羡文化,属于公元前2千年中叶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属于公元前1200—前700年的卡拉苏克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广泛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直到南俄草原,位于启动面的阿尔泰地区与阿凡纳羡文化有密切关系。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在公元前13—前12世纪发生了大的转变。而西部的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则一直存在到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末期,即继续存在了四五百年。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变化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畜牧业从定居过渡到了游牧,二是中国北部的游牧部落大量迁入,从而长生了相当于中国商周时期所谓的卡拉苏克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主要同西方联系密切,叶尼塞河是该文化遗物分布的极东界限。卡拉苏克文化主要是同东方蒙古、中国华北文化有密切关系。早在中国殷商时代[前1766—前1112年],就有人从中国北部迁来叶尼塞河流域。这一人种就是丁零人的先祖“狄历”人,在殷商时代称之为“鬼方”。可见从中国北部迁来的蒙古人种并没有消灭当地原有的安德罗诺沃人,而是同他们融合了。据西方史料记载,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后期到公元前初年,欧亚草原地区的游牧部落很多,如钦麦尔人[西米里安人]、米底人、斯基泰人

[西徐亚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等等。前苏联学者的著作中一概以“早期游牧民”这个名称来称呼上述个游牧部落。钦麦尔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已经分布于南俄草原。钦麦尔人、米底人、斯基泰人大约在公元前625年开始进入西亚。他们企图攻掠与蹂躏埃及边境,但未成功,被驱散。但他们的攻掠从根本上震撼了亚述王国。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一书的记载,在中亚地区的东北方分布着三个部族:1。大致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丘陵地带的秃头的阿尔吉派欧伊人;2。大致分布在伊犁河和楚河流域一带的独眼睛的伊赛

多涅斯人;3。大致分布在宰桑湖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一带的阿里玛斯波伊人。在阿里玛斯波伊人的东面居住的是“看守黄金的格律普斯”,即指阿尔泰部落的象征性命名。在阿拉克赛斯河[锡尔河]对岸居住的是玛萨该塔伊人。而斯基泰人居住在南俄草原,以顿河为界与斯基泰人相邻,以锡尔河为界与伊赛顿人相邻,居住在麦奥提斯湖[亚速海]一带的还有撒乌罗玛泰伊人,语言与斯基泰人相同,他们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强大民族。考古学和人类学家研究已经证明以上这些部族都是属于印欧人种,只不过有方言的区别。在中亚的南面是萨喀人,共有三个集团。其一是玛瓦尔格。萨喀人,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二是提格拉豪达。萨喀人, 分布在吉尔吉斯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三是提艾伊。塔拉。达拉伊雅。萨喀人,分布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以东、索格底亚那一带。有的说他们也是玛萨该塔伊人。古代波斯人把伊朗高原以北中亚各地的游牧部落统称为萨喀人。对于中亚绿洲地带的定居农业部族,无论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是波斯文献中,都是以其定居地区之名来称呼之。如玛尔吉亚那[谋夫人]、巴克特利亚人、花剌子模人、帕尔提亚人等等。印度人同波斯人一样,对中亚操斯基泰语的部族,也称之为萨喀人。

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曾指出,花剌子模人属于玛萨该塔伊人,索格底亚那[布哈拉与撒马尔罕]人与巴克特利亚[大夏]人的习俗同游牧人很少有区别。米底、波斯人、巴克特利亚人、索格底亚那人等所说的语言都是一样的,鲜有区别。这种说法同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可见中西史料说法一致,表明中亚各地农牧民说着不同的伊朗方言,但可以互相了解。希罗多德在讲到玛萨该塔

伊人时,说他们的统治者是一个在丈夫去世之后好即位的女王。我国古代也传说周穆王西征会见西域酋长西王母的故事,所有这些都应当是反映了同样的事实。关于雅利安人的迁移,鲁保罗指出:“他们向东一直扩散到天山和阿尔泰山,。。。。。。这些雅利安人从其故乡出发,于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间,向南实施了大幅度的移民,毁坏了他们沿途经过地区的一切,消灭了或击退了他们遇到的原住民。其中的某些土著居民曾促成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特别是印度河文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仍旧留在所有的草原地区,继续过着一种游牧生活。他们以斯基泰人、萨尔玛特人、塞种人和其他马萨格泰人[玛萨该塔伊人的别译名]的名称,而出现在历史中。世人几乎一致的看法便是,伊朗人或是与伊朗人很接近的民族,都掩饰在了这些民族之下。”这种描述比较客观可信。{2}关于草原文明形成的年代法国东方史学家鲁保罗在其《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一书中说,“很可能是从第4个千年纪起,但肯定是从第3个千年纪开始,即在俄罗斯南部,又在西伯利亚的西部,存在着一种特有的草原文明。这种文明尚没有文字。正是由于这种文明,在历史上首次发明了套马车的技术,这要比懂得骑马的技术早得多。这种文明用易腐烂的物质加工,如木料、皮料等,从而创造了稍后再使用的金属后,便变成了伟大的草原艺术,它也开始犁地了。农业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便既存于蒙古,又存于阿富汗了。但是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干旱和土地瘠薄,那里的农业却衰落了,可能是由于气候的裱画导致干旱和土地瘠薄的结果。大家都倾向将这些发明创造视为印欧人和雅利安人。”鲁保罗所指草原文明的形成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这是很保守的推算,事实远非如此。马车的发明与汉文史料记载也是各

有说法。草原丝路的形成年代与汉文史料更是大相径庭。据史书记载,黄帝出身于北方游牧部落有熊氏,即以熊为图腾的氏族,并首先发明了车辆,因此号为“轩辕氏”。皇帝统率以熊、罴、虎、豹、貔、貅作为图腾的六个氏族,战胜炎帝部族联盟、蚩尤九黎部族联盟,平定四方,“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交通往来的区域已经十分广阔。黄帝统一了众多游牧部族与农耕部族,使草原牧区与中原农区的经济交换关系大为发展,“北和禹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使“大夫散其芭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互通有无,各得其所,从而形成中原与北方草原贸易往来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自黄帝时代到夏朝,应当是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与形成的时期。从考古学角度去探讨,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内蒙古东部区的兴隆洼文化时代,草原先民就已同西方交往。例如,内蒙古林西县白音厂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女神像,与欧亚大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女神雕像有相通之处,是原始先民们生殖崇拜的反映。 在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发现以其名命名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这种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青铜文化,在内蒙古北部,以及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包括欧亚草原地区均有发现,但时代最早的标本,出土于早商时期(公元前15世纪) 鄂尔多斯朱开沟文化遗址的晚期墓葬中,这说明统称为鄂尔多斯式的青铜器,即起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法国东方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其著作《草原帝国》一书中指出:“最早的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道路在北方的草原上。奥瑞纳时期的文化就是从旧石器时代起通过这条道路由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上游,克拉斯诺克附近的马耳塔曾经发现过一个奥瑞纳时期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传播到中国北部。曾经在甘肃省

附近的水洞沟及陕西榆林西南的萨拉乌苏发现过埋葬在第四纪地层中属于奥瑞纳文化类型的遗物。同样,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中国东北[多伦诺尔、满洲里、海拉尔]及河北省[在北京附近周口店的山顶洞中发现有人骨架及装饰品:骨针、有孔的兽牙、骨耳坠子、有孔的贝壳。。。。。。]也同时存在着代表马格德林文化的遗物。”格鲁塞在叙述“斯基泰艺术”一节里还有不少记载,诸如:“草原艺术不同的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极不均衡的分散在从敖德萨到满洲即黄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内。草原的斯基泰艺术曾经发展到伏尔加河上游的森林地带,对喀山附近的阿纳尼诺文化[公元前600---前200年左右]也有影响。毫无疑问,这种文化是属于匈奴人种的。”{3}关于蒙古人种何时进入西域鲁保罗的西域概念是把蒙古和南西伯利亚、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的呼罗珊地区、阿富汗北部、西藏、新疆、甘肃都归于“西域”范畴,甚至将克什米尔一带的旁遮普北部都纳入“西域”之列。他的理由是:“只要所有这些地区的命运互相联系在一起,只要其不同民族的事情,直接的影响到其他民族,我觉得就不可能把这些地区中的一二从西域的范畴中脱离出来。”这种划分法对论述上述地域众多居民、民族交往、变迁、融合的进程有一定合理因素。格鲁塞认为:“在上古时代,这些突厥--蒙古和通古斯人实际上居住在更远的东北,因为那时不仅在喀什噶尔,就连萨彦岭和大阿尔泰德北麓都被来自印欧人共同的故乡--------俄罗斯南部的印欧人所占据。这种推测和语言学家们的看法相一致的。”鲁保罗认为,卡拉苏克文化的时代在公元前1000---前700年之间。他认为在雅利安人迁移时代,“尚谈不到阿尔泰人,也就是囊括了突厥人、蒙

古人和通古斯人---满族人大语系之一的人。在被称为卡拉苏克的时代,他们

[阿尔泰人]便一浪接一浪的定居在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地区。稍后,在塔加尔时代[公元前700—前300]出现在阿尔泰地区。最后,经过了300年之后,他们向南西伯利亚地区和阿尔泰山脉以南地区大举推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突厥人的先祖先是缓慢地,其后是越来越快的离开了森林地区。他们于公元前后,肯定是到达了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的草原地带。”这一点与中国史料记载明显相差太大。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就已经将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邻的二十六国征服为属国。至迟在公元前176年,蒙古人种的匈奴人足迹和势力就已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史记。大宛列传》称:“康居国,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就是实证。《汉书。匈奴传》中记载:乌孙西迁伊犁河流域,并在伊塞克湖南岸建立国都赤谷城之前,匈奴曾经派兵帮助乌孙人击败天山以北以及伊塞克湖盆地的大月氏人,匈奴老臣乌禅幕就是游牧于乌孙和康居之间的匈奴部落小王,这些都是蒙古人种进入西域乃至中亚的实证。绝非公元前后才到达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的草原地带。而月氏人、西羌人进入西域更早。“月氏”是中国先秦时代的居民部落之一,公元前5-前2世纪,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地区。塞人西侵亚述帝国与春秋时期的秦伐西戎的时代倒是大致吻合。也许因为月氏人和乌孙人的人种问题是西方史学家、考古学家困惑而无定论的问题,西方学者大都单从语系区分人种是很片面的。关于蒙古人种何时进入西域的问题,鲁保罗的观点与格鲁塞的观点相差无几。

3.中国史料反映的民族西迁、中西交通及西域居民1 玉石之路及华夏族与西域居民的交往

中国方面关于中亚一带和阿尔泰部落的记载要多得多。先秦古籍中,屡说尧、禹曾经西行;《玉海》引自南北朝孙柔之《瑞图》说:“黄帝时,西王母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舜帝时复来献。”;《管子》中一书曾以不少篇章叙述了古代帝王“贵用禺氏之玉”和昆仑墟之“璆琳琅玕”的情景。所谓“禺氏”就是月氏之异译,当时月氏人分布在新疆至敦煌一带,正当新疆玉进入中原的孔道,故而中原任称之为“禺氏玉”;《逸周书》中说:莎车、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白玉、骆驼、野马、骡最为有名;《穆天子传》说周穆王率六军之士,在先秦先祖造父的引导下会见西王母;屈原的《招魂》、《天问》等诗篇中,也曾述及西部浩瀚的流沙、高峻的昆仑山;因此早就有人提出,早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西域与中原就有一条“玉石之路”,连接着西域居民与中原华夏族之间的友谊和贸易。《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首出西域归国后,汉朝的使者出使西域,到了黄河的源头,认为黄河的源头出自新疆的于阗国,并把那里的玉石彩云回来。汉武帝派人考察了古代的图书,才知道黄河的发源地叫昆仑山,可见汉代以前就有不少有关西域的图书可供查阅。

《山海经》中不但对昆仑山、罗布泊都有详细的描写,还提到了“一目国”,《庄子》中提到“穷发国”,都在西方极远的地方,这些与希罗多德《历史》书中谈到的“秃头的阿尔吉派欧伊人”和“独眼的伊赛多涅斯人”,都可能是反映同一传说。这些故事都以中原王朝向西行进、接触西部世界为主题,看来绝非偶然,而是有其较为合理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的。2 公元前8

世纪欧亚大陆游牧民族大西迁斯基泰人最初居住在中亚地区,后来为何迁移到南俄草原呢?是什么因素促使斯基泰人从东北向西南移动呢?中国学者杨宪益认为,塞种人[斯基泰人]即中国史料中的九州戎。希罗多德所说的斯基泰人在公元前8世纪---7世纪西侵,与中国秦逐西戎有关。秦国的兴起实施于秦仲伐西戎时,这一事件在公元前825年或824年。后秦仲战死,其子庄公又破西戎。幽王四年即公元前778年,秦人又伐西戎。公元前770年命秦襄公为诸侯。此后四年秦襄公伐西戎卒于师。公元qioan753年,秦败戎师于歧。秦穆公霸西戎后,塞种人已无力东侵,遂转向西方进展。亚述帝国的灭亡实由于塞种人的西侵。故秦穆公的霸西戎对西方的影响并不亚于汉武帝的伐匈奴。塞种人初见于中亚。据西史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正是秦国庄、襄二公初破西戎的时代。塞种人在西方本为亚述帝国的邻国,公元前612年,忽而会同其他游牧民族西侵,攻破亚述都城,从而颠覆了亚述帝国,这正是秦穆公逐九州戎以后一二年,则其关系不难明了。马雍也认为,最先对中亚东部产生影响的事件是公元前7世纪后半期秦穆公[前659—前621]的进攻西戎。而西方人最早知道的中国就以“秦”为代表。3 关于“秦人”、“羌人”、“赛里斯人”苗普生、田卫疆主编的《新疆史纲》认为:““秦人”概念,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载:“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同样一件事,在《汉书》中“秦人”被称为“汉人”。这一改称,清楚地揭示了“秦人”的内涵:他们是来自黄河流域上游的秦国居民或后来统一了全国的秦王朝的子民。因为他们是“秦”统治下的人,所以被冠以“秦人”称号。而《汉书》中讲“秦人”改称为“汉人”,也顺理成章,符合新时代实

际。” “古代印度成中国为“秦尼”、“支那”,实际也是“秦”字的音转。古代中国与南亚联络,秦国时期已经开其端,才会有这样一个以“秦”为中国的结果。秦与南亚的交往,通过新疆,自然不失为比较方便的路线之一。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大地的居民进入新疆地区的数量不会很少,他们不仅在新疆活动、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缘拜城盆地留下了足迹,而且还通过新疆,向西走到了大宛,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过的费尔干纳盆地;同时南下印度河谷,进入了印度半岛。因为他们来自黄河流域,来自“秦”的辖地,形体、语言、文化,都别具特色,有着不同的“秦”地特征,经过长久的积淀,人们慢慢形成共识,他们是不同于自己的“秦人”。“秦人的概念于是得以确立、播散,影响久久不散。这说明了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形成后,就会有它的生命力。一如当今世界各地把华人集聚处称之为“唐人街”一样。辉耀一时的唐王朝早已消逝,但它的文化遗韵却依存,“唐人街”就成了一个深埋在人们心底的纪念碑。”羌人是新疆地区十分古老的民族。汉文古籍记录了中原地区一个古老的传说:唐尧时,曾把活动于江淮、荆州一带的三苗部落驱赶到了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三苗部落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了羌族的祖先。他们的活动地域一直延伸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另外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周族的祖先古公亶父把宠臣季绰派到葱岭地区,成了当地的统治者。所以在周灭商的战争中,还曾得到新疆地区有关部落的支持。周族与羌、姜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1976年,在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大觉得香巴拜古墓地,时代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墓地葬俗有土葬与火葬之别。火葬是中国西北地区羌人的传统。此外,于阗国是羌人建立的国家,埃默克《于阗文献指南》援引藏

语文献《黎域悬记》载,佛教是在于阗立国后105年传入的。折合下来,于阗建国应在公元前189年,即汉惠帝六年。另据藏文史籍《于阗古史》记载了于阗建国于佛涅磐之后234年。日本学者羽溪了谛据此推算于阗建国在阿育王时代,即公元前242年左右。而佛教传入于阗边应当在公元前74年前后。就于阗国民而言,应为汉人与吐蕃人混血的结果。西方人一向不太相信汉文古籍中的传说而偏重考古实证。中国历史学家则既重视史籍记载,也后起直追重视考古实证。新疆处于欧洲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辐射的焦点。由之得天独厚,易于兼收并蓄。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距印度尚隔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两大山脉,距波斯则西阻葱岭、南限阿姆河,距欧洲则远隔内陆,又隔乌拉尔山,唯与中原仅阻一条沙漠,接受其文化影响既近且易。因此,当西方还以迷惘的目光注视着这一陌生的国土时,我国先秦古籍《尚书》、《竹书纪年》、《逸周书》、《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中就已经出现了流沙、大荒、火山、泑泽、昆仑、西海、不周山等有关新疆地理、物产的记载,其中昆仑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发祥的圣山,这表明流沙东西早就存在着悠远的历史联系了。天山阿拉沟发掘过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在一座晚到公元前3世纪、处于战国晚期的大型墓冢内,发现了来自中原的菱纹罗、凤鸟纹刺绣、漆器。在新疆哈密地区还出土了不少起源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在陕西扶风周代遗址中出土的骨雕,显示出典型的白种人头像,可见中原大地与西域的联系不仅久远,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大。《史记》中保留了一封公元前3世纪初,苏厉给赵惠文王的信,内容说如果秦国派兵攻下山西北部地区,控制住由山西到河北的恒山、雁门关一带险道,则燕国十分珍视的

新疆昆仑玉就再也不能到手了。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出雁门关向西北走,进入河套地区,转入河西走廊,通达新疆,是相当方便的。战国以前,华北平原地区以及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到新疆,早就有一条商贸文化通道。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早就写到了昆仑山、大沙漠、泑泽[罗布泊]、孔雀河、塔里木河等,说明中原地区的人民对新疆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湖泊沙漠,以及物产民俗登早就有了一定了解,并已形成了文字记载。历史文献中这些零星、断残的纪录,与出土文物彼此印证,互相证明,新疆大地古代与中原联系的真实图景,较以前呈现出了更多的光明。玉、贝交换曾经是维系这一历史联系的坚韧纽带。大量考古实证证明早在丝绸之路开凿之前的夏商周上古时代,西域与中原就存在一条“玉石之路”。汉字中表示财货皆以玉、贝作偏旁,而玉产于新疆于阗,贝产于我国东海。安阳殷墟发掘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大部分来自新疆于阗。而新疆阿拉沟、罗布泊则出土了来自东海地区的环状贝和海菊贝壳制成的随葬饰珠;新疆哈密七角井出土了东海的红珊瑚,足证殷商时期流沙东西的玉、贝交换已非常繁盛了。其后丝绸贸易的兴起取代了古老的玉、贝交换,连接流沙东西的纽带更坚韧了。西方文献中记载,承担丝路贸易的中间人时赛里斯人,赤发、碧眼、身材高大,居于横贯大河的两山之间,希腊、罗马人词汇中的Seres 人[赛里斯人]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为华夏人。其实,以地貌环境与体质特征而言,它们所指的乃是塔里木盆地的塞种居民。可见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把流沙东西紧密的凝结在一起,势必导致汉代的政治整合与西域都护府的创立。4.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色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色具有多样性。不仅存在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的差异,而且,即使同为白种人或黄种人,其中

也存在着不同支系、地区的特色。位于天山阿拉沟的古代居民也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混居,但在欧洲人种种,又可区分出三个体态倾向不同的形态支系。接近地中海支系,原是欧洲人向中亚两河类型过渡的支系,居于期间的第三支系;成分稍强的蒙古人种类型牧业世纪不同于东亚类型,与中亚类型又有差异,说明这些蒙古人种成分族源也不尽相同。在伊犁河流域,则属于古代塞人、乌孙人,从头骨测量看,也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共存,欧洲人种的成分较强。距今4000年前后,在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支颇具特色的居民。他们头发黄褐、面孔狭长、鼻高而直、眼大有神,形象相当漂亮。他们头戴尖顶毡帽,帽沿周缘绣饰数道红线帽顶插几根鸟翎羽,身裹粗毛毡,腰部束带、脚著皮靴。颈、腕、腰部配饰骨,石质串珠。他们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点。这时期的罗布泊居民还没有文字,刻木是他们记事的手段,但却富有艺术情操。发展到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后期,从出土头骨观察,居民的种族特征却有了相当清晰的变化。一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混居;二是即使仍为欧洲人种,却变化为长颅、高度狭面、鼻骨强烈突起,与现代长颅型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比较吻合,形态特征与帕米尔南部古代塞人头骨相近,与早先的原始欧洲人类型有了较大差异。居民中成分较小的蒙古人种头骨、特征则与青海湖北岸刚察卡遗址出土人骨比较接近。从人种学方面讲,具有西方高加索人种特征的居民,在体质上有与地中海东支类型接近的成分,以短颅为特征的西方人种成分和蒙古人种成分都是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起源。从民族学上来说,丁零人、羌氐人、小月氏、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汉人、突厥人、蒙古人等都与新疆古代居民有血统关系。从语系方面讲,新疆古代居民分别属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

古代西域居民的来源及融合

“西域”之称在公元前已经流行。西域的神秘,来自她雄奇的地理景观和斑斓的人文景观。在遥远的古代,当世界从愚昧走向文明,先民们就开始了与远方的交往。在欧亚大陆上先后出现了“青铜之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正是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往与碰撞,以及商贸活动的日益兴旺和繁荣,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谱写了绚丽的篇章。人类历史上的文化交往,无论古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史也总是在沉淀之后,才越发显示出它的魅力。

对于新疆古代的居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新疆处于亚洲腹地,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色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老沙皇和前苏联某些领导集团都曾叫嚣古代的西域或新疆的西北边界是在玉门关以内,新疆是中国新的边疆、新的疆域等等。俄国以及西方的历史学家仍然不能接受汉文“西域”的概念,而习惯于以西突厥斯坦

[又称俄属突厥斯坦]和东突厥斯坦[又称中国突厥斯坦]的历史概念来区分新疆和中亚地区,新疆的民族分裂分子更是利用西域的某些历史问题大做文章。

新疆居民的复杂多样性,使得来新疆观光旅游的行者无不惊叹到了新疆如同异国情调的另一个世界。不了解新疆的网友常常提出很多或可笑、或深奥的问题,诸如新疆有汉人吗?某个少数民族是什么种族?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新疆的古代居民有哪些?他们是什么种族?新疆咋会有那么多民族?新疆的历史地名、古族名称、古国名称更是让人头昏眼花、前记后忘。

作为一个西域历史地理的爱好者,自己在学习中习惯作一些史料整理,

纵然是拾人牙慧,乐在玩味其中,从简记忆。在此露拙现丑,以期同仁指正,闻过知新,点滴收获,不无裨益。

一.史前时期的中亚及新疆的居民1 中亚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西亚、北非和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二战后进行的考古工作已经证明,向农业和牲畜家养过渡最早是发生在中近东,也即所谓的“肥沃的新月形地带”。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哲通文化”属公元前七千纪末到公元前六千纪。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哲通文化”是一种食物生产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仍保留采集因素。动物的骨骼有狗、羊、牛,都为家养。发现牲畜家养的文化遗址在哈萨克斯坦西部、北部,时间为公元前第六千纪到公元前四千纪。因此有理由认为,向草原牲畜饲养业文化的转变,是发生在亚

洲沙漠草原地区。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猜测:“动物的饲养最初大概是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草原的边缘上进行的。

2新疆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迄今为止,考古工作的成果证明:新疆地区还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目前所见遗存均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绝对年代在距今2万年---1万年前。新疆最早的石器是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东侧、塔什库尔干河谷、阿勒泰哈巴河等处发现的。细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则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麓的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等河流进入昆仑山口的河谷地带;以及帕米尔高原东麓的喀什;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巴楚、焉耆、罗布泊、孔雀河下游、楼兰古城周围,哈密地区三道岭、七角井;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一线;以及阿勒泰南麓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带。早期细石器时代遗址以哈密七角井为代表,晚期细石器时代遗址以吐鲁番阿斯塔纳、以及罗布泊地区为代表。与中亚地区相比,新疆地区同样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较少,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较多。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较多,主要分布在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上游,亦即贝加尔湖周围。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同中国多仑、满洲里、海拉尔、亦即北京山顶洞人的文化颇为相似。中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于阿姆河上游、帕米尔高原、里海沿岸、卡腊山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纳林河流域、宰桑湖至额尔齐斯河流域等地。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不多,主要分布在土库曼西南和塔吉克的中南部。3 马的起源和人类的迁徙法国著名东方史学家鲁保罗认为:“人类诞生于长期以来很难接近的高山之巅,最后又涌向了

平原,就如同是激流和江河的流动一般。”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谋生手段是狩猎、鱼捞和采集,往往顺着山脉、河流走到遥远的地方。大约相当于摩尔根所说的低级和中级蒙昧社会。特别常见的女人塑像及岩画标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当。野兽的崇拜和图腾制的发展表明原始的宗教意识已经产生。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谋生方式从狩猎过渡到牲畜家养和从采集过渡到早期农业。锄头之声宣告了文明基础的建立。另一个食物生产革命的标志是牲畜家养。

马的起源地在亚洲的东亚和中亚,这已是人所公认的定论。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都是到青铜时代以后发现较多的马骨。小亚细亚、希腊、埃及的马是从中亚传过去的,而北美的马则是从亚洲迁过去的。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欧洲都不曾发现马骨。公元前8世纪时,阿拉伯人将马经由西班牙传入欧洲。北美发现过更新世时期马的化石,到更新世之末,美洲马灭绝。所以人们认为世界各地的马是从亚洲中部传流开的。马的驯养及发展使人类方便了运输、迁徙,直到用于战骑。由此形成了与农业经济相对立的游牧经济和游牧部落。人类解决马饲料的办法仍旧是四处寻找更广阔的天然牧场。为此就要从定居放牧过渡到游牧。欧亚草原上游牧部落即应运而生。游牧部落的产生加速了人类的迁徙速度,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此即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从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亚、新疆、中亚五国、阿富汗,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磨制石器、铜器、彩陶器等]与中国北部,以及西亚和东欧的彩陶器很相似。他们的共同特征无疑证明了史前时代人类那令人震惊的联系与交流。

二.青铜时代的西域文化遗存中亚的青铜时代约当于公元前第二千纪前半期到公元前800年之间。他与中国的青铜时代的不同在于:那时候这已经发展到了阶级社会,而中亚的原始社会不但延续到青铜时代,而且延续到铁器时代。

中亚的青铜时代文化: 1. 安诺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5千纪初~前3千纪初。]

土库曼斯坦铜石并用时代彩陶文化。因最初发现于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安诺而得名。分布于该国南部科彼特山前绿洲北、南方向的两个巨大的土丘上。

居民主要经营农业,有引水灌溉工程,主要作物有小麦和大麦。表明谷物的种植早于动物的饲养。家畜饲养业相当发达,有牛、羊、骆驼和猪。住房为单间和多间组合的土坯建筑,表明古代安诺居民还不会用火烧转,但有公共使用的集会房间。有手制彩陶、动物和人的陶塑像及金银铜和宝石装饰品。社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关于该文化的起源,一说源于伊朗高原,一说系在哲通文化基础上吸收伊朗高原的文化因素而形成。在其发展过程中,该文化与阿富汗、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存在联系。北部的土丘分别属于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南部的土丘属于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前苏联学者认为安诺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2. 阿凡纳羡沃文化 [公元前第三千纪末到公元前第二千纪初。]

此种文化由米努辛斯克盆地巴帖尼村附近的阿凡纳羡沃山旁的墓葬遗物而得名。属于金石并用时代。其分布主要是在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下游。居民属古欧罗巴人种,是亚欧大陆欧罗巴人种的最东支。阿凡纳羡沃人从事牲畜牧养,但还没有抛弃狩猎和捕鱼业。他们可以说是南西伯利亚最早经营

畜牧业的人。手制陶器丰富,并同安诺型陶器很相似。出土的香炉同伏尔加河与德涅伯河之间的洞室亩的香炉完全相同。整体看,从旧石器时代起,在南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地带明显居住着蒙古利亚部落,他们近似于通古斯人。而在西伯利亚草原地带却居住着欧罗巴人类型的居民。在阿凡纳羡沃古冢内发现的就是这种欧罗巴人的遗体。3. 奥库涅夫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第 2千年上半叶。]

南西伯利亚青铜时代文化。分布于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晚于阿凡纳谢沃文化,早于安德罗诺沃文化。20世纪60年代,根据苏联考古学家C.A. 捷普劳霍夫于1928年在奥库涅夫村附近发掘的墓地而定名。该文化经济以畜牧为基础,发现绵羊距骨和刻在墓穴石板上的牛图。渔猎起辅助作用,出土有骨制鱼镖、红铜鱼钩、结网用的匕首形骨器以及鸟骨制品和石镞等。金属加工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红铜或青铜器物相当常见,有锻制的鱼钩、刀、锥、针筒、鬓环及铸造的红铜斧。石器则有斧、杵、臼等。陶器多平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小不一的桶形器,纹饰较简单,有押捺的窝纹、杉针纹、纵列篦纹等; 另一类是罐形器,纹饰多样,有棋盘纹、波浪纹、弦纹等。此外,还有香炉形器、多棱形器和圈足器。艺术品有石、骨雕刻的人像、鸟兽等,一般是写实的圆雕和线刻。墓地多靠近河流。坟墓表面有石构方形围垣,高度一般为30~50厘米,面积最大者达400平方米。垣内西或西南部有石板墓穴,一般一个或数个,有的多达23个。每个墓穴埋葬死者1~3人,常见男女或妇幼合葬,葬式仰身屈膝,头多向西,头下一般垫以石“枕”,脚下墓底略倾斜。人骨有身首分离现象。各墓随葬品不多,没有明显的财产分化迹象,一般随葬陶罐和生产工具,女性骨架近旁则发现有青铜或骨制的针筒及骨针、

红铜丝鬓环。居民属蒙古人种。根据文化因素的类比,有人推测他们来自北方森林地带。但这个问题以及年代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 安德罗诺沃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第2千纪~前第1千纪初。]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俄罗斯阿钦斯克附近安德罗诺沃村的墓地而命名。其分布西起乌拉尔,南到中亚草原,东至叶尼塞河沿岸,北达西伯利亚森林南界。

这时期的人们多居住在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中,屋顶由圆木柱支撑,房内有隔墙,以石灶取暖。居所分布在河谷、河湾等宜于农牧业的地方。狩猎经济已经衰退,锄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形成半游牧经济。红铜、锡和金的开采,金属冶炼和青铜制造业集中在阿尔泰西部地区;当时还给伏尔加河流域一带的居民供应金属原料。墓葬多有不高的土冢,广泛流行男女合葬,随葬品的情况表明,社会已出现贫富差别,处于父系氏族阶段。

安德罗诺沃人的体型属于欧罗巴人种,其骨头的主要特点与阿凡纳羡沃居民相同。

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分布,包括米努辛斯克盆地所在地区,遍及从叶尼塞河到乌拉尔河的整个西西伯利亚,达于乌拉尔地区的东南部,直到奥伦堡。在七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的沙丘遗址,也有同安德罗诺沃文化极其相似的陶器的金属制品出土。乌拉尔以西、安德罗诺沃文化同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和顿涅茨河流域诸草原的遗存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费尔干纳、花喇子模以至西南部的农业绿洲也有发现。可见,欧亚大陆广阔草原众多的民族都经历了这一时发展阶段。并对周围地区影响很大。5. 塔扎巴格雅布文化 [公元前第二千纪中期到公元前第一千纪初。]这种文化遍布于阿克恰河地区。属于铜器和细石器

并用的文化。塔扎巴格雅布文化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变种。细石器为畜牧部落所用。这种类型的文化也分布于七河流域、塔什干草原、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以及泽拉夫善河流域等。表明草原游牧人曾经南迁出现于花剌子模以及河中地区、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

6. 苏雅尔干文化这种文化发现于阿姆河三角洲地区干涸的苏雅尔干河上的詹巴斯卡拉六号居住遗址。这是一种农业文化,其住宅呈直角形,系由树枝搭成。当地发现的许多陶器是当地特点与安诺特点的结合。据研究,这里的农业居民同定居的安诺居民相比没有固定性,可能是由于阿姆河下游与咸海附近的河流经常泛滥所致。7. 卡拉苏克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 2000 年末 ~前1000年初。]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俄罗斯卡拉苏克河畔的墓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南西伯利亚、鄂毕河上游和哈萨克斯坦。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羊,也从事农业和狩猎。该文化遗迹中,刻有公羊头、人面或图案化动物形象的石柱引入注目,推测可能是用于崇拜的神像,通常立于墓葬附近。居址发现不多,墓葬是卡拉苏克文化的主要遗存,经发掘的墓地约250处,每处墓地往往有100多座墓 。该文化晚于安德罗诺沃文化,墓地的数目和分布的地区都比安德罗诺沃时期大得多,表明这一带的人口在卡拉苏克文化时期有很大增长。从体质特征来看,居民带有一些蒙古人种的特点。墓葬中出土的铜锛、铜镜及装饰品,尤其是该文化的典型器物曲柄青铜刀,都与中国北方的青铜器相似。这些说明其人口不仅自然增长,一些部落也从中国北部向此迁移。新疆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特点

总体上看,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如哈密],就明显与甘肃四坝

文化的影响;伊犁巩留地区所见的铜斧、镰、凿等工具造型及饰以蕉叶纹装饰,与西邻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有相同的风格;塔城卫校等处出土的陶器,也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存在关联;罗布泊地区的遗址由于偏僻于荒漠深处,文化面貌上显示着极为浓烈的个性特征。哈密市南郊出土的一组具有鲜明的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锹等,时代在距今3000年前后。东西方青铜文化的联系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代,但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有早晚之分。西亚早在五千年前已进入青铜时代,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上千年的铜石并用或红铜时代,表明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是缓慢而艰难的。东亚大约四千年前才进入青铜时代。

近年有人根据安诺文化、阿凡纳羡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古墓沟、四坝、齐家、朱开沟、夏家店、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址的联系,提出早在夏商周三代,欧亚大陆就已存在一条青铜之路。青铜之路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青铜之路将欧洲和东亚纳入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古代世界体系,丝绸之路又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欧亚大陆文化的形成及其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历程。

[见于易华 论文《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三.西域居民的来源及融合轨迹1.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高尚”)属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 ,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长头多须,高鼻子,蓝眼睛,浅色头发是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誉为印欧语系民

族的共同祖先。公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铜器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游牧部落,所以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则被做成圆饼,充当燃料,驯养的动物有山羊、水牛、绵羊、马、猪等,他们选用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过著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的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西台人、吕底亚人。同一时期,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著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雅利安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也是从公元前2000 年代初开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从里海西岸分批南下进入伊朗高原,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后在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王国,居民被称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后来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则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而最先进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则继续向东南

方向移动,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约于公元前1200年来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们遇到了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顽强抵抗,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脚步,经过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最终把大量土著达罗毗荼人赶走,有的则变成了雅利安人的奴隶。另有一说,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塞种,是继续东迁的雅利安人后代。2.西方史料反映的雅利安人东迁及西域居民{1}关于雅利安人的故乡及其迁移

安德罗诺沃青铜文化的起源问题以及它同雅利安人究竟是否有联系,现在还是一个研究中的问题。恩格斯曾经认为雅利安人起源于亚洲。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经典著作中,则具体指明雅利安人原来是游牧于奥克苏斯河[即阿姆河]及雅克萨尔特河[即锡尔河]的草原上。经过欧洲学者的研究,学术界广泛认为雅利安人的故乡是在中亚草原。美国东方史学者

J.H.Breasted 在《古代史》教科书中说,雅利安人的发源地是在里海东南面和东北方的广大草原地区。其时间不晚于公元前2500年,当时他们出于石器时代。他们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于里海移动的大草原上,被称为雅利安人。他们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瓦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像断送南游动,最后到达印度;另一部分则向西和西南方迁移,进入肥沃的新月形地带边沿的山区。这部分印欧人被称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的变音。他们当中有两个较强的部落,即米底和波斯。J.H.Breasted 把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人算作印欧人的东支,把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以及赫梯人、弗里吉安人、斯基泰人和亚美尼亚人等都算作印欧人的西支。[见于:布列斯提德《世界古代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88—1975) 则说:在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模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

1750年在位,相当于中国夏朝晚期]去世后,“其帝国崩溃,促成雅利安人民族大迁徙时期的开端 ”,应当说,在东面还有一部分雅利安人迁到了帕米尔以东的塔里木盆地以至河西走廊一带。这可以说是19世纪末欧洲学术界达到的对印欧民族的起源和分布的初步认识。前苏联学者李特文斯基曾经指出,雅利安人的迁移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西安德罗诺沃部落可能是操雅利安语的,他们同木椁墓部落有非常相似的文化。关于他们之间的联系,关于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和木椁墓地区}迁来的民族集团在中亚的分布,关于草原青铜文化在中亚的分布,都有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在青铜时代,中亚无疑是一部分雅利安人部落迁入的地区,这些雅利安部落一方面成为后来中亚民族的主要成分,另一方面又把雅利安语带到更远的地区---伊朗东部、阿富汗和印度。前述塔扎巴格雅布文化和马兹噶文化都能提供这种迁移的证据。1900年以前,世界上还不知道帕米尔以东的中国新疆和甘肃等地在远古时期也是印欧人居住的地区。20世纪初,欧洲的考古学者开始闯入新疆和敦煌等地。以后陆续又有人来,发掘盗走大量书写古代语言的文书。其中以英国人斯坦因、德国人勒柯克、法国人伯希和等到走的文物最多。此外,俄国和日本的考古学者也掠走不少。根据上述欧洲人盗走的古代文书的研究,学术界才知道在古代的中国新疆曾经存在过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从而证实中亚地区包括新疆和甘肃西部,在远古时期可以说是印欧人分布的地区。

根据前苏联人类学家捷别茨的研究认为,在西伯利亚的草原地带起自米努辛斯克盆地而跨阿尔泰、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自古以来就居住着欧罗巴人种类型的居民。这里曾经存在过三种连续的文化,即属于公元前3千

年末到前2千年初的阿凡纳羡文化,属于公元前2千年中叶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属于公元前1200—前700年的卡拉苏克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广泛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直到南俄草原,位于启动面的阿尔泰地区与阿凡纳羡文化有密切关系。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在公元前13—前12世纪发生了大的转变。而西部的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则一直存在到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末期,即继续存在了四五百年。东部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变化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畜牧业从定居过渡到了游牧,二是中国北部的游牧部落大量迁入,从而长生了相当于中国商周时期所谓的卡拉苏克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主要同西方联系密切,叶尼塞河是该文化遗物分布的极东界限。卡拉苏克文化主要是同东方蒙古、中国华北文化有密切关系。早在中国殷商时代[前1766—前1112年],就有人从中国北部迁来叶尼塞河流域。这一人种就是丁零人的先祖“狄历”人,在殷商时代称之为“鬼方”。可见从中国北部迁来的蒙古人种并没有消灭当地原有的安德罗诺沃人,而是同他们融合了。据西方史料记载,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后期到公元前初年,欧亚草原地区的游牧部落很多,如钦麦尔人[西米里安人]、米底人、斯基泰人

[西徐亚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等等。前苏联学者的著作中一概以“早期游牧民”这个名称来称呼上述个游牧部落。钦麦尔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已经分布于南俄草原。钦麦尔人、米底人、斯基泰人大约在公元前625年开始进入西亚。他们企图攻掠与蹂躏埃及边境,但未成功,被驱散。但他们的攻掠从根本上震撼了亚述王国。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一书的记载,在中亚地区的东北方分布着三个部族:1。大致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丘陵地带的秃头的阿尔吉派欧伊人;2。大致分布在伊犁河和楚河流域一带的独眼睛的伊赛

多涅斯人;3。大致分布在宰桑湖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一带的阿里玛斯波伊人。在阿里玛斯波伊人的东面居住的是“看守黄金的格律普斯”,即指阿尔泰部落的象征性命名。在阿拉克赛斯河[锡尔河]对岸居住的是玛萨该塔伊人。而斯基泰人居住在南俄草原,以顿河为界与斯基泰人相邻,以锡尔河为界与伊赛顿人相邻,居住在麦奥提斯湖[亚速海]一带的还有撒乌罗玛泰伊人,语言与斯基泰人相同,他们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强大民族。考古学和人类学家研究已经证明以上这些部族都是属于印欧人种,只不过有方言的区别。在中亚的南面是萨喀人,共有三个集团。其一是玛瓦尔格。萨喀人,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二是提格拉豪达。萨喀人, 分布在吉尔吉斯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三是提艾伊。塔拉。达拉伊雅。萨喀人,分布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以东、索格底亚那一带。有的说他们也是玛萨该塔伊人。古代波斯人把伊朗高原以北中亚各地的游牧部落统称为萨喀人。对于中亚绿洲地带的定居农业部族,无论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是波斯文献中,都是以其定居地区之名来称呼之。如玛尔吉亚那[谋夫人]、巴克特利亚人、花剌子模人、帕尔提亚人等等。印度人同波斯人一样,对中亚操斯基泰语的部族,也称之为萨喀人。

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曾指出,花剌子模人属于玛萨该塔伊人,索格底亚那[布哈拉与撒马尔罕]人与巴克特利亚[大夏]人的习俗同游牧人很少有区别。米底、波斯人、巴克特利亚人、索格底亚那人等所说的语言都是一样的,鲜有区别。这种说法同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可见中西史料说法一致,表明中亚各地农牧民说着不同的伊朗方言,但可以互相了解。希罗多德在讲到玛萨该塔

伊人时,说他们的统治者是一个在丈夫去世之后好即位的女王。我国古代也传说周穆王西征会见西域酋长西王母的故事,所有这些都应当是反映了同样的事实。关于雅利安人的迁移,鲁保罗指出:“他们向东一直扩散到天山和阿尔泰山,。。。。。。这些雅利安人从其故乡出发,于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间,向南实施了大幅度的移民,毁坏了他们沿途经过地区的一切,消灭了或击退了他们遇到的原住民。其中的某些土著居民曾促成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特别是印度河文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仍旧留在所有的草原地区,继续过着一种游牧生活。他们以斯基泰人、萨尔玛特人、塞种人和其他马萨格泰人[玛萨该塔伊人的别译名]的名称,而出现在历史中。世人几乎一致的看法便是,伊朗人或是与伊朗人很接近的民族,都掩饰在了这些民族之下。”这种描述比较客观可信。{2}关于草原文明形成的年代法国东方史学家鲁保罗在其《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一书中说,“很可能是从第4个千年纪起,但肯定是从第3个千年纪开始,即在俄罗斯南部,又在西伯利亚的西部,存在着一种特有的草原文明。这种文明尚没有文字。正是由于这种文明,在历史上首次发明了套马车的技术,这要比懂得骑马的技术早得多。这种文明用易腐烂的物质加工,如木料、皮料等,从而创造了稍后再使用的金属后,便变成了伟大的草原艺术,它也开始犁地了。农业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便既存于蒙古,又存于阿富汗了。但是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干旱和土地瘠薄,那里的农业却衰落了,可能是由于气候的裱画导致干旱和土地瘠薄的结果。大家都倾向将这些发明创造视为印欧人和雅利安人。”鲁保罗所指草原文明的形成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这是很保守的推算,事实远非如此。马车的发明与汉文史料记载也是各

有说法。草原丝路的形成年代与汉文史料更是大相径庭。据史书记载,黄帝出身于北方游牧部落有熊氏,即以熊为图腾的氏族,并首先发明了车辆,因此号为“轩辕氏”。皇帝统率以熊、罴、虎、豹、貔、貅作为图腾的六个氏族,战胜炎帝部族联盟、蚩尤九黎部族联盟,平定四方,“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交通往来的区域已经十分广阔。黄帝统一了众多游牧部族与农耕部族,使草原牧区与中原农区的经济交换关系大为发展,“北和禹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使“大夫散其芭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互通有无,各得其所,从而形成中原与北方草原贸易往来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自黄帝时代到夏朝,应当是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与形成的时期。从考古学角度去探讨,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内蒙古东部区的兴隆洼文化时代,草原先民就已同西方交往。例如,内蒙古林西县白音厂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女神像,与欧亚大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女神雕像有相通之处,是原始先民们生殖崇拜的反映。 在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发现以其名命名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这种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青铜文化,在内蒙古北部,以及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包括欧亚草原地区均有发现,但时代最早的标本,出土于早商时期(公元前15世纪) 鄂尔多斯朱开沟文化遗址的晚期墓葬中,这说明统称为鄂尔多斯式的青铜器,即起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法国东方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其著作《草原帝国》一书中指出:“最早的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道路在北方的草原上。奥瑞纳时期的文化就是从旧石器时代起通过这条道路由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上游,克拉斯诺克附近的马耳塔曾经发现过一个奥瑞纳时期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传播到中国北部。曾经在甘肃省

附近的水洞沟及陕西榆林西南的萨拉乌苏发现过埋葬在第四纪地层中属于奥瑞纳文化类型的遗物。同样,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中国东北[多伦诺尔、满洲里、海拉尔]及河北省[在北京附近周口店的山顶洞中发现有人骨架及装饰品:骨针、有孔的兽牙、骨耳坠子、有孔的贝壳。。。。。。]也同时存在着代表马格德林文化的遗物。”格鲁塞在叙述“斯基泰艺术”一节里还有不少记载,诸如:“草原艺术不同的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极不均衡的分散在从敖德萨到满洲即黄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内。草原的斯基泰艺术曾经发展到伏尔加河上游的森林地带,对喀山附近的阿纳尼诺文化[公元前600---前200年左右]也有影响。毫无疑问,这种文化是属于匈奴人种的。”{3}关于蒙古人种何时进入西域鲁保罗的西域概念是把蒙古和南西伯利亚、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的呼罗珊地区、阿富汗北部、西藏、新疆、甘肃都归于“西域”范畴,甚至将克什米尔一带的旁遮普北部都纳入“西域”之列。他的理由是:“只要所有这些地区的命运互相联系在一起,只要其不同民族的事情,直接的影响到其他民族,我觉得就不可能把这些地区中的一二从西域的范畴中脱离出来。”这种划分法对论述上述地域众多居民、民族交往、变迁、融合的进程有一定合理因素。格鲁塞认为:“在上古时代,这些突厥--蒙古和通古斯人实际上居住在更远的东北,因为那时不仅在喀什噶尔,就连萨彦岭和大阿尔泰德北麓都被来自印欧人共同的故乡--------俄罗斯南部的印欧人所占据。这种推测和语言学家们的看法相一致的。”鲁保罗认为,卡拉苏克文化的时代在公元前1000---前700年之间。他认为在雅利安人迁移时代,“尚谈不到阿尔泰人,也就是囊括了突厥人、蒙

古人和通古斯人---满族人大语系之一的人。在被称为卡拉苏克的时代,他们

[阿尔泰人]便一浪接一浪的定居在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地区。稍后,在塔加尔时代[公元前700—前300]出现在阿尔泰地区。最后,经过了300年之后,他们向南西伯利亚地区和阿尔泰山脉以南地区大举推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突厥人的先祖先是缓慢地,其后是越来越快的离开了森林地区。他们于公元前后,肯定是到达了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的草原地带。”这一点与中国史料记载明显相差太大。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就已经将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邻的二十六国征服为属国。至迟在公元前176年,蒙古人种的匈奴人足迹和势力就已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史记。大宛列传》称:“康居国,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就是实证。《汉书。匈奴传》中记载:乌孙西迁伊犁河流域,并在伊塞克湖南岸建立国都赤谷城之前,匈奴曾经派兵帮助乌孙人击败天山以北以及伊塞克湖盆地的大月氏人,匈奴老臣乌禅幕就是游牧于乌孙和康居之间的匈奴部落小王,这些都是蒙古人种进入西域乃至中亚的实证。绝非公元前后才到达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的草原地带。而月氏人、西羌人进入西域更早。“月氏”是中国先秦时代的居民部落之一,公元前5-前2世纪,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地区。塞人西侵亚述帝国与春秋时期的秦伐西戎的时代倒是大致吻合。也许因为月氏人和乌孙人的人种问题是西方史学家、考古学家困惑而无定论的问题,西方学者大都单从语系区分人种是很片面的。关于蒙古人种何时进入西域的问题,鲁保罗的观点与格鲁塞的观点相差无几。

3.中国史料反映的民族西迁、中西交通及西域居民1 玉石之路及华夏族与西域居民的交往

中国方面关于中亚一带和阿尔泰部落的记载要多得多。先秦古籍中,屡说尧、禹曾经西行;《玉海》引自南北朝孙柔之《瑞图》说:“黄帝时,西王母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舜帝时复来献。”;《管子》中一书曾以不少篇章叙述了古代帝王“贵用禺氏之玉”和昆仑墟之“璆琳琅玕”的情景。所谓“禺氏”就是月氏之异译,当时月氏人分布在新疆至敦煌一带,正当新疆玉进入中原的孔道,故而中原任称之为“禺氏玉”;《逸周书》中说:莎车、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白玉、骆驼、野马、骡最为有名;《穆天子传》说周穆王率六军之士,在先秦先祖造父的引导下会见西王母;屈原的《招魂》、《天问》等诗篇中,也曾述及西部浩瀚的流沙、高峻的昆仑山;因此早就有人提出,早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西域与中原就有一条“玉石之路”,连接着西域居民与中原华夏族之间的友谊和贸易。《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首出西域归国后,汉朝的使者出使西域,到了黄河的源头,认为黄河的源头出自新疆的于阗国,并把那里的玉石彩云回来。汉武帝派人考察了古代的图书,才知道黄河的发源地叫昆仑山,可见汉代以前就有不少有关西域的图书可供查阅。

《山海经》中不但对昆仑山、罗布泊都有详细的描写,还提到了“一目国”,《庄子》中提到“穷发国”,都在西方极远的地方,这些与希罗多德《历史》书中谈到的“秃头的阿尔吉派欧伊人”和“独眼的伊赛多涅斯人”,都可能是反映同一传说。这些故事都以中原王朝向西行进、接触西部世界为主题,看来绝非偶然,而是有其较为合理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的。2 公元前8

世纪欧亚大陆游牧民族大西迁斯基泰人最初居住在中亚地区,后来为何迁移到南俄草原呢?是什么因素促使斯基泰人从东北向西南移动呢?中国学者杨宪益认为,塞种人[斯基泰人]即中国史料中的九州戎。希罗多德所说的斯基泰人在公元前8世纪---7世纪西侵,与中国秦逐西戎有关。秦国的兴起实施于秦仲伐西戎时,这一事件在公元前825年或824年。后秦仲战死,其子庄公又破西戎。幽王四年即公元前778年,秦人又伐西戎。公元前770年命秦襄公为诸侯。此后四年秦襄公伐西戎卒于师。公元qioan753年,秦败戎师于歧。秦穆公霸西戎后,塞种人已无力东侵,遂转向西方进展。亚述帝国的灭亡实由于塞种人的西侵。故秦穆公的霸西戎对西方的影响并不亚于汉武帝的伐匈奴。塞种人初见于中亚。据西史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正是秦国庄、襄二公初破西戎的时代。塞种人在西方本为亚述帝国的邻国,公元前612年,忽而会同其他游牧民族西侵,攻破亚述都城,从而颠覆了亚述帝国,这正是秦穆公逐九州戎以后一二年,则其关系不难明了。马雍也认为,最先对中亚东部产生影响的事件是公元前7世纪后半期秦穆公[前659—前621]的进攻西戎。而西方人最早知道的中国就以“秦”为代表。3 关于“秦人”、“羌人”、“赛里斯人”苗普生、田卫疆主编的《新疆史纲》认为:““秦人”概念,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载:“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同样一件事,在《汉书》中“秦人”被称为“汉人”。这一改称,清楚地揭示了“秦人”的内涵:他们是来自黄河流域上游的秦国居民或后来统一了全国的秦王朝的子民。因为他们是“秦”统治下的人,所以被冠以“秦人”称号。而《汉书》中讲“秦人”改称为“汉人”,也顺理成章,符合新时代实

际。” “古代印度成中国为“秦尼”、“支那”,实际也是“秦”字的音转。古代中国与南亚联络,秦国时期已经开其端,才会有这样一个以“秦”为中国的结果。秦与南亚的交往,通过新疆,自然不失为比较方便的路线之一。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大地的居民进入新疆地区的数量不会很少,他们不仅在新疆活动、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缘拜城盆地留下了足迹,而且还通过新疆,向西走到了大宛,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过的费尔干纳盆地;同时南下印度河谷,进入了印度半岛。因为他们来自黄河流域,来自“秦”的辖地,形体、语言、文化,都别具特色,有着不同的“秦”地特征,经过长久的积淀,人们慢慢形成共识,他们是不同于自己的“秦人”。“秦人的概念于是得以确立、播散,影响久久不散。这说明了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形成后,就会有它的生命力。一如当今世界各地把华人集聚处称之为“唐人街”一样。辉耀一时的唐王朝早已消逝,但它的文化遗韵却依存,“唐人街”就成了一个深埋在人们心底的纪念碑。”羌人是新疆地区十分古老的民族。汉文古籍记录了中原地区一个古老的传说:唐尧时,曾把活动于江淮、荆州一带的三苗部落驱赶到了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三苗部落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了羌族的祖先。他们的活动地域一直延伸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另外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周族的祖先古公亶父把宠臣季绰派到葱岭地区,成了当地的统治者。所以在周灭商的战争中,还曾得到新疆地区有关部落的支持。周族与羌、姜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1976年,在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大觉得香巴拜古墓地,时代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墓地葬俗有土葬与火葬之别。火葬是中国西北地区羌人的传统。此外,于阗国是羌人建立的国家,埃默克《于阗文献指南》援引藏

语文献《黎域悬记》载,佛教是在于阗立国后105年传入的。折合下来,于阗建国应在公元前189年,即汉惠帝六年。另据藏文史籍《于阗古史》记载了于阗建国于佛涅磐之后234年。日本学者羽溪了谛据此推算于阗建国在阿育王时代,即公元前242年左右。而佛教传入于阗边应当在公元前74年前后。就于阗国民而言,应为汉人与吐蕃人混血的结果。西方人一向不太相信汉文古籍中的传说而偏重考古实证。中国历史学家则既重视史籍记载,也后起直追重视考古实证。新疆处于欧洲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辐射的焦点。由之得天独厚,易于兼收并蓄。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距印度尚隔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两大山脉,距波斯则西阻葱岭、南限阿姆河,距欧洲则远隔内陆,又隔乌拉尔山,唯与中原仅阻一条沙漠,接受其文化影响既近且易。因此,当西方还以迷惘的目光注视着这一陌生的国土时,我国先秦古籍《尚书》、《竹书纪年》、《逸周书》、《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中就已经出现了流沙、大荒、火山、泑泽、昆仑、西海、不周山等有关新疆地理、物产的记载,其中昆仑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发祥的圣山,这表明流沙东西早就存在着悠远的历史联系了。天山阿拉沟发掘过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在一座晚到公元前3世纪、处于战国晚期的大型墓冢内,发现了来自中原的菱纹罗、凤鸟纹刺绣、漆器。在新疆哈密地区还出土了不少起源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在陕西扶风周代遗址中出土的骨雕,显示出典型的白种人头像,可见中原大地与西域的联系不仅久远,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大。《史记》中保留了一封公元前3世纪初,苏厉给赵惠文王的信,内容说如果秦国派兵攻下山西北部地区,控制住由山西到河北的恒山、雁门关一带险道,则燕国十分珍视的

新疆昆仑玉就再也不能到手了。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出雁门关向西北走,进入河套地区,转入河西走廊,通达新疆,是相当方便的。战国以前,华北平原地区以及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到新疆,早就有一条商贸文化通道。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早就写到了昆仑山、大沙漠、泑泽[罗布泊]、孔雀河、塔里木河等,说明中原地区的人民对新疆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湖泊沙漠,以及物产民俗登早就有了一定了解,并已形成了文字记载。历史文献中这些零星、断残的纪录,与出土文物彼此印证,互相证明,新疆大地古代与中原联系的真实图景,较以前呈现出了更多的光明。玉、贝交换曾经是维系这一历史联系的坚韧纽带。大量考古实证证明早在丝绸之路开凿之前的夏商周上古时代,西域与中原就存在一条“玉石之路”。汉字中表示财货皆以玉、贝作偏旁,而玉产于新疆于阗,贝产于我国东海。安阳殷墟发掘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大部分来自新疆于阗。而新疆阿拉沟、罗布泊则出土了来自东海地区的环状贝和海菊贝壳制成的随葬饰珠;新疆哈密七角井出土了东海的红珊瑚,足证殷商时期流沙东西的玉、贝交换已非常繁盛了。其后丝绸贸易的兴起取代了古老的玉、贝交换,连接流沙东西的纽带更坚韧了。西方文献中记载,承担丝路贸易的中间人时赛里斯人,赤发、碧眼、身材高大,居于横贯大河的两山之间,希腊、罗马人词汇中的Seres 人[赛里斯人]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为华夏人。其实,以地貌环境与体质特征而言,它们所指的乃是塔里木盆地的塞种居民。可见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把流沙东西紧密的凝结在一起,势必导致汉代的政治整合与西域都护府的创立。4.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色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色具有多样性。不仅存在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的差异,而且,即使同为白种人或黄种人,其中

也存在着不同支系、地区的特色。位于天山阿拉沟的古代居民也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混居,但在欧洲人种种,又可区分出三个体态倾向不同的形态支系。接近地中海支系,原是欧洲人向中亚两河类型过渡的支系,居于期间的第三支系;成分稍强的蒙古人种类型牧业世纪不同于东亚类型,与中亚类型又有差异,说明这些蒙古人种成分族源也不尽相同。在伊犁河流域,则属于古代塞人、乌孙人,从头骨测量看,也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共存,欧洲人种的成分较强。距今4000年前后,在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支颇具特色的居民。他们头发黄褐、面孔狭长、鼻高而直、眼大有神,形象相当漂亮。他们头戴尖顶毡帽,帽沿周缘绣饰数道红线帽顶插几根鸟翎羽,身裹粗毛毡,腰部束带、脚著皮靴。颈、腕、腰部配饰骨,石质串珠。他们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点。这时期的罗布泊居民还没有文字,刻木是他们记事的手段,但却富有艺术情操。发展到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后期,从出土头骨观察,居民的种族特征却有了相当清晰的变化。一是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混居;二是即使仍为欧洲人种,却变化为长颅、高度狭面、鼻骨强烈突起,与现代长颅型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比较吻合,形态特征与帕米尔南部古代塞人头骨相近,与早先的原始欧洲人类型有了较大差异。居民中成分较小的蒙古人种头骨、特征则与青海湖北岸刚察卡遗址出土人骨比较接近。从人种学方面讲,具有西方高加索人种特征的居民,在体质上有与地中海东支类型接近的成分,以短颅为特征的西方人种成分和蒙古人种成分都是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起源。从民族学上来说,丁零人、羌氐人、小月氏、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汉人、突厥人、蒙古人等都与新疆古代居民有血统关系。从语系方面讲,新疆古代居民分别属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


相关文章

  •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 ...查看


  • 第1课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 ...查看


  •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
  •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 2.距今约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 ...查看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1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 2.距今约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 ...查看


  •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中国历史第一册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 ...查看


  • 汇编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 2011--2012年两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三 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011天津)结合西藏的历史,回答6~7题: 6.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A.汉朝 C.唐朝 B.隋朝 D.清朝 答案:C[来源:www.shulihua ...查看


  • 初中历史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 A. 元谋人B. 北京人第一单元 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 1. "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2.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查看


  • 初一历史上知识点
  • 初一历史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书P2-6)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 ...查看


  • 2014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A卷(含答案)
  • 宝山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4·龙岩)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A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