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天龙八部》中阿紫的形象
周平妮
[摘要]笔者以阿紫作为艺术形象的代表,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走向灭亡的爱情入手,分析阿紫的艺术形象及对这类艺术形象的反思,反对这类盲目的爱情观。
[关键词]阿紫;生长环境;扭曲的性格;畸形恋情;爱情反思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现任香港明河集团董事。他于50年代开始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至七十年代封笔,共写15部小说,其中《越女剑》为中篇小说,其余十四部为长篇小说,可以用“飞雪连天
[1]P17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这副对联概括。他的武侠小说即继承了传统白话
小说的语言风格,又对旧式武侠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的全面革新,并将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灌注于神奇而又浪漫的武侠故事中,使之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吸引了数千万的读者,上至政府首脑、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小贩等,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拍成了电视或电影,而搬上银幕,且都引起了观众的巨大反映。在当代华人的文坛中,能造就如此大的影响的,相信金庸必是其中一人。
[2]P1“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足见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
的影响之大及传播之广。早在50至60年代,金庸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已被翻译成印尼文、越南文、泰国文等,且快速风靡东南亚。“例如在印尼,从华人到土著,从官员到平民都有金庸迷。在60年代的越南会议上人们就曾拿金庸作品中
[3]P2的人物对骂:你是岳不群,伪君子;你是左冷禅,野心家。”这两句话足以彰
显金庸小说的魅力。随着金庸小说热度持续升温,研究金庸小说的学者也开始逐渐增多。“1980年10月12日在明报上刊出的《等待大师》的广告而揭开了出版《金庸研究丛书》的序幕,标志着一门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的对象的新兴学问
[4]P2——金学的兴起”。主要的研究者有倪匡写的《我看金庸小说》、《再看金庸小
说》、《三看金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五看金庸小说》,温瑞安写的《谈》、《析与》、《赏析举隅》,薛兴国的《通
宵达旦读金庸》,舒国治的《读金庸偶得》等等研究学者写的书。随后随着金庸小说流传到大陆,大陆也掀起了一股股研究金庸小说的 “金庸热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墨先后推出金庸小说研究丛书《金庸小说赏析》、《金庸小说之谜》、《金庸小说人物论》等,严加炎教授的《金庸小说武侠论稿》,且将金庸的小说搬上了北大的讲台。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学术论文研究金庸的小说。可以说,是金庸的小说造就了一大批学者。然而纵观其作品,很大一部分作品研究方向的主题是金庸作品中武侠精神、宗教、哲学、人生、语言特色等,也有大部分作品是研究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大多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如杨过、郭靖、萧峰等,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金庸作品中女性坏人形象的,如陈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中的第35节《康敏畸恋碎花衣》和第40节《梅芳姑孤方凄绝》就是分析康敏和梅芳姑这两个“女性坏人”形象的文章,但仅仅是从女主人公的爱情、性格等入手,而极少分析到这类人物复杂的爱情与性格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及反思。笔者以阿紫为艺术形象作代表,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探讨这类“坏人”、“怨妇”的爱情观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产生的影响。
一、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
(一)自幼的生长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阿紫为大理镇南王爷段正淳与江湖女子阮星竹所生,由于两者地位的差异及段正淳的风流成性与阮父严格的家教奠定了阿紫出生不久便是被抛弃的悲剧命运。父母仅在她的肩膀上刻了一个“软”字和在项间挂了一块黄色的铜牌作为标记,随后历经辗转阿紫流落到了青海,并加入了充满乌烟瘴气的星宿派,所以可怜的小阿紫自幼便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和爱护,而是在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她冷漠个性的起源。
星宿派是阿紫成长过程中灰色的符号,处于西域星宿海中,由丁春秋所创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邪派,行事诡异、武功邪异、连人物也邪气逼人,它不仅在武林中兴风作浪,连内部也是争斗不已。阿紫便是在这样一个蛇蝎迷雾的环境中长大,自身也免不了受污染。而丁春秋是一个喜欢听赞美词的人,谁恭维的好,讨他欢心了,谁就可以当“大师兄”或“大师姐”,并掌握了同门师兄的生死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除了学好“溜须拍马”的功夫外,暗地里还相互斗争,秘密练阴险歹毒的武功,而阿紫要想在星宿派更好的生存,不仅要讨丁春秋的欢
心,还要不停的想诡计往上爬,把别人当作垫脚石,这使得阿紫性格中充满了自私与歹毒。而又由于缺少管教及疯狂的自由,滋长了暗藏在阿紫内心的野性,使她的个性肆意妄为,而无法辨别好坏,所做的一切仅从内心出发而缺少思考,这种恐怖的自由和野性使她初出江湖后而无法适应江湖的秩序,面对危机四伏的江湖她也只能以恶报恶。正是在这种残酷、冷漠、缺少管教的环境中,阿紫纯真的内心一点一点的瓦解,她开始用“恶”来武装内心,“恶”成为她存活于世间唯一防范的工具。可以说星宿派教给阿紫的并不是什么伦理道德也不是蝎子和蜈蚣混在一起的邪恶功夫,而是阿紫头脑里的虚无和道德上的一片空白,是对阿紫精神世间的彻底摧毁。这让阿紫养成了自私、邪恶、偏激复杂的性格的一面,也是导致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
(二)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
“性格”一词在现代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5]P1246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在性格中包含有社会道德与意义,表现为人
们对世界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中,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从阿紫性格中的各种特点和她的行为表现来看可以说她存有一定的性格缺陷,而性格的缺陷又影响到她的心理,造成她的心理一步一步的走向扭曲。而她扭曲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她“施虐”的行为上。
“在生活上,每个人大都存有虐待与被虐待的个性,但是大部分都隐藏在内
[6]P71心的深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诱发。”阿紫的施虐无处不在,即使面
对一条毫无反抗能力的鱼,她也会想办法慢慢的折磨致死,对酒店一个小小的酒保,因其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惹起了阿紫心中的不快,而把酒保的舌头给割掉了。而游坦之的出现则把阿紫“施虐”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初次相遇便是阿紫正处于养伤期间,由于身体的逐渐恢复,加诸萧峰忙于公事而来往的较少,阿紫便空缺了更多无聊的时间出来,烦闷与失落的情绪也随之而来,这对平日里喜欢耍闹、任性的她来说是莫大的折磨,因而倍需“施虐”来打发时光兼消除郁闷,而时值游坦之找萧峰为父报仇,恰好给阿紫抓到了机遇。而又巧的是游坦之在看到阿紫的第一眼便被阿紫的美色所深深吸引而难以自拔,而此时的阿紫早已深深的爱上了萧峰。于是命运便和游坦之开起了玩笑,他对阿紫的不离不弃点燃了阿紫内心“施虐”的本领。自此游坦之梦魇般的生活开始了,屈打辱骂成
了家常便饭,下跪、投水、放人鸢、带铁头面具、训狮、以身试毒、追冰蚕等等这些令人读之而毛骨悚然的做法点缀了阿紫无聊的生活,她在这些极其变态的“施虐”中收获了快感与笑声。而最可怕的是阿紫所做的这一切事情,她的良心不仅没有一点的不安和自责,而是对游坦之的施虐都是真心实意的去做,事情的好坏完全处于她内心的感觉与心情的好坏。这些看着荒唐无稽,完全没有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随便为所欲为的施虐行为都深刻体现了阿紫扭曲的心理。深究其原因,主要由阿紫性格缺陷而造成。
二、走向灭亡的爱情
(一)复杂的感情纠葛
如果人生若只为初见,但命运却把他们紧紧的纠缠在一起,造成阿紫灭亡的爱情首先来源于复杂而纠结的感情线路。
第一,游坦之对阿紫的死心塌地。在充满腥风血雨的大殿上,原本怀着满心愤懑,一心想找萧峰报仇的游坦之初次遇到了养病期间的阿紫,当游坦之看到阿紫,惊为天人,如痴如醉,被阿紫的外貌深深的吸引,且执着的不近乎情理。游坦之爱上阿紫,开始了他惨不忍睹的而对其而言则充满甜蜜的生活,他开始沉迷于正常人所不能忍受的非自由的快乐之中。任由阿紫对他的百般辱骂、拷打及变态的折磨,他都乐意接受,为了见阿紫一面,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与狮子搏斗,而所作所受的一切仅仅为留在阿紫身边。阿紫的眼睛被其师傅丁春秋毒伤恰好成全了游坦之,畸恋中的游坦之终于可以握着阿紫柔软的小手,拉着、背着或驮着阿紫愉快的前行,对游坦之的称呼从铁丑到庄大哥的变化,使他于极冷的地域飞跃至天堂般快乐的境地。然而对阿紫而言,游坦之只不过是她暂时依靠的一个工具,是一个取乐与折磨发泄的玩具而已,她根本就没有把游坦之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更别谈对他有一丁点儿感情,就连在最后得知眼珠是他的,阿紫亦毫不犹豫的把它挖出来还给他,这种决绝的做法足以体现阿紫对游坦之无半点的感情。
第二,阿紫对萧峰舍生忘死的感情。无半点感情经历的阿紫天真的以为阿朱死了,只要她努力就可以取代阿朱在萧峰心中的位置,就可以和萧峰过着“喝酒打架”的日子。为此她做了许多常人不理解而自己认为乐此不彼的事,如她对萧峰射毒针本想把萧峰留在身边,不慎却被萧峰发觉,射不着反被萧峰重击一掌,
打伤了,她的诡计实现了,她微笑着说:“我宁可永远动弹不了,你天天这般陪
[7]P899着我。”再者,阿紫为了讨好萧峰,她更是绞尽脑汁努力在他的面前扮演一个可爱的角色,这对于一个平日只会以“欺负人”为乐的“大姐”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然而萧峰对于这一切都是漠然的态度,照顾阿紫只不过是受阿朱的临终托妹而已。阿紫这种卑微而一厢情愿的爱一开始便注定以悲剧收场。
其实,对阿紫而言,短暂的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是认识了威名赫赫的萧峰,并爱上了这位盖世英雄,但是这对其而言又何尝不是最悲剧的事情。萧峰凛然的丈夫气概以一个真正的男子形象唤醒了阿紫心中女性的柔情,暗藏在她内心善良的一面开始复苏,在她的眼中,这个世界开始变得有温情和宽厚。然而萧峰并不是多情的段誉,阿朱在他心中的地位太重太重,且由于是自己失手而将阿朱打死,这种愧疚感永远也无法剔除,使他对阿朱的追思只会绵绵不绝,阿朱的音容笑貌也时时在脑海中泛起。他们的情是一辈子,即使阿朱离世了,萧峰依然继续延续着这份情,直至生命的尽头。然而阿紫也并非简单的角色,习惯于呼风唤雨的她执着地认为只要肯努力,萧峰总有一天会爱上她。只是可怜的小阿紫一直看不清她与萧峰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直到萧峰在雁门关自尽,她也义无反顾的抱着萧峰的尸体跳下万丈悬崖,并且简单的认为,既然生前我们不能在一起,那死后我们就在一起了,萧峰你再也摆脱不了我了。她这种执着的不近乎清理的性格都预示了她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二)畸形的恋情
“虐恋”(sadomasochism简称SM) 是指由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这两个概念组
[8]P167成,由法国作家萨德和奥地利作家莫索克的名字演化而成。”“阿紫是虐待
[9]P322狂,游坦之不断受她虐待,还要跟她在一起。在这一点上简直就是被虐狂”
他们二者都存在“虐待”与“被虐待”的心理。
首先阿紫作为一个施虐者,将自己内心所有的不满发泄在游坦之的身上。“游坦之初会阿紫,就给她拿来放人鸢,整的死去活来,不省人事,在梦魇里还见到阿紫刻画出蛇蝎美人形象,跟着眼前出现了阿紫秀丽的脸庞,明亮的双眼中显出一样的光芒,这张脸突然变小,变成个三角形的蛇头,伸出血红的长舌,露出獠牙向他咬来,手上、腿上、颈中、无处不咬,额角上尤其咬得厉害,他看见自己的肉被一块块的咬下来,只想大叫,却叫不出半点声音„„如此折腾了一夜,在
[10]P970醒着的时候受折磨,在睡梦中一般的痛苦。”梦里梦外,阿紫对游坦之的虐
待无半分减少,十足一个“虐待狂”形象。
其次游坦之作为一个“受虐者”,也有着深刻的原因。最初的游坦之是一位
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不学无术,性格懦弱,由于家门剧变,使他失去了一切,对他的打击实在是不小,也是诱发他受虐的原因。为了重镇家门,没见过大风大浪、江湖经验尚浅的他幼稚的去找萧峰报仇,以为把萧峰给杀了,大仇就了结了。但由于其性格的软弱无能而又胸无大志,且武艺低微使得他犹犹豫豫、躲躲闪闪,巨大的压力迫使他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寻条退路。所以他向萧峰报仇几乎如儿戏、幼稚之极,那是因为源自于因为他的畏惧与无能,想像以前依靠父亲一样,游坦之正在寻找另一个“父亲”的影子,以期被呼来喝去。除了软弱的性格游坦之还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可是他又不停的抱怨并期望去除这种感觉,而潜意识里的某种力量又驱使着他轻视自己而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成全自己内心的自卑,于是阿紫的施虐恰好成全了他,把阿紫当作父亲的影子,完全听信于她,他不再固执己见,也不在想为父报仇,仅委于外力,听其主张,受虐于阿紫。“弗洛伊德认为:主体若是陷入一种无法摆脱、难以承受的痛苦当中,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
[11]并且用这种方式寻求解脱。”其实不同的主体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环境,
这些因素无疑会给每个主体的人生、性格乃至信仰都深深的打上烙印。随着主体的成长,各种压力接踵而来,一些变态解除压力的方式也随之出现,受虐便是其中一种。游坦之甘受于阿紫的虐待中,来为自己的软弱无能找借口,从而放弃了自由,寻求到了新的束缚,以便获取力量来克服与内心作斗争,减轻生活上的焦躁不安和恐慌,这种逃避心理结构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企图服从与受他人的支配,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受虐”。他们畸形的恋情完全可以用“虐恋”来概括,也正是他们的“虐恋”而使阿紫的爱情走向了灭亡。
三、对阿紫爱情的认识及反思
爱情的定义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的现实和共同的生活理
想,在各自内心形成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悦爱,并渴望双方成为自己的终身
[12]P47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阿紫对萧峰的感情,从本质来说,
并不属于真正的爱情,而是阿紫的一厢情愿。当她在青石桥看到萧峰由于误认为易容后的阿朱是段正淳后,便一掌将阿朱打死后,她震惊了,但她更为震惊的是
萧峰由于失误而错杀了心爱的阿朱后不停的鞭打着自己的脸的那种伤心欲绝的表情。于是她尾随着萧峰,看到了他为阿朱立墓时的那种深情,她终于被震撼了,存在她内心深处的渴望被人疼爱的感觉开始复苏,她开始羡慕阿朱,也想找一个像爱阿朱那样的男人爱自己。当她不断地遇到凶险,不断地受到萧峰的帮助,她的自我防卫也一点点的解除,一个叫“姐夫”的人悄悄的进驻了阿紫的内心,且不停地疯长。于是她以生前的姐姐要求萧峰好好照顾“自己”为由而紧跟随着萧峰,其实阿紫那么大一个人,还有一身邪恶的功夫,根本不需要萧峰的照顾,她只不过找一个依恋萧峰的借口,表面上她可以欺骗自己说是姐姐对萧峰的唯一请求,但实际上她已经爱上了萧峰,并想尽办法留在萧峰的身边,而且心理幻想着萧峰你总有一天会爱上我的。于是“让萧峰爱上自己”便是感情经历尚浅的小阿紫紧紧跟随萧峰脚步的期许。
阿紫这份单纯而执着的爱固然令人感动,但阿紫永远也没有得到萧峰同等的爱,在萧峰的眼里,阿紫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他照顾她只不过是答应了生前阿朱的请求,仅此而已,并没有一点非分之想。也许阿紫其实一直都知道,萧峰对阿朱的一往情深,无论如何都取代不了阿朱在萧峰心中的位置,虽然阿紫也一直都告诫自己萧峰就是姐夫,永远都不会变,但是她更期许的是永远陪在这个神奇的人物身边,和他隐居大漠,养牛羊,生小孩。但萧峰从来都没有想过,阿紫的这个梦想在阿朱离世时萧峰已经把它埋入了坟墓。阿朱留给他的回忆太深,他的脑袋里时常都冒起:“只见山坡旁一株花树之下,一个少女倚树而立,
[13]P286身穿淡红衫子,嘴角边带着微笑,正是阿朱。阿朱的音容笑貌时时的泛起,
遮蔽了一切,见不到身边任何人的爱,知道最后他自杀了,想到的是终于又可以和阿朱在一起了而没有考虑过阿紫的感受,更没有想到阿紫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萧峰并不是不知道阿紫对他的深情,而是假装不承认,因为他知道除了阿朱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女子。可怜的阿紫一直没看清楚他和萧峰之间的障碍是不可逾越,依然死心塌地,对萧峰与日俱增的感情另她喘不过气,所以看到萧峰自杀的那一刻,她释然了,终于找到了解压的方法就是只有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
纵使阿紫的爱情凄美的令人心痛,但从爱情的本质出发,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阿紫陷入对萧峰的感情旋涡中而无法自拔,是一种完全出自于单相恋的
一厢情愿,而阿紫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这种盲目的爱情观给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敲起了警钟,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群体,更值得反省和深思,且不提倡盲目的做法。由于社会的急剧发展,且长期在大学这一个象牙塔中,与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脱轨女大学生群体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差,为感情而走向不归路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由于女性的特质所决定,大部分女生的心思一般都极其细密,且同情心较强,容易为阿紫这种义无反顾的爱情而产生共鸣,甚至产生模仿的心理,从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感态度,成为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面对阿紫这种盲目的爱情观,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盲目的追随不曾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不要模仿阿紫这种行为。对于阿紫的爱情,可以为她单纯而执着的爱而感动,却万万不可效仿她为爱情而付出生命沉重的代价。
在《天龙八部》中,阿紫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哀其不幸,阿紫以她可怜、可悲、可叹的人生际遇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奇特的人生风景,其复杂多变的性格层面及心思,使得她成为金庸小说中以“爱情悲歌”为题材的代表性形象,而不同于李莫愁、岳灵珊等人物。沉浸在《天龙八部》中的读者都会为阿紫这样的一个人物而领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滋味,喜欢她的人会为她的深情与执着和鲜明的性格而折服,而不喜欢她的人也会忽略她至生忘死的爱,单纯的记得她性格的缺失一面,感悟到的只是恶毒的一面。即使阿紫的爱情观令我们反思及不提倡,但阿紫就是阿紫,不论人们对她的评价与否,她都是《天龙八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让人喜让人忧的人物形象。
注释:
[1]陈墨. 赏析金庸.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06.
[2][3][4]徐扬尚. 金庸解读.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3.
[5]魏励,刘振远. 中华现代汉语大字典.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09.
[6][美]埃里斯. 弗洛姆. 弗洛姆文集. 冯川等译. 北京: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7][10]金庸. 天龙八部.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11.
[8]李银河. 虐恋亚文化.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0-01.
[9][13]温瑞安. 金庸茶馆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8-04.
[11]许兴阳. 金庸《天龙八部》中虐待狂形象.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11(1).
[12]夏伟东. 思想道德修养.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6.
参考文献:
[1]徐扬尚. 金庸解读.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3.
[2]金庸. 天龙八部.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11.
[3]温瑞安. 金庸茶馆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8-04.
浅析金庸《天龙八部》中阿紫的形象
周平妮
[摘要]笔者以阿紫作为艺术形象的代表,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走向灭亡的爱情入手,分析阿紫的艺术形象及对这类艺术形象的反思,反对这类盲目的爱情观。
[关键词]阿紫;生长环境;扭曲的性格;畸形恋情;爱情反思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现任香港明河集团董事。他于50年代开始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至七十年代封笔,共写15部小说,其中《越女剑》为中篇小说,其余十四部为长篇小说,可以用“飞雪连天
[1]P17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这副对联概括。他的武侠小说即继承了传统白话
小说的语言风格,又对旧式武侠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的全面革新,并将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灌注于神奇而又浪漫的武侠故事中,使之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吸引了数千万的读者,上至政府首脑、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小贩等,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拍成了电视或电影,而搬上银幕,且都引起了观众的巨大反映。在当代华人的文坛中,能造就如此大的影响的,相信金庸必是其中一人。
[2]P1“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足见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
的影响之大及传播之广。早在50至60年代,金庸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已被翻译成印尼文、越南文、泰国文等,且快速风靡东南亚。“例如在印尼,从华人到土著,从官员到平民都有金庸迷。在60年代的越南会议上人们就曾拿金庸作品中
[3]P2的人物对骂:你是岳不群,伪君子;你是左冷禅,野心家。”这两句话足以彰
显金庸小说的魅力。随着金庸小说热度持续升温,研究金庸小说的学者也开始逐渐增多。“1980年10月12日在明报上刊出的《等待大师》的广告而揭开了出版《金庸研究丛书》的序幕,标志着一门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的对象的新兴学问
[4]P2——金学的兴起”。主要的研究者有倪匡写的《我看金庸小说》、《再看金庸小
说》、《三看金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五看金庸小说》,温瑞安写的《谈》、《析与》、《赏析举隅》,薛兴国的《通
宵达旦读金庸》,舒国治的《读金庸偶得》等等研究学者写的书。随后随着金庸小说流传到大陆,大陆也掀起了一股股研究金庸小说的 “金庸热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墨先后推出金庸小说研究丛书《金庸小说赏析》、《金庸小说之谜》、《金庸小说人物论》等,严加炎教授的《金庸小说武侠论稿》,且将金庸的小说搬上了北大的讲台。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学术论文研究金庸的小说。可以说,是金庸的小说造就了一大批学者。然而纵观其作品,很大一部分作品研究方向的主题是金庸作品中武侠精神、宗教、哲学、人生、语言特色等,也有大部分作品是研究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大多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如杨过、郭靖、萧峰等,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金庸作品中女性坏人形象的,如陈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中的第35节《康敏畸恋碎花衣》和第40节《梅芳姑孤方凄绝》就是分析康敏和梅芳姑这两个“女性坏人”形象的文章,但仅仅是从女主人公的爱情、性格等入手,而极少分析到这类人物复杂的爱情与性格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及反思。笔者以阿紫为艺术形象作代表,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探讨这类“坏人”、“怨妇”的爱情观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产生的影响。
一、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
(一)自幼的生长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阿紫为大理镇南王爷段正淳与江湖女子阮星竹所生,由于两者地位的差异及段正淳的风流成性与阮父严格的家教奠定了阿紫出生不久便是被抛弃的悲剧命运。父母仅在她的肩膀上刻了一个“软”字和在项间挂了一块黄色的铜牌作为标记,随后历经辗转阿紫流落到了青海,并加入了充满乌烟瘴气的星宿派,所以可怜的小阿紫自幼便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和爱护,而是在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她冷漠个性的起源。
星宿派是阿紫成长过程中灰色的符号,处于西域星宿海中,由丁春秋所创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邪派,行事诡异、武功邪异、连人物也邪气逼人,它不仅在武林中兴风作浪,连内部也是争斗不已。阿紫便是在这样一个蛇蝎迷雾的环境中长大,自身也免不了受污染。而丁春秋是一个喜欢听赞美词的人,谁恭维的好,讨他欢心了,谁就可以当“大师兄”或“大师姐”,并掌握了同门师兄的生死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除了学好“溜须拍马”的功夫外,暗地里还相互斗争,秘密练阴险歹毒的武功,而阿紫要想在星宿派更好的生存,不仅要讨丁春秋的欢
心,还要不停的想诡计往上爬,把别人当作垫脚石,这使得阿紫性格中充满了自私与歹毒。而又由于缺少管教及疯狂的自由,滋长了暗藏在阿紫内心的野性,使她的个性肆意妄为,而无法辨别好坏,所做的一切仅从内心出发而缺少思考,这种恐怖的自由和野性使她初出江湖后而无法适应江湖的秩序,面对危机四伏的江湖她也只能以恶报恶。正是在这种残酷、冷漠、缺少管教的环境中,阿紫纯真的内心一点一点的瓦解,她开始用“恶”来武装内心,“恶”成为她存活于世间唯一防范的工具。可以说星宿派教给阿紫的并不是什么伦理道德也不是蝎子和蜈蚣混在一起的邪恶功夫,而是阿紫头脑里的虚无和道德上的一片空白,是对阿紫精神世间的彻底摧毁。这让阿紫养成了自私、邪恶、偏激复杂的性格的一面,也是导致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
(二)性格造就扭曲的心理
“性格”一词在现代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5]P1246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在性格中包含有社会道德与意义,表现为人
们对世界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中,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从阿紫性格中的各种特点和她的行为表现来看可以说她存有一定的性格缺陷,而性格的缺陷又影响到她的心理,造成她的心理一步一步的走向扭曲。而她扭曲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她“施虐”的行为上。
“在生活上,每个人大都存有虐待与被虐待的个性,但是大部分都隐藏在内
[6]P71心的深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诱发。”阿紫的施虐无处不在,即使面
对一条毫无反抗能力的鱼,她也会想办法慢慢的折磨致死,对酒店一个小小的酒保,因其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惹起了阿紫心中的不快,而把酒保的舌头给割掉了。而游坦之的出现则把阿紫“施虐”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初次相遇便是阿紫正处于养伤期间,由于身体的逐渐恢复,加诸萧峰忙于公事而来往的较少,阿紫便空缺了更多无聊的时间出来,烦闷与失落的情绪也随之而来,这对平日里喜欢耍闹、任性的她来说是莫大的折磨,因而倍需“施虐”来打发时光兼消除郁闷,而时值游坦之找萧峰为父报仇,恰好给阿紫抓到了机遇。而又巧的是游坦之在看到阿紫的第一眼便被阿紫的美色所深深吸引而难以自拔,而此时的阿紫早已深深的爱上了萧峰。于是命运便和游坦之开起了玩笑,他对阿紫的不离不弃点燃了阿紫内心“施虐”的本领。自此游坦之梦魇般的生活开始了,屈打辱骂成
了家常便饭,下跪、投水、放人鸢、带铁头面具、训狮、以身试毒、追冰蚕等等这些令人读之而毛骨悚然的做法点缀了阿紫无聊的生活,她在这些极其变态的“施虐”中收获了快感与笑声。而最可怕的是阿紫所做的这一切事情,她的良心不仅没有一点的不安和自责,而是对游坦之的施虐都是真心实意的去做,事情的好坏完全处于她内心的感觉与心情的好坏。这些看着荒唐无稽,完全没有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随便为所欲为的施虐行为都深刻体现了阿紫扭曲的心理。深究其原因,主要由阿紫性格缺陷而造成。
二、走向灭亡的爱情
(一)复杂的感情纠葛
如果人生若只为初见,但命运却把他们紧紧的纠缠在一起,造成阿紫灭亡的爱情首先来源于复杂而纠结的感情线路。
第一,游坦之对阿紫的死心塌地。在充满腥风血雨的大殿上,原本怀着满心愤懑,一心想找萧峰报仇的游坦之初次遇到了养病期间的阿紫,当游坦之看到阿紫,惊为天人,如痴如醉,被阿紫的外貌深深的吸引,且执着的不近乎情理。游坦之爱上阿紫,开始了他惨不忍睹的而对其而言则充满甜蜜的生活,他开始沉迷于正常人所不能忍受的非自由的快乐之中。任由阿紫对他的百般辱骂、拷打及变态的折磨,他都乐意接受,为了见阿紫一面,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与狮子搏斗,而所作所受的一切仅仅为留在阿紫身边。阿紫的眼睛被其师傅丁春秋毒伤恰好成全了游坦之,畸恋中的游坦之终于可以握着阿紫柔软的小手,拉着、背着或驮着阿紫愉快的前行,对游坦之的称呼从铁丑到庄大哥的变化,使他于极冷的地域飞跃至天堂般快乐的境地。然而对阿紫而言,游坦之只不过是她暂时依靠的一个工具,是一个取乐与折磨发泄的玩具而已,她根本就没有把游坦之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更别谈对他有一丁点儿感情,就连在最后得知眼珠是他的,阿紫亦毫不犹豫的把它挖出来还给他,这种决绝的做法足以体现阿紫对游坦之无半点的感情。
第二,阿紫对萧峰舍生忘死的感情。无半点感情经历的阿紫天真的以为阿朱死了,只要她努力就可以取代阿朱在萧峰心中的位置,就可以和萧峰过着“喝酒打架”的日子。为此她做了许多常人不理解而自己认为乐此不彼的事,如她对萧峰射毒针本想把萧峰留在身边,不慎却被萧峰发觉,射不着反被萧峰重击一掌,
打伤了,她的诡计实现了,她微笑着说:“我宁可永远动弹不了,你天天这般陪
[7]P899着我。”再者,阿紫为了讨好萧峰,她更是绞尽脑汁努力在他的面前扮演一个可爱的角色,这对于一个平日只会以“欺负人”为乐的“大姐”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然而萧峰对于这一切都是漠然的态度,照顾阿紫只不过是受阿朱的临终托妹而已。阿紫这种卑微而一厢情愿的爱一开始便注定以悲剧收场。
其实,对阿紫而言,短暂的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是认识了威名赫赫的萧峰,并爱上了这位盖世英雄,但是这对其而言又何尝不是最悲剧的事情。萧峰凛然的丈夫气概以一个真正的男子形象唤醒了阿紫心中女性的柔情,暗藏在她内心善良的一面开始复苏,在她的眼中,这个世界开始变得有温情和宽厚。然而萧峰并不是多情的段誉,阿朱在他心中的地位太重太重,且由于是自己失手而将阿朱打死,这种愧疚感永远也无法剔除,使他对阿朱的追思只会绵绵不绝,阿朱的音容笑貌也时时在脑海中泛起。他们的情是一辈子,即使阿朱离世了,萧峰依然继续延续着这份情,直至生命的尽头。然而阿紫也并非简单的角色,习惯于呼风唤雨的她执着地认为只要肯努力,萧峰总有一天会爱上她。只是可怜的小阿紫一直看不清她与萧峰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直到萧峰在雁门关自尽,她也义无反顾的抱着萧峰的尸体跳下万丈悬崖,并且简单的认为,既然生前我们不能在一起,那死后我们就在一起了,萧峰你再也摆脱不了我了。她这种执着的不近乎清理的性格都预示了她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二)畸形的恋情
“虐恋”(sadomasochism简称SM) 是指由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这两个概念组
[8]P167成,由法国作家萨德和奥地利作家莫索克的名字演化而成。”“阿紫是虐待
[9]P322狂,游坦之不断受她虐待,还要跟她在一起。在这一点上简直就是被虐狂”
他们二者都存在“虐待”与“被虐待”的心理。
首先阿紫作为一个施虐者,将自己内心所有的不满发泄在游坦之的身上。“游坦之初会阿紫,就给她拿来放人鸢,整的死去活来,不省人事,在梦魇里还见到阿紫刻画出蛇蝎美人形象,跟着眼前出现了阿紫秀丽的脸庞,明亮的双眼中显出一样的光芒,这张脸突然变小,变成个三角形的蛇头,伸出血红的长舌,露出獠牙向他咬来,手上、腿上、颈中、无处不咬,额角上尤其咬得厉害,他看见自己的肉被一块块的咬下来,只想大叫,却叫不出半点声音„„如此折腾了一夜,在
[10]P970醒着的时候受折磨,在睡梦中一般的痛苦。”梦里梦外,阿紫对游坦之的虐
待无半分减少,十足一个“虐待狂”形象。
其次游坦之作为一个“受虐者”,也有着深刻的原因。最初的游坦之是一位
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不学无术,性格懦弱,由于家门剧变,使他失去了一切,对他的打击实在是不小,也是诱发他受虐的原因。为了重镇家门,没见过大风大浪、江湖经验尚浅的他幼稚的去找萧峰报仇,以为把萧峰给杀了,大仇就了结了。但由于其性格的软弱无能而又胸无大志,且武艺低微使得他犹犹豫豫、躲躲闪闪,巨大的压力迫使他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寻条退路。所以他向萧峰报仇几乎如儿戏、幼稚之极,那是因为源自于因为他的畏惧与无能,想像以前依靠父亲一样,游坦之正在寻找另一个“父亲”的影子,以期被呼来喝去。除了软弱的性格游坦之还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可是他又不停的抱怨并期望去除这种感觉,而潜意识里的某种力量又驱使着他轻视自己而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成全自己内心的自卑,于是阿紫的施虐恰好成全了他,把阿紫当作父亲的影子,完全听信于她,他不再固执己见,也不在想为父报仇,仅委于外力,听其主张,受虐于阿紫。“弗洛伊德认为:主体若是陷入一种无法摆脱、难以承受的痛苦当中,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
[11]并且用这种方式寻求解脱。”其实不同的主体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环境,
这些因素无疑会给每个主体的人生、性格乃至信仰都深深的打上烙印。随着主体的成长,各种压力接踵而来,一些变态解除压力的方式也随之出现,受虐便是其中一种。游坦之甘受于阿紫的虐待中,来为自己的软弱无能找借口,从而放弃了自由,寻求到了新的束缚,以便获取力量来克服与内心作斗争,减轻生活上的焦躁不安和恐慌,这种逃避心理结构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企图服从与受他人的支配,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受虐”。他们畸形的恋情完全可以用“虐恋”来概括,也正是他们的“虐恋”而使阿紫的爱情走向了灭亡。
三、对阿紫爱情的认识及反思
爱情的定义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的现实和共同的生活理
想,在各自内心形成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悦爱,并渴望双方成为自己的终身
[12]P47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阿紫对萧峰的感情,从本质来说,
并不属于真正的爱情,而是阿紫的一厢情愿。当她在青石桥看到萧峰由于误认为易容后的阿朱是段正淳后,便一掌将阿朱打死后,她震惊了,但她更为震惊的是
萧峰由于失误而错杀了心爱的阿朱后不停的鞭打着自己的脸的那种伤心欲绝的表情。于是她尾随着萧峰,看到了他为阿朱立墓时的那种深情,她终于被震撼了,存在她内心深处的渴望被人疼爱的感觉开始复苏,她开始羡慕阿朱,也想找一个像爱阿朱那样的男人爱自己。当她不断地遇到凶险,不断地受到萧峰的帮助,她的自我防卫也一点点的解除,一个叫“姐夫”的人悄悄的进驻了阿紫的内心,且不停地疯长。于是她以生前的姐姐要求萧峰好好照顾“自己”为由而紧跟随着萧峰,其实阿紫那么大一个人,还有一身邪恶的功夫,根本不需要萧峰的照顾,她只不过找一个依恋萧峰的借口,表面上她可以欺骗自己说是姐姐对萧峰的唯一请求,但实际上她已经爱上了萧峰,并想尽办法留在萧峰的身边,而且心理幻想着萧峰你总有一天会爱上我的。于是“让萧峰爱上自己”便是感情经历尚浅的小阿紫紧紧跟随萧峰脚步的期许。
阿紫这份单纯而执着的爱固然令人感动,但阿紫永远也没有得到萧峰同等的爱,在萧峰的眼里,阿紫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他照顾她只不过是答应了生前阿朱的请求,仅此而已,并没有一点非分之想。也许阿紫其实一直都知道,萧峰对阿朱的一往情深,无论如何都取代不了阿朱在萧峰心中的位置,虽然阿紫也一直都告诫自己萧峰就是姐夫,永远都不会变,但是她更期许的是永远陪在这个神奇的人物身边,和他隐居大漠,养牛羊,生小孩。但萧峰从来都没有想过,阿紫的这个梦想在阿朱离世时萧峰已经把它埋入了坟墓。阿朱留给他的回忆太深,他的脑袋里时常都冒起:“只见山坡旁一株花树之下,一个少女倚树而立,
[13]P286身穿淡红衫子,嘴角边带着微笑,正是阿朱。阿朱的音容笑貌时时的泛起,
遮蔽了一切,见不到身边任何人的爱,知道最后他自杀了,想到的是终于又可以和阿朱在一起了而没有考虑过阿紫的感受,更没有想到阿紫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萧峰并不是不知道阿紫对他的深情,而是假装不承认,因为他知道除了阿朱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女子。可怜的阿紫一直没看清楚他和萧峰之间的障碍是不可逾越,依然死心塌地,对萧峰与日俱增的感情另她喘不过气,所以看到萧峰自杀的那一刻,她释然了,终于找到了解压的方法就是只有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
纵使阿紫的爱情凄美的令人心痛,但从爱情的本质出发,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阿紫陷入对萧峰的感情旋涡中而无法自拔,是一种完全出自于单相恋的
一厢情愿,而阿紫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这种盲目的爱情观给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敲起了警钟,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群体,更值得反省和深思,且不提倡盲目的做法。由于社会的急剧发展,且长期在大学这一个象牙塔中,与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脱轨女大学生群体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差,为感情而走向不归路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由于女性的特质所决定,大部分女生的心思一般都极其细密,且同情心较强,容易为阿紫这种义无反顾的爱情而产生共鸣,甚至产生模仿的心理,从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感态度,成为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面对阿紫这种盲目的爱情观,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盲目的追随不曾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不要模仿阿紫这种行为。对于阿紫的爱情,可以为她单纯而执着的爱而感动,却万万不可效仿她为爱情而付出生命沉重的代价。
在《天龙八部》中,阿紫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哀其不幸,阿紫以她可怜、可悲、可叹的人生际遇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奇特的人生风景,其复杂多变的性格层面及心思,使得她成为金庸小说中以“爱情悲歌”为题材的代表性形象,而不同于李莫愁、岳灵珊等人物。沉浸在《天龙八部》中的读者都会为阿紫这样的一个人物而领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滋味,喜欢她的人会为她的深情与执着和鲜明的性格而折服,而不喜欢她的人也会忽略她至生忘死的爱,单纯的记得她性格的缺失一面,感悟到的只是恶毒的一面。即使阿紫的爱情观令我们反思及不提倡,但阿紫就是阿紫,不论人们对她的评价与否,她都是《天龙八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让人喜让人忧的人物形象。
注释:
[1]陈墨. 赏析金庸.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06.
[2][3][4]徐扬尚. 金庸解读.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3.
[5]魏励,刘振远. 中华现代汉语大字典.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09.
[6][美]埃里斯. 弗洛姆. 弗洛姆文集. 冯川等译. 北京: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7][10]金庸. 天龙八部.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11.
[8]李银河. 虐恋亚文化.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0-01.
[9][13]温瑞安. 金庸茶馆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8-04.
[11]许兴阳. 金庸《天龙八部》中虐待狂形象.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11(1).
[12]夏伟东. 思想道德修养.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6.
参考文献:
[1]徐扬尚. 金庸解读.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3.
[2]金庸. 天龙八部.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11.
[3]温瑞安. 金庸茶馆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