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入门技巧-----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锤炼

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词汇贫乏,即“语言贫血症”。一个人如果患了贫血症,就会面目苍白,无精打采; 一篇文章如果患了“语言贫血症”,则显得苍白无力,枯燥无味。词汇丰富的文章,如同一个气血充满、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人一样,富丽多姿,文采飞扬。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并能将学过的词语运用到文章中去。读名家的美文,那些精彩的段落,大都是好词密度大。

词语的训练,要着重进行动词、形容词、副词及关联词的训练。下面提供几种我们常用的训练方法。

(1)限字联词成句法。

例一: 运用提供的词语,各写一段话。(不超过80字)

《夏夜》 皎洁 清辉 倩影 袅娜 静谧 甜美

一轮皎洁的明月,在静静的河面上洒下柔和的清辉,河岸上杨柳的倩影随着夏夜的清风袅娜地舞动,不远处的树林里一片静谧,花草也早已带着甜美的微笑沉沉地睡去了。 (华师一附中高一 雷晓璐)

例二:写一段话描写春景,文段中必须运用不少于6个形容不同颜色的词语。(不超过200字) 春晨,蓝湛湛的天空出现了绯红的云霞, 山谷被映照得碧里透红,秀丽如画。我站在叠翠含烟的山上,放眼望去,只见西面山坡上的桃林染着片片粉红的云,山脚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夹岸长满了杨柳,那袅娜的枝条已开始吐绿喷翠了。那呢喃的紫燕,在树从里忙忙碌碌地穿巡,向大地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快乐的黄莺,抖动着金灿灿的翅膀,欢唱着美妙的《春之歌》。哟! 好美的春色,好浓的春意啊!

(孝感高中1984届高一 李海涛)

句子的锤炼

句子的锤炼包括:整句与散句的锤炼; 四字短语的锤炼; 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训练方法很多:如文句仿写、文句改写、句式变换、按修辞要求写句子等等。

训练题示例:

(1)比喻格仿写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 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2)按照给出的尾句各补写一段话。不超过60字。

①„„啊! 多么美妙的音乐。(要有两个通感句)

②„„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要有4个四字短语和2个比喻句)

③„„这里的变化真大,我简直不相信我的眼睛。(要有1个排比句和2个比喻句)

句群的锤炼

句群的锤炼主要是让学生作文时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可选用名家作品中的精采句群供学生仿写。

冰心在一次作文培训班上曾这样讲道:

书里面好的句子最好抄下来。例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句子,到现在我有时还把它抄下来,如我刚才举的《尼罗河上的春天》一文里我就偷了《三国演义》里一句话,大家看出来了没有? 《三国演义》的四十九回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一段,写的有声有色: 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察掌,准备厮杀。是日看看近夜,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说。”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带竞飘西北,一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我十分欣赏这段的有力的描写,就把它偷到这篇文章里了,我说:“河的两岸,几座高楼尖顶的长杆上,面面旗帜都展开着,哗哗地飘向西方,遍地的东风吹起了。”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西方有一句话: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例一: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你时而歌唱,欢笑; 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 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例二: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在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热烈的掌声。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你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例三: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一次挫折,就是对意志的一次考验; 一次挫折,就是对经验的一次积累; 一次挫折,就是对命运的一次挑战。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挫折。但是我知道:月缺了,总有圆的时候; 风起了,总有停的时候; 山阻了,总有移走的时候; 水隔了,总有填平的时候,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路怎么能没有坦荡的时候?

三比之法

所谓“三比之法”,即排比、比喻、对比的综合运用。

荀子《劝学》,通篇运用三比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考满分作文中多用三比之法。

例如:

(1)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 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 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绿的乐章》)

(2)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 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舟楫的残骸; 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决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

(4)绿,是夏日树阴下的那潭清泉,里面荡漾着几根绿油油的小草。绿,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引得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绿,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成为脍炙人口的美文。(《找寻自己的绿》)

(5)蜡烛有心,于是它能垂泪,能给人间注入粼粼的光波; 杨柳有心,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百花有心,于是它们能在阳光里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蜡烛有心》

(6)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四字短语

在文中恰当地运用四字短语,可以使文句富有节秦奏感,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例一:

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毛泽东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 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自信—登山的云梯》)

例二:

云卷云舒,卷舒的是心灵的纯净无瑕;

雁过雁往,过往的是人性的清影丽姿;

花开花落,开落的是灵魂的郁秀馨香;

在清晰如水的明镜前,我们审视自己的瑕疵,不退惧,不避缩。坦实诚挚地擦掉污点,我们就能获得穿透灵魂的微笑。

例三: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例四: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缩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引诗入文

即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文字里,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使文章显得富有诗情画意,典丽脱俗。

如:

例一:

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像宁之问在《桂阳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

例二:

危机四伏的沙场上,有人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途未卜的歧路口,有人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春雨绵绵的小河边,有人低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黑暗监狱的墙壁上,有人疾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例三: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 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完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例四: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 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 我,也决心像他们那样,追求拥有坚韧的品格。(天津考生《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例五:

如果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会背上一个旅行包,与王维一起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佳境,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会与李清照登上那叶诗的扁舟,在黄昏后共饮一杯酒,分担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 我会与苏东坡一再游赤壁,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壮观景色; 我会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在花园里痛饮。

化诗入文

就是将古典诗词中的意境自然地化入文中,为我所用。

训练题示例:

例一:化用“鸡声茅店月”入文。

薄薄的雾上来了,天空渐渐泛青,发白。守望了一夜的月亮似乎也累了,在云中走走停停。小村中的几座茅屋,就沐浴着淡淡的月光,静卧在弯弯的小河边。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声鸡鸣,伴着几声狗叫,更衬出这乡村的宁静。在这宁静中,新的一天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例二:化用“草色遥看近却无”入文。

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以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磁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娟秀如女人的长眉。

例三:化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入文。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么灿烂,多么惹人喜爱。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受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的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撼着我的心。昨天,它是那么艳丽,芬芳; 今天,为了让果实有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翩然飘落,与大地融为一体。

例四: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入文。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那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像千万朵盛开的梨花。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着,

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美文临摹

诵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技巧。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年,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袜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 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完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能干,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要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原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许多,经历了许多,也做了许多。她曾经年

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绘“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 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是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①本文写雨却意不在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雨以灵性,抒写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由衷赞美之情,意境美,语言美,诗情画意,情浓意远。请体味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本文词语锤炼颇见功力,请注意体会文中加“△”号的词语的作用。

③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美化了意境,也美化了语言,请注意体会文中加横线的诗句的作用。

④本文在修辞手法和句式选择上都别具匠心,请注意学习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技巧。 ⑤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技巧,以《风》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古文仿写

根据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适量地进行古文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奇妙的功效。

学生习作:

黄鹤楼赋

南维高拱,极目楚天,北斗平临,尽收云梦,擒蛇望龟,金鹤驻足。北镇大江之惊涛,南安荆楚之黎庶,西接天府之膏腴,东连吴越之沃土。九省通衢,聚四方之英杰; 唯楚有才,变历史之风云。雄胜岳阳楼,壮盖滕王阁,名冠群楼,享誉四海。

重阳前后,岁在庚辰。阁楼高可摘星辰,四座雄而震龙伯。登崇阿于林阴,赋诗词于名楼。念太白之别情,感崔颢之乡愁; 大浪千叠,疑周郎之雄兵; 彤霞万里,惊赤壁之烈焰; 苍松古槐,仰武穆之忠魂; 香檀紫竹,慕屈子之高风。黄瓦红柱,鱼龙凌空。虹桥与仙楼齐名,涛声与金石共歌。高山流水,天下知音; 千湖环绕,渔歌互答。微风不寒,拂面若杨柳之息; 楚乐飘升,嘤嘤唤黄鹤归来。

大江东去,烟波浩淼; 朝暮之间,变幻万端。朝雾起而失晴川之树,暮霭笼而隐龟山之塔。白云红日,引百鸟来朝; 朝晖落霞,逗江豚出水。楚天神韵,江城风采,虽东坡豪词,青莲佳句不能状其形貌,子安之赋,范公之文不能名其佳处也。

古往今来,看英雄辈出; 少年得志,知时运自创。朝读诗书,暮修人伦,展翅而上九万里,焉用好风频借力? 我辈生遇其时,岂甘蓬蒿! 少当益壮,当吞云吐雾于九天; 志存高远,应击浪遏舟于中流。兴万里之江山,旺千年之社稷。

璐,年方及笄,慕织锦之慧,叹咏絮之才,锥锋不利,敬毛遂之脱颖,班门弄斧,鄙义府之忧叹。有才必施,有策必献,不待杨意,不等三顾,怀鸿鹄之志,借六月之息,上九万里何难! 我辈豪情,各领风骚。

词语的锤炼

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词汇贫乏,即“语言贫血症”。一个人如果患了贫血症,就会面目苍白,无精打采; 一篇文章如果患了“语言贫血症”,则显得苍白无力,枯燥无味。词汇丰富的文章,如同一个气血充满、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人一样,富丽多姿,文采飞扬。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并能将学过的词语运用到文章中去。读名家的美文,那些精彩的段落,大都是好词密度大。

词语的训练,要着重进行动词、形容词、副词及关联词的训练。下面提供几种我们常用的训练方法。

(1)限字联词成句法。

例一: 运用提供的词语,各写一段话。(不超过80字)

《夏夜》 皎洁 清辉 倩影 袅娜 静谧 甜美

一轮皎洁的明月,在静静的河面上洒下柔和的清辉,河岸上杨柳的倩影随着夏夜的清风袅娜地舞动,不远处的树林里一片静谧,花草也早已带着甜美的微笑沉沉地睡去了。 (华师一附中高一 雷晓璐)

例二:写一段话描写春景,文段中必须运用不少于6个形容不同颜色的词语。(不超过200字) 春晨,蓝湛湛的天空出现了绯红的云霞, 山谷被映照得碧里透红,秀丽如画。我站在叠翠含烟的山上,放眼望去,只见西面山坡上的桃林染着片片粉红的云,山脚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夹岸长满了杨柳,那袅娜的枝条已开始吐绿喷翠了。那呢喃的紫燕,在树从里忙忙碌碌地穿巡,向大地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快乐的黄莺,抖动着金灿灿的翅膀,欢唱着美妙的《春之歌》。哟! 好美的春色,好浓的春意啊!

(孝感高中1984届高一 李海涛)

句子的锤炼

句子的锤炼包括:整句与散句的锤炼; 四字短语的锤炼; 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训练方法很多:如文句仿写、文句改写、句式变换、按修辞要求写句子等等。

训练题示例:

(1)比喻格仿写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 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2)按照给出的尾句各补写一段话。不超过60字。

①„„啊! 多么美妙的音乐。(要有两个通感句)

②„„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要有4个四字短语和2个比喻句)

③„„这里的变化真大,我简直不相信我的眼睛。(要有1个排比句和2个比喻句)

句群的锤炼

句群的锤炼主要是让学生作文时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可选用名家作品中的精采句群供学生仿写。

冰心在一次作文培训班上曾这样讲道:

书里面好的句子最好抄下来。例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句子,到现在我有时还把它抄下来,如我刚才举的《尼罗河上的春天》一文里我就偷了《三国演义》里一句话,大家看出来了没有? 《三国演义》的四十九回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一段,写的有声有色: 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察掌,准备厮杀。是日看看近夜,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说。”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带竞飘西北,一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我十分欣赏这段的有力的描写,就把它偷到这篇文章里了,我说:“河的两岸,几座高楼尖顶的长杆上,面面旗帜都展开着,哗哗地飘向西方,遍地的东风吹起了。”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西方有一句话: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例一: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你时而歌唱,欢笑; 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 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例二: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在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热烈的掌声。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你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例三:依照下面的例文,仿写一段话。

一次挫折,就是对意志的一次考验; 一次挫折,就是对经验的一次积累; 一次挫折,就是对命运的一次挑战。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挫折。但是我知道:月缺了,总有圆的时候; 风起了,总有停的时候; 山阻了,总有移走的时候; 水隔了,总有填平的时候,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路怎么能没有坦荡的时候?

三比之法

所谓“三比之法”,即排比、比喻、对比的综合运用。

荀子《劝学》,通篇运用三比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考满分作文中多用三比之法。

例如:

(1)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 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 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绿的乐章》)

(2)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 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舟楫的残骸; 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决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

(4)绿,是夏日树阴下的那潭清泉,里面荡漾着几根绿油油的小草。绿,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引得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绿,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成为脍炙人口的美文。(《找寻自己的绿》)

(5)蜡烛有心,于是它能垂泪,能给人间注入粼粼的光波; 杨柳有心,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百花有心,于是它们能在阳光里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蜡烛有心》

(6)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四字短语

在文中恰当地运用四字短语,可以使文句富有节秦奏感,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例一:

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毛泽东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 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自信—登山的云梯》)

例二:

云卷云舒,卷舒的是心灵的纯净无瑕;

雁过雁往,过往的是人性的清影丽姿;

花开花落,开落的是灵魂的郁秀馨香;

在清晰如水的明镜前,我们审视自己的瑕疵,不退惧,不避缩。坦实诚挚地擦掉污点,我们就能获得穿透灵魂的微笑。

例三: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例四: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缩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引诗入文

即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文字里,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使文章显得富有诗情画意,典丽脱俗。

如:

例一:

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像宁之问在《桂阳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

例二:

危机四伏的沙场上,有人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途未卜的歧路口,有人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春雨绵绵的小河边,有人低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黑暗监狱的墙壁上,有人疾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例三: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 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完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例四: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 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 我,也决心像他们那样,追求拥有坚韧的品格。(天津考生《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例五:

如果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会背上一个旅行包,与王维一起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佳境,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会与李清照登上那叶诗的扁舟,在黄昏后共饮一杯酒,分担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 我会与苏东坡一再游赤壁,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壮观景色; 我会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在花园里痛饮。

化诗入文

就是将古典诗词中的意境自然地化入文中,为我所用。

训练题示例:

例一:化用“鸡声茅店月”入文。

薄薄的雾上来了,天空渐渐泛青,发白。守望了一夜的月亮似乎也累了,在云中走走停停。小村中的几座茅屋,就沐浴着淡淡的月光,静卧在弯弯的小河边。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声鸡鸣,伴着几声狗叫,更衬出这乡村的宁静。在这宁静中,新的一天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例二:化用“草色遥看近却无”入文。

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以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磁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娟秀如女人的长眉。

例三:化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入文。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么灿烂,多么惹人喜爱。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受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的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撼着我的心。昨天,它是那么艳丽,芬芳; 今天,为了让果实有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翩然飘落,与大地融为一体。

例四: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入文。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那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像千万朵盛开的梨花。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着,

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美文临摹

诵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技巧。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年,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袜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 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完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能干,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要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原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许多,经历了许多,也做了许多。她曾经年

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绘“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 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是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①本文写雨却意不在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雨以灵性,抒写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由衷赞美之情,意境美,语言美,诗情画意,情浓意远。请体味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本文词语锤炼颇见功力,请注意体会文中加“△”号的词语的作用。

③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美化了意境,也美化了语言,请注意体会文中加横线的诗句的作用。

④本文在修辞手法和句式选择上都别具匠心,请注意学习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技巧。 ⑤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技巧,以《风》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古文仿写

根据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适量地进行古文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奇妙的功效。

学生习作:

黄鹤楼赋

南维高拱,极目楚天,北斗平临,尽收云梦,擒蛇望龟,金鹤驻足。北镇大江之惊涛,南安荆楚之黎庶,西接天府之膏腴,东连吴越之沃土。九省通衢,聚四方之英杰; 唯楚有才,变历史之风云。雄胜岳阳楼,壮盖滕王阁,名冠群楼,享誉四海。

重阳前后,岁在庚辰。阁楼高可摘星辰,四座雄而震龙伯。登崇阿于林阴,赋诗词于名楼。念太白之别情,感崔颢之乡愁; 大浪千叠,疑周郎之雄兵; 彤霞万里,惊赤壁之烈焰; 苍松古槐,仰武穆之忠魂; 香檀紫竹,慕屈子之高风。黄瓦红柱,鱼龙凌空。虹桥与仙楼齐名,涛声与金石共歌。高山流水,天下知音; 千湖环绕,渔歌互答。微风不寒,拂面若杨柳之息; 楚乐飘升,嘤嘤唤黄鹤归来。

大江东去,烟波浩淼; 朝暮之间,变幻万端。朝雾起而失晴川之树,暮霭笼而隐龟山之塔。白云红日,引百鸟来朝; 朝晖落霞,逗江豚出水。楚天神韵,江城风采,虽东坡豪词,青莲佳句不能状其形貌,子安之赋,范公之文不能名其佳处也。

古往今来,看英雄辈出; 少年得志,知时运自创。朝读诗书,暮修人伦,展翅而上九万里,焉用好风频借力? 我辈生遇其时,岂甘蓬蒿! 少当益壮,当吞云吐雾于九天; 志存高远,应击浪遏舟于中流。兴万里之江山,旺千年之社稷。

璐,年方及笄,慕织锦之慧,叹咏絮之才,锥锋不利,敬毛遂之脱颖,班门弄斧,鄙义府之忧叹。有才必施,有策必献,不待杨意,不等三顾,怀鸿鹄之志,借六月之息,上九万里何难! 我辈豪情,各领风骚。


相关文章

  • 新颖独特的题目
  • 新颖独特的题目,高深的立意(丰富的思想感情),典型的写作素材,精巧的构思,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但要真正将所积累的写作素材,内心深处丰富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一篇优美的作文,还必须借助文字这个载体.语言文字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一个人好的理念,借 ...查看


  • 如何在作文中锤炼富有魔力的语言
  •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学方法 如何在作文中锤炼富有魔力的语言 吴玉玲◆ 语言是作文最直露的脸面,最直观的装饰,最直接的感觉,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古人留下了一个经典的说法:"锤炼".笔者认为, 要"锤炼"语 ...查看


  • 作文入门并不难
  • 作文入门并不难 作文人门第一步:学会写一两句完整的话 作文人门第五步: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做作业 学会节约 吃肯德基 失望 我变矮了 写好作文也容易 提分技巧一:抓住重点,把事物写具体 要点1 重点将事情的具体过程写细致 我病了 要点 ...查看


  • 金笔作文教材体系
  • 金笔作文教材体系 金笔作文新课程体系共分12个级别,其中1--3级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以及二年级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完成从一句话到一段话的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其中第3级完成从口语向书面 ...查看


  •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一.关于中考作文: 1.一种体裁:记叙文 2.两个原则:①真实才能动情:②妙语才能煽情 3.三字要求:①稳:②细:③精 4.四个流程:①审清题目:②立好中心:③选好材料:④写好提纲 5.五项技巧:①头脑灵活:②卷面整洁:③ ...查看


  • 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 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入门篇第三课人物描写#神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 教学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什么是神态 教学方法 ...查看


  • 初三英语作文训练技巧
  • 初三英语作文训练技巧 安县沙汀实验中学 昝林林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离中考也只有80多天了,现在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中,可能对于初三英语复习,最困惑的一个方面就是英语的书面表达,其实这也是非常困惑我的一个问题,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 ...查看


  • 黄金格作文
  • <黄金格作文> 胡国华老师在 35年的教学过程中, 从小学到中学到全国重点中学, 胡老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些自己独特的构想在脑海中开始形成,最终由实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 2010 年,胡老师35年心血结晶终于结出丰硕 ...查看


  •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技巧
  • 谈诗歌的用典 湖南株洲   朱柱石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技巧.用典属古人所说的"事类"或"用事"的范围.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