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乡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新村乡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

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中心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

议精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我乡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并经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特制定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以新规划为先导、新民居为重点、新农民为主体、新机制为动力、好班子为保证,政府引导,社会聚力,协调联动,使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全乡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遵循原则。我乡中心村建设以新建社区为主,遵

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建设农村新

民居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

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

设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既要突出村庄特色,又要经济、适用。

三是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原则。立足节约用地,一方面

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另一方面提倡民居多层发展。

四是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

区域后一般区域,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二、工作任务、目标及开发方式

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我乡6个

行政村将合并成三个中心村,并村联建新型社区。2012年-2016年率先确定三排九、二排七两个村并村联建,现两个村共有自然屯14个,居民758户,人口2259人,奶牛共有1600头。三排九中心村确定在明沈路北侧老虎店屯,规划建设用地53万平方米(其中,老宅基地10万平方米,新规划建设用地43万平方米),新建九栋五层式居民楼,整个工程分三期,2012年建设2栋居民楼,2014年建设4栋居民楼。共分几批引导上述两个村农户入住中心村。以后逐年扩大中心村建设范围,逐步引导全乡居民入住各中心村,实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另外,要配套建设社区办公室,建设洗浴、

餐饮、超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使社区服务功能完备,还要规划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集聚区等。

具体开发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主要是通过优惠

政策吸纳开发商参与工程建设,运用老宅基地整理置换并补贴方式,推进民居建设进程。补贴资金通过争取泥草房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三块打捆解决。

按照中心村建设要求,新建中心村要达到“三新六有”

的标准: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有节能取暖设施。在设施建设上,要以“五通五有”为标准: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有符合学校布局的标准化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店农资超市。在环境建设上,要以“四化一处理”为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规划设计。一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

设的总体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对三排九村中心村的建设进行选址、测量。二是编制完善三排九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三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确定三排九中心村的整

体设计及户型设计。

(二)前期准备。一是完成中心村建设所需的审批手续。二是确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三是搞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四是谋划好筹资方案。

(三)施工建设。一方面按照施工计划,尽早开工,抓

紧建设。另一方面配合县级规划、建设、土地等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照新民居建设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四)配套完善。进一步完善社区供水、供电、供热等

配套设施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多方筹资,确保资金投入。一是争取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及泥草房改造专项资金;争取“一事一议”奖补,对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公益事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重点支持;对上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二是协调金融支持。三是争取施工单位垫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中心村进行建设,争取企业先期投入资金,按规划要求建设新民居及配套设施。以低于市场价供农民入住的,要在土地利用、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掌握政策,加强村庄土地整理。通过多村联建,挖

掘新民居建设节地潜力。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对通过村庄建设用

地和宅基地整理节余的土地,三九村、二七村变为一个中心村后,合并13个自然屯,原自然屯所有宅基地共90公顷除还给开发商部分作为土地置换及建设公共服务场所外,全部复垦为耕地。

(三)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把中心村建设作为“一

把手”工程,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副组长,主管乡建副职和相关站所及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1.乡村联动。乡党委、乡政府在制定好本乡创建规划的

基础上,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广大农民站到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有效的做好新民居建设工作。

2.干群联动。新民居建设,群众是主体,干部是领头人。要密切干群关系,使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3.与帮扶部门联动。我乡在发挥自身艰苦奋斗的同时,

充分借助外力,抓住帮扶机遇,积极与帮扶部门协调,争取部门支持,抓实帮扶效果。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

中心村建设工作要作为乡村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要与其工资奖金、政绩挂钩,认真监督考核,兑现奖惩。

附:1、青冈县新村乡(三排九、二排七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平面图;

2、现三排九村、二排七村各屯宅基地面积明细表。

青冈县新村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5日

新村乡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

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中心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

议精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我乡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并经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特制定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以新规划为先导、新民居为重点、新农民为主体、新机制为动力、好班子为保证,政府引导,社会聚力,协调联动,使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全乡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遵循原则。我乡中心村建设以新建社区为主,遵

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建设农村新

民居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

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

设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既要突出村庄特色,又要经济、适用。

三是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原则。立足节约用地,一方面

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另一方面提倡民居多层发展。

四是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

区域后一般区域,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二、工作任务、目标及开发方式

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我乡6个

行政村将合并成三个中心村,并村联建新型社区。2012年-2016年率先确定三排九、二排七两个村并村联建,现两个村共有自然屯14个,居民758户,人口2259人,奶牛共有1600头。三排九中心村确定在明沈路北侧老虎店屯,规划建设用地53万平方米(其中,老宅基地10万平方米,新规划建设用地43万平方米),新建九栋五层式居民楼,整个工程分三期,2012年建设2栋居民楼,2014年建设4栋居民楼。共分几批引导上述两个村农户入住中心村。以后逐年扩大中心村建设范围,逐步引导全乡居民入住各中心村,实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另外,要配套建设社区办公室,建设洗浴、

餐饮、超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使社区服务功能完备,还要规划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集聚区等。

具体开发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主要是通过优惠

政策吸纳开发商参与工程建设,运用老宅基地整理置换并补贴方式,推进民居建设进程。补贴资金通过争取泥草房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三块打捆解决。

按照中心村建设要求,新建中心村要达到“三新六有”

的标准: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有节能取暖设施。在设施建设上,要以“五通五有”为标准: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有符合学校布局的标准化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店农资超市。在环境建设上,要以“四化一处理”为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规划设计。一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

设的总体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对三排九村中心村的建设进行选址、测量。二是编制完善三排九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三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确定三排九中心村的整

体设计及户型设计。

(二)前期准备。一是完成中心村建设所需的审批手续。二是确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三是搞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四是谋划好筹资方案。

(三)施工建设。一方面按照施工计划,尽早开工,抓

紧建设。另一方面配合县级规划、建设、土地等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照新民居建设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四)配套完善。进一步完善社区供水、供电、供热等

配套设施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多方筹资,确保资金投入。一是争取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及泥草房改造专项资金;争取“一事一议”奖补,对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公益事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重点支持;对上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二是协调金融支持。三是争取施工单位垫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中心村进行建设,争取企业先期投入资金,按规划要求建设新民居及配套设施。以低于市场价供农民入住的,要在土地利用、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掌握政策,加强村庄土地整理。通过多村联建,挖

掘新民居建设节地潜力。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对通过村庄建设用

地和宅基地整理节余的土地,三九村、二七村变为一个中心村后,合并13个自然屯,原自然屯所有宅基地共90公顷除还给开发商部分作为土地置换及建设公共服务场所外,全部复垦为耕地。

(三)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把中心村建设作为“一

把手”工程,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副组长,主管乡建副职和相关站所及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1.乡村联动。乡党委、乡政府在制定好本乡创建规划的

基础上,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广大农民站到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有效的做好新民居建设工作。

2.干群联动。新民居建设,群众是主体,干部是领头人。要密切干群关系,使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3.与帮扶部门联动。我乡在发挥自身艰苦奋斗的同时,

充分借助外力,抓住帮扶机遇,积极与帮扶部门协调,争取部门支持,抓实帮扶效果。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

中心村建设工作要作为乡村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要与其工资奖金、政绩挂钩,认真监督考核,兑现奖惩。

附:1、青冈县新村乡(三排九、二排七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平面图;

2、现三排九村、二排七村各屯宅基地面积明细表。

青冈县新村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5日


相关文章

  • 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
  • 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建及农村危旧房改造 工作的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意见>(渝府发„2010‟89号)的文件精神.县城乡建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农民新村和巴 ...查看


  • 农村的土地政策资料
  • 农村的土地政策 土地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打破土地要素制约.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是破除制约.提高土地利用 ...查看


  • 新农村在全县新农村建设暨果树建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学习先进 再鼓干劲 圆满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暨果树建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暨果树建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观摩典型,学习经验,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再鼓干劲,再添措 ...查看


  • 安徽省[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文[2016]
  •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皖国土资[2016]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对于保护耕地红线,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统筹城乡发展 ...查看


  • 关于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新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 关于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新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翠屏区牟坪镇 张 林 金银村综合体是牟坪镇党委.政府,根据打造江南新农村示范片的工作要求,利用土地整理项目的契机,优化集约配置各种生产生活要素,以特色农业产业和综合社会服务为纽带的新村建设项目,力求 ...查看


  • 巴中实施"六大扶贫工程" 推动"全域扶贫"
  • 四川省巴中市地处四川东北部,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温家宝总理曾先后两次视察巴中,并把巴中作为扶贫联系点.针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巴中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和扶贫 ...查看


  • 土地双挂钩项目文章
  • XX区实施"挂钩"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中共XX市XX区委 XX区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以下简称"挂钩"项目),是全市第一个开工建设和全市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挂钩"项目,它包 ...查看


  •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丢.绝不能忘.当前,"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更加尖锐 ...查看


  •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 --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见闻
  • 让村民来做主能参与 阅读提示 ■ 2006年,四川省决定在成都市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8年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遍布全省18个市(州),28.57万户群众搬入农村新居. ■ "土地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充分发动农民主动参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