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蚂蚁的行为说课稿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说课稿

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 章双峰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中对蚂蚁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参与探究蚂蚁的行为。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动物行为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这节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也就是蚂蚁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该实验也为今后的生物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目标,即探究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及蚂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2、知道信息交流对群体生活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信息交流方式

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探究报告的完善。

(三)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和讨论交流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向学生播放有关蚂蚁的视频文件。以及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从而达到实验目标。

三、说学法

对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是以倾听、分析、合作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察法、实验法和合作交流法。本实验中,在学生的实验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给与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1、实验原理

(1)蚂蚁的交流及觅食:蚂蚁腹部的末端有一种特殊的腺体,可以分泌有刺激性的蚁酸。它的脚上有钩状物,有了这些小小的钩状物,蚂蚁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了。蚂蚁们每天除了寻找食物这个艰巨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商量和交流。它们靠的是头上的触角来“说话”。蚂蚁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不但很灵敏,也是很好的嗅觉器官,一只蚂蚁如果找到食物,自己搬不动,它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

一边从腿部和肛门分泌出一种外激素,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巢里,通过交流,其他的蚂蚁闻到了这种气味,就会跟着它找到食物。蚂蚁可以寻找并分辨各种气味。蚂蚁是进行气味沟通的。

(2)蚂蚁认路:蚂蚁的腹部可以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些蚂蚁会在爬过的路上留下这种气味,它们沿着有气味的路返回。

2、实验假设:蚂蚁觅食时,会在食物和巢穴之间留下什么作为标记,以此来作为信息。确定路径。

3、实验材料

蚂蚁,红糖(或面包屑), 装有水的水槽,记录本(记录实验现象),三个小石块,两个等长的小木条,镊子(夹取蚂蚁及其食物用)

4、实验内容和步骤

(1)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分别命名A 、B 、C ,A 连B,B 连C )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2)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 岛上,食物放在C 岛上,A 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再将连接B 、C 岛之间的“桥”和A 、B 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3)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些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的行为表现。

5、实验预想结果及结论

我们会发现,第一次,蚂蚁都在B 点停留一会,并用触角收集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一段时间后,大多蚂蚁陆续爬向放有食物的C 岛。爬向B 岛的寥寥无几。第二次,将两岛小木棒对换后,发现,大多蚂蚁任沿着原来的小木条爬行,最后爬向没有食物的A 岛。爬向B岛的很少。最后,当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气味物质时,发现蚂蚁会停留子在有气味的地方。左右徘徊,好像迷失了方向一般。

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蚂蚁之间信息交流是靠气味,通过嗅觉完成。而触角就是收集气味分子的工具。

五、实验教学反思

这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使我们明白了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另外我还知道了通讯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重大,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能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要是没有了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群体交流至关重要。

通过这堂实验课,让我充分认识到一堂成功的实验课,首先实验目标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其次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同时,一定要调动起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还有,实验安全不容忽视,要预见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并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整个实验的顺利完成。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说课稿

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 章双峰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中对蚂蚁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参与探究蚂蚁的行为。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动物行为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这节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也就是蚂蚁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该实验也为今后的生物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目标,即探究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及蚂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2、知道信息交流对群体生活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信息交流方式

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探究报告的完善。

(三)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和讨论交流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向学生播放有关蚂蚁的视频文件。以及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从而达到实验目标。

三、说学法

对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是以倾听、分析、合作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察法、实验法和合作交流法。本实验中,在学生的实验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给与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1、实验原理

(1)蚂蚁的交流及觅食:蚂蚁腹部的末端有一种特殊的腺体,可以分泌有刺激性的蚁酸。它的脚上有钩状物,有了这些小小的钩状物,蚂蚁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了。蚂蚁们每天除了寻找食物这个艰巨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商量和交流。它们靠的是头上的触角来“说话”。蚂蚁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不但很灵敏,也是很好的嗅觉器官,一只蚂蚁如果找到食物,自己搬不动,它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

一边从腿部和肛门分泌出一种外激素,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巢里,通过交流,其他的蚂蚁闻到了这种气味,就会跟着它找到食物。蚂蚁可以寻找并分辨各种气味。蚂蚁是进行气味沟通的。

(2)蚂蚁认路:蚂蚁的腹部可以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些蚂蚁会在爬过的路上留下这种气味,它们沿着有气味的路返回。

2、实验假设:蚂蚁觅食时,会在食物和巢穴之间留下什么作为标记,以此来作为信息。确定路径。

3、实验材料

蚂蚁,红糖(或面包屑), 装有水的水槽,记录本(记录实验现象),三个小石块,两个等长的小木条,镊子(夹取蚂蚁及其食物用)

4、实验内容和步骤

(1)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分别命名A 、B 、C ,A 连B,B 连C )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2)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 岛上,食物放在C 岛上,A 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再将连接B 、C 岛之间的“桥”和A 、B 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3)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些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的行为表现。

5、实验预想结果及结论

我们会发现,第一次,蚂蚁都在B 点停留一会,并用触角收集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一段时间后,大多蚂蚁陆续爬向放有食物的C 岛。爬向B 岛的寥寥无几。第二次,将两岛小木棒对换后,发现,大多蚂蚁任沿着原来的小木条爬行,最后爬向没有食物的A 岛。爬向B岛的很少。最后,当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气味物质时,发现蚂蚁会停留子在有气味的地方。左右徘徊,好像迷失了方向一般。

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蚂蚁之间信息交流是靠气味,通过嗅觉完成。而触角就是收集气味分子的工具。

五、实验教学反思

这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使我们明白了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另外我还知道了通讯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重大,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能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要是没有了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群体交流至关重要。

通过这堂实验课,让我充分认识到一堂成功的实验课,首先实验目标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其次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同时,一定要调动起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还有,实验安全不容忽视,要预见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并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整个实验的顺利完成。


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探究蚂蚁的行为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第2 课时对蚂蚁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观察和实验是动物行为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查看


  • 实验教学设计
  •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实验教学设计)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中学 布海里且木.阿不都热依木 邮编号码:843204 手机号码:[1**********] QQ:1783847496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 ...查看


  • 社会行为教案
  • 社会行为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使学生知道动物社会行为的现象和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2)识记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 (3)知道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的"语言"种类.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 ...查看


  • 探究蚂蚁的行为
  • 探究蚂蚁的行为 实验日期 实验班级姓名 [活动原理] 法布尔主要用观察法研究昆虫,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不能对动物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精确.仔细.真实的反复观察中,要认真地做好记录.而弗里施对蜜蜂色 ...查看


  • 观察蚂蚁说课稿
  • <观察蚂蚁>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科学>四年级:<观察蚂蚁>: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这一单元中<观察蚂蚁>一课是在学生们发现了 ...查看


  • [动物的社会行为]设计思路
  •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思路 堽城镇第一小学 苏成金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 ...查看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 ...查看


  • [社会行为]说课稿
  • <社会行为>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社会行为>,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 ...查看


  • 蚂蚁的通讯的探究
  •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改进 作者:田春华 文章来源:生物学通报06年第8期 点击数: 3169 更新时间:2007-5-30 在讲授人教版8年级上册社会性动物信息交流的教学内容时,教材建议教师在此处进行蚁群信息交流的探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