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火灾危险性
2009-08-06 来源: 作者:
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爆炸极限4.1~74.2%(在空气中)。最低爆炸能0.2×10-4J。自燃点550℃。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无毒,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液氢与皮肤接触能引起严重的冻伤或烧伤。
氢气危险性分析与控制措施
来源:安全管理网 日期:2011-12-02 点击:35
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爆炸极限4.1~74.2%(在空气中)。最低爆炸能0.2×10-4J。自燃点550℃。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无毒,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液氢与皮肤接触能引起严重的冻伤或烧伤。
防火要求
1、氢气罐:压力表、安全阀失灵或储存氢气压力超过储罐的使用压力时极易引发事故,造成燃烧爆炸。此外,如缺乏可靠的避雷设施,受到雷击,也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所以,除按其特性规定使用方法外,要特别遵守以下防火要求:
(1)氢气储罐的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氢气罐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并保证可靠有效。安全阀应连接装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3)氢气罐安装后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耐压和气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检查。安全部件一般每年校正一次,确保灵敏有效。
(4)储罐区应有围墙或护栏,并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5)应有可靠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试,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
2、氢气柜:湿式柜比氢气罐较为安全,但也注意以下几点:
(1)湿式气柜的防火间距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运行中要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故障。特别要经常检查储气柜阀门及管路的可靠性,确保没有泄漏。
(3)钟罩导轨轮要保持转动灵活,定期加润滑油脂。
(4)气柜长期不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用氮气置换。
(5)定期要换水槽中的水。除采用排水阀排水外,还应采用虹吸法排水,以减少有机物对气柜的污染。放水时,打开钟罩放气阀,以免形成负压,损坏气柜。
(6)寒冷地区应设有防止水封结冰的措施,保持水温在5℃以上。
(7)系统应有有效措施防止气柜成负压。
(8)进出气柜的气体管道上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
(9)气柜周围应有护栏,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严禁将火种带入。在气柜区内作业应有安全部门的准许方可进入。
(10)防雷要求同氢气罐。
氢气液化有什么火灾危险性?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7-05-22 | 文章来源:
氢气液化系统是在130kg/cm的压力下经过节流膨胀而制得液氢的,长期处在高压低温下的设备容易出现氢气泄漏现象;进入液化系统的氢化,由于液化的温度低于氧、等气体的固化温度,如果氢气不纯,混杂的各种气体容易固化堵塞氢气管道,发生事故;由于氢渗入钢材能使钢材变脆,因此贮存液氢的容器和连接容器的管道极元气破裂,导致液氢逸出。
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干气、液态烃、石脑油、氢气、硫化氢、氮气、二氧化碳、高温液体、一乙醇胺、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3.1 主要物料的性质 3.1.1 原料气(干气) 总碳为70%~80%,总烯25%,密度为0.8~1.0kg/Nm3,组份见表1。干气是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干气中毒均有头痛、呕吐、昏迷的现象,中毒后有损伤神经系统的可能,大量吸入可使人窒息死亡。 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处空气新鲜畅通,严格控制泄漏小干1.0%,一旦发生泄漏,需用空气呼吸器防护,才能允许作业。 表1 干气组分组分名称CO2 H2 N2 CH4 C2H6 C2H4 C3H8 C3H6体积百分数(%) 1.74 49.25 8.27 20.87 7.02 8.75 0.22
2.36组份名称 C4H10 C4H8 H2S H2O C5H12 其他 合计体积百分数(%) 0.06 0.04 0.43 0.67 0.02 0.05 100
3.1.2 石脑油 制氢装置辅助原料,平均分子量约为115。爆炸极限1.2%~60%,密度(20℃)726kg/m3,易燃,有毒,中毒对神经中枢系统有损伤,应加强通风,防止挥发,减少对呼吸道和眼的刺激。发生中毒后立即离开现场,对症治疗。 该装置有石脑油储槽3个,容积分别为25m3、50 m3、25 m3,有效储存量为80 m3。 3.1.3 液态氢 该装置生产原料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闪点:-74℃。自燃点:426~537℃,装置区空气中允许最高浓度为1000mg/m3。燃烧时产生大量的 CO、CO2,应加强通风,防止CO中毒。该装置有效储存量为24m3。 3.1.4 硫化氢 干气中硫化氢经脱硫化排放燃烧。当浓度超过10mg/m3时,随浓度升高,气味反而减弱,对中枢神经最为敏感,对眼有刺激作用,相对密度:1.189(气体),分子量:34,熔点:-83.3℃,沸点:-60.2℃。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可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预防中毒事故。一旦发生中毒,应将中毒者撤离毒区,抬入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通知医院急救,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3.1.5 氢气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0.0899g/L,沸点-252.8℃,自燃点572℃,爆炸极限:4.0%~74.4%,H2在常温下不活泼,但易燃。 3.1.6 二氧化碳 酸性气体,密度1.97g/L,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作灭火剂是利用它不燃烧、不助燃、较空气重的特性,浓度高时对人体有窒息作用。
氢气的火灾危险性
2009-08-06 来源: 作者:
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爆炸极限4.1~74.2%(在空气中)。最低爆炸能0.2×10-4J。自燃点550℃。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无毒,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液氢与皮肤接触能引起严重的冻伤或烧伤。
氢气危险性分析与控制措施
来源:安全管理网 日期:2011-12-02 点击:35
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爆炸极限4.1~74.2%(在空气中)。最低爆炸能0.2×10-4J。自燃点550℃。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无毒,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液氢与皮肤接触能引起严重的冻伤或烧伤。
防火要求
1、氢气罐:压力表、安全阀失灵或储存氢气压力超过储罐的使用压力时极易引发事故,造成燃烧爆炸。此外,如缺乏可靠的避雷设施,受到雷击,也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所以,除按其特性规定使用方法外,要特别遵守以下防火要求:
(1)氢气储罐的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氢气罐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并保证可靠有效。安全阀应连接装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3)氢气罐安装后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耐压和气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检查。安全部件一般每年校正一次,确保灵敏有效。
(4)储罐区应有围墙或护栏,并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5)应有可靠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试,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
2、氢气柜:湿式柜比氢气罐较为安全,但也注意以下几点:
(1)湿式气柜的防火间距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运行中要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故障。特别要经常检查储气柜阀门及管路的可靠性,确保没有泄漏。
(3)钟罩导轨轮要保持转动灵活,定期加润滑油脂。
(4)气柜长期不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用氮气置换。
(5)定期要换水槽中的水。除采用排水阀排水外,还应采用虹吸法排水,以减少有机物对气柜的污染。放水时,打开钟罩放气阀,以免形成负压,损坏气柜。
(6)寒冷地区应设有防止水封结冰的措施,保持水温在5℃以上。
(7)系统应有有效措施防止气柜成负压。
(8)进出气柜的气体管道上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
(9)气柜周围应有护栏,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严禁将火种带入。在气柜区内作业应有安全部门的准许方可进入。
(10)防雷要求同氢气罐。
氢气液化有什么火灾危险性?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7-05-22 | 文章来源:
氢气液化系统是在130kg/cm的压力下经过节流膨胀而制得液氢的,长期处在高压低温下的设备容易出现氢气泄漏现象;进入液化系统的氢化,由于液化的温度低于氧、等气体的固化温度,如果氢气不纯,混杂的各种气体容易固化堵塞氢气管道,发生事故;由于氢渗入钢材能使钢材变脆,因此贮存液氢的容器和连接容器的管道极元气破裂,导致液氢逸出。
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干气、液态烃、石脑油、氢气、硫化氢、氮气、二氧化碳、高温液体、一乙醇胺、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3.1 主要物料的性质 3.1.1 原料气(干气) 总碳为70%~80%,总烯25%,密度为0.8~1.0kg/Nm3,组份见表1。干气是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干气中毒均有头痛、呕吐、昏迷的现象,中毒后有损伤神经系统的可能,大量吸入可使人窒息死亡。 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处空气新鲜畅通,严格控制泄漏小干1.0%,一旦发生泄漏,需用空气呼吸器防护,才能允许作业。 表1 干气组分组分名称CO2 H2 N2 CH4 C2H6 C2H4 C3H8 C3H6体积百分数(%) 1.74 49.25 8.27 20.87 7.02 8.75 0.22
2.36组份名称 C4H10 C4H8 H2S H2O C5H12 其他 合计体积百分数(%) 0.06 0.04 0.43 0.67 0.02 0.05 100
3.1.2 石脑油 制氢装置辅助原料,平均分子量约为115。爆炸极限1.2%~60%,密度(20℃)726kg/m3,易燃,有毒,中毒对神经中枢系统有损伤,应加强通风,防止挥发,减少对呼吸道和眼的刺激。发生中毒后立即离开现场,对症治疗。 该装置有石脑油储槽3个,容积分别为25m3、50 m3、25 m3,有效储存量为80 m3。 3.1.3 液态氢 该装置生产原料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闪点:-74℃。自燃点:426~537℃,装置区空气中允许最高浓度为1000mg/m3。燃烧时产生大量的 CO、CO2,应加强通风,防止CO中毒。该装置有效储存量为24m3。 3.1.4 硫化氢 干气中硫化氢经脱硫化排放燃烧。当浓度超过10mg/m3时,随浓度升高,气味反而减弱,对中枢神经最为敏感,对眼有刺激作用,相对密度:1.189(气体),分子量:34,熔点:-83.3℃,沸点:-60.2℃。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可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预防中毒事故。一旦发生中毒,应将中毒者撤离毒区,抬入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通知医院急救,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3.1.5 氢气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0.0899g/L,沸点-252.8℃,自燃点572℃,爆炸极限:4.0%~74.4%,H2在常温下不活泼,但易燃。 3.1.6 二氧化碳 酸性气体,密度1.97g/L,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作灭火剂是利用它不燃烧、不助燃、较空气重的特性,浓度高时对人体有窒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