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面对着20多位成都智能硬件创业者,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上来接过话筒,干的第一件事却是蹲下去,亲自调整了音响消除话筒回音。这个教师演讲习惯依然保持至今,但俞老师今天却用极快语速和冷静判断来帮助成都创业者分析问题。
俞敏洪此行一个目的,是来看位于汇融创客广场的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的运营进展,同时与筛选出的一批创业者交流。
洪泰智造工场计划在北京、成都、天津、硅谷、柏林等10多个地方布局孵化器,而洪泰智能在成都智造工场的设备投入超过一千万,上个月刚刚发布,目前正在招募智能硬件的创业项目。洪泰智能用投资加技术服务和供应链服务的方式,来加速项目的成长。这种基金加重度服务的孵化模式在成都是首例,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的目光。
如何与伟大的创业时代共生?今天虽然是一个小规模、席地而坐的分享交流会,但俞敏洪将做公司的三个核心要素——“做伟大的事,找靠谱的人,分更多的钱”仍然讲得很透。
从虎哥的角度看,最有分量的是他对项目是否伪需求的分析。而这直接关系到做伟大的事情的起点。以下内容综合了他今日的演讲和对创业项目的分析观点。
关于需求的辨别:伪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
俞敏洪过去1年中接近了大量商业计划书,发现至少7成甚至8成都是伪需求。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些创业者自己创造了一个想象,觉得是一个生意,结果到后来发现走不通。
俞敏洪举例而言:“停车位的再利用问题,很多公司都在做这个事情,但是家里的停车位在我离开后通过app让别人来使用,我认为实际上是一个伪需求。”再比如O2O家教,老师、家长、学生做线上对接后,老师上门提供家教,这也是一个伪需求。
俞敏洪强调了一点:伪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可能少部分人或特殊人群有这个需求,但是全部加起来这个生意也做不大,或者做这个生意花的钱比挣的钱要多。
事情做大了才叫伟大。俞敏洪再以培训为例,中国的培训是足够大的市场,玩家进来先要想用哪个切入点?然后他开始啪啪的打脸了:有创业者只要涉及传统行业就觉得丢脸,非要标榜互联网或智能制造的概念,这也是一个伪概念!
做线上培训就得与地面培训相比,看哪个能做得最大,先从什么能做得最大做起。俞敏洪断言,移动互联网只能对培训起到补充作用,这个生意一定是地面教育为主,再辅以线上教育的附加值。“去年1年新东方增加20亿收入证明我的判断。”他告诫创业者不要因为想去做炫的概念,而把做得最大这件事给忘了。
伟大还需要情怀来支撑。俞敏洪说,新东方突破100亿收入用了23年,而房地产楼盘也许两年就卖出100亿,但他觉得教育里面有400万学生的前途和责任,所以他坚决不去做房地产。
在创业者的提问环节中,俞敏洪反应很快,凭着商业经验对这些不熟悉的项目给出了建议。
有创业者针对反无人机系统征求建议,俞敏洪觉得是伪需求,因为没人在乎是不是有无人机跟着自己,这个产品重点是在B端开拓,但不在今天讨论的商业模式之内。总的说来,需求不会很大。他反而给出了一个建议,反手机定位跟踪系统值得一试。俞敏洪走到哪里都会看自己手机的定位系统是否关掉,就是怕有人跟踪,这也算是很多人的担心。如果有软件能够探测谁在尝试定位或跟踪自己的手机,他觉得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我愿意1年花1万元一年买这个。”
也有创业者提出了老年智能穿戴的设想,俞敏洪认为做到这套系统做到监控、护理非常重要,但中国老人真正需要的是摆脱孤独,广场舞比这个要重要。另外,老年人不会产生购买,所以要促动儿女去买这个老年智能穿戴,这方面要去学学史玉柱的做法。
有创业者问到户外运动智能装备创业的坚持问题,俞敏洪认为坚持有3个前提,是否有钱、是否走通、走通之后是不是容易被别人覆盖掉?他认为这个领域很容易被大的户外运动装备公司所覆盖掉。以他之前接触的一个项目为例,创意是尿不湿上加芯片,小孩子拉尿后父母立刻就知道。这件事情有需求,一部分卖给家长,收入几百万,更多卖给尿不湿厂家,价格卖20元1个,成本10元不到。俞敏洪判断1年不到尿不湿厂家就会自己做这件事,因为如果1年要卖几千万条尿不湿,这个成本大家都会算的,而一个APP和智能硬件的连接,现在是10万元就能做出来的事情。(来源:天虎科技)
【导读】
面对着20多位成都智能硬件创业者,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上来接过话筒,干的第一件事却是蹲下去,亲自调整了音响消除话筒回音。这个教师演讲习惯依然保持至今,但俞老师今天却用极快语速和冷静判断来帮助成都创业者分析问题。
俞敏洪此行一个目的,是来看位于汇融创客广场的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的运营进展,同时与筛选出的一批创业者交流。
洪泰智造工场计划在北京、成都、天津、硅谷、柏林等10多个地方布局孵化器,而洪泰智能在成都智造工场的设备投入超过一千万,上个月刚刚发布,目前正在招募智能硬件的创业项目。洪泰智能用投资加技术服务和供应链服务的方式,来加速项目的成长。这种基金加重度服务的孵化模式在成都是首例,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的目光。
如何与伟大的创业时代共生?今天虽然是一个小规模、席地而坐的分享交流会,但俞敏洪将做公司的三个核心要素——“做伟大的事,找靠谱的人,分更多的钱”仍然讲得很透。
从虎哥的角度看,最有分量的是他对项目是否伪需求的分析。而这直接关系到做伟大的事情的起点。以下内容综合了他今日的演讲和对创业项目的分析观点。
关于需求的辨别:伪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
俞敏洪过去1年中接近了大量商业计划书,发现至少7成甚至8成都是伪需求。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些创业者自己创造了一个想象,觉得是一个生意,结果到后来发现走不通。
俞敏洪举例而言:“停车位的再利用问题,很多公司都在做这个事情,但是家里的停车位在我离开后通过app让别人来使用,我认为实际上是一个伪需求。”再比如O2O家教,老师、家长、学生做线上对接后,老师上门提供家教,这也是一个伪需求。
俞敏洪强调了一点:伪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可能少部分人或特殊人群有这个需求,但是全部加起来这个生意也做不大,或者做这个生意花的钱比挣的钱要多。
事情做大了才叫伟大。俞敏洪再以培训为例,中国的培训是足够大的市场,玩家进来先要想用哪个切入点?然后他开始啪啪的打脸了:有创业者只要涉及传统行业就觉得丢脸,非要标榜互联网或智能制造的概念,这也是一个伪概念!
做线上培训就得与地面培训相比,看哪个能做得最大,先从什么能做得最大做起。俞敏洪断言,移动互联网只能对培训起到补充作用,这个生意一定是地面教育为主,再辅以线上教育的附加值。“去年1年新东方增加20亿收入证明我的判断。”他告诫创业者不要因为想去做炫的概念,而把做得最大这件事给忘了。
伟大还需要情怀来支撑。俞敏洪说,新东方突破100亿收入用了23年,而房地产楼盘也许两年就卖出100亿,但他觉得教育里面有400万学生的前途和责任,所以他坚决不去做房地产。
在创业者的提问环节中,俞敏洪反应很快,凭着商业经验对这些不熟悉的项目给出了建议。
有创业者针对反无人机系统征求建议,俞敏洪觉得是伪需求,因为没人在乎是不是有无人机跟着自己,这个产品重点是在B端开拓,但不在今天讨论的商业模式之内。总的说来,需求不会很大。他反而给出了一个建议,反手机定位跟踪系统值得一试。俞敏洪走到哪里都会看自己手机的定位系统是否关掉,就是怕有人跟踪,这也算是很多人的担心。如果有软件能够探测谁在尝试定位或跟踪自己的手机,他觉得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我愿意1年花1万元一年买这个。”
也有创业者提出了老年智能穿戴的设想,俞敏洪认为做到这套系统做到监控、护理非常重要,但中国老人真正需要的是摆脱孤独,广场舞比这个要重要。另外,老年人不会产生购买,所以要促动儿女去买这个老年智能穿戴,这方面要去学学史玉柱的做法。
有创业者问到户外运动智能装备创业的坚持问题,俞敏洪认为坚持有3个前提,是否有钱、是否走通、走通之后是不是容易被别人覆盖掉?他认为这个领域很容易被大的户外运动装备公司所覆盖掉。以他之前接触的一个项目为例,创意是尿不湿上加芯片,小孩子拉尿后父母立刻就知道。这件事情有需求,一部分卖给家长,收入几百万,更多卖给尿不湿厂家,价格卖20元1个,成本10元不到。俞敏洪判断1年不到尿不湿厂家就会自己做这件事,因为如果1年要卖几千万条尿不湿,这个成本大家都会算的,而一个APP和智能硬件的连接,现在是10万元就能做出来的事情。(来源:天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