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三乡镇一中 曹帅兵
课题:“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设计简述:
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及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了解并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网络知识和经验作为“迁移”切入点,以“网络=因特网?”这个困扰学生的问题引出对网络及因特网概念的学习;再以学生平时上网情况的调查展开对因特网服务内容的教学;进而结合“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及“文明上网”意识和习惯的培养结束本节课教学内容;最后通过课堂评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作为网络技术第一课时,教学策略上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激趣;通过铺设问题激疑;通过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等概念
知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学会利用IE浏览器访问因特网常用服务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网络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引导学会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学会利用IE浏览器及相应软件访问因特网常用服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好网络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的信念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及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网络、因特网概念;因特网服务;网络安全
2、 教学难点:因特网服务的概念及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
Ⅰ、新课导入
一、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网络技术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景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网络的兴趣
二、抛出问题:“网络=因特网?”
三、学生尝试找出答案
四、总结归纳:网络和因特网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Ⅱ、学习因特网
一、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找到答案
二、因特网的未来发展
结合前面播放过的视频简要讲述因特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因特网的服务
1、抛出问题:平时上网做些什么?
2、从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3、总结归纳: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u 实践任务:(体验因特网的服务)
(1)通过IE浏览器试试北京大学网站(pku.edu.cn)提供的不同服务: www.pku.edu.cn mial.pku.edu.cn
ftp.pku.edu.cn bbs.pku.edu.cn
(2)通过telnet方式登录北大BBS论坛:
方法及步骤:“开始” “运行” (也可先通过pxD命令打开Dos窗口再运行)“telnet bbs.pku.edu.cn”
u 探究任务:
试一试平时常访问的一些著名网站,诸如:百度、新浪、网易、搜狐„„等等都提供些什么因特网服务?
4、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因特网的五种服务
u 实践任务:
(3)使用FTP客户端软件(FlashFXP)登录北大FTP服务器(ftp.pku.edu.cn)并尝试下载文件。
四、“网络安全”及“文明上网”
1、抛出问题:网络在给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等诸多领域带来巨大
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两个主要问题,即:“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两篇文章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论网络型病毒与网络安全
青少年文明上网及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报告
Ⅲ、评测及拓展任务
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课后评测”和“课后拓展任务”
Ⅳ、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为下一课时学习“网络”作好铺垫。
“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三乡镇一中 曹帅兵
课题:“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设计简述:
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及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了解并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网络知识和经验作为“迁移”切入点,以“网络=因特网?”这个困扰学生的问题引出对网络及因特网概念的学习;再以学生平时上网情况的调查展开对因特网服务内容的教学;进而结合“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及“文明上网”意识和习惯的培养结束本节课教学内容;最后通过课堂评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作为网络技术第一课时,教学策略上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激趣;通过铺设问题激疑;通过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等概念
知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学会利用IE浏览器访问因特网常用服务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网络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引导学会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学会利用IE浏览器及相应软件访问因特网常用服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好网络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的信念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及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网络、因特网概念;因特网服务;网络安全
2、 教学难点:因特网服务的概念及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
Ⅰ、新课导入
一、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网络技术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景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网络的兴趣
二、抛出问题:“网络=因特网?”
三、学生尝试找出答案
四、总结归纳:网络和因特网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Ⅱ、学习因特网
一、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找到答案
二、因特网的未来发展
结合前面播放过的视频简要讲述因特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因特网的服务
1、抛出问题:平时上网做些什么?
2、从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3、总结归纳: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u 实践任务:(体验因特网的服务)
(1)通过IE浏览器试试北京大学网站(pku.edu.cn)提供的不同服务: www.pku.edu.cn mial.pku.edu.cn
ftp.pku.edu.cn bbs.pku.edu.cn
(2)通过telnet方式登录北大BBS论坛:
方法及步骤:“开始” “运行” (也可先通过pxD命令打开Dos窗口再运行)“telnet bbs.pku.edu.cn”
u 探究任务:
试一试平时常访问的一些著名网站,诸如:百度、新浪、网易、搜狐„„等等都提供些什么因特网服务?
4、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因特网的五种服务
u 实践任务:
(3)使用FTP客户端软件(FlashFXP)登录北大FTP服务器(ftp.pku.edu.cn)并尝试下载文件。
四、“网络安全”及“文明上网”
1、抛出问题:网络在给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等诸多领域带来巨大
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两个主要问题,即:“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两篇文章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论网络型病毒与网络安全
青少年文明上网及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报告
Ⅲ、评测及拓展任务
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课后评测”和“课后拓展任务”
Ⅳ、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为下一课时学习“网络”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