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的风土人情》导学案
【学习目标】
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独特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及其中的寓意,对民间美术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正确鉴赏方法和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白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正确对待民间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造型语言及珍贵的艺术品质。
2.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爱民族、爱国家的艺术情怀。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情景教学模式与实物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 自学模块。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1)民间美术的含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应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2)民间美术的种类:
①民间绘画 ②民间雕塑 ③民间玩具 ④刺绣染织 ⑤服饰 ⑥戏具 ⑦剪纸 ⑧纸扎彩灯 ⑨编织。
(3)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变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2. 合作探究
(1)在我们盐津或其他地方,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看到的?
(2)他们分别属于民间美术的哪一个种类?
(3)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寓意?
3. 欣赏与学习
(1)欣赏。欣赏剪纸作品,体会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2)学习。剪纸方法:构思——折叠——划线——剪裁
4.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一幅剪纸作品并进行展示。
5. 拓展与延伸:
民间美术作品只有融入现代社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传承它的艺术魅力。
请举例说明民间剪纸是怎样融入现代生活的?
6. 作业。
(1)必做题:收集两幅剪纸作品。要求:同题材不同地域。
(2)选做题:设计一幅以元旦为主题的剪纸作品。
《各异的风土人情》导学案
【学习目标】
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独特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及其中的寓意,对民间美术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正确鉴赏方法和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白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正确对待民间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造型语言及珍贵的艺术品质。
2.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爱民族、爱国家的艺术情怀。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情景教学模式与实物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 自学模块。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1)民间美术的含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应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2)民间美术的种类:
①民间绘画 ②民间雕塑 ③民间玩具 ④刺绣染织 ⑤服饰 ⑥戏具 ⑦剪纸 ⑧纸扎彩灯 ⑨编织。
(3)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变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2. 合作探究
(1)在我们盐津或其他地方,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看到的?
(2)他们分别属于民间美术的哪一个种类?
(3)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寓意?
3. 欣赏与学习
(1)欣赏。欣赏剪纸作品,体会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2)学习。剪纸方法:构思——折叠——划线——剪裁
4.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一幅剪纸作品并进行展示。
5. 拓展与延伸:
民间美术作品只有融入现代社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传承它的艺术魅力。
请举例说明民间剪纸是怎样融入现代生活的?
6. 作业。
(1)必做题:收集两幅剪纸作品。要求:同题材不同地域。
(2)选做题:设计一幅以元旦为主题的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