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初高中语文衔接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的初高中语文衔接研究

摘要: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出现很多方面的不适应,特别是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为语文知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出现明显的衔接上的断层,现代语文素质教育、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初中向高中语文学习特别是由初中的知识型学习向高中的能力型学习关系到学生前途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 高中 语文 教育教学 学习 衔接

作者简介:郭喜斌 男 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在河北省阳原县第一中学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期间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同时兼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带出一届毕业班,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奖励,曾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1期)发表论文《编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研究·新作文》(2007年第12期)上发表论文《“同”与“通”》,主持县级“十一·五”教育科学科研课题一项。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原因就是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衔接的方法和技巧或虽然能注意但没有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难以对学生语文学习作出有效的指导。

一、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初中生的感知能力已有了明显的发展,表现在其精确性和概括性上发展明显,想像能力的丰富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占优势,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不强,情绪和情感内容已日渐丰富,但较肤浅,情绪的延续性也不如高中生长。他们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动机多变性比较突出,常常很容易被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成人感开始形成,显示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自我评价能力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一般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还带有很强的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比较模糊。

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感知更带有规律性、深刻性和逻辑性,想像能力加速发展,尤其是空间想像越来越丰富、生动和复杂,创造性想像在其想像活动中越来越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有绝对优势,思维开始成熟,表现在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越来越强上。其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形式都更加丰富多采,而且越来越复杂,并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他们的情绪逐渐与前途、理想交织在一起,显得比较稳定、持久,他们的情绪更多地以心境的状态表现出来。高中生也喜欢模仿,但是由于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周密性等品质比初中生强,所以模仿的对象一般比较稳定,模仿的盲目性越来越弱。高中生的成人感则表现为要求深入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他们特别关注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始成熟。大部分高中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变得比较全面、客观和主动。高中生时期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生的人生观的发展还不稳定。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无论学习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新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迅速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新的语文学习生活,是眼下最需要思考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关系到学生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成败,进而关系到学生高考能否成功,步入社会后能否以良好的语文能力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可见探索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相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衔接课程评价既要立足于共同基础,又

要注意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根据各类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评价手段和方式的优势,使评价更科学更公平更规范,更富实效。建立初高中教育教学相衔接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将有利于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语文综合能力,顺利成为一名合格而令人放心的高中新生,同时也能为学生的高中学习、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中小学主要基础文化课,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强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健康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语文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及可持续性。

初高中语文课程既要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又要借鉴整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根据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与德育教育”、“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设计高一新生语文课程的教学,力求改革并增加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机制以及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一)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渡的内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和德育美育教育功能。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衔接应该在学生德育美育教育和语文素养上保持连贯性、一致性,在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技能和陶冶性情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从而实现大语文学习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更好地以适应高中学习为导向,联系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规范的语言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适应学生求知、生活及持续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深刻地思考核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气魄和敢于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使语文学习带动并促进学生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及积极健康向上生活情趣的发展。

3、加强初高中语文衔接的沟通与衔接,构建开放、灵活、有序、可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渡机制方案。

方案机制应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初高中语文衔接与沟通,面向特定对象,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学习为中心,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各学习阶段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又稳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夯实学生的人文根底,提高学生各阶段学习的效果的同时,又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发挥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灵活、有序可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渡机制方案。

(二)顺利过渡的几个方面

要想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把初中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课文按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第二阶段,联系生活,着重培养

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课文按照表达方式编排。第三阶段,着重培养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并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课文按文体分类编排。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高中语文课文编排突出了综合性,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

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不知道一篇课文学些什么,听课就无目的性;不知道重点难点所在,就不能实现“学非一日之功,要力争一日之效”的目标。

1、 知识层次方面的衔接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重视知识积累教学,形成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储备。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篇目多,课文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但这些少而精的题目容量大,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还体现在语文外延的广泛性,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上。

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等内容,或者由于教材本身的缺失,或者由于新课改下考试回避,往往不复见于初中课堂。面对这些知识上的不足,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分别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罗列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再想方设法在衔接阶段教学中补上其中的差距;其二要大胆进行知识积累教学,不回避;其三教学中必须有教改意识,不能单纯由教师唱独角戏;其四要做好由过去关注基础知识的了解上,更大程度地转变到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宽加深上。

2、 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且处处要培养考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五个层级的培养。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

(4)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等级)。

(5)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等级)。可以说这五个层级安排得合情合理,它既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 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

对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还是扎扎实实教好本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还是立足于课本。那么,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及补充练习,一般来讲,平时的测验考试就基本不成问题了。而高中阶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考试,从高一开始就应逐步训练模拟考试题型,这些考试按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主要是以考学生的能力为主”,那么在大纲和考试要求的范围内什么样的题型都是允许的,而且都是符合情理的。这样随着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大,强调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改变过去局限课文,靠老师帮助辅导甚至猜题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高中语文学得更好。基于这一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时,既要了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熟悉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考语文的要求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部门要求,课堂课文教学固然不可忽视,然而课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现实意义,因而建立开放、自由、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课堂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说,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应该引入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比如,报纸上好的文章,杂志上优秀论文,乃至摄影作品、雕塑等都可以拿来作语文教育教学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模拟采访等丰富多彩又易为学生接受的形式培养学生说话、评价和赏析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三个本子。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用本外、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还要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语文学习的要义显然在于勤和恒。大家要五法并用,充分调动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实现听、说、读、写、思诸种功能。如果说听和读这两种视听手段是吸收营养,是“进”的过程;那么说和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需。人在社会中能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自如往来、充分协作、不正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目标吗?还有什么“成绩”的问题不能解决呢?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将不再单纯地以书本、以死记硬背为主,而是注重人文意识的培养,注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来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美化心灵;考试测验也不是以课本为惟一依据,更多的是“学在课内,考在课外”,在注重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要考查你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在高中阶段,你还必须每周写随笔,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你还要准备两本工具书,一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古代汉语字典》,那是帮助你自学的钥匙,将引导你登堂入室,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你来说,利用暑假

认认真真地读几部名著,背一些古诗,做一些阅读笔记,是一件极为必要而有益的事。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扎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

参考文献:

[1]、阎立钦 《语文教育学引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5月 5—7;

[2]、《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04月 1—2;

[3]、蔡莱丽 《语文素养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06年 第5期 2—3;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1—1;

[5]、任小庆 《新课程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初探》 现代语文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社 2006年第2期 2—8。

新课程实施中的初高中语文衔接研究

摘要: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出现很多方面的不适应,特别是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为语文知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出现明显的衔接上的断层,现代语文素质教育、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初中向高中语文学习特别是由初中的知识型学习向高中的能力型学习关系到学生前途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 高中 语文 教育教学 学习 衔接

作者简介:郭喜斌 男 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在河北省阳原县第一中学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期间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同时兼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带出一届毕业班,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奖励,曾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1期)发表论文《编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研究·新作文》(2007年第12期)上发表论文《“同”与“通”》,主持县级“十一·五”教育科学科研课题一项。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原因就是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衔接的方法和技巧或虽然能注意但没有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难以对学生语文学习作出有效的指导。

一、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初中生的感知能力已有了明显的发展,表现在其精确性和概括性上发展明显,想像能力的丰富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占优势,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不强,情绪和情感内容已日渐丰富,但较肤浅,情绪的延续性也不如高中生长。他们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动机多变性比较突出,常常很容易被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成人感开始形成,显示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自我评价能力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一般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还带有很强的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比较模糊。

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感知更带有规律性、深刻性和逻辑性,想像能力加速发展,尤其是空间想像越来越丰富、生动和复杂,创造性想像在其想像活动中越来越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有绝对优势,思维开始成熟,表现在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越来越强上。其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形式都更加丰富多采,而且越来越复杂,并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他们的情绪逐渐与前途、理想交织在一起,显得比较稳定、持久,他们的情绪更多地以心境的状态表现出来。高中生也喜欢模仿,但是由于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周密性等品质比初中生强,所以模仿的对象一般比较稳定,模仿的盲目性越来越弱。高中生的成人感则表现为要求深入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他们特别关注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始成熟。大部分高中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变得比较全面、客观和主动。高中生时期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生的人生观的发展还不稳定。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无论学习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新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迅速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新的语文学习生活,是眼下最需要思考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关系到学生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成败,进而关系到学生高考能否成功,步入社会后能否以良好的语文能力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可见探索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相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衔接课程评价既要立足于共同基础,又

要注意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根据各类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评价手段和方式的优势,使评价更科学更公平更规范,更富实效。建立初高中教育教学相衔接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将有利于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语文综合能力,顺利成为一名合格而令人放心的高中新生,同时也能为学生的高中学习、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中小学主要基础文化课,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强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健康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语文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及可持续性。

初高中语文课程既要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又要借鉴整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根据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与德育教育”、“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设计高一新生语文课程的教学,力求改革并增加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机制以及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一)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渡的内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和德育美育教育功能。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衔接应该在学生德育美育教育和语文素养上保持连贯性、一致性,在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技能和陶冶性情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从而实现大语文学习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更好地以适应高中学习为导向,联系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规范的语言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适应学生求知、生活及持续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深刻地思考核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气魄和敢于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使语文学习带动并促进学生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及积极健康向上生活情趣的发展。

3、加强初高中语文衔接的沟通与衔接,构建开放、灵活、有序、可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渡机制方案。

方案机制应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初高中语文衔接与沟通,面向特定对象,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学习为中心,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各学习阶段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又稳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夯实学生的人文根底,提高学生各阶段学习的效果的同时,又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发挥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灵活、有序可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渡机制方案。

(二)顺利过渡的几个方面

要想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把初中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课文按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第二阶段,联系生活,着重培养

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课文按照表达方式编排。第三阶段,着重培养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并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课文按文体分类编排。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高中语文课文编排突出了综合性,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

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不知道一篇课文学些什么,听课就无目的性;不知道重点难点所在,就不能实现“学非一日之功,要力争一日之效”的目标。

1、 知识层次方面的衔接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重视知识积累教学,形成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储备。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篇目多,课文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但这些少而精的题目容量大,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还体现在语文外延的广泛性,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上。

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等内容,或者由于教材本身的缺失,或者由于新课改下考试回避,往往不复见于初中课堂。面对这些知识上的不足,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分别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罗列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再想方设法在衔接阶段教学中补上其中的差距;其二要大胆进行知识积累教学,不回避;其三教学中必须有教改意识,不能单纯由教师唱独角戏;其四要做好由过去关注基础知识的了解上,更大程度地转变到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宽加深上。

2、 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且处处要培养考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五个层级的培养。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

(4)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等级)。

(5)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等级)。可以说这五个层级安排得合情合理,它既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 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

对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还是扎扎实实教好本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还是立足于课本。那么,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及补充练习,一般来讲,平时的测验考试就基本不成问题了。而高中阶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考试,从高一开始就应逐步训练模拟考试题型,这些考试按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主要是以考学生的能力为主”,那么在大纲和考试要求的范围内什么样的题型都是允许的,而且都是符合情理的。这样随着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大,强调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改变过去局限课文,靠老师帮助辅导甚至猜题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高中语文学得更好。基于这一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时,既要了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熟悉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考语文的要求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部门要求,课堂课文教学固然不可忽视,然而课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现实意义,因而建立开放、自由、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课堂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说,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应该引入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比如,报纸上好的文章,杂志上优秀论文,乃至摄影作品、雕塑等都可以拿来作语文教育教学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模拟采访等丰富多彩又易为学生接受的形式培养学生说话、评价和赏析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三个本子。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用本外、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还要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语文学习的要义显然在于勤和恒。大家要五法并用,充分调动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实现听、说、读、写、思诸种功能。如果说听和读这两种视听手段是吸收营养,是“进”的过程;那么说和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需。人在社会中能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自如往来、充分协作、不正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目标吗?还有什么“成绩”的问题不能解决呢?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将不再单纯地以书本、以死记硬背为主,而是注重人文意识的培养,注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来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美化心灵;考试测验也不是以课本为惟一依据,更多的是“学在课内,考在课外”,在注重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要考查你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在高中阶段,你还必须每周写随笔,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你还要准备两本工具书,一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古代汉语字典》,那是帮助你自学的钥匙,将引导你登堂入室,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你来说,利用暑假

认认真真地读几部名著,背一些古诗,做一些阅读笔记,是一件极为必要而有益的事。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扎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

参考文献:

[1]、阎立钦 《语文教育学引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5月 5—7;

[2]、《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04月 1—2;

[3]、蔡莱丽 《语文素养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06年 第5期 2—3;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1—1;

[5]、任小庆 《新课程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初探》 现代语文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社 2006年第2期 2—8。


相关文章

  •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
  • E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H据悉,2010 年之前,全国所有省 (市.自治区) 都将全部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2007 年6 月,作为第一批进入高中新程课改革 ...查看


  • 初高中语文语法学习衔接刍议
  • 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衔接刍议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 邹欣 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初中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q ...查看


  • 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 关于2012年湖北省高考方案的说明 2009年秋季我省高中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厅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厅基教处.职成教处.考试院.招办.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开展2012年新高考方案的调研和制定工作.历经2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起草,经过相关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一.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 1.研究本学科的发展,吸收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新思想,吸收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 2.分析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