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三国演义》
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 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如何看待有道理即可。)
2.《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3.《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4.《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5.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能写出五个即可)
6《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
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
答: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故事略。
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8.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9.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答:周瑜想杀死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当船的一边被射满后,诸葛亮令调转船头,等到被箭射满后才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10.空城计”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答:诸葛亮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
扫。他自己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司马懿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有伏兵,下令退兵。
11.简述空城汁的主要内容。
答: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后,只有2500军士驻守在西城。这时司马懿引大军15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诸葛亮当即传令,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不准出入城门和高声讲话,大开四个城门。诸葛亮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琴声丝毫不乱。司马懿看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12他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13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答: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他让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分两队在长坂桥后跑,等到曹军来到前,他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14简述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
答:曹操中庞统连环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而时值隆冬,独缺东风,忧而成病。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于是在南屏山筑坛让孔明作法借风,瑜嫉其能,暗遣丁奉、徐盛于风起时杀之。诸葛亮却预遣赵云舣舟而待,同回夏口。 15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人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16用四个四字句概括曹操的性格特征。
答: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用人、奸诈残忍。
17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答: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可惜自己上将颜良、文丑不至。关羽主动请战,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其时其酒尚温。
18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
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
19简单概括说明“赤壁之战”
答:败给孙刘联军的。曹操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初战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为减弱风流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下令将战船相连,埋下隐患;相信黄盖的诈降,放松了警惕;被周瑜火烧连船,又遭穷追猛打,大败。
20.蜀汉灭亡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 答: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穷兵黩武、不善用人等。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统一天下已不可能;蜀魏百姓均已厌战,诸葛亮逆此而行,连年北伐。不善用人:未选拔有才能的人,所提拔的蒋琬等人过于谨小慎微;让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
21.简析《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及曹操,刘备表现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的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
2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人物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
曹丕(187-226)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远、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虽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靠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
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1]。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死于宝鸡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诸葛亮。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221),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
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刘禅,生于公元二○七年,死于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于成都,称帝时十七岁。在位期间,由丞相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炎兴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
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主要战役
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年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问题
1】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答: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河,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2】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答: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
二】“奸绝”一代枭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 杀华佗杀吕伯奢家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四】“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
五】张飞-----"猛",五虎上将之二,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
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
情节:大闹长坂坡夜战马超智取瓦口隘义释颜严虎牢关大战吕布
六】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性格:忠心耿耿英勇无敌浑身是胆治军有方
情节: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汉水以寡敌众力斩五将
七】“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 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八、“既生瑜,何生亮”-----周瑜
《三国演义》之谋略篇
1、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2、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并大打出手,曹操坐收渔利。
3、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5、巧献连环:赤壁之战前,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愁,向庞统求教。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于是建议把船只大小搭配,用铁链锁住连环,上铺宽木板,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履平地。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6、郭嘉遗计定辽东:众将请令攻辽东,曹操依计按兵不动。数日之后,公孙康带着袁熙、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辽东归操所有。原来郭嘉遗书上写:二袁投辽东,不可出兵;公孙康一直害怕会被二袁吞并,二袁前去投靠,他必有疑心。若出兵,必联合抗击;若不出兵,必自相残杀。
7、木牛流马: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8、诈病夺权: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
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祭扫曹叡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三国演义》
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 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如何看待有道理即可。)
2.《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3.《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4.《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5.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能写出五个即可)
6《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
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
答: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故事略。
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8.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9.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答:周瑜想杀死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当船的一边被射满后,诸葛亮令调转船头,等到被箭射满后才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10.空城计”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答:诸葛亮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
扫。他自己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司马懿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有伏兵,下令退兵。
11.简述空城汁的主要内容。
答: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后,只有2500军士驻守在西城。这时司马懿引大军15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诸葛亮当即传令,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不准出入城门和高声讲话,大开四个城门。诸葛亮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琴声丝毫不乱。司马懿看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12他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13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答: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他让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分两队在长坂桥后跑,等到曹军来到前,他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14简述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
答:曹操中庞统连环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而时值隆冬,独缺东风,忧而成病。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于是在南屏山筑坛让孔明作法借风,瑜嫉其能,暗遣丁奉、徐盛于风起时杀之。诸葛亮却预遣赵云舣舟而待,同回夏口。 15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人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16用四个四字句概括曹操的性格特征。
答: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用人、奸诈残忍。
17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答: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可惜自己上将颜良、文丑不至。关羽主动请战,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其时其酒尚温。
18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
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
19简单概括说明“赤壁之战”
答:败给孙刘联军的。曹操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初战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为减弱风流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下令将战船相连,埋下隐患;相信黄盖的诈降,放松了警惕;被周瑜火烧连船,又遭穷追猛打,大败。
20.蜀汉灭亡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 答: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穷兵黩武、不善用人等。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统一天下已不可能;蜀魏百姓均已厌战,诸葛亮逆此而行,连年北伐。不善用人:未选拔有才能的人,所提拔的蒋琬等人过于谨小慎微;让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
21.简析《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及曹操,刘备表现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的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
2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人物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
曹丕(187-226)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远、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虽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靠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
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1]。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死于宝鸡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诸葛亮。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221),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
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刘禅,生于公元二○七年,死于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于成都,称帝时十七岁。在位期间,由丞相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炎兴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
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主要战役
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年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问题
1】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答: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河,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2】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答: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
二】“奸绝”一代枭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 杀华佗杀吕伯奢家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四】“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
五】张飞-----"猛",五虎上将之二,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
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
情节:大闹长坂坡夜战马超智取瓦口隘义释颜严虎牢关大战吕布
六】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性格:忠心耿耿英勇无敌浑身是胆治军有方
情节: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汉水以寡敌众力斩五将
七】“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 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八、“既生瑜,何生亮”-----周瑜
《三国演义》之谋略篇
1、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2、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并大打出手,曹操坐收渔利。
3、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5、巧献连环:赤壁之战前,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愁,向庞统求教。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于是建议把船只大小搭配,用铁链锁住连环,上铺宽木板,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履平地。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6、郭嘉遗计定辽东:众将请令攻辽东,曹操依计按兵不动。数日之后,公孙康带着袁熙、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辽东归操所有。原来郭嘉遗书上写:二袁投辽东,不可出兵;公孙康一直害怕会被二袁吞并,二袁前去投靠,他必有疑心。若出兵,必联合抗击;若不出兵,必自相残杀。
7、木牛流马: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8、诈病夺权: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
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祭扫曹叡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