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引黄入晋工程之水,已分不清哪些是黄河水分子,哪些是汾河水分子。从黄河分流而来的水通过人工输水管道,最后汇入汾河,再流向包括太原城之内的缺水之地。
█ 汾河上兰村段
█ 二龙山顶俯瞰汾河,张珉拍摄
干渴自救的山西近些年在生态建设上下了狠功夫,龙城太原的都市改造及绿化工程也初见成效。作为太原人,在有时的沙尘雾霾之外,也欣喜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城市高架桥的修建,交通拥堵现象明显改善。我家住在学府街,原来去太原火车站怕堵车,常常有意绕滨河路再走迎泽大街,不堵车情况下也需要40多分钟,如果堵车就一个小时之外了。而如今重修了并州高架路,去太原火车站只需15分钟。
汾河从北到南穿越太原城。以汾河为界,太原城大体上分河东和河西。主要城区和山西省、太原市政府职能部门大都在河东,河西主要是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依汾河而建的滨河公园是太原人的骄傲所在,紧紧围绕“人、城市、生态和文化”的主题,属于公共景点,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是太原人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的好去处。
█ 汾河迎泽大桥
█ 汾河南中环段夜景
█ 汾河北中环桥
█ 汾河祥云桥
█ 汾河长风大桥,本组图片转载自网络。本文转载自网络的部分照片作者佚名,以此向各位作者致谢!
20世纪70年代后,汾河中下游逐渐断流,太原城区段的水流瘦弱不堪,并成为了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污渠,环境恶劣。1998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对太原城区段胜利桥至南内环桥6公里范围内(即一期工程)的河道进行了治理美化,蓄水,种植花草树木。2000年,工程刚刚竣工,瘦弱的汾河滩里重新注满大水,太原人争先恐后,如过节般涌向汾河岸,享受一条河流被重新整治后所带来的丰盈和美景。人们不约而同将这新生的河流,称作汾河公园或滨河公园。之后的几年里,太原人加大了对汾河的治理美化,继续向北、向南延伸,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并在胜利桥以北2.4公里范围内,建设成“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公园,书写了城市绿色生态的一篇大文章,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滨河公园的建设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园林景观和绿色生态等元素,将这段流经太原市的汾河当作宠儿一样,呵护、培养和装扮。沿河设有步道、绿化带、广场及公路。绿化带和广场分设不同的主题,种植形式内容各异的植物,建构个性语境的亭台廊榭、雕塑、草地、沙滩等。而东西岸并行的两条单向公路,即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便是太原城最早的高速路,许多司机宁愿绕行,也愿意在滨河路上无顾及地跑车。宽阔的汾河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架优美壮观的现代桥梁横跨两岸,这些桥梁造型不同,各有喻意,不仅是为交通之便,也充分点缀了河流,还表达了一个城市对一条河流的热爱赞赏之情。每当夜晚华灯开放,桥与河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在这些桥中,有一座不走车,是专用于游人观景的几何流线型桥梁,十分现代时尚,暖心贴意。
█ 汾河公园雁桥
█ 汾河公园跻汾桥
█ 汾河公园跻汾桥与远处的山西大剧院,本图转自昵图网
对河流的深情和对水的稀罕,可能许多南方人不懂北方人,更不懂干旱的黄土高原人。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到了太原,我从火车站接上他,专门通过东西向的迎泽大街,上了汾河东岸的滨河路,再向南、向东才拐进内城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只是为了让他对我们太原城有个美丽的印象。因为从北到南的那段滨河路,可以看到夜晚的汾河和汾河上的几座大桥。但我的小心思,朋友根本没看出来,他以为路就是这样走,城市大同小异,一条河几座桥算什么。他来自江南,湖泊和河流见得太多了。而我作为太原人,对水的宝贝情怀,对城市唯一的河流的珍爱之心,又有哪个江南人能懂呢。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多风干燥、雾霾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现代都市里,水的在场仿佛就是魂灵的最后坚守,使一座经历自然环境变迁和历史风暴吹拂的古老城市依然具备活力和朝气。
█ 汾河公园观汾阁
我的工作单位就在迎泽大街汾河桥东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午餐后,我都要下到桥底下,沿着汾河散步。一天向北,大约走1.5公里到达漪汾桥,再返回迎泽桥;一天向南,大约走1.2公里到达双塔西桥,再返回。在这来来回回的走动中,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沿岸的风景绿了又黄,黄了再白,然后再发新芽,重绽鲜花。河中小岛、河边沼泽地,常常有候鸟驻足,河中的野鸭则是一副主人的样子,悠闲自在。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两岸突然间就又冒出新派的高楼大厦。
█ 汾河公园,本组照片转载自网络
汾河公园独有的风光,给太原增添了别样的关于水的内蕴。除了一排排滨河新型住宅小区、现代商务区,这些年,沿岸新建的文化公益设施让人无限欣慰,如山西省博物院、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体育中心、山西煤炭交易中心、碑林园、山西大剧院等等。沿着微波荡漾的河流,漫游行走,观赏日新月异的两岸风光,突然觉得太原这个城市,不仅能以她2500多年的古老历史傲骄,同时她也是具有现代都市范的,着实让人感到心跳。许久或窝在室内,或远走他省,偶尔再来汾河岸,无论体验车流的速度、林立的高楼,还是窥视洋溢着自信、从容微笑的人群,都鲜明地感受到太原城的变化,小康生活似乎在这个城市,首先以精神面貌的形式体现着。
█ 汾河公园南延段与远处的山西体育中心,邓寅明拍摄
█ 汾河公园南延段
太原人在全国的口碑不赖。以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的客观角度讲,太原人的综合素质真的还不错:内心淳朴实在,勤劳刻苦,低调内敛,但喝酒和做人都豪爽守信,真诚热情。虽然放在全国看,太原的经济发展偏下,但民间深藏着各色能人、文化人、艺术家。像频频在境外获奖的新锐电影人贾璋柯;刚刚过去的2015年8月,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欣慈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二位是山西人的骄傲,也是太原人的骄傲。作为省城太原,在他们的成长史上或多或少都留有无法抹掉的色彩。
█ 汾河公园的黄昏,本组照片由凯撒拍摄
无论晨昏,还是白日,汾河两岸都能看到许多太原人,老人带着小孩,男女青年相伴,一家三口说说笑笑;散步的、慢跑的,抑或跳跃的。就连大桥下面,人们也利用来做了天然的歌唱舞台,总有那些精力充沛的人,十分愿意将时光嫁接于河流,以期滋润平实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再仅仅对远方充满向往,而终于试着阅读自己的城市,并学着爱她,包容她。
█ 汾河湿地公园
汾河水清澈沉静,两岸造型各异的建筑倒映在水中,野鸭漂浮,水鸟翻飞,一时竟让人忘了是在干旱缺水的北方黄土高原。发源于山区的汾河,经过太原城时,一改最初的野性,变得宽广、宁静,一派文艺小资。在此驻足停留,视野开阔,心胸不由得也能豁达起来。汾河,沿着古老的河道从北向南穿越太原城,它所携带的时间印迹,深深镌刻于人们心底,成为精神的底片。上善若水。对于水的特殊感情,让太原人或者任何一个山西人,对母亲河汾河怀有无限的敬意。
█ 2015年3月22日,在汾河公园南中环桥南戏水的白天鹅,张珉拍摄
人的意志和现代工程,让一条河流再次繁盛。当汾河重新注满宽阔的河床,一条河不仅是一条河,它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不可或缺的灵量场。如果上溯一条河流的源头,便能读懂更深的岁月天地,同时可以体会那份神秘和美好。
细究引黄入晋工程之水,已分不清哪些是黄河水分子,哪些是汾河水分子。从黄河分流而来的水通过人工输水管道,最后汇入汾河,再流向包括太原城之内的缺水之地。
█ 汾河上兰村段
█ 二龙山顶俯瞰汾河,张珉拍摄
干渴自救的山西近些年在生态建设上下了狠功夫,龙城太原的都市改造及绿化工程也初见成效。作为太原人,在有时的沙尘雾霾之外,也欣喜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城市高架桥的修建,交通拥堵现象明显改善。我家住在学府街,原来去太原火车站怕堵车,常常有意绕滨河路再走迎泽大街,不堵车情况下也需要40多分钟,如果堵车就一个小时之外了。而如今重修了并州高架路,去太原火车站只需15分钟。
汾河从北到南穿越太原城。以汾河为界,太原城大体上分河东和河西。主要城区和山西省、太原市政府职能部门大都在河东,河西主要是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依汾河而建的滨河公园是太原人的骄傲所在,紧紧围绕“人、城市、生态和文化”的主题,属于公共景点,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是太原人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的好去处。
█ 汾河迎泽大桥
█ 汾河南中环段夜景
█ 汾河北中环桥
█ 汾河祥云桥
█ 汾河长风大桥,本组图片转载自网络。本文转载自网络的部分照片作者佚名,以此向各位作者致谢!
20世纪70年代后,汾河中下游逐渐断流,太原城区段的水流瘦弱不堪,并成为了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污渠,环境恶劣。1998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对太原城区段胜利桥至南内环桥6公里范围内(即一期工程)的河道进行了治理美化,蓄水,种植花草树木。2000年,工程刚刚竣工,瘦弱的汾河滩里重新注满大水,太原人争先恐后,如过节般涌向汾河岸,享受一条河流被重新整治后所带来的丰盈和美景。人们不约而同将这新生的河流,称作汾河公园或滨河公园。之后的几年里,太原人加大了对汾河的治理美化,继续向北、向南延伸,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并在胜利桥以北2.4公里范围内,建设成“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公园,书写了城市绿色生态的一篇大文章,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滨河公园的建设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园林景观和绿色生态等元素,将这段流经太原市的汾河当作宠儿一样,呵护、培养和装扮。沿河设有步道、绿化带、广场及公路。绿化带和广场分设不同的主题,种植形式内容各异的植物,建构个性语境的亭台廊榭、雕塑、草地、沙滩等。而东西岸并行的两条单向公路,即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便是太原城最早的高速路,许多司机宁愿绕行,也愿意在滨河路上无顾及地跑车。宽阔的汾河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架优美壮观的现代桥梁横跨两岸,这些桥梁造型不同,各有喻意,不仅是为交通之便,也充分点缀了河流,还表达了一个城市对一条河流的热爱赞赏之情。每当夜晚华灯开放,桥与河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在这些桥中,有一座不走车,是专用于游人观景的几何流线型桥梁,十分现代时尚,暖心贴意。
█ 汾河公园雁桥
█ 汾河公园跻汾桥
█ 汾河公园跻汾桥与远处的山西大剧院,本图转自昵图网
对河流的深情和对水的稀罕,可能许多南方人不懂北方人,更不懂干旱的黄土高原人。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到了太原,我从火车站接上他,专门通过东西向的迎泽大街,上了汾河东岸的滨河路,再向南、向东才拐进内城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只是为了让他对我们太原城有个美丽的印象。因为从北到南的那段滨河路,可以看到夜晚的汾河和汾河上的几座大桥。但我的小心思,朋友根本没看出来,他以为路就是这样走,城市大同小异,一条河几座桥算什么。他来自江南,湖泊和河流见得太多了。而我作为太原人,对水的宝贝情怀,对城市唯一的河流的珍爱之心,又有哪个江南人能懂呢。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多风干燥、雾霾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现代都市里,水的在场仿佛就是魂灵的最后坚守,使一座经历自然环境变迁和历史风暴吹拂的古老城市依然具备活力和朝气。
█ 汾河公园观汾阁
我的工作单位就在迎泽大街汾河桥东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午餐后,我都要下到桥底下,沿着汾河散步。一天向北,大约走1.5公里到达漪汾桥,再返回迎泽桥;一天向南,大约走1.2公里到达双塔西桥,再返回。在这来来回回的走动中,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沿岸的风景绿了又黄,黄了再白,然后再发新芽,重绽鲜花。河中小岛、河边沼泽地,常常有候鸟驻足,河中的野鸭则是一副主人的样子,悠闲自在。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两岸突然间就又冒出新派的高楼大厦。
█ 汾河公园,本组照片转载自网络
汾河公园独有的风光,给太原增添了别样的关于水的内蕴。除了一排排滨河新型住宅小区、现代商务区,这些年,沿岸新建的文化公益设施让人无限欣慰,如山西省博物院、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体育中心、山西煤炭交易中心、碑林园、山西大剧院等等。沿着微波荡漾的河流,漫游行走,观赏日新月异的两岸风光,突然觉得太原这个城市,不仅能以她2500多年的古老历史傲骄,同时她也是具有现代都市范的,着实让人感到心跳。许久或窝在室内,或远走他省,偶尔再来汾河岸,无论体验车流的速度、林立的高楼,还是窥视洋溢着自信、从容微笑的人群,都鲜明地感受到太原城的变化,小康生活似乎在这个城市,首先以精神面貌的形式体现着。
█ 汾河公园南延段与远处的山西体育中心,邓寅明拍摄
█ 汾河公园南延段
太原人在全国的口碑不赖。以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的客观角度讲,太原人的综合素质真的还不错:内心淳朴实在,勤劳刻苦,低调内敛,但喝酒和做人都豪爽守信,真诚热情。虽然放在全国看,太原的经济发展偏下,但民间深藏着各色能人、文化人、艺术家。像频频在境外获奖的新锐电影人贾璋柯;刚刚过去的2015年8月,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欣慈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二位是山西人的骄傲,也是太原人的骄傲。作为省城太原,在他们的成长史上或多或少都留有无法抹掉的色彩。
█ 汾河公园的黄昏,本组照片由凯撒拍摄
无论晨昏,还是白日,汾河两岸都能看到许多太原人,老人带着小孩,男女青年相伴,一家三口说说笑笑;散步的、慢跑的,抑或跳跃的。就连大桥下面,人们也利用来做了天然的歌唱舞台,总有那些精力充沛的人,十分愿意将时光嫁接于河流,以期滋润平实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再仅仅对远方充满向往,而终于试着阅读自己的城市,并学着爱她,包容她。
█ 汾河湿地公园
汾河水清澈沉静,两岸造型各异的建筑倒映在水中,野鸭漂浮,水鸟翻飞,一时竟让人忘了是在干旱缺水的北方黄土高原。发源于山区的汾河,经过太原城时,一改最初的野性,变得宽广、宁静,一派文艺小资。在此驻足停留,视野开阔,心胸不由得也能豁达起来。汾河,沿着古老的河道从北向南穿越太原城,它所携带的时间印迹,深深镌刻于人们心底,成为精神的底片。上善若水。对于水的特殊感情,让太原人或者任何一个山西人,对母亲河汾河怀有无限的敬意。
█ 2015年3月22日,在汾河公园南中环桥南戏水的白天鹅,张珉拍摄
人的意志和现代工程,让一条河流再次繁盛。当汾河重新注满宽阔的河床,一条河不仅是一条河,它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不可或缺的灵量场。如果上溯一条河流的源头,便能读懂更深的岁月天地,同时可以体会那份神秘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