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2010-07-07 来源: 印染在线 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 过氧化氢 使用方法 用途

1、过氧化氢(双氧水)

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

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

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双氧水的危害性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 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

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3、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1)、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采取措施。

(2)、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

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3)、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4)、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4、双氧水《化工安全与环境》报道

(1).一般性质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纯品分子式为H2O2,分子量34.02,能与水以任

意比例混溶,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能溶于醇和醚等。27.5%的工业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约为1.1g/cm3(20℃)。本品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防腐和杀菌作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更强。

(2).毒性

双氧水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但对皮肤、眼睛的粘膜有刺激作用,浓度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的感觉;浓度高或长时间接触时,可使表皮起泡或严重损伤眼睛;其蒸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3).稳定性

双氧水不稳定,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时放热,同时产生氧气,其稳定性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加。其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O2↑+46.94kcal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杂质和光等。

1)温度

双氧水在较低的温度和浓度时是较稳定的,但当加热到高于153℃时,便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性分解。

2)pH值

介质的酸碱度对双氧水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则很不稳定,能快速分解。

3)杂质

杂质是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重要因素。很多金属杂质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其分解。所以工业品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稳定剂来抑制其催化分解作用。另外、灰尘、酵母菌等杂质也会引起双氧水的分解。

4)光

光照能使双氧水分解,特别是波长320-380nm的光能更能加速其分解。

若对热、光、pH值、金属离子杂质等进行有效控制,可防止或减缓双氧水的分解。双氧水在合适的贮运条件下,一年内浓度降低小于原来浓度的3%。

(4).助燃性

任何浓度的双氧水均不可燃,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金属离子、酵母菌、灰尘等杂质混入后,特别是当浓度高时,易分解产生大量氧气,故而易引起其它可燃性物质的燃烧,其引燃过程中分解与氧化的结合。双氧水较长时间与可燃性物质接触也会引起可燃物的燃烧。

(5).爆炸性

由于双氧水分解能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越快。一旦引发了分解,分解放出的热会使物料温度升高,更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容器若密闭则会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炸。虽然双氧水在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其分解产生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双氧水在阳光直射下,亦可导致剧烈分解,甚至爆炸。

双氧水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它通过氧化作用,使纤维素纤维褪色、漂白,且白度纯正,稳定性好,无污染,对设备没有腐蚀作用。因此双氧水漂白被广泛用于造纸漂白等行业。

双氧水漂白时,漂液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以控制双氧水分解率,使其均匀有效地分解,避免纤维遭受剧烈损伤,同时提高双氧水的漂白效能。关于双氧水漂白机理有很多争论,但是目前普遍接受德国彼特耐(Peter Ney)的观点,即认为导致纤维漂白的物质是过氧化氢离子(H00-),而导致纤维素氧化的主要是过氧化氢自由基 (H00·)。

为此,在纤维漂白过程中要抑制HOO·,并使HOO-稳定以防止纤维素氧化,而获得良好的氧漂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双氧水分解受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三种因素影响。

双氧水稳定剂就其化学组分可分为含硅类和非硅类两种;就其稳定机理可分为吸附型和螯合型两类。

吸附型稳定剂最典型的是水玻璃。水玻璃为网络型晶格结构胶体,在水中溶胀成似海绵状胶体,有很大的表面积,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Fe2+和封闭HO-,使Fe2+不发生催化反应,同时抑制H00·自由基的形成和分解。水玻璃能与漂液中的Ca2+、Mg2+离子结合,而形成高度分散的硅酸镁、硅酸钙胶体,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起到稳定作用。螯合型稳定剂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或消除重金属离子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2010-07-07 来源: 印染在线 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 过氧化氢 使用方法 用途

1、过氧化氢(双氧水)

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

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

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双氧水的危害性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 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

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3、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1)、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采取措施。

(2)、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

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3)、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4)、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4、双氧水《化工安全与环境》报道

(1).一般性质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纯品分子式为H2O2,分子量34.02,能与水以任

意比例混溶,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能溶于醇和醚等。27.5%的工业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约为1.1g/cm3(20℃)。本品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防腐和杀菌作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更强。

(2).毒性

双氧水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但对皮肤、眼睛的粘膜有刺激作用,浓度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的感觉;浓度高或长时间接触时,可使表皮起泡或严重损伤眼睛;其蒸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3).稳定性

双氧水不稳定,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时放热,同时产生氧气,其稳定性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加。其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O2↑+46.94kcal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杂质和光等。

1)温度

双氧水在较低的温度和浓度时是较稳定的,但当加热到高于153℃时,便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性分解。

2)pH值

介质的酸碱度对双氧水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则很不稳定,能快速分解。

3)杂质

杂质是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重要因素。很多金属杂质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其分解。所以工业品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稳定剂来抑制其催化分解作用。另外、灰尘、酵母菌等杂质也会引起双氧水的分解。

4)光

光照能使双氧水分解,特别是波长320-380nm的光能更能加速其分解。

若对热、光、pH值、金属离子杂质等进行有效控制,可防止或减缓双氧水的分解。双氧水在合适的贮运条件下,一年内浓度降低小于原来浓度的3%。

(4).助燃性

任何浓度的双氧水均不可燃,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金属离子、酵母菌、灰尘等杂质混入后,特别是当浓度高时,易分解产生大量氧气,故而易引起其它可燃性物质的燃烧,其引燃过程中分解与氧化的结合。双氧水较长时间与可燃性物质接触也会引起可燃物的燃烧。

(5).爆炸性

由于双氧水分解能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越快。一旦引发了分解,分解放出的热会使物料温度升高,更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容器若密闭则会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炸。虽然双氧水在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其分解产生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双氧水在阳光直射下,亦可导致剧烈分解,甚至爆炸。

双氧水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它通过氧化作用,使纤维素纤维褪色、漂白,且白度纯正,稳定性好,无污染,对设备没有腐蚀作用。因此双氧水漂白被广泛用于造纸漂白等行业。

双氧水漂白时,漂液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以控制双氧水分解率,使其均匀有效地分解,避免纤维遭受剧烈损伤,同时提高双氧水的漂白效能。关于双氧水漂白机理有很多争论,但是目前普遍接受德国彼特耐(Peter Ney)的观点,即认为导致纤维漂白的物质是过氧化氢离子(H00-),而导致纤维素氧化的主要是过氧化氢自由基 (H00·)。

为此,在纤维漂白过程中要抑制HOO·,并使HOO-稳定以防止纤维素氧化,而获得良好的氧漂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双氧水分解受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三种因素影响。

双氧水稳定剂就其化学组分可分为含硅类和非硅类两种;就其稳定机理可分为吸附型和螯合型两类。

吸附型稳定剂最典型的是水玻璃。水玻璃为网络型晶格结构胶体,在水中溶胀成似海绵状胶体,有很大的表面积,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Fe2+和封闭HO-,使Fe2+不发生催化反应,同时抑制H00·自由基的形成和分解。水玻璃能与漂液中的Ca2+、Mg2+离子结合,而形成高度分散的硅酸镁、硅酸钙胶体,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起到稳定作用。螯合型稳定剂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或消除重金属离子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


相关文章

  • 过氧化氢尿素生产及用途
  • 第41卷第12期 2012年12月 辽宁化 工 LiaoningChemica]Industry V01.41,No.12December,2012 过氧化氢尿素生产及用途 秦秀坤,柏薇薇,苏建国 (黑化集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 ...查看


  • 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控制
  • 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控制 摘要:双氧水( H 2O2 )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 由于其应用后的最终产物是水和氧气, 对环境无污染, 因而被称为绿色化工产品,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其生产厂家.产品产量也迅速增加.本文介绍了双氧水的用途 ...查看


  •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1.1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 ...查看


  • 双氧水的专业名词叫过氧化氢
  • 双氧水的专业名词叫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于水,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双氧水.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并开始使用双氧水,在食品工 ...查看


  • 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消毒剂配制方法-公卫技能考试辅导
  • 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消毒剂配制方法-公卫技能考试辅导 1.以原药为百分之百基数配制 配制时用下列公式计算: 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 欲配制数量一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应用:漂白粉.优氯净(二氯异氢脲酸钠)等氯制剂均属于可用此法配 ...查看


  • 新型高能民用液体燃料
  • 新型高能民用液体燃料 该技术在于寻找新的能源渠道,提供一种价恪低廉.产量丰富的醇基类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新型合成液体燃料是一种高效能.卫生安全(常温常压.挥发少).使用方便的新型燃料.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便.主要用石油化工工业的副产品 ...查看


  • 食品级过氧化氢的生产.市场和应用
  • 食品级过氧化氢的生产.市场和应用 陈军安,李政,邱迎庆 ( 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1) 摘 要:本文讲述食品级过氧化氢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国内生产与市场状况.简述了树脂法生产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工艺方法,并对食品级 ...查看


  • 过氧化钙的合成新工艺
  • 第14卷 第2期20036化 学 研 究CHE MIC A L RESE ARCH V ol. 14 N o. 2Jun. 2003 过氧化钙的合成新工艺 丁先锋, 段海宝, 吴艳 (江南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无锡214036) 摘 要:摘要 ...查看


  • 氧气和空气练习
  •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放出大量的热,广口瓶内液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