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小游戏“三法”
一、让幼儿“玩中学”,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1. 感知游戏识字感官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正如石井勋博士所说:“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其中吸取最多的就是眼睛。”婴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应充分利用感官活动调动其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在感知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又可调动幼儿的识字兴趣。感知游戏包括:看、摸、嗅、听、尝等方面的游戏。如,在触摸游戏中,让幼儿蒙上眼睛在包袋里摸各种已贴好名称的东西,摸出后就请他们猜,然后再睁开眼睛看贴在这个物品上的名称卡,认读名称卡上的汉字。又如,在嗅觉游戏中,把酱油、醋、香油等分别装在瓶子里,让幼儿逐瓶地去嗅、去猜。猜对以后,教师再出示这些物品的字卡,或在字卡上涂上与所对应的物品相同的气味,让幼儿再嗅一嗅,然后认字卡上的字。
2. 角色游戏识字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一种自然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动作和语言扮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使用有意义的物品,即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之间的互动,展开游戏过程。因此,角色、材料、语言和动作及情境构成了角色游戏的主要成分。利用角色游戏识字便可从这几个主要成分入手,激发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如,在玩“医院”的游戏中,教师可在“医生”、“护士”所戴的帽子上贴汉字让幼儿认,既加强了幼儿的角色意识,又扩大了幼儿的识字量。又如,娃娃家的游戏中,教师可把幼儿使用的各种
餐具或一些半成品材料的名称先教给他们,然后再出示名称卡,让他们结合实物在娃娃家中玩配对的游戏。
3. 操作游戏识字在操作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增强幼儿识字的兴趣。如,在玩橡皮泥中,向幼儿传授捏、团、搓等技能时,老师可以边做示范边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然后老师可随意抽出其中的字卡,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不论在什么游戏中,老师的心中要有全班所有儿童,“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育原则,能激发幼儿“爱学”汉字的兴趣,对他们点滴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识字,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幼儿一天的活动主要是吃、喝、拉、撒、睡。结合这些活动教幼儿识字,能提高幼儿的识字效率。如,幼儿吃到什么就学什么。吃鱼就学“鱼”,吃饺子就学“饺子”,吃西瓜就学“西瓜”,吃肉就学“肉”„„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字。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学“车”(汽车、火车、卡车、警车„„);看到树就学“树”(杨树、柳树、松树、大树„„);看到下雨就学“雨”(大雨、小雨、雨伞、雨衣、雨鞋„„);看到小动物就学白兔吃萝卜、花猫爱吃鱼、小羊爱吃青草„„其实,幼儿生活在社会与家庭中,每天都能接触到桌子、椅子、电灯、电话、电视、衣服等物品,以及到公园去玩,到商店买东西,爸妈送他们上幼儿园等生活场景等,这些都是婴幼儿识字的原材料。
三、让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
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可使集体教育活动增加新的活力。如,通过玩“游中国”的游戏,小朋友认识了祖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的名称,不仅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还能用字卡摆出:我是中国的好娃娃。又如,在认识“1”和“许多”的数字教育活动中,墙上贴着许多写着“西瓜”的字卡,每个儿童搬走一个“西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西瓜”。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汉字,一举数得。再如,在学新歌的音乐活动中,注重选择简单易懂的音乐教材,把歌词抄出来。孩子们看着歌词、听着音乐很快就会唱新歌了。在唱歌表演时,孩子们一边看着字卡(字卡上写着要表演的内),一边学着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玩得很快活。在音乐教育活动的同时,幼儿又认识了汉字。在教给幼儿一定数量和意义的单个汉字以后,还可把童话故事引入汉字教学中,大胆地把单个的汉字卡换成大篇的童话短文。首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念给幼儿听,然后再请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主要情节,在教师边提问,幼儿边回答的过程中出示一些生动有趣的短语,如狼来了!小兔高兴了!等等,让幼儿先掌握部分汉字,然后带领他们朗诵全文。虽然其中有些字他们并不是马上就认识了,但他们在反复地听、讲、表演的过程中已理解了整个故事的内容,把握住了中心,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幼儿学得轻松愉快,识字的兴趣就会一天天高涨。
幼儿识字小游戏“三法”
一、让幼儿“玩中学”,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1. 感知游戏识字感官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正如石井勋博士所说:“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其中吸取最多的就是眼睛。”婴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应充分利用感官活动调动其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在感知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又可调动幼儿的识字兴趣。感知游戏包括:看、摸、嗅、听、尝等方面的游戏。如,在触摸游戏中,让幼儿蒙上眼睛在包袋里摸各种已贴好名称的东西,摸出后就请他们猜,然后再睁开眼睛看贴在这个物品上的名称卡,认读名称卡上的汉字。又如,在嗅觉游戏中,把酱油、醋、香油等分别装在瓶子里,让幼儿逐瓶地去嗅、去猜。猜对以后,教师再出示这些物品的字卡,或在字卡上涂上与所对应的物品相同的气味,让幼儿再嗅一嗅,然后认字卡上的字。
2. 角色游戏识字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一种自然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动作和语言扮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使用有意义的物品,即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之间的互动,展开游戏过程。因此,角色、材料、语言和动作及情境构成了角色游戏的主要成分。利用角色游戏识字便可从这几个主要成分入手,激发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如,在玩“医院”的游戏中,教师可在“医生”、“护士”所戴的帽子上贴汉字让幼儿认,既加强了幼儿的角色意识,又扩大了幼儿的识字量。又如,娃娃家的游戏中,教师可把幼儿使用的各种
餐具或一些半成品材料的名称先教给他们,然后再出示名称卡,让他们结合实物在娃娃家中玩配对的游戏。
3. 操作游戏识字在操作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增强幼儿识字的兴趣。如,在玩橡皮泥中,向幼儿传授捏、团、搓等技能时,老师可以边做示范边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然后老师可随意抽出其中的字卡,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不论在什么游戏中,老师的心中要有全班所有儿童,“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育原则,能激发幼儿“爱学”汉字的兴趣,对他们点滴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识字,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幼儿一天的活动主要是吃、喝、拉、撒、睡。结合这些活动教幼儿识字,能提高幼儿的识字效率。如,幼儿吃到什么就学什么。吃鱼就学“鱼”,吃饺子就学“饺子”,吃西瓜就学“西瓜”,吃肉就学“肉”„„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字。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学“车”(汽车、火车、卡车、警车„„);看到树就学“树”(杨树、柳树、松树、大树„„);看到下雨就学“雨”(大雨、小雨、雨伞、雨衣、雨鞋„„);看到小动物就学白兔吃萝卜、花猫爱吃鱼、小羊爱吃青草„„其实,幼儿生活在社会与家庭中,每天都能接触到桌子、椅子、电灯、电话、电视、衣服等物品,以及到公园去玩,到商店买东西,爸妈送他们上幼儿园等生活场景等,这些都是婴幼儿识字的原材料。
三、让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
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可使集体教育活动增加新的活力。如,通过玩“游中国”的游戏,小朋友认识了祖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的名称,不仅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还能用字卡摆出:我是中国的好娃娃。又如,在认识“1”和“许多”的数字教育活动中,墙上贴着许多写着“西瓜”的字卡,每个儿童搬走一个“西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西瓜”。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汉字,一举数得。再如,在学新歌的音乐活动中,注重选择简单易懂的音乐教材,把歌词抄出来。孩子们看着歌词、听着音乐很快就会唱新歌了。在唱歌表演时,孩子们一边看着字卡(字卡上写着要表演的内),一边学着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玩得很快活。在音乐教育活动的同时,幼儿又认识了汉字。在教给幼儿一定数量和意义的单个汉字以后,还可把童话故事引入汉字教学中,大胆地把单个的汉字卡换成大篇的童话短文。首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念给幼儿听,然后再请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主要情节,在教师边提问,幼儿边回答的过程中出示一些生动有趣的短语,如狼来了!小兔高兴了!等等,让幼儿先掌握部分汉字,然后带领他们朗诵全文。虽然其中有些字他们并不是马上就认识了,但他们在反复地听、讲、表演的过程中已理解了整个故事的内容,把握住了中心,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幼儿学得轻松愉快,识字的兴趣就会一天天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