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督脉的好处

从掐人中(急救穴)说督脉: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

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

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

以20 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

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

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吸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

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人中穴主治疾病:挫闪腰疼,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牙痛,痫证,昏迷,急慢惊风,

鼻出血,风水面肿,牙关紧闭,黄疸,霍乱,消渴,遍身水肿,温疫,脊膂强痛,鼻塞。

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遇到突然昏倒或者昏迷不醒的人,你会想到哪个急救穴位

呢?大部分人都会说“掐他的人中”!你知道人中穴在哪条

经脉上吗?那就是与“阴脉之海”任脉相对应的“阳脉之

海”督脉。

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以及头正中线上。就是顺着

脊梁骨从下往上走,一直到嘴。脉气起于小腹内,与冲脉、

任脉同源,出于会阴部。从尾骨沿着脊柱内上行,到后脑风

府穴处进入脑内,联络脑。同时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

督脉,然后是任脉,就是前面提到的十四经的经气循环。

督脉的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内眼角)

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

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络于肾脏。

督脉在阴部络男女生殖器及肛门,并在肛门后尾骨部与足

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会合。

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

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督脉的络脉,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里面,

散布头上;背部的分支从肩胛骨左右走向足太阳膀胱经。

从此走向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密切,一个在后

背正中,一个在其两旁,共同联系肾脏和脑。其次,督脉还

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都与阴部、子宫、肾、心相关联。

此外,督脉还与喉咙有关。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的意思

从字的表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

含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

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总督

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

(1)“阳脉之海”当然要调节阳经气血。督脉多次与手足

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

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

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

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本草纲目》称:

“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

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

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

督脉异常人体易发生哪些疾病: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关于头脑、五官、

脊髓及四肢的,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

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还包括手足震颤、抽搐、麻

木及中风。所以神志不清时刺激督脉的穴位可以“回阳救

逆”,使人苏醒过来。督脉管理一身的阳气,推督脉就能温

肾助阳,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小故事。

北大一位学生曾经找我求助,说她如果在早上7点前起床,

就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无法控制,还影响同宿舍的人,但7

点以后起床就不会打喷嚏,而且她平时手脚老是冰冷。我一

听心里就有数了,教她推督脉,把手往后伸,推腰部那一段,

每天推10来分钟,推到身体发热就行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

她高兴地告诉我,即使7点前起床也不打喷嚏了,而且自从

推督脉以后,感觉精力也更充沛了。

其实,打喷嚏在中医看来是身体升发阳气的反应。感冒的

时候经常打喷嚏就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被邪气封锁在里面出

不来,身体采用打喷嚏的方式来引发阳气,对抗邪气。那上

面的大学生为什么早起就打喷嚏呢?那是因为:晚上,阴气

进入阳气时就入睡;早上太阳出来,阳气从阴气里出来就醒

来。她是阳气虚的体质,太早起床阳气不愿意出来,所以身

体要自发地打喷嚏把阳气“喊”出来。

强腰补肾来壮阳——命门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跟肚

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

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

命门有什么作用呢?命门在腰部,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

肾,可以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男性的遗精阳痿,

以及女性虚寒性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前面我们说了,

督脉是“阳脉之海”,那它就能补阳气,当然这并不仅仅是

现在满大街广告的“壮阳”,那种所谓的“壮阳”其实就是

拔苗助长或者说杀鸡取卵。而按揉穴位或者灸才是真正的壮

阳之道,每天花3分钟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

透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这种擦法其实连膀胱经的穴位也一

起刺激了,效果更好。如果再加上摩揉任脉的关元、气海,

最多一个月,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祛除头痛太轻松——风府

风府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脖子后面正

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坑儿”,

就是了。

风府穴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等,以及高血压引起

的头痛、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神经、肌肉疼痛等都有作

用。本穴是督脉穴,与脑相通,也可以治中风、癫痫等神志

病。如果你有颈椎病或高血压,或者低头工作太久颈部酸痛、

头晕眼花,或者不明缘由地突然头痛,试试点揉风府或胆经

的风池穴,或者沿前额的神庭→头顶的百会穴→风府穴按揉,

瞬间就能轻松许多。

《资生》里说:“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

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风府穴

的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这种“虚邪贼风”正盛的时候。

降血压不健忘,提升阳气防下陷——百会

找此穴时,首先,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

顶伸直。然后,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此

时,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就是百会穴。用指施压,会感

到轻微的疼痛。

百会有“三阳五会”之称,即足三阳经与督脉、足厥阴肝

经的交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其功能是开窍醒脑,

回阳固脱,升阳举陷。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

泄泻、健忘、不寐、阴挺等。现在治疗中风、记忆力下降等

老年病时都要选百会穴。

百会还有以下一些妙用。

(1)降血压。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次做36圈,

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2)美发。将食指或中指按压在百会穴上,逐渐用力深压

捻动或做轻柔和缓的揉动,然后用空拳轻轻叩击百会穴,每

次进行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头皮的抵抗力,从

而减少脱发断发。它和正确的梳头方式一样关键,比如梳头

时应顺着毛囊和毛发的自然生长方向,切忌胡乱用力拉扯。

因为头部有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多条经脉循行,所以最好

顺着经络的循行梳头,这样轻而易举就能调理多经。

还有就是灸百会,虽然这个自己操作时有点难度,但还是

可以做的。因为百会可以升提阳气,所以对那些脱肛和子宫

脱垂以及胃下垂的病很有作用,因为这些病的病因在中医眼

里是一样的,统称“中气下陷”,就是本来有东西向上提托

着这些脏器,现在提东西的没劲儿了,它们就往下坠了。

我碰到一个老人,脱肛,很痛苦,吃药、扎针都不见效,

连走路都困难,因为脏器和衣服老摩擦,所以红肿且疼。后

来我建议他自己回去买艾条灸百会,结果过了不到两个星期,

他就很高兴地来告诉我,说没想到灸百会竟然有这么好的效

果,现在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感觉跟换了个人似的。

百会穴更对治疗头痛十分有效,古时候就有评定。“顶门

一针”这句谚语大家都知道吧,“抓住致病处,痛下针砭”

是这句话的意义,就是用针刺头顶上的百会穴后,头痛立马

好转。至今有关史料仍保存着古代皇帝头剧痛,因针刺百会

穴而治愈的记载。

若对自己虚弱的身体无从改善,那就先从打通督脉和膀胱经。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和督脉入手呢?因为,这两条经脉可以调动人体肾脏的功能。

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后天”的功能是靠外来的培补来使身体强壮,“先天”则是自然的赐予,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来改善体质,但却无法使之变得强大,若想达到天人合一,从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就一定要打开通往宇宙的先天之门,这就是肾脏的强壮。古时练功修道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还精补脑”,而这个“精”指的就是肾精,所以要想身体有一个质的升华,而不是停留在“温饱”状态,健壮肾脏就是必修课程,甚至

可以说是终极目标。

古人说:“肾脏有补而无泻。”意思是说肾脏是总会显得亏欠,而不会过于强壮的。打坐时男子意守“丹田”,女子意守“命门”,无非是要增强人体的“元气”。何为元气?就是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在哪里呢?就储存在两肾之中,但肾的先天之气,在成年时,已经完成了一般人的生长需要,也就不继续“喷薄”而出,人也就开始“物壮则老”了。为什么说年轻时是“人找病”,而年老时是“病找人”呢?就是因为“元气”的盈亏造成的。但肾脏补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原因是五脏六腑如果只维持一般情况的“温饱”,即使没有充沛的“元气”供应,也仍然可以达到自身的满足,身体也就不必费力非要激发肾脏先天的功能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创造。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若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身体何患之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就是让更多的气血流入这条经络。谁给膀胱经供给能量呢,主要是靠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只是个通道,本身无动力运行,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所以您加强了膀胱经的需求,也就激发了肾脏的供应潜能。

同理,督脉亦是如此。

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为什么我们总要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人的精气神,所以,打通督脉,可以祛除许多疾病,国外医界专有整脊医学的分支,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其实就是调整督脉。增强督脉的气血供应,就能激发

肾脏的先天之气。

那怎么打通膀胱经和督脉呢?其实很简单,方法很多,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臀法(如果膀胱经不通,敲臀就会很痛)都可以用,还可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肉太厚的话也可用肘来揉。要注意,膀胱经在腿上的部分也很重要,同样可以刮痧、拔罐、点揉、敲打,甚至用手大把攥,只要能充分刺激它就行。还可两腿绷直,俯腰两手摸地,向后仰身弯腰以及仰卧起坐,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那就全可采用。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在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因为此处是查看体内瘀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有两条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瘀积肿物;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所以此处实安身立命之所,不可不知。

经络是联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这些皆是纷杂不清的事情。古人已众说纷纭,今人又各抒己见。若要刻意求根寻源,幽门未入,已堕迷雾之中。所以不如削繁就简、去精取粗,反而容易掌握其要旨。

治病无外乎两条途径:驱其宿毒,培其正气。

一、驱其宿毒

膀胱经乃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病之轻重深浅皆可在此经查找到端倪。也就是说,病之由浅入深,此为入径之门户;病之由内而发,此为出径之通路,可谓邪毒出入之关隘。知此一经,则排毒之法思过半矣。

有人或问,大肠之排便、毛孔之发汗、脚气之湿毒,气管之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皆为排毒之法,为何略为不谈,独言膀胱经?是因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膀胱经有个要穴叫“委中”,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何故?此乃泄毒之出口。此穴通常为刺血首选,正是此因。

二、培其正气

“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是说好的医生不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医治,而是防病于未然。如何防患?需随时培补正气,正气充沛则百脉俱通,气血旺盛则邪毒难以在经络中停滞瘀积。“经穴本调何须刺,气血充盈邪无踪。”

现在的人往往只知排毒而不知培补,或毒去而复生;或毒邪未去,身体已衰;或正邪僵持难下,旷日难愈。所以祛邪和扶正须协同进行。人之内力须由脏腑而生,经络而传,故脏腑培补法、经络锻炼法最为切要,而精通一经一穴之用法倒似是舍本逐末了。

求医录

膀胱经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去膀胱(污水储存站)排出。污水排出也要经过一定处理,这时候肾经及肾脏这个污水处理厂就该工作了。

膀胱经殷门穴至委中穴的位置自己确实不好按摩,我过去曾使用过一个小哑铃来敲击这一段,觉得效果不错。但如果是女士,这样敲打的力度可能显得过大了,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提倡这种方法。至于膀胱经用什么方法排毒最好,其实很不确定,刮痧若出痧很畅,则效果最佳。若不爱出痧,但按揉穴位却很痛,则按摩效果最好。若不出痧,按摩穴位也不痛,则拔罐效果好。拔火罐我比较喜欢真空式的,操作方便,避免烫伤,拔的力度也好调节;而且拔的力度也较传统火罐大很多,走罐、刺血也更为方便。

如果大腿和臀部这段特别臃肿,是不是代表这段膀胱经不通呢? 大腿和臀部这段由两条经络来管理——膀胱经和胆经,膀胱经主管代谢水分,胆经负责代谢油脂,如果这两条经络阻塞不通了,体内的水液和油脂代谢不出去,堆积此处便形成赘肉,显得臃肿,所以使这两条经络保持畅通就是您要去做的。您可以经常按摩从臀部到脚外侧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所以要反复按摩这条经络。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然后经常按摩,让这条经常保持通畅。

打通胆经的方法中的敲打胆经法。不但可以使胆经畅通,还可以舒解郁闷。中医认为,身体臃肿肥胖与气郁不舒有密切关系。

病例:近两年到12月份后每到下午三四点就很疲倦,几乎合上眼睛就能睡着(晚上9点左右休息),这种情况会维持2个月左右。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

辨证:冬令之时,寒气最盛,毛孔闭塞,而您应是寒湿体质,外寒而内湿,体表畏寒怕冷,体内湿浊又盛。下午三四点钟乃膀胱经所主,膀胱经此时气旺,外欲排体表之风寒,内欲通水道之湿浊,两相用力,大耗气血。故借调全身气血相助,因而体倦思睡,以保养气血。可在神气充足之时在后背膀胱经刮痧,以赶走风寒,还可在睡足后用取嚏法驱散风寒,同时吃山药薏米粥以健脾祛湿,很快可以痊愈。

如何打通任脉?

任脉的重心在于中宫:中国医学所谓的中宫,它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和养生修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论任何大小病症的发生,第一项严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发生问题例如伤风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肠胃一定有问题。换言之,肠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伤风感冒,也满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就是道家所谓的十二重楼,下通大肠,以及连带影响肾脏性腺等作用。 静坐到达肠胃有气机在滚动,乃至气机鸣荡,内在有如气泡声音等感觉的时候,这便是初步的第一征候经过这一征候以后,往往有食欲亢进,或者感觉气满而不思饮食的现象,如果有了食欲亢进的情形,必须要节制饮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但在此时必须注重好的营养,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气机胀满不思饮食的情形,应当酌量减停饮食以待有食欲的需要时,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资补益。其

次,在中宫胃部有了如上所说初步的第一征候发生时,也很可能在同一时期,便有打呃、嗳气、放屁等现象。有些学道人,看丹经道书,或听过师傅口诀,认为放屁是走漏元气的事;拚命紧撮谷道,忍屁不放,弄得浊气薰蒸内脏,至于面黄肌瘦,或者引起便秘,内外痔疮,乃至其他的内脏病症,不一而足其实,真正的元气不可泄漏之说,并非是指在此过程中的屁气,那是别有道理,容以后再说总之,当此过程,嗳气放屁,大可任其自由一番,以便肠胃真正清理净尽,而有两种现象,特别值得注意:

(一)打长呃嗳长气,好像有严重胃病人的情形

(二)大便频频,有的严重到犹如泻痢的情形,乃至连续十天半月不等

有关打长呃和嗳长气的认识:这是胃气上行(亦即同于瑜伽炼气术所谓的上行气发动),将要冲通食道管的象征等到食道管的气机真正冲开以后,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甜蜜清凉的津液,滑滑而自来源源充满口腔这便是丹道书籍上所说的长生之酒甘露自洒的征候,也有用玉液琼浆的神妙名词作譬喻过去在康藏一带修习密宗教法,对于有了如此打长呃嗳长气的人,便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认为是气脉已有相当成就的非凡之人了

有关大便频数类似泻痢的认识: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有了大便频频,甚至有泻痢屙水等情形,当然是有严重的肠胃病,或者是急性肠炎等病症的现象但无论属于哪种病征,毫无疑义的,它给予人的感受是痛苦的倘便是因静坐发动气机的原因,虽然有大泻或屙水等现象,但并

无痛苦的感受,而且头脑内脏反有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虽有轻微的软弱之感,但无大碍,等泻到最后,屙出一些稍带紫黑色的粘液,便是肠胃的积滞,真正清除净尽,自然而然就会停止泻泄了如果是专门从事养生修道的人,经过这一阶段以后,心境的静定境界,和生理上的感受,一定会进入另一新的状况但对饮食起居,必须适时适量,特别知道谨慎,不可贪图口福而过饱或乱吃东西,总以恬淡为宜尤其对于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应该特别守戒如有家室之人,难于免俗的,至少要作到寡欲为上策,倘使违反了上述男女饮食的告戒;又须经过静坐工夫--时间的累积,而再度发生泻泄等现象一般静坐修道的人,屡成屡败的经过,这也是其中重要关键之一至于纵欲无当者流,更不在话下了

中宫胃气的发动和食道管:人尽皆知我们的生理,自喉头部分开始,便分为食道(后)气管(前)两支如果气管系统有了疾病,或者碰到伤风感冒等情形,便有咳嗽呛气等现象发生而咳嗽的情形,又有干咳和痰咳等差别干咳,大多由于支气管炎所发生可是有些痰咳,便和食道管连带胃部的病症有关但在静坐修道者来说,当中宫气机发动,有了打长呃嗳长气的现象之后,便会感觉胸膈之间严如有物堵塞欲吐之为快而又不能畅所欲吐等到上行气充满忽然咳嗽带有混浊灰暗色的浓痰,便是食道管初步打通的征候道家者流,对这个部分的名称,叫作十二重楼密宗者流,对于这个部分的名称,使叫作受用轮(喉轮)的脉结事实上,都是指由喉头开始,连带食道管而直下胃口一带的系统密宗的修法者,认为打通了喉轮气脉,便可没有妄念烦恼其实,这也

是笼统的说法真正打通了喉轮部分的气脉以后,可以做到减少无明的烦恼;换言之,就不像普通一般人们因胸怀烦恼而产生情绪烦躁的情形,并非完全可以到达不起妄念,但至少有可使无明妄念减轻的作用因为完全做到妄念不生,那还得靠心理上的定静工夫,不是全凭生理的作用即可一蹴而就

那么食道管对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会有如此的重要吗?诚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一般人的食道管,是经常输送饮食的主要孔道,虽然饮食经过这条孔道就送到胃里接受消化,但是有些饮食的渣滓,仍然还会停滞在食道管的壁道上,日久年深而不加清理,便如输送油管或输送水管一样会起锈硬的障碍作用,所以食道管癌等病症,也因此而引发例如用玻璃杯冲泡一杯牛乳,无论如何,玻璃杯壁上,一定会留下一些牛乳微细的成分至于其他的食物渣滓,就更容易留下痕迹,虽然生理的本能,有自动清除的功用,但一时也难完全消失净尽修炼健身瑜伽术的人们,经常要吞用一条长纱带来洗刷胃部和食道管,也便是为此之故如果能够由中宫胃气的上行而打通了食道管,则对健身瑜伽术的修炼方法,反觉甚为粗鄙

有关道家上下雀桥之说和舌抵上颚:待胃气上行,打通食道管以后,则胸间膻中部位,自然有豁然开朗之感甚至,守静之极的人,还可感受-一听到心脏部分,似乎有劈拍开裂的声音,犹如佛家所形容的有意解心开的感觉此时严如有物下沉,气入小腹,舌尖上翘的自然反应发生无论佛道密宗瑜伽术等任何一家的打坐方法,都以舌抵上颚为基本坐式的内容之一从一般的观念来说,舌抵上颚是为衔接上颚门牙两齿

缝之间的唾液;吸收脑下垂体所放射新生的津液(内分泌之一),以便咽津纳气,用作返老还童的修炼工夫所以一般初学打坐的人,只要依照舌抵上颚的姿势去作,便自然而然有津液满口,需要啯啯吞咽的现象甚之,津液有时还呈甜淡和清香的滋味,尝所未有但到了胃气上行,通过食道管的时候,喉结骨自然内收下压,舌尖便自然上翘,进而可以直立接触到小舌头部分,内卷而封住喉头,使呼吸之气,自然由轻微无声而达到接近停止的状态这种情形,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驾起上雀桥而登天梯的现象在瑜伽术的静坐法而言,这是真正自动作瓶气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于是,后脑神经震动所生的天籁鸣声和震动的异声,所谓脑后鹫鸣眼现金光的现象,便自然而然愈加清晰,心境宁静无妄的境界,也愈来愈加清明

虽然如此,但自中宫胃部所起的下行气,是否真已进入下丹田(小腹内在的中心点),还是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在童身(指性知识和情窦未开的名词)修道者,这个问题又当别论倘使从一般已经有过性行为或变相性行为经验(如手淫梦遗等)的人来讲,真正气归丹田气海,并不如此简单因为当下行气将通丹田气海的时候,小脸和耻骨以上的神经,都自然而然会有刺痛的感受等到这种刺痛感觉完全过去,气机直达海底烂明)摄护腺部分而贯到生殖器(女性仅到子宫部位)时,只须稍加注意,便会自然收缩回转摄护腺乃至会阴部分,都会自然生起紧缩的情形,丹田(小腹)充满,发生内呼吸(指小腹内在的轻微呼吸的现象),这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下雀桥的作用再进而到达口鼻呼吸与内呼吸完全静止,生殖器收缩和睾丸的收紧,就如婴儿来未孩的

状态,这便是一般道家丹经所说的马阴藏相的初步现象到此,饱食多吃和服气不食,都无所谓,便可真正实证到静定的初步工夫但是差距真正打通任督二脉。

从掐人中(急救穴)说督脉: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

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

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

以20 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

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

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吸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

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人中穴主治疾病:挫闪腰疼,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牙痛,痫证,昏迷,急慢惊风,

鼻出血,风水面肿,牙关紧闭,黄疸,霍乱,消渴,遍身水肿,温疫,脊膂强痛,鼻塞。

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遇到突然昏倒或者昏迷不醒的人,你会想到哪个急救穴位

呢?大部分人都会说“掐他的人中”!你知道人中穴在哪条

经脉上吗?那就是与“阴脉之海”任脉相对应的“阳脉之

海”督脉。

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以及头正中线上。就是顺着

脊梁骨从下往上走,一直到嘴。脉气起于小腹内,与冲脉、

任脉同源,出于会阴部。从尾骨沿着脊柱内上行,到后脑风

府穴处进入脑内,联络脑。同时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

督脉,然后是任脉,就是前面提到的十四经的经气循环。

督脉的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内眼角)

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

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络于肾脏。

督脉在阴部络男女生殖器及肛门,并在肛门后尾骨部与足

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会合。

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

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督脉的络脉,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里面,

散布头上;背部的分支从肩胛骨左右走向足太阳膀胱经。

从此走向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密切,一个在后

背正中,一个在其两旁,共同联系肾脏和脑。其次,督脉还

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都与阴部、子宫、肾、心相关联。

此外,督脉还与喉咙有关。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的意思

从字的表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

含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

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总督

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

(1)“阳脉之海”当然要调节阳经气血。督脉多次与手足

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

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

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

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本草纲目》称:

“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

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

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

督脉异常人体易发生哪些疾病: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关于头脑、五官、

脊髓及四肢的,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

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还包括手足震颤、抽搐、麻

木及中风。所以神志不清时刺激督脉的穴位可以“回阳救

逆”,使人苏醒过来。督脉管理一身的阳气,推督脉就能温

肾助阳,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小故事。

北大一位学生曾经找我求助,说她如果在早上7点前起床,

就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无法控制,还影响同宿舍的人,但7

点以后起床就不会打喷嚏,而且她平时手脚老是冰冷。我一

听心里就有数了,教她推督脉,把手往后伸,推腰部那一段,

每天推10来分钟,推到身体发热就行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

她高兴地告诉我,即使7点前起床也不打喷嚏了,而且自从

推督脉以后,感觉精力也更充沛了。

其实,打喷嚏在中医看来是身体升发阳气的反应。感冒的

时候经常打喷嚏就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被邪气封锁在里面出

不来,身体采用打喷嚏的方式来引发阳气,对抗邪气。那上

面的大学生为什么早起就打喷嚏呢?那是因为:晚上,阴气

进入阳气时就入睡;早上太阳出来,阳气从阴气里出来就醒

来。她是阳气虚的体质,太早起床阳气不愿意出来,所以身

体要自发地打喷嚏把阳气“喊”出来。

强腰补肾来壮阳——命门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跟肚

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

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

命门有什么作用呢?命门在腰部,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

肾,可以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男性的遗精阳痿,

以及女性虚寒性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前面我们说了,

督脉是“阳脉之海”,那它就能补阳气,当然这并不仅仅是

现在满大街广告的“壮阳”,那种所谓的“壮阳”其实就是

拔苗助长或者说杀鸡取卵。而按揉穴位或者灸才是真正的壮

阳之道,每天花3分钟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

透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这种擦法其实连膀胱经的穴位也一

起刺激了,效果更好。如果再加上摩揉任脉的关元、气海,

最多一个月,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祛除头痛太轻松——风府

风府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脖子后面正

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坑儿”,

就是了。

风府穴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等,以及高血压引起

的头痛、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神经、肌肉疼痛等都有作

用。本穴是督脉穴,与脑相通,也可以治中风、癫痫等神志

病。如果你有颈椎病或高血压,或者低头工作太久颈部酸痛、

头晕眼花,或者不明缘由地突然头痛,试试点揉风府或胆经

的风池穴,或者沿前额的神庭→头顶的百会穴→风府穴按揉,

瞬间就能轻松许多。

《资生》里说:“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

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风府穴

的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这种“虚邪贼风”正盛的时候。

降血压不健忘,提升阳气防下陷——百会

找此穴时,首先,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

顶伸直。然后,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此

时,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就是百会穴。用指施压,会感

到轻微的疼痛。

百会有“三阳五会”之称,即足三阳经与督脉、足厥阴肝

经的交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其功能是开窍醒脑,

回阳固脱,升阳举陷。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

泄泻、健忘、不寐、阴挺等。现在治疗中风、记忆力下降等

老年病时都要选百会穴。

百会还有以下一些妙用。

(1)降血压。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次做36圈,

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2)美发。将食指或中指按压在百会穴上,逐渐用力深压

捻动或做轻柔和缓的揉动,然后用空拳轻轻叩击百会穴,每

次进行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头皮的抵抗力,从

而减少脱发断发。它和正确的梳头方式一样关键,比如梳头

时应顺着毛囊和毛发的自然生长方向,切忌胡乱用力拉扯。

因为头部有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多条经脉循行,所以最好

顺着经络的循行梳头,这样轻而易举就能调理多经。

还有就是灸百会,虽然这个自己操作时有点难度,但还是

可以做的。因为百会可以升提阳气,所以对那些脱肛和子宫

脱垂以及胃下垂的病很有作用,因为这些病的病因在中医眼

里是一样的,统称“中气下陷”,就是本来有东西向上提托

着这些脏器,现在提东西的没劲儿了,它们就往下坠了。

我碰到一个老人,脱肛,很痛苦,吃药、扎针都不见效,

连走路都困难,因为脏器和衣服老摩擦,所以红肿且疼。后

来我建议他自己回去买艾条灸百会,结果过了不到两个星期,

他就很高兴地来告诉我,说没想到灸百会竟然有这么好的效

果,现在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感觉跟换了个人似的。

百会穴更对治疗头痛十分有效,古时候就有评定。“顶门

一针”这句谚语大家都知道吧,“抓住致病处,痛下针砭”

是这句话的意义,就是用针刺头顶上的百会穴后,头痛立马

好转。至今有关史料仍保存着古代皇帝头剧痛,因针刺百会

穴而治愈的记载。

若对自己虚弱的身体无从改善,那就先从打通督脉和膀胱经。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和督脉入手呢?因为,这两条经脉可以调动人体肾脏的功能。

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后天”的功能是靠外来的培补来使身体强壮,“先天”则是自然的赐予,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来改善体质,但却无法使之变得强大,若想达到天人合一,从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就一定要打开通往宇宙的先天之门,这就是肾脏的强壮。古时练功修道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还精补脑”,而这个“精”指的就是肾精,所以要想身体有一个质的升华,而不是停留在“温饱”状态,健壮肾脏就是必修课程,甚至

可以说是终极目标。

古人说:“肾脏有补而无泻。”意思是说肾脏是总会显得亏欠,而不会过于强壮的。打坐时男子意守“丹田”,女子意守“命门”,无非是要增强人体的“元气”。何为元气?就是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在哪里呢?就储存在两肾之中,但肾的先天之气,在成年时,已经完成了一般人的生长需要,也就不继续“喷薄”而出,人也就开始“物壮则老”了。为什么说年轻时是“人找病”,而年老时是“病找人”呢?就是因为“元气”的盈亏造成的。但肾脏补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原因是五脏六腑如果只维持一般情况的“温饱”,即使没有充沛的“元气”供应,也仍然可以达到自身的满足,身体也就不必费力非要激发肾脏先天的功能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创造。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若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身体何患之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就是让更多的气血流入这条经络。谁给膀胱经供给能量呢,主要是靠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只是个通道,本身无动力运行,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所以您加强了膀胱经的需求,也就激发了肾脏的供应潜能。

同理,督脉亦是如此。

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为什么我们总要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人的精气神,所以,打通督脉,可以祛除许多疾病,国外医界专有整脊医学的分支,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其实就是调整督脉。增强督脉的气血供应,就能激发

肾脏的先天之气。

那怎么打通膀胱经和督脉呢?其实很简单,方法很多,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臀法(如果膀胱经不通,敲臀就会很痛)都可以用,还可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肉太厚的话也可用肘来揉。要注意,膀胱经在腿上的部分也很重要,同样可以刮痧、拔罐、点揉、敲打,甚至用手大把攥,只要能充分刺激它就行。还可两腿绷直,俯腰两手摸地,向后仰身弯腰以及仰卧起坐,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那就全可采用。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在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因为此处是查看体内瘀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有两条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瘀积肿物;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所以此处实安身立命之所,不可不知。

经络是联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这些皆是纷杂不清的事情。古人已众说纷纭,今人又各抒己见。若要刻意求根寻源,幽门未入,已堕迷雾之中。所以不如削繁就简、去精取粗,反而容易掌握其要旨。

治病无外乎两条途径:驱其宿毒,培其正气。

一、驱其宿毒

膀胱经乃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病之轻重深浅皆可在此经查找到端倪。也就是说,病之由浅入深,此为入径之门户;病之由内而发,此为出径之通路,可谓邪毒出入之关隘。知此一经,则排毒之法思过半矣。

有人或问,大肠之排便、毛孔之发汗、脚气之湿毒,气管之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皆为排毒之法,为何略为不谈,独言膀胱经?是因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膀胱经有个要穴叫“委中”,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何故?此乃泄毒之出口。此穴通常为刺血首选,正是此因。

二、培其正气

“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是说好的医生不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医治,而是防病于未然。如何防患?需随时培补正气,正气充沛则百脉俱通,气血旺盛则邪毒难以在经络中停滞瘀积。“经穴本调何须刺,气血充盈邪无踪。”

现在的人往往只知排毒而不知培补,或毒去而复生;或毒邪未去,身体已衰;或正邪僵持难下,旷日难愈。所以祛邪和扶正须协同进行。人之内力须由脏腑而生,经络而传,故脏腑培补法、经络锻炼法最为切要,而精通一经一穴之用法倒似是舍本逐末了。

求医录

膀胱经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去膀胱(污水储存站)排出。污水排出也要经过一定处理,这时候肾经及肾脏这个污水处理厂就该工作了。

膀胱经殷门穴至委中穴的位置自己确实不好按摩,我过去曾使用过一个小哑铃来敲击这一段,觉得效果不错。但如果是女士,这样敲打的力度可能显得过大了,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提倡这种方法。至于膀胱经用什么方法排毒最好,其实很不确定,刮痧若出痧很畅,则效果最佳。若不爱出痧,但按揉穴位却很痛,则按摩效果最好。若不出痧,按摩穴位也不痛,则拔罐效果好。拔火罐我比较喜欢真空式的,操作方便,避免烫伤,拔的力度也好调节;而且拔的力度也较传统火罐大很多,走罐、刺血也更为方便。

如果大腿和臀部这段特别臃肿,是不是代表这段膀胱经不通呢? 大腿和臀部这段由两条经络来管理——膀胱经和胆经,膀胱经主管代谢水分,胆经负责代谢油脂,如果这两条经络阻塞不通了,体内的水液和油脂代谢不出去,堆积此处便形成赘肉,显得臃肿,所以使这两条经络保持畅通就是您要去做的。您可以经常按摩从臀部到脚外侧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所以要反复按摩这条经络。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然后经常按摩,让这条经常保持通畅。

打通胆经的方法中的敲打胆经法。不但可以使胆经畅通,还可以舒解郁闷。中医认为,身体臃肿肥胖与气郁不舒有密切关系。

病例:近两年到12月份后每到下午三四点就很疲倦,几乎合上眼睛就能睡着(晚上9点左右休息),这种情况会维持2个月左右。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

辨证:冬令之时,寒气最盛,毛孔闭塞,而您应是寒湿体质,外寒而内湿,体表畏寒怕冷,体内湿浊又盛。下午三四点钟乃膀胱经所主,膀胱经此时气旺,外欲排体表之风寒,内欲通水道之湿浊,两相用力,大耗气血。故借调全身气血相助,因而体倦思睡,以保养气血。可在神气充足之时在后背膀胱经刮痧,以赶走风寒,还可在睡足后用取嚏法驱散风寒,同时吃山药薏米粥以健脾祛湿,很快可以痊愈。

如何打通任脉?

任脉的重心在于中宫:中国医学所谓的中宫,它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和养生修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论任何大小病症的发生,第一项严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发生问题例如伤风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肠胃一定有问题。换言之,肠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伤风感冒,也满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就是道家所谓的十二重楼,下通大肠,以及连带影响肾脏性腺等作用。 静坐到达肠胃有气机在滚动,乃至气机鸣荡,内在有如气泡声音等感觉的时候,这便是初步的第一征候经过这一征候以后,往往有食欲亢进,或者感觉气满而不思饮食的现象,如果有了食欲亢进的情形,必须要节制饮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但在此时必须注重好的营养,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气机胀满不思饮食的情形,应当酌量减停饮食以待有食欲的需要时,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资补益。其

次,在中宫胃部有了如上所说初步的第一征候发生时,也很可能在同一时期,便有打呃、嗳气、放屁等现象。有些学道人,看丹经道书,或听过师傅口诀,认为放屁是走漏元气的事;拚命紧撮谷道,忍屁不放,弄得浊气薰蒸内脏,至于面黄肌瘦,或者引起便秘,内外痔疮,乃至其他的内脏病症,不一而足其实,真正的元气不可泄漏之说,并非是指在此过程中的屁气,那是别有道理,容以后再说总之,当此过程,嗳气放屁,大可任其自由一番,以便肠胃真正清理净尽,而有两种现象,特别值得注意:

(一)打长呃嗳长气,好像有严重胃病人的情形

(二)大便频频,有的严重到犹如泻痢的情形,乃至连续十天半月不等

有关打长呃和嗳长气的认识:这是胃气上行(亦即同于瑜伽炼气术所谓的上行气发动),将要冲通食道管的象征等到食道管的气机真正冲开以后,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甜蜜清凉的津液,滑滑而自来源源充满口腔这便是丹道书籍上所说的长生之酒甘露自洒的征候,也有用玉液琼浆的神妙名词作譬喻过去在康藏一带修习密宗教法,对于有了如此打长呃嗳长气的人,便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认为是气脉已有相当成就的非凡之人了

有关大便频数类似泻痢的认识: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有了大便频频,甚至有泻痢屙水等情形,当然是有严重的肠胃病,或者是急性肠炎等病症的现象但无论属于哪种病征,毫无疑义的,它给予人的感受是痛苦的倘便是因静坐发动气机的原因,虽然有大泻或屙水等现象,但并

无痛苦的感受,而且头脑内脏反有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虽有轻微的软弱之感,但无大碍,等泻到最后,屙出一些稍带紫黑色的粘液,便是肠胃的积滞,真正清除净尽,自然而然就会停止泻泄了如果是专门从事养生修道的人,经过这一阶段以后,心境的静定境界,和生理上的感受,一定会进入另一新的状况但对饮食起居,必须适时适量,特别知道谨慎,不可贪图口福而过饱或乱吃东西,总以恬淡为宜尤其对于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应该特别守戒如有家室之人,难于免俗的,至少要作到寡欲为上策,倘使违反了上述男女饮食的告戒;又须经过静坐工夫--时间的累积,而再度发生泻泄等现象一般静坐修道的人,屡成屡败的经过,这也是其中重要关键之一至于纵欲无当者流,更不在话下了

中宫胃气的发动和食道管:人尽皆知我们的生理,自喉头部分开始,便分为食道(后)气管(前)两支如果气管系统有了疾病,或者碰到伤风感冒等情形,便有咳嗽呛气等现象发生而咳嗽的情形,又有干咳和痰咳等差别干咳,大多由于支气管炎所发生可是有些痰咳,便和食道管连带胃部的病症有关但在静坐修道者来说,当中宫气机发动,有了打长呃嗳长气的现象之后,便会感觉胸膈之间严如有物堵塞欲吐之为快而又不能畅所欲吐等到上行气充满忽然咳嗽带有混浊灰暗色的浓痰,便是食道管初步打通的征候道家者流,对这个部分的名称,叫作十二重楼密宗者流,对于这个部分的名称,使叫作受用轮(喉轮)的脉结事实上,都是指由喉头开始,连带食道管而直下胃口一带的系统密宗的修法者,认为打通了喉轮气脉,便可没有妄念烦恼其实,这也

是笼统的说法真正打通了喉轮部分的气脉以后,可以做到减少无明的烦恼;换言之,就不像普通一般人们因胸怀烦恼而产生情绪烦躁的情形,并非完全可以到达不起妄念,但至少有可使无明妄念减轻的作用因为完全做到妄念不生,那还得靠心理上的定静工夫,不是全凭生理的作用即可一蹴而就

那么食道管对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会有如此的重要吗?诚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一般人的食道管,是经常输送饮食的主要孔道,虽然饮食经过这条孔道就送到胃里接受消化,但是有些饮食的渣滓,仍然还会停滞在食道管的壁道上,日久年深而不加清理,便如输送油管或输送水管一样会起锈硬的障碍作用,所以食道管癌等病症,也因此而引发例如用玻璃杯冲泡一杯牛乳,无论如何,玻璃杯壁上,一定会留下一些牛乳微细的成分至于其他的食物渣滓,就更容易留下痕迹,虽然生理的本能,有自动清除的功用,但一时也难完全消失净尽修炼健身瑜伽术的人们,经常要吞用一条长纱带来洗刷胃部和食道管,也便是为此之故如果能够由中宫胃气的上行而打通了食道管,则对健身瑜伽术的修炼方法,反觉甚为粗鄙

有关道家上下雀桥之说和舌抵上颚:待胃气上行,打通食道管以后,则胸间膻中部位,自然有豁然开朗之感甚至,守静之极的人,还可感受-一听到心脏部分,似乎有劈拍开裂的声音,犹如佛家所形容的有意解心开的感觉此时严如有物下沉,气入小腹,舌尖上翘的自然反应发生无论佛道密宗瑜伽术等任何一家的打坐方法,都以舌抵上颚为基本坐式的内容之一从一般的观念来说,舌抵上颚是为衔接上颚门牙两齿

缝之间的唾液;吸收脑下垂体所放射新生的津液(内分泌之一),以便咽津纳气,用作返老还童的修炼工夫所以一般初学打坐的人,只要依照舌抵上颚的姿势去作,便自然而然有津液满口,需要啯啯吞咽的现象甚之,津液有时还呈甜淡和清香的滋味,尝所未有但到了胃气上行,通过食道管的时候,喉结骨自然内收下压,舌尖便自然上翘,进而可以直立接触到小舌头部分,内卷而封住喉头,使呼吸之气,自然由轻微无声而达到接近停止的状态这种情形,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驾起上雀桥而登天梯的现象在瑜伽术的静坐法而言,这是真正自动作瓶气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于是,后脑神经震动所生的天籁鸣声和震动的异声,所谓脑后鹫鸣眼现金光的现象,便自然而然愈加清晰,心境宁静无妄的境界,也愈来愈加清明

虽然如此,但自中宫胃部所起的下行气,是否真已进入下丹田(小腹内在的中心点),还是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在童身(指性知识和情窦未开的名词)修道者,这个问题又当别论倘使从一般已经有过性行为或变相性行为经验(如手淫梦遗等)的人来讲,真正气归丹田气海,并不如此简单因为当下行气将通丹田气海的时候,小脸和耻骨以上的神经,都自然而然会有刺痛的感受等到这种刺痛感觉完全过去,气机直达海底烂明)摄护腺部分而贯到生殖器(女性仅到子宫部位)时,只须稍加注意,便会自然收缩回转摄护腺乃至会阴部分,都会自然生起紧缩的情形,丹田(小腹)充满,发生内呼吸(指小腹内在的轻微呼吸的现象),这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下雀桥的作用再进而到达口鼻呼吸与内呼吸完全静止,生殖器收缩和睾丸的收紧,就如婴儿来未孩的

状态,这便是一般道家丹经所说的马阴藏相的初步现象到此,饱食多吃和服气不食,都无所谓,便可真正实证到静定的初步工夫但是差距真正打通任督二脉。


相关文章

  • 打通任督二脉 1
  • 打通任督二脉 任脉:代表人体的物质功能 督脉:代表人体的功能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 ...查看


  • 捏手指健身治病法 打通任脉.督脉并能按摩膀胱经和内脏的
  • 2014-07-07 15:42 捏手指健身治病法 打通任脉.督脉并能按摩膀胱经和内脏的方法 求医不如求... 转 医学家们发现,在神经反射疗法中,刺激神经末端比直刺脊髓效果更佳,尤其是刺激指尖的经络.根据现代医学脊椎神经反射理论和中医的经 ...查看


  • 告诉你如何打通督脉和膀胱经
  • 养生先从经络开始11致富经 求医录 慧心问: 膀胱经就是管撒尿的经吗? Jnc答: 膀胱经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去膀胱(污水储存站)排出.污水排出也要经过一定处理,这时候肾经及肾脏这个污水处理厂 ...查看


  • 心经.督脉和任脉大药房
  • 心经大药房----护命摄神,百病祛根.在中医里,心是君主之官,百病都是从心生起的.心经的起点在腋窝下的极泉穴,终点在小指的少冲穴,穴位两边都是对称的,左右各有9个,但左边的效果更好些.心经的功能简单说一是治疗心脏原发的疾病,二是治疗情志方面 ...查看


  • 打通任督二脉
  • 打通任督二脉 欢迎你与我一起走入内在的小宇宙,聆听这张CD.这是一张特别的催眠CD,结合了古代的修行智慧,与现代的尖端的催眠技巧.你一边聆听CD,一边照着做,帮助你自然而然运转体内的能量,强化你的生命元气,随着聆听催眠CD,不但可以促进你的 ...查看


  • 打通小周天1
  • 打通中脉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是人人,人人是我: 佛是人人,人人是佛:佛是如来,如来是佛. 先看这张图 先把 中脉 右脉 左脉 搞明白 再把七轮搞明白 中脉从1--7 然后再看这两张图 你要把任脉和督脉记一下是在哪儿 ...查看


  • 大周天小周天一步到位速通法
  • 大周天小周天一步到位速通法 2009-08-24 16:10 周天功是道家的修炼方法.是修炼人体经络之气的方法.促进人体的任脉 和督脉相互循环的方法叫小周天功.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相互通畅循 环的方法叫大周天功. 过去人们练周天讲究百 ...查看


  • 丹道周天法之-"静功"修炼过程 
  • 形意拳,太极拳既为内家拳,练内家拳就要会发内劲儿.欲发内劲儿则必先练内功.练内功的主要方式是练气.练气要知晓脉络,因脉络为人体内气运行的轨道,练气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 ...查看


  • 人体十四经络的好处
  • 人体十四经络的好处 1.督脉 督脉是人体所有阳经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并且心.肝.脾.肺.肾.小肠等,都在督脉上有反射区,所以调督脉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并且可以有效改善脊柱弯曲,颈椎,腰椎的问题,督脉是主管人体精气神的,调理督脉可以让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