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乡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
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中心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
议精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我乡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并经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特制定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以新规划为先导、新民居为重点、新农民为主体、新机制为动力、好班子为保证,政府引导,社会聚力,协调联动,使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全乡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遵循原则。我乡中心村建设以新建社区为主,遵
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建设农村新
民居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
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
设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既要突出村庄特色,又要经济、适用。
三是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原则。立足节约用地,一方面
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另一方面提倡民居多层发展。
四是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
区域后一般区域,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二、工作任务、目标及开发方式
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我乡6个
行政村将合并成三个中心村,并村联建新型社区。2012年-2016年率先确定三排九、二排七两个村并村联建,现两个村共有自然屯14个,居民758户,人口2259人,奶牛共有1600头。三排九中心村确定在明沈路北侧老虎店屯,规划建设用地53万平方米(其中,老宅基地10万平方米,新规划建设用地43万平方米),新建九栋五层式居民楼,整个工程分三期,2012年建设2栋居民楼,2014年建设4栋居民楼。共分几批引导上述两个村农户入住中心村。以后逐年扩大中心村建设范围,逐步引导全乡居民入住各中心村,实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另外,要配套建设社区办公室,建设洗浴、
餐饮、超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使社区服务功能完备,还要规划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集聚区等。
具体开发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主要是通过优惠
政策吸纳开发商参与工程建设,运用老宅基地整理置换并补贴方式,推进民居建设进程。补贴资金通过争取泥草房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三块打捆解决。
按照中心村建设要求,新建中心村要达到“三新六有”
的标准: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有节能取暖设施。在设施建设上,要以“五通五有”为标准: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有符合学校布局的标准化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店农资超市。在环境建设上,要以“四化一处理”为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规划设计。一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
设的总体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对三排九村中心村的建设进行选址、测量。二是编制完善三排九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三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确定三排九中心村的整
体设计及户型设计。
(二)前期准备。一是完成中心村建设所需的审批手续。二是确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三是搞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四是谋划好筹资方案。
(三)施工建设。一方面按照施工计划,尽早开工,抓
紧建设。另一方面配合县级规划、建设、土地等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照新民居建设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四)配套完善。进一步完善社区供水、供电、供热等
配套设施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多方筹资,确保资金投入。一是争取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及泥草房改造专项资金;争取“一事一议”奖补,对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公益事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重点支持;对上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二是协调金融支持。三是争取施工单位垫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中心村进行建设,争取企业先期投入资金,按规划要求建设新民居及配套设施。以低于市场价供农民入住的,要在土地利用、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掌握政策,加强村庄土地整理。通过多村联建,挖
掘新民居建设节地潜力。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对通过村庄建设用
地和宅基地整理节余的土地,三九村、二七村变为一个中心村后,合并13个自然屯,原自然屯所有宅基地共90公顷除还给开发商部分作为土地置换及建设公共服务场所外,全部复垦为耕地。
(三)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把中心村建设作为“一
把手”工程,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副组长,主管乡建副职和相关站所及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1.乡村联动。乡党委、乡政府在制定好本乡创建规划的
基础上,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广大农民站到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有效的做好新民居建设工作。
2.干群联动。新民居建设,群众是主体,干部是领头人。要密切干群关系,使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3.与帮扶部门联动。我乡在发挥自身艰苦奋斗的同时,
充分借助外力,抓住帮扶机遇,积极与帮扶部门协调,争取部门支持,抓实帮扶效果。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
中心村建设工作要作为乡村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要与其工资奖金、政绩挂钩,认真监督考核,兑现奖惩。
附:1、青冈县新村乡(三排九、二排七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平面图;
2、现三排九村、二排七村各屯宅基地面积明细表。
青冈县新村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5日
新村乡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
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中心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
议精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我乡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并经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特制定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以新规划为先导、新民居为重点、新农民为主体、新机制为动力、好班子为保证,政府引导,社会聚力,协调联动,使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全乡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遵循原则。我乡中心村建设以新建社区为主,遵
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建设农村新
民居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
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
设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既要突出村庄特色,又要经济、适用。
三是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原则。立足节约用地,一方面
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另一方面提倡民居多层发展。
四是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
区域后一般区域,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二、工作任务、目标及开发方式
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我乡6个
行政村将合并成三个中心村,并村联建新型社区。2012年-2016年率先确定三排九、二排七两个村并村联建,现两个村共有自然屯14个,居民758户,人口2259人,奶牛共有1600头。三排九中心村确定在明沈路北侧老虎店屯,规划建设用地53万平方米(其中,老宅基地10万平方米,新规划建设用地43万平方米),新建九栋五层式居民楼,整个工程分三期,2012年建设2栋居民楼,2014年建设4栋居民楼。共分几批引导上述两个村农户入住中心村。以后逐年扩大中心村建设范围,逐步引导全乡居民入住各中心村,实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另外,要配套建设社区办公室,建设洗浴、
餐饮、超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使社区服务功能完备,还要规划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集聚区等。
具体开发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主要是通过优惠
政策吸纳开发商参与工程建设,运用老宅基地整理置换并补贴方式,推进民居建设进程。补贴资金通过争取泥草房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三块打捆解决。
按照中心村建设要求,新建中心村要达到“三新六有”
的标准: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有节能取暖设施。在设施建设上,要以“五通五有”为标准: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有符合学校布局的标准化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店农资超市。在环境建设上,要以“四化一处理”为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规划设计。一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
设的总体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对三排九村中心村的建设进行选址、测量。二是编制完善三排九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三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确定三排九中心村的整
体设计及户型设计。
(二)前期准备。一是完成中心村建设所需的审批手续。二是确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三是搞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四是谋划好筹资方案。
(三)施工建设。一方面按照施工计划,尽早开工,抓
紧建设。另一方面配合县级规划、建设、土地等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照新民居建设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四)配套完善。进一步完善社区供水、供电、供热等
配套设施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多方筹资,确保资金投入。一是争取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及泥草房改造专项资金;争取“一事一议”奖补,对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公益事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重点支持;对上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二是协调金融支持。三是争取施工单位垫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中心村进行建设,争取企业先期投入资金,按规划要求建设新民居及配套设施。以低于市场价供农民入住的,要在土地利用、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掌握政策,加强村庄土地整理。通过多村联建,挖
掘新民居建设节地潜力。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对通过村庄建设用
地和宅基地整理节余的土地,三九村、二七村变为一个中心村后,合并13个自然屯,原自然屯所有宅基地共90公顷除还给开发商部分作为土地置换及建设公共服务场所外,全部复垦为耕地。
(三)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把中心村建设作为“一
把手”工程,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副组长,主管乡建副职和相关站所及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1.乡村联动。乡党委、乡政府在制定好本乡创建规划的
基础上,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广大农民站到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有效的做好新民居建设工作。
2.干群联动。新民居建设,群众是主体,干部是领头人。要密切干群关系,使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3.与帮扶部门联动。我乡在发挥自身艰苦奋斗的同时,
充分借助外力,抓住帮扶机遇,积极与帮扶部门协调,争取部门支持,抓实帮扶效果。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
中心村建设工作要作为乡村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要与其工资奖金、政绩挂钩,认真监督考核,兑现奖惩。
附:1、青冈县新村乡(三排九、二排七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平面图;
2、现三排九村、二排七村各屯宅基地面积明细表。
青冈县新村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