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

一、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1)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

判断题: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期初余额进行审查的时候,将期初余额与上年的期末余额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讲解】×

(2)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工作底稿,如果以前期间均由具有良好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范围通常仅限于一般性复核;

(3)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在初次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高时。

2、分析性复核

(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等问题。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核算上的错误。

(3)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错误。 ……

3、检查固定资产增加→针对来源不同的固定资产

(1)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其计价是否正确,其入帐价值是否包括买价和税费

(2)自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一系列支出均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其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部分以会计上规定为准 。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双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

……

4、检查固定资产减少

固定资产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 其审计要点如下:

(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6、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通常审核采购发票、购货合同等予以确定;

(2)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验证有关融资租赁合同,证实其并非经营租赁;

(3)对房地产类固定资产,需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7、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的重点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如为初次审计,则应适当扩大观察范围。

8、确定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和残值是否合理

9、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此处应结合会计知识进行判断

10、检查固定资产的保险

11、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12、检查因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调整的固定资产

13、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14、检查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

15、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

16、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二、 累计折旧审计

(一)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二)累计折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3、根据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性复核→结合固定资产的分析性复核学习

(1)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结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其是否合理。

4、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

(1)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是否正确;

(2)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停止计提折旧;

(3)包含土地使用权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提的折旧是否正确;

(4)因更新改造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停止计提折旧,因大修理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照提折旧;

(5)对按规定予以资本化的是否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并在下次装修时将该项固定资产装修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6)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按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是否在,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7)对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是否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8)未使用、不需用和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是否按规定计提折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5、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与上期分配方法是否一致

6、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

7、 将“累计折旧”帐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帐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的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

8、 结合固定资产审计,检查其折旧计提的计算是否正确

9、 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累计折旧的,取得有关资产评估报告,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0、检查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固定资产审计

一、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1)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

判断题: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期初余额进行审查的时候,将期初余额与上年的期末余额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讲解】×

(2)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工作底稿,如果以前期间均由具有良好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范围通常仅限于一般性复核;

(3)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在初次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高时。

2、分析性复核

(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等问题。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核算上的错误。

(3)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错误。 ……

3、检查固定资产增加→针对来源不同的固定资产

(1)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其计价是否正确,其入帐价值是否包括买价和税费

(2)自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一系列支出均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其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部分以会计上规定为准 。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双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

……

4、检查固定资产减少

固定资产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 其审计要点如下:

(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6、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通常审核采购发票、购货合同等予以确定;

(2)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验证有关融资租赁合同,证实其并非经营租赁;

(3)对房地产类固定资产,需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7、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的重点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如为初次审计,则应适当扩大观察范围。

8、确定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和残值是否合理

9、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此处应结合会计知识进行判断

10、检查固定资产的保险

11、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12、检查因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调整的固定资产

13、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14、检查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

15、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

16、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二、 累计折旧审计

(一)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二)累计折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3、根据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性复核→结合固定资产的分析性复核学习

(1)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结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其是否合理。

4、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

(1)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是否正确;

(2)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停止计提折旧;

(3)包含土地使用权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提的折旧是否正确;

(4)因更新改造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停止计提折旧,因大修理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照提折旧;

(5)对按规定予以资本化的是否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并在下次装修时将该项固定资产装修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6)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按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是否在,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7)对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是否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8)未使用、不需用和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是否按规定计提折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5、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与上期分配方法是否一致

6、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

7、 将“累计折旧”帐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帐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的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

8、 结合固定资产审计,检查其折旧计提的计算是否正确

9、 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累计折旧的,取得有关资产评估报告,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0、检查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相关文章

  •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象不能单纯地说成是建设单位,它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技术经济过程,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全涉及到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金融部门.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等,上述所有单位在 ...查看


  • 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一 ...查看


  • 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做法与体会
  • 瑞金市审计局着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创新方法,推行了两全监督和财政审计双把关制度,科学规范审计程序,完善相关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重点突出,程序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1.抓住重点,不遗余力推行"两全监督 ...查看


  • 初级审计考纲
  • 审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科目一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 一.概论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2. ...查看


  • 2016年初级审计师真题答案+381 709 321出成绩付
  • l.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的施行起始时问为: A.2010年3月1日 B.2010年5月1日 C 2010年6月1日 D.2011年1月1日 [答案]B 2.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决定,体现 ...查看


  • 2016中级审计考试大纲
  • 科目一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 一.概论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2.熟悉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手段 3. ...查看


  • 审计方案(离任)
  • 关于对ABC公司XX主任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方案 为顺利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对ABC公司(简称:ABC公司)xx主任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依据<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七号)与<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第二条 审计法所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第四条 审计法所称财务收 ...查看


  • 初级审计师考试07
  • 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审计职能是审计行为本身固有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查看


  • 审计课件3
  •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 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影响因素: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审计能力. 二.审计目标的演变 第一阶段:揭弊查错 第二阶段:验证财务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