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MEILUNYUAN
传媒论苑
用事实说话就真实吗?
———关于新闻报道中“伪真实”的探讨
◇隆志秀
我们常说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在这个处处充塞着信息的时代里,媒体既是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也是信息繁荣的受益者。新闻报道是媒体内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新闻报道是否真实,既是衡量一个媒体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该媒体是否负责任、是否能得到公众信任的重要标尺。宏观地讲,新闻报道真实,就能客观、全面地呈现世界,让受众准确地了解信息,把握对社会的认知;相反,新闻报道失实,就会曲解甚至错误地展示现实,受众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世界,就可能是扭曲的、变异的,乃至完全是反面的。
事实上,在新闻发展史上,新闻报道真实也一直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重要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题。
到了快速发展,媒体的种类、数量空前扩大,媒体品质也大幅提升,对新闻报道真实的呼声和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我们在新闻报道真实的命题中,却存在不少误读和误区。识别错
误,辨清真假,走出误区,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已经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实际上,就连我们常说的新闻要“以事实说话”,也被人认为“以事实说话就是新闻报道真实”,这种认识是很值得商榷并注意的。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记者到了现场,场景是真实的;记者采访到了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身份也经过证实,然后记者亲眼目睹了一些事情,为了保证报道的真实性,记者甚至还拍摄了照片,或者有录音为证,或者有被采访者的签字。事实似乎很明显,我们相信我们的眼睛,相信我们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以为那就是事实的全部,那样的报道就是真实的然而报道出来以后,一经与客观报道。
现实对照,我们却发现报道反映出来的事实和客观事实有很大偏差,甚至是完全背离……这是为什么呢?
本文仅就在“以事实说话”的前提下,新闻报道可能出现的几种“不真实”和“伪真实”情形,讨论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区,以及部分应对的方法或注
意事项。
一、“眼见为实”是不是真实“眼见为实”,所以一人们总是相信
些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就认为,只要我到现场去采访了,亲眼见到了事件的发生,那么我们采访来的报道就一定是真实的新闻报道。这种错误的认识,有时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也会想当然地凭经验办事,从而出现报道失实的事故。有一个老摄影记者,他在街上拍摄了一些“婚车长队”的照片,还抓拍到了一些公车私用作婚车的特写照,当天他就发了一组类似《婚车长龙摆阔气公车私用去帮忙》的图片新闻。报道出来后,报社领导找到老记者,说被曝光的一辆公车车主打电话来反映,指责该报道严重失实,因为该车当天一直忙于公务,该车主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婚礼,更没有参加任何婚礼事务。摄影记者则坚信这篇报道绝对真实可靠,因为自己有照片作证。但他后来去调查核实后,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那天他确实拍到了婚车队里的那辆车,那辆车当时也真的
2010.05
传媒论苑
CHUANMEILUNYUAN
在婚车队列里,但实际上那车却是处理公务路过该地,碰巧插进车队跑了一段路而已!
上面的事例虽然有些偶然性,却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眼见未必真实。如果我们过于相信眼睛,以为“见到”的就是事实或真相,那么我们就很可能被一些假象蒙蔽了眼睛,被一些偶然事件所欺骗,从而失去了对报道事件的正确判断。要避免这些过错,当然首先要有“眼见未必是实”的意识,以免过于自信而在报道中出现差错;其次在采访中除了要重视眼见”看到的信息外,还要善于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各方面消息,以利于综合分析和判断;再者,报道稿发出前,尽可能与被报道对象取得联系,以利于核实事实的真伪。
二、“采访真实”是不是真实记者到现场去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过于相信“真实采访”,而忽略一些逻辑判断,或者采访不全面,只注意部分细节而不把握事件的全貌,也容易让新闻工作者出现“片面自信”的毛病,这种心态的结果,很可能造成报道事实在细节上真实,在整体上却不真实;在一方面看来是真实的,在另一方面却是不真实的,但在总体上仍然是虚假的,实际上报道还是失实的。有一个年轻记者,去采访了一个街边的乞丐。乞丐告诉记者,他马上就会是百万富翁了,因为他家因搬迁的官司就要落实了,信访局的人告诉他会有一百万元。他的孩子们家庭条件都不错,但他不愿拖累孩子,所以出来讨钱。报社的一老编辑认为,这是个假新闻。年轻记者不服气,他认为一切都是真的,因为他到现场去采访了,他还拍照了,他有采访记录和照片为证。老编辑告诉他,你也许真的亲眼看见了一些事情,那是事实,但这个老人所说的情况可就不是
2010.05
事实了,首先信访局不会回答他打官司的事,其次他的孩子既然比较富裕,怎么还让老人去乞讨,老人既然不愿拖累孩子,但他乞讨却实际上是拖累社会和他人,这种损人利己的思想也有问题。年轻记者后来去核实了情况,他发现这个乞讨老人说的话居然多是信口开河,他之所以要那样说,是因为看见记者来采访,一时兴奋“想说点有意思的”。
在批评性报道中,最容易出现因采访不全面而造成报道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或者完全相反的情况,特别关于官司、纠纷的事件报道,这些报道由于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各个层面的人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对事件本身就有不同的乃至相反的看法和意见,经常会出现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所以如果我们只是采访一方面的当事人,我们的报道就可能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这当然既是对另一方的不负责任和不公平,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发言发声的机会,也很容易对事实进行片面和扭曲报道。这是很值得新闻从业者高度注意的。
聪明的新闻工作者总是善于从多方面来收集信息,所以他们的采访,总是多方面的,尽量做到“全方位”———尽一切力量采访到能采访到的采访对象。对于纠纷类的事件,
则一定要采访到“另一方”,让这一方也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事件进行解释和阐述,如有可能,也很乐意采访与此事关系较远或者没有关联的“第三方”或“第四方”
,听取他们以旁观者的心态对该事件的看法。为了尽可能的客观真实,他们在报道中还会尽力呈现多方的意见,以对事实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阐释。当然,找上级领导核实,或者咨询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对事件的评价,也是保证报道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夸大了的事实”是不是真实事实应该是真实的,但夸大了的事实还是不是真实的呢?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见到夸大了的事实却习以为常,并把它误认为是真实的。出现这种现象是有其存在基础的:一是新闻本身要求报道的事实要有特色,要突出,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让自己采写的人或事显得“不一般”,就有意无意地夸大报道对象,以此达到上稿的标准,并期望能引起受众的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被报道对象出于宣传自己的需要,为了达到更强烈的效果,也会有意夸大其词,从而让本来真实的事添加了虚假的成分,让新闻报道因为事实被夸大而成为了不实报道。
一位老编辑这样介绍他“把关”经验:不用过多核实,对于目前我们新闻报道中的有些稿件,他一眼就能看出虚假。这也是因为,现今我们有些行业的报道中,虚假成了“通病”(这也说明夸大事实”导致报道失实的情况,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他举例说,例如我们在报刊中常见的一些药品报道,总能看见“治癌”、“癌症克星”、“攻克癌症”的字眼,这些药品,也许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辅助、
调理作用,但一夸大就成了能“治好癌症的药”。癌症的攻克在世界医疗界都还是大难题,谁在征服癌症的某一研究领域略有进展都可能得诺贝尔奖,那些药品哪里就有那么神奇的疗效呢?虚假的成分一看就知。这些药的药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一经夸大实际上就成了谎言,这样的报道当然是虚假失实的。
令人吃惊的是,如果我们略加注意,就能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轻易收集到“夸大”不实的例子和做法。例如一些称谓,如“某某之王”、“某某第一人”
、“某某之冠”等字眼,是我们常见“““
诸报端的称号,但这些称号是否恰当呢,大多数时候就值得商榷。一位老新闻人曾经就此现象责问到:你说你是某某第一人,那么你是什么时段的第一人?是什么范围的第一人呢?如果你只是本年度的第一人,但报道中却把你做成了似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你本来只是一个县区的第一人,但报道中却偷换了概念,把你说成好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一了……那就是骗人,是虚假报道。新闻工作者必须引以为戒。
新闻报道中也许并不排斥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在描写性的词语中也能见到某些夸张性用语,但对事实的客观性报道,却不能借用夸张,夸大了的事实其实就是虚假,更毋庸说无中生有,为了夸大而将没有的说成是有的,那就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本原则。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新闻工作者首先得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给报道对象“添光加彩”。其次,采访要“腿到心到”
,对夸大其词的虚假现象要有鉴别能力。第三,业务学习也至关重要,新闻工作者博闻强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一些夸大的言辞并不高明,根据一些理论常识就可以判明是非。
四、“材料真实”是不是真实在新闻报道中,也许最奇妙的一种现象应该是:材料是真实的,但报道却可能是虚假的或者失实的。这里的材料,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其中还包括文件资料、信息资料以及一些事件资料。在西方的一些媒体中,他们惯常使用这样一种方法:他们在报道中,似乎言必有证据,言必有材料,而这些材料和证据,又确实存在,或者能查找到,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报道出来的事实,却是歪曲的,至少是偏离了客观真实的。这其中有一个“主观选择”的问题,事
CHUANMEILUNYUAN
传媒论苑
实上,这种报道总是有一个“先入为大城市,不可能不发生交通事故,而主”的模式在作怪,由于偏见或各种发生那几起交通事故,无论从数量和复杂心态的作用,在采访报道时,有严重程度上看,本来就是在正常的范意无意间,他们总是先在大脑中设置围之内。可以说,该报的该组报道,在一个主题,然后再根据这个主题去寻一些细节上是真实的,在整体事实上找材料加以说明。由于这个主题的不却是虚假的,它给受众营造了一种该科学、不客观,那么他们的报道也就市
“交通混乱事故频发”的假象,在一注定了失实,这也就难免其新闻报道定程度上,它影响了该市的外部环境中会出现
“以事实制造的虚假”的怪形象。
胎。这种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更巧妙的这些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伪真实”而已,在西方媒介圈内却很命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报道真流行。他们的报道方式和宣传用心,实?也许我们首先要注意这种误区: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材料真实并不等于新闻报道真实;细新闻报道中,“所有的小真实凑节真实或者部分真实并不等于新闻成一个大虚假”
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报道真实;所有的新闻的小真实也不思考和防范的。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新等同于新闻报道真实。真实的新闻报闻媒介中并不少见,它最突出的表现道,应该对事件全面的、本质的、科学在编辑的工作中,特别表现在一些集的真实呈现。全面的真实才能避免那纳性的组稿和版面中。有一家报纸,种只拿事实的部分或细节说事,一叶它一次性做了几个版的“本月本市交障目,而否定或违背了事实整体的基通案例一览”
。在这组报道中,十几篇本状况,那实际上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稿子全部是该市各大媒体刊登过后种歪曲;本质的真实可以去伪存真,重新编辑的,这些稿件都是对该月严不为假象假话所迷惑,从根本上把握重交通案件的报道。表面上看起来,报道对象的真实状况;科学的真实可所有的稿件都没有问题,都是真实地以按客观规律、按知识逻辑去判断是报道了真实的案例,而且都是“旧稿非,透过报道对象的外在表象,以科新用”而已。但稿件刊发后,却受到上学的思维和方式去正确认识其核心级多个部门的批评,因为它对全市当内容。只有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们月交通情况的报道严重失实!事实才可能真正开展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上,据有关部门证实,该市该月的交建设。
通情况在全市最近几年里,可以算是(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最好的月份之一。一个几百万人口的
政治学院
)
2010.05“
CHUANMEILUNYUAN
传媒论苑
用事实说话就真实吗?
———关于新闻报道中“伪真实”的探讨
◇隆志秀
我们常说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在这个处处充塞着信息的时代里,媒体既是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也是信息繁荣的受益者。新闻报道是媒体内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新闻报道是否真实,既是衡量一个媒体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该媒体是否负责任、是否能得到公众信任的重要标尺。宏观地讲,新闻报道真实,就能客观、全面地呈现世界,让受众准确地了解信息,把握对社会的认知;相反,新闻报道失实,就会曲解甚至错误地展示现实,受众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世界,就可能是扭曲的、变异的,乃至完全是反面的。
事实上,在新闻发展史上,新闻报道真实也一直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重要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题。
到了快速发展,媒体的种类、数量空前扩大,媒体品质也大幅提升,对新闻报道真实的呼声和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我们在新闻报道真实的命题中,却存在不少误读和误区。识别错
误,辨清真假,走出误区,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已经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实际上,就连我们常说的新闻要“以事实说话”,也被人认为“以事实说话就是新闻报道真实”,这种认识是很值得商榷并注意的。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记者到了现场,场景是真实的;记者采访到了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身份也经过证实,然后记者亲眼目睹了一些事情,为了保证报道的真实性,记者甚至还拍摄了照片,或者有录音为证,或者有被采访者的签字。事实似乎很明显,我们相信我们的眼睛,相信我们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以为那就是事实的全部,那样的报道就是真实的然而报道出来以后,一经与客观报道。
现实对照,我们却发现报道反映出来的事实和客观事实有很大偏差,甚至是完全背离……这是为什么呢?
本文仅就在“以事实说话”的前提下,新闻报道可能出现的几种“不真实”和“伪真实”情形,讨论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区,以及部分应对的方法或注
意事项。
一、“眼见为实”是不是真实“眼见为实”,所以一人们总是相信
些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就认为,只要我到现场去采访了,亲眼见到了事件的发生,那么我们采访来的报道就一定是真实的新闻报道。这种错误的认识,有时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也会想当然地凭经验办事,从而出现报道失实的事故。有一个老摄影记者,他在街上拍摄了一些“婚车长队”的照片,还抓拍到了一些公车私用作婚车的特写照,当天他就发了一组类似《婚车长龙摆阔气公车私用去帮忙》的图片新闻。报道出来后,报社领导找到老记者,说被曝光的一辆公车车主打电话来反映,指责该报道严重失实,因为该车当天一直忙于公务,该车主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婚礼,更没有参加任何婚礼事务。摄影记者则坚信这篇报道绝对真实可靠,因为自己有照片作证。但他后来去调查核实后,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那天他确实拍到了婚车队里的那辆车,那辆车当时也真的
2010.05
传媒论苑
CHUANMEILUNYUAN
在婚车队列里,但实际上那车却是处理公务路过该地,碰巧插进车队跑了一段路而已!
上面的事例虽然有些偶然性,却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眼见未必真实。如果我们过于相信眼睛,以为“见到”的就是事实或真相,那么我们就很可能被一些假象蒙蔽了眼睛,被一些偶然事件所欺骗,从而失去了对报道事件的正确判断。要避免这些过错,当然首先要有“眼见未必是实”的意识,以免过于自信而在报道中出现差错;其次在采访中除了要重视眼见”看到的信息外,还要善于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各方面消息,以利于综合分析和判断;再者,报道稿发出前,尽可能与被报道对象取得联系,以利于核实事实的真伪。
二、“采访真实”是不是真实记者到现场去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过于相信“真实采访”,而忽略一些逻辑判断,或者采访不全面,只注意部分细节而不把握事件的全貌,也容易让新闻工作者出现“片面自信”的毛病,这种心态的结果,很可能造成报道事实在细节上真实,在整体上却不真实;在一方面看来是真实的,在另一方面却是不真实的,但在总体上仍然是虚假的,实际上报道还是失实的。有一个年轻记者,去采访了一个街边的乞丐。乞丐告诉记者,他马上就会是百万富翁了,因为他家因搬迁的官司就要落实了,信访局的人告诉他会有一百万元。他的孩子们家庭条件都不错,但他不愿拖累孩子,所以出来讨钱。报社的一老编辑认为,这是个假新闻。年轻记者不服气,他认为一切都是真的,因为他到现场去采访了,他还拍照了,他有采访记录和照片为证。老编辑告诉他,你也许真的亲眼看见了一些事情,那是事实,但这个老人所说的情况可就不是
2010.05
事实了,首先信访局不会回答他打官司的事,其次他的孩子既然比较富裕,怎么还让老人去乞讨,老人既然不愿拖累孩子,但他乞讨却实际上是拖累社会和他人,这种损人利己的思想也有问题。年轻记者后来去核实了情况,他发现这个乞讨老人说的话居然多是信口开河,他之所以要那样说,是因为看见记者来采访,一时兴奋“想说点有意思的”。
在批评性报道中,最容易出现因采访不全面而造成报道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或者完全相反的情况,特别关于官司、纠纷的事件报道,这些报道由于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各个层面的人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对事件本身就有不同的乃至相反的看法和意见,经常会出现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所以如果我们只是采访一方面的当事人,我们的报道就可能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这当然既是对另一方的不负责任和不公平,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发言发声的机会,也很容易对事实进行片面和扭曲报道。这是很值得新闻从业者高度注意的。
聪明的新闻工作者总是善于从多方面来收集信息,所以他们的采访,总是多方面的,尽量做到“全方位”———尽一切力量采访到能采访到的采访对象。对于纠纷类的事件,
则一定要采访到“另一方”,让这一方也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事件进行解释和阐述,如有可能,也很乐意采访与此事关系较远或者没有关联的“第三方”或“第四方”
,听取他们以旁观者的心态对该事件的看法。为了尽可能的客观真实,他们在报道中还会尽力呈现多方的意见,以对事实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阐释。当然,找上级领导核实,或者咨询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对事件的评价,也是保证报道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夸大了的事实”是不是真实事实应该是真实的,但夸大了的事实还是不是真实的呢?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见到夸大了的事实却习以为常,并把它误认为是真实的。出现这种现象是有其存在基础的:一是新闻本身要求报道的事实要有特色,要突出,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让自己采写的人或事显得“不一般”,就有意无意地夸大报道对象,以此达到上稿的标准,并期望能引起受众的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被报道对象出于宣传自己的需要,为了达到更强烈的效果,也会有意夸大其词,从而让本来真实的事添加了虚假的成分,让新闻报道因为事实被夸大而成为了不实报道。
一位老编辑这样介绍他“把关”经验:不用过多核实,对于目前我们新闻报道中的有些稿件,他一眼就能看出虚假。这也是因为,现今我们有些行业的报道中,虚假成了“通病”(这也说明夸大事实”导致报道失实的情况,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他举例说,例如我们在报刊中常见的一些药品报道,总能看见“治癌”、“癌症克星”、“攻克癌症”的字眼,这些药品,也许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辅助、
调理作用,但一夸大就成了能“治好癌症的药”。癌症的攻克在世界医疗界都还是大难题,谁在征服癌症的某一研究领域略有进展都可能得诺贝尔奖,那些药品哪里就有那么神奇的疗效呢?虚假的成分一看就知。这些药的药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一经夸大实际上就成了谎言,这样的报道当然是虚假失实的。
令人吃惊的是,如果我们略加注意,就能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轻易收集到“夸大”不实的例子和做法。例如一些称谓,如“某某之王”、“某某第一人”
、“某某之冠”等字眼,是我们常见“““
诸报端的称号,但这些称号是否恰当呢,大多数时候就值得商榷。一位老新闻人曾经就此现象责问到:你说你是某某第一人,那么你是什么时段的第一人?是什么范围的第一人呢?如果你只是本年度的第一人,但报道中却把你做成了似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你本来只是一个县区的第一人,但报道中却偷换了概念,把你说成好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一了……那就是骗人,是虚假报道。新闻工作者必须引以为戒。
新闻报道中也许并不排斥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在描写性的词语中也能见到某些夸张性用语,但对事实的客观性报道,却不能借用夸张,夸大了的事实其实就是虚假,更毋庸说无中生有,为了夸大而将没有的说成是有的,那就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本原则。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新闻工作者首先得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给报道对象“添光加彩”。其次,采访要“腿到心到”
,对夸大其词的虚假现象要有鉴别能力。第三,业务学习也至关重要,新闻工作者博闻强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一些夸大的言辞并不高明,根据一些理论常识就可以判明是非。
四、“材料真实”是不是真实在新闻报道中,也许最奇妙的一种现象应该是:材料是真实的,但报道却可能是虚假的或者失实的。这里的材料,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其中还包括文件资料、信息资料以及一些事件资料。在西方的一些媒体中,他们惯常使用这样一种方法:他们在报道中,似乎言必有证据,言必有材料,而这些材料和证据,又确实存在,或者能查找到,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报道出来的事实,却是歪曲的,至少是偏离了客观真实的。这其中有一个“主观选择”的问题,事
CHUANMEILUNYUAN
传媒论苑
实上,这种报道总是有一个“先入为大城市,不可能不发生交通事故,而主”的模式在作怪,由于偏见或各种发生那几起交通事故,无论从数量和复杂心态的作用,在采访报道时,有严重程度上看,本来就是在正常的范意无意间,他们总是先在大脑中设置围之内。可以说,该报的该组报道,在一个主题,然后再根据这个主题去寻一些细节上是真实的,在整体事实上找材料加以说明。由于这个主题的不却是虚假的,它给受众营造了一种该科学、不客观,那么他们的报道也就市
“交通混乱事故频发”的假象,在一注定了失实,这也就难免其新闻报道定程度上,它影响了该市的外部环境中会出现
“以事实制造的虚假”的怪形象。
胎。这种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更巧妙的这些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伪真实”而已,在西方媒介圈内却很命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报道真流行。他们的报道方式和宣传用心,实?也许我们首先要注意这种误区: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材料真实并不等于新闻报道真实;细新闻报道中,“所有的小真实凑节真实或者部分真实并不等于新闻成一个大虚假”
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报道真实;所有的新闻的小真实也不思考和防范的。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新等同于新闻报道真实。真实的新闻报闻媒介中并不少见,它最突出的表现道,应该对事件全面的、本质的、科学在编辑的工作中,特别表现在一些集的真实呈现。全面的真实才能避免那纳性的组稿和版面中。有一家报纸,种只拿事实的部分或细节说事,一叶它一次性做了几个版的“本月本市交障目,而否定或违背了事实整体的基通案例一览”
。在这组报道中,十几篇本状况,那实际上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稿子全部是该市各大媒体刊登过后种歪曲;本质的真实可以去伪存真,重新编辑的,这些稿件都是对该月严不为假象假话所迷惑,从根本上把握重交通案件的报道。表面上看起来,报道对象的真实状况;科学的真实可所有的稿件都没有问题,都是真实地以按客观规律、按知识逻辑去判断是报道了真实的案例,而且都是“旧稿非,透过报道对象的外在表象,以科新用”而已。但稿件刊发后,却受到上学的思维和方式去正确认识其核心级多个部门的批评,因为它对全市当内容。只有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们月交通情况的报道严重失实!事实才可能真正开展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上,据有关部门证实,该市该月的交建设。
通情况在全市最近几年里,可以算是(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最好的月份之一。一个几百万人口的
政治学院
)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