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级 上 课 题 12.2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法
册
物理
学科教学案 课
编号 型
2 新授
2015 年
月 学
日 第
周 案
星期
主备人
执教者 备注
熔化与凝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 点。 3.会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知道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用图像直观表示物质熔化、凝 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探究物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熔化过程中冰与石蜡的温度变化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巡视,适时指 选用碎冰和石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它们的 温度和物态的变化,并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及时记录在 导,了解学生 课本第 10 页的表格中。 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冰和石 学习疑难 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画图并与小 组同学交流
教 案
具
引导学生交 实验所用器材 课件 流 展示
学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发放学 案 复习回忆并 预习
备注
水有哪几种状态?你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吗?
合作探究
一、熔化 活动 1: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 否变化?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一样吗? 2.猜想与假设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猜想,你准备选哪些物质为 研究对象?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实验时需要观察哪些现 象?记录那些数据? (2)观察课本图 12-17 所示的实验装置,思考并回 答如下问题: ①今天室内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在做冰熔化实验 时,不用酒精灯和热水加热可以吗?为什么? ②实验采用“水浴法”,为什么? ③温度计液泡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5.分析与论证 根据冰与石蜡的熔化图像,思考如下问题: (1)图像中纵、 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冰与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有什么不同? (2) 冰经过缓慢加热温度如何变化?当温度达到多 少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变化?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又如何变化?
总结交流实 验结论
分析收集的 数据, 交流所 得出的结论
提出问题,明 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进 行探究活动
(3) 冰熔化与石蜡熔化的观察有哪些不同之处?它 们在熔化过程中各有什么规律? 6.交流与合作 思考讨论课本第 11 页第一段中的问题。除此之外, 你还有什么疑问?
指 导
学 生 分组讨论 设计实验
填一填 1.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在 0℃时会 ,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 2.石蜡没有一定的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加 热,温度 。
学
二、熔点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完 成实验探究 阅读课文, 讨 论并回答问 巡视,适时指 导,了解学生 学习疑难 题
备注
达标测试:
1.【海南省 2015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 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 像是 ( )
活动 2:阅读课本第 11~13 页“熔点”标题下的内 容,思考讨论: 1.晶体、非晶体各有哪些特点?
2.晶体熔化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你认为吸收了 热量起什么作用?如果停止加热,熔化还能继续吗?
2.【吉林省长春市 2015 年中考物理试题】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3.(2015 常州)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 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 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 变.“ 神奇物质”在 55℃( A.一定处于固态 ) B.一定处于液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什么是熔点?根据晶体的熔点表分析: -220℃和 -180℃的氧、-20℃和 48℃的海波各是什么状态?
三、凝固 活动 2:阅读课本第 13~14 页“凝固”标题下的内容, 思考讨论: 1.凝固与熔化是什么关系?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 有什么关系? 2.在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 的? 3.在 0℃时,水可能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4. (2015 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 阅读自学 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体”或“非晶体” )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 (3)图乙中第 3min 时,物质处于 ▲ 态. ▲ (选填“晶
自我反思:
1.本节实验中你的收获什么?
板书设计:
学生反思本 2.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你是 怎么解决的? 作业 见同步学习 P44-45 1-----7 节收获
教学反思:
九 年级 上 课 题 12.2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法
册
物理
学科教学案 课
编号 型
2 新授
2015 年
月 学
日 第
周 案
星期
主备人
执教者 备注
熔化与凝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 点。 3.会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知道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用图像直观表示物质熔化、凝 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探究物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熔化过程中冰与石蜡的温度变化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巡视,适时指 选用碎冰和石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它们的 温度和物态的变化,并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及时记录在 导,了解学生 课本第 10 页的表格中。 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冰和石 学习疑难 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画图并与小 组同学交流
教 案
具
引导学生交 实验所用器材 课件 流 展示
学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发放学 案 复习回忆并 预习
备注
水有哪几种状态?你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吗?
合作探究
一、熔化 活动 1: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 否变化?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一样吗? 2.猜想与假设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猜想,你准备选哪些物质为 研究对象?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实验时需要观察哪些现 象?记录那些数据? (2)观察课本图 12-17 所示的实验装置,思考并回 答如下问题: ①今天室内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在做冰熔化实验 时,不用酒精灯和热水加热可以吗?为什么? ②实验采用“水浴法”,为什么? ③温度计液泡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5.分析与论证 根据冰与石蜡的熔化图像,思考如下问题: (1)图像中纵、 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冰与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有什么不同? (2) 冰经过缓慢加热温度如何变化?当温度达到多 少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变化?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又如何变化?
总结交流实 验结论
分析收集的 数据, 交流所 得出的结论
提出问题,明 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进 行探究活动
(3) 冰熔化与石蜡熔化的观察有哪些不同之处?它 们在熔化过程中各有什么规律? 6.交流与合作 思考讨论课本第 11 页第一段中的问题。除此之外, 你还有什么疑问?
指 导
学 生 分组讨论 设计实验
填一填 1.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在 0℃时会 ,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 2.石蜡没有一定的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加 热,温度 。
学
二、熔点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完 成实验探究 阅读课文, 讨 论并回答问 巡视,适时指 导,了解学生 学习疑难 题
备注
达标测试:
1.【海南省 2015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 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 像是 ( )
活动 2:阅读课本第 11~13 页“熔点”标题下的内 容,思考讨论: 1.晶体、非晶体各有哪些特点?
2.晶体熔化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你认为吸收了 热量起什么作用?如果停止加热,熔化还能继续吗?
2.【吉林省长春市 2015 年中考物理试题】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3.(2015 常州)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 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 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 变.“ 神奇物质”在 55℃( A.一定处于固态 ) B.一定处于液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什么是熔点?根据晶体的熔点表分析: -220℃和 -180℃的氧、-20℃和 48℃的海波各是什么状态?
三、凝固 活动 2:阅读课本第 13~14 页“凝固”标题下的内容, 思考讨论: 1.凝固与熔化是什么关系?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 有什么关系? 2.在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 的? 3.在 0℃时,水可能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4. (2015 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 阅读自学 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体”或“非晶体” )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 (3)图乙中第 3min 时,物质处于 ▲ 态. ▲ (选填“晶
自我反思:
1.本节实验中你的收获什么?
板书设计:
学生反思本 2.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你是 怎么解决的? 作业 见同步学习 P44-45 1-----7 节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