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学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医学社会学》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学 号: 学习中心:

—————————————————————————————

一、简答题:

1. 普遍调查:也叫做普查,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调查。

2. 抽样调查:这是从调查总体中选取样本所进行的一种调查。

3. 文献法:又称历史法,包括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是间接收集情报资料

的方法,从文献、档案、报纸、书刊、报表以及历史资料等各种社会信息中去采集自己研究所必需的资料。

4. 实验法:社会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

控制或模拟社会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社会现象。

5. 卫生服务公平性:指社会成员获得卫生保健机会的均等性,主要体现在卫生

资源配置的三个重要原则上:1、可及性原则。2、需要原则。3、健康原则。

6. 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

想与方法,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与本质的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7.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行

的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制度。

8. 劳保医疗制度:是劳动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暂时或永

久丧失劳动力的劳动者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9. 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硬件资源和

软件资源,也就是卫生部门所拥有和使用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的总和。

10. 卫生保健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保健资源,为个人

和集体提供防病治病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11. 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指医疗服务总供给水平与社会人群健康总需求水平

大致相等。

12.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

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

三个层次构成。

13. 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依一定

数额缴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

14. 卫生行政组织: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

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5. 医疗违规行为:是社会学违规概念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凡违反或背离公认

的医疗规范的行为称为医疗违规。

二、论述题:

1. 国内外医疗保险体制的比较: 一、国内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和劳保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有:1)国家保健服务制:英国实施的国家保健服务制充分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均等享受与分配,是目前先进的保健制度,但一般只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实施。2)健康保健制度。3)自费卫生保健制度。二、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我国是由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国外是由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担医疗费用或者是由国家、企业单位承担职工的医疗费用。三、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我国不同身份的人员分别参加上述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个人可额外购买商业保险,而国外是全民参与社会医疗保险。四、医疗保险金的管理和支付:我国采取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管理和支付保险金(政府实施监督),国外有政府实施监督,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由社会包括工会或私人互助团体管理,政府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管理。五、医疗保险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的关系:国外有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自办医疗单位,由公立医院负责医疗,私营医疗单位与公立医院并存,我国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负责医疗。

2、国内外医务人员培养模式的比较:在医学教育发面,现代医学模式要求贯彻教育、研究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要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更新知识、转变观念,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和新的健康观,使学生掌握”三级预防”的意义、理论和方法,学会全面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学会根据人群健康的需要和对疾病防治的要求,进行社会诊断和开出社会处方;学会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社会预防和促进健康的活动。在此背景下,国内目前是五年制的医学本科教育或本硕(博)连读毕业后,进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取得相应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专科医疗工作。而在国外,医学生经过医

学 教育毕业后,要经过全科医生的培养后才能向专科医师方向培养,取得资格后从事专业工作。

3、论中国人的保健模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行的卫生保健制度主要是:国家实行免费计划免疫,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少部分企事业单位仍然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商业保险正在发展,城镇居民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农村正在进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由公立医院负责医疗。我国目前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建立了医疗防御网络体系并将之分为三级预防和三级医疗预防。

4、中国人保健行为现状: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资源也相对匮乏,要求卫生保健模式走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国家已经确定,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卫生保健需要的初级卫生保健将作为今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在卫生资源总量上投入不足,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资源配置结构失衡,人才分布不均,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小医院门庭冷落;效率效益使用不高,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和盲目购进进口设备导致看病价格上涨;卫生资源的浪费与紧缺并存。

5、中国人保健(健康)观念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促使人们的保健和就医观念的改变,从有病才就医到现在的健康体检,从有病乱投医到现在的专科就诊,特别是自身预防和自身保健更是当下中国人健康保健观念的核心内容,而且人们倾向于参加医疗保险。同时中国卫生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也强调:“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害,是当前和21世纪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6、不同职业人群健康观的比较:健康观自古以来就有,但在各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健康和疾病是一种受社会文化整体制约和影响的社会行为。传统观念把健康和疾病仅看成是个人的保健行为,这是很片面的。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身体不舒服,而应该是指心理和社会全面康宁的状态。

7、就医行为与医疗保障制度:就医行为是指发现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下的人去医疗机构就诊,寻求治疗的行为。医疗保障制度是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当公费或劳保医疗时,人们求医多选择对口或定点医疗,一旦保障形式发生变化时,自己需承担部分费用时,人们会将医疗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就医首选。

8、不同医院就医程序调查:步骤1:至健保特约医疗院所挂号 步骤2:携健保

IC卡及身份证明文件 步骤3:接受医疗服务 步骤4:在健保IC卡盖印戳章,缴交挂号费及部分负担费用 步骤5:领取医疗费用收据 步骤6:完成看诊程序。

9、中国人遵医行为的现状:遵医行为是指病人为了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反之称为不遵医行为。遵医行为分为两类:患者对医疗措施的遵从,以及人们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避免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的遵从。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方面有:(1)医务人员:诊疗措施及效果过于复杂、检查项目过多、诊治过程过长等都可能造成患者不遵医,医嘱不明或过于复杂而使患者对医嘱有不同意见或未能正确理解医嘱都可能导致不遵医行为,医患交流方式,良好的医务人员的公众形象都有可能影响患者遵医行为;

(2)医院:医院的环境及地理位置良好、美丽整洁不仅吸引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态度有良好的预期;医院的管理水平高,内部布局合理,秩序井然、医院的社会影响面广等都可能影响患者遵医行为;(3)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因素:医疗卫生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划,对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等这些因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都可以在医疗活动中反映出来。目前存在着个别患者对个别医务人员或医院有选择性不遵医,个别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始终表现不遵医,许多患者成为一个患者群体一致性地对个别医院或医务人员选择性不遵医的现象。在我国这样一个医疗卫生经费严重短缺的国家,加强遵医行为的教育和研究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行为学家强调,加强对病人和健康人的教育,提高人们的遵医率,是为21世纪提供最经济、最有效的保健服务措施之一。

10、不同医疗保障形式对就医行为的影响:就医行为是指发现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下的人去医疗机构就诊,寻求治疗的行为。医疗保障制度是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当公费或劳保医疗时,人们求医多选择对口或定点医疗,一旦保障形式发生变化时,自己需承担部分费用时,人们会将医疗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就医首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实现贫困农户拥有医疗享有权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分担农民疾病风险和解决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上表现突出,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农民就医观念、就医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随着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商业保险的实施,以前“小病忍,大病拖,不到快要死不上医院”的就医观念变了;如今大多数老百姓的普遍就医观念是:早发现,早就医,早治愈,采取的是一种防病治病、积极就医的态度。

11、医生社会的声望: 在中国历史上,医生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其地位是比较低的,虽然少数技艺高超的医生会受到民间和官府的尊重,但大多数医生靠四处

周游行医,经济来源不稳定。后来由于医学事业的发展,防病治病水平的提高,医生的行医条件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如西方国家医生的社会声望和职业受羡慕程度都大大高于其他职业,而在中国不同时期医生职业的社会地位有不同程度的波动。60年代以来,中国医生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生职业地位的肯定,但近几年来,医生的职业声望有所下降,可能与医疗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在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和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的出台,医院的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医疗行业的规范管理会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理应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12、病人对医护认可度的差异性调查: 社会认识和社会心理的形成、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一个行业的认识也取决于行业主体的表现,病人对医护认可度同样如此。长期以来,社会对医护关系的总体评价认为医护关系的主要模式是主从型,即护理是医疗的从属工作,护士从属于医生,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但医疗和护理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服务对象虽都是患者,但工作侧重点不同,只有医生、护士协同合作,即建立平等协作的医护关系,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从而提高医疗水平。有调查显示,护士对医护关系的总体评价低于医生(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护士超范围的护理工作与本职工作冲突导致情绪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下降有关,与医生开具医嘱和各检验单不及时不周全,增加护理工作量也有关。

13、不同病人对医护的满意度的分析(住院病人、出院病人、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因住院期间与医务人员接触较多较密切,一般满意度较高。而门诊病人对医护满意度较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低。通过满意度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将一般的健康知识“灌输”转变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将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14、病人(及其家属)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的调查: 病人权利是一个包括医学、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含义的综合概念,其内容是丰富而具体的。病人权利的实现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等宏观因素,以及医患关系、医院管理、医务人员素质、患者权利意识等微观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病人的权利。我们为了解护患双方对患者权利的认知度及维权状况,寻找改善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根据患者的权利与义务,自行设计两份调查表,按随机抽样方法对188名护士、197名患者进行凋查,统计分析认知度及维权状况。结果护士对患者权利正确认知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平等医疗保障权、人格权和求偿

权。患者对患者权利正确认知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求偿权、人格权和安全权。在知情告知和隐私保护的实际履行的认知上,护士自认为做到的分别为92.0%与85.1%;而患者认可已做到的则为40.6%与76.1%,两者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P〈0.05)。结论护患双方在认知、维权上均有差异,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护士的教育及指导,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并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15、医患关系现状与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医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表现出下列特征:1、医患关系强调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2、现在的医患关系正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3、在医患关系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医患双方的需要层次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层次需要的相互满足是维持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推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医患关系是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指导,满足医患双方不同层次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关系。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 164件,1997年为10 117件,1998年为11 175件,1999年为22 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从医环境、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医学社会学》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学 号: 学习中心:

—————————————————————————————

一、简答题:

1. 普遍调查:也叫做普查,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调查。

2. 抽样调查:这是从调查总体中选取样本所进行的一种调查。

3. 文献法:又称历史法,包括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是间接收集情报资料

的方法,从文献、档案、报纸、书刊、报表以及历史资料等各种社会信息中去采集自己研究所必需的资料。

4. 实验法:社会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

控制或模拟社会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社会现象。

5. 卫生服务公平性:指社会成员获得卫生保健机会的均等性,主要体现在卫生

资源配置的三个重要原则上:1、可及性原则。2、需要原则。3、健康原则。

6. 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

想与方法,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与本质的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7.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行

的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制度。

8. 劳保医疗制度:是劳动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暂时或永

久丧失劳动力的劳动者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9. 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硬件资源和

软件资源,也就是卫生部门所拥有和使用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的总和。

10. 卫生保健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保健资源,为个人

和集体提供防病治病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11. 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指医疗服务总供给水平与社会人群健康总需求水平

大致相等。

12.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

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

三个层次构成。

13. 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依一定

数额缴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

14. 卫生行政组织: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

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5. 医疗违规行为:是社会学违规概念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凡违反或背离公认

的医疗规范的行为称为医疗违规。

二、论述题:

1. 国内外医疗保险体制的比较: 一、国内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和劳保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有:1)国家保健服务制:英国实施的国家保健服务制充分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均等享受与分配,是目前先进的保健制度,但一般只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实施。2)健康保健制度。3)自费卫生保健制度。二、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我国是由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国外是由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担医疗费用或者是由国家、企业单位承担职工的医疗费用。三、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我国不同身份的人员分别参加上述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个人可额外购买商业保险,而国外是全民参与社会医疗保险。四、医疗保险金的管理和支付:我国采取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管理和支付保险金(政府实施监督),国外有政府实施监督,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由社会包括工会或私人互助团体管理,政府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管理。五、医疗保险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的关系:国外有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自办医疗单位,由公立医院负责医疗,私营医疗单位与公立医院并存,我国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负责医疗。

2、国内外医务人员培养模式的比较:在医学教育发面,现代医学模式要求贯彻教育、研究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要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更新知识、转变观念,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和新的健康观,使学生掌握”三级预防”的意义、理论和方法,学会全面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学会根据人群健康的需要和对疾病防治的要求,进行社会诊断和开出社会处方;学会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社会预防和促进健康的活动。在此背景下,国内目前是五年制的医学本科教育或本硕(博)连读毕业后,进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取得相应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专科医疗工作。而在国外,医学生经过医

学 教育毕业后,要经过全科医生的培养后才能向专科医师方向培养,取得资格后从事专业工作。

3、论中国人的保健模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行的卫生保健制度主要是:国家实行免费计划免疫,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少部分企事业单位仍然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商业保险正在发展,城镇居民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农村正在进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由公立医院负责医疗。我国目前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建立了医疗防御网络体系并将之分为三级预防和三级医疗预防。

4、中国人保健行为现状: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资源也相对匮乏,要求卫生保健模式走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国家已经确定,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卫生保健需要的初级卫生保健将作为今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在卫生资源总量上投入不足,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资源配置结构失衡,人才分布不均,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小医院门庭冷落;效率效益使用不高,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和盲目购进进口设备导致看病价格上涨;卫生资源的浪费与紧缺并存。

5、中国人保健(健康)观念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促使人们的保健和就医观念的改变,从有病才就医到现在的健康体检,从有病乱投医到现在的专科就诊,特别是自身预防和自身保健更是当下中国人健康保健观念的核心内容,而且人们倾向于参加医疗保险。同时中国卫生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也强调:“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害,是当前和21世纪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6、不同职业人群健康观的比较:健康观自古以来就有,但在各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健康和疾病是一种受社会文化整体制约和影响的社会行为。传统观念把健康和疾病仅看成是个人的保健行为,这是很片面的。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身体不舒服,而应该是指心理和社会全面康宁的状态。

7、就医行为与医疗保障制度:就医行为是指发现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下的人去医疗机构就诊,寻求治疗的行为。医疗保障制度是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当公费或劳保医疗时,人们求医多选择对口或定点医疗,一旦保障形式发生变化时,自己需承担部分费用时,人们会将医疗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就医首选。

8、不同医院就医程序调查:步骤1:至健保特约医疗院所挂号 步骤2:携健保

IC卡及身份证明文件 步骤3:接受医疗服务 步骤4:在健保IC卡盖印戳章,缴交挂号费及部分负担费用 步骤5:领取医疗费用收据 步骤6:完成看诊程序。

9、中国人遵医行为的现状:遵医行为是指病人为了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反之称为不遵医行为。遵医行为分为两类:患者对医疗措施的遵从,以及人们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避免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的遵从。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方面有:(1)医务人员:诊疗措施及效果过于复杂、检查项目过多、诊治过程过长等都可能造成患者不遵医,医嘱不明或过于复杂而使患者对医嘱有不同意见或未能正确理解医嘱都可能导致不遵医行为,医患交流方式,良好的医务人员的公众形象都有可能影响患者遵医行为;

(2)医院:医院的环境及地理位置良好、美丽整洁不仅吸引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态度有良好的预期;医院的管理水平高,内部布局合理,秩序井然、医院的社会影响面广等都可能影响患者遵医行为;(3)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因素:医疗卫生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划,对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等这些因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都可以在医疗活动中反映出来。目前存在着个别患者对个别医务人员或医院有选择性不遵医,个别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始终表现不遵医,许多患者成为一个患者群体一致性地对个别医院或医务人员选择性不遵医的现象。在我国这样一个医疗卫生经费严重短缺的国家,加强遵医行为的教育和研究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行为学家强调,加强对病人和健康人的教育,提高人们的遵医率,是为21世纪提供最经济、最有效的保健服务措施之一。

10、不同医疗保障形式对就医行为的影响:就医行为是指发现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下的人去医疗机构就诊,寻求治疗的行为。医疗保障制度是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当公费或劳保医疗时,人们求医多选择对口或定点医疗,一旦保障形式发生变化时,自己需承担部分费用时,人们会将医疗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就医首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实现贫困农户拥有医疗享有权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分担农民疾病风险和解决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上表现突出,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农民就医观念、就医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随着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商业保险的实施,以前“小病忍,大病拖,不到快要死不上医院”的就医观念变了;如今大多数老百姓的普遍就医观念是:早发现,早就医,早治愈,采取的是一种防病治病、积极就医的态度。

11、医生社会的声望: 在中国历史上,医生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其地位是比较低的,虽然少数技艺高超的医生会受到民间和官府的尊重,但大多数医生靠四处

周游行医,经济来源不稳定。后来由于医学事业的发展,防病治病水平的提高,医生的行医条件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如西方国家医生的社会声望和职业受羡慕程度都大大高于其他职业,而在中国不同时期医生职业的社会地位有不同程度的波动。60年代以来,中国医生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生职业地位的肯定,但近几年来,医生的职业声望有所下降,可能与医疗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在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和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的出台,医院的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医疗行业的规范管理会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理应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12、病人对医护认可度的差异性调查: 社会认识和社会心理的形成、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一个行业的认识也取决于行业主体的表现,病人对医护认可度同样如此。长期以来,社会对医护关系的总体评价认为医护关系的主要模式是主从型,即护理是医疗的从属工作,护士从属于医生,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但医疗和护理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服务对象虽都是患者,但工作侧重点不同,只有医生、护士协同合作,即建立平等协作的医护关系,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从而提高医疗水平。有调查显示,护士对医护关系的总体评价低于医生(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护士超范围的护理工作与本职工作冲突导致情绪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下降有关,与医生开具医嘱和各检验单不及时不周全,增加护理工作量也有关。

13、不同病人对医护的满意度的分析(住院病人、出院病人、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因住院期间与医务人员接触较多较密切,一般满意度较高。而门诊病人对医护满意度较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低。通过满意度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将一般的健康知识“灌输”转变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将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14、病人(及其家属)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的调查: 病人权利是一个包括医学、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含义的综合概念,其内容是丰富而具体的。病人权利的实现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等宏观因素,以及医患关系、医院管理、医务人员素质、患者权利意识等微观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病人的权利。我们为了解护患双方对患者权利的认知度及维权状况,寻找改善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根据患者的权利与义务,自行设计两份调查表,按随机抽样方法对188名护士、197名患者进行凋查,统计分析认知度及维权状况。结果护士对患者权利正确认知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平等医疗保障权、人格权和求偿

权。患者对患者权利正确认知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求偿权、人格权和安全权。在知情告知和隐私保护的实际履行的认知上,护士自认为做到的分别为92.0%与85.1%;而患者认可已做到的则为40.6%与76.1%,两者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P〈0.05)。结论护患双方在认知、维权上均有差异,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护士的教育及指导,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并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15、医患关系现状与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医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表现出下列特征:1、医患关系强调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2、现在的医患关系正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3、在医患关系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医患双方的需要层次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层次需要的相互满足是维持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推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医患关系是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指导,满足医患双方不同层次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关系。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 164件,1997年为10 117件,1998年为11 175件,1999年为22 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从医环境、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社会医学论文社区医学论文:试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 社会医学论文社区医学论文: 试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符合医学发展要求,适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认识,形成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共识;合理设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统筹管理,科 ...查看


  • 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美德的涵义.构成要素和内容,医学义务论的基本内容,医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的不同,医学效果论是制定.检验和协调医学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的内容,医学人道主义的涵 ...查看


  • 不能忽视中国当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功能
  • 不能忽视中国当代医学入文教育的实践功能 井冈山大学医学院方木水徐吉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主要是在自然科学的框架里编排,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只是在政治和道德的层面被强调.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年代,我国的 ...查看


  • 河北医科大学专业介绍及课程设置
  • 专业介绍及课程设置 本硕连读专业: 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 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 ...查看


  •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论文
  •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论文 摘 要: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医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是对自身.对患者.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责任的自觉履行并自觉承担后果的情感态度和内心体验.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方法探析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是 ...查看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最新原创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暑期社会实 践 个 人 报 告 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本文包括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所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目的. 实践内容.心得体会三部分,共6页.欢迎下载 学 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 业: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寒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寒假社会实践 个 人 总 结 本文个人原创,绝非复制 本文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社会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心得体会三部分,共4页. 学 院: 专 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班 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1109班 姓 名: 学 ...查看


  • 医学的目的和医学模式
  • 医学的目的与新的优先选择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医学的目的与新的优先选择,认识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等 生命现象,应该如何改善生命质量等问题. 一.医学目的的概念 1.医学目的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论概念,它表达的是特定人类群体或个体 ...查看


  •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述什么是医学模式及其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
  • 6.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述什么是医学模式及其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 一 .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model ),原指依照原物或计划中的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建立的关于结构形式与规范的描述.在这里可认为是科学研究中模型化原 ...查看


  • 医学伦理学课件
  • 绪 论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医学是什么? 医学:源于人的本能: 医学一词,是指人自己或借助于他人以解除痛苦,或修补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损伤,那么,医学首先起源于人的本能,正如痛苦最初的表现也来自本能一样. --[意]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