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诺奖情结:拿不到忘不掉
学者称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近
呼唤更多“经典论文”
沪上学者表示:一步一个脚印,诺奖离我们不远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是华人高锟,让人欣喜不已。相比于往届的华人诺奖得主,高锟身上似乎“中国味”最浓。但他英籍华人的身份,又似乎让国人有点怅然若失。于是,一个老话题重被提及:中国人,离诺奖还有多远?
何必怅然若失
“我们何必怅然若失?”上海交大物理系曹庄琪教授说。高锟先生的成就以及他此次获奖,又一次证明了我们华人、中国人的实力,值得骄傲。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着一个信号———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优秀科学家,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得诺奖的机会,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科学家比别人差。换个角度看,诺奖本身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它的覆盖面不完整。所以,看重诺奖是应该的,但不必为得不得奖、何时得奖过于焦虑。
有学者指出,诺奖需要经过时间检验。高锟在1966年,发表了“利用极高纯度的玻璃作为媒介,传送光波,作为通讯之用”的基础理论;经过40多年的历史检验,经过实践、应用与社会贡献的多重验证,这项成果才摘得诺奖桂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度薄弱的经济、工业基础得以不断夯实,这些都为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少科学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以,国人对于摘取诺奖要有耐心和信心。 “山里娃”变“城里孩子”
不少科研工作者认为,在国内搞科研,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科研环境,都越来越好了。曹庄琪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研人员要申请到研究经费很困难,搞起研究来“捉襟见肘”。而现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了不少。
上海交大陈建平教授打个比方,以前国内的科研人员像山里的孩子,看到国外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成果,就像“进了大都市”,受到冲击很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了解和适应。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环境逐步改善,与国际接轨,所以,科研人员也成了“大城市的孩子”,眼界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耳濡目染世界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能够站在巨人肩上远望。这些都是我国科研成果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
摈弃浮躁和急功近利
“摈弃浮躁和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中国人很有希望问鼎诺奖。”不少科研人员信心满满地表示,但同时也指出时下科技界的一些弊病。
眼下,国内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表现之一,是过于看重量化考核,忽视质量,容易造成学术泡沫,比如,有的单位制订了发表一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奖励1万元之类的政策,有人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竟然一年发表了100多篇SCI论文。如果科研政策激励出这样的结果,那就会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居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本报记者 徐敏 彭德倩(来源:解放日报)
杨振宁预言我国10年内出诺贝尔奖得主
如果您没有见过杨振宁教授、没有听过他演讲,请不要再一味将88岁的老人定义为大众意识上的“体衰”、“思维迟钝”。昨日,这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2个多小时呈现的状态,让大家震惊了:居然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长时间停顿过讲话,重复和口误仅仅一两处,不过立刻就修正了。
在这场以“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主题的演讲中,大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学校也使用电视直播,让三个校区的数万学生接受教授的学术洗礼。
杨振宁:“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抓住它,你就可能走入新的境界。”
相信直觉 也许会有所收获
7岁到15岁,杨振宁成长在清华园。初中时,他在学校的小图书馆里找到一本《神秘的宇宙》,一个钟头很快读完他认为简单的文字,对其中二十世纪初年的三大物理改革非常感兴趣,从此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这次阅读,就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研究物理的视野门窗。
1937年,战争让家人和杨振宁颠沛流离。杨振宁在高二就准备考试读大学,于是借了一本物理书籍在家里闭关学习。他一直不明白为何圆在旋转之时,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径,整整想了两天,最终搞懂了向量的重要性。
“为何书中写着圆旋转力量会向着圆心?我的直觉说那是不对的!于是我反复思考,最终在直觉和书本的冲突中收获了学习的方法。”在演讲过程中,杨振宁每讲一个小段落就特意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不难推断他喜爱思考的好习惯从少年时代就已形成了。他说,其实4岁的小孩已经能根据汽车的速度判断出还有多久到自己的跟前,如果家长抓住孩子的直觉培养,也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绩。
杨振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古训不够,还要学会渗透性地学习。”
勇于表达 即使是错误观点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与黄昆(半导体物理学家)和张守廉同住一室,他们除了常侃电影明星、政治事件、历史观点,更多的则是无休止地辩论物理问题。学校没有开水,他们就到茶馆叫上一杯茶,讨论一下午物理。因此,学校给他们起名“三剑客”。有一次对“群论”各自都有观点,一直争论到晚上回到寝室。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最后三人不约而同起床点起了蜡烛,从学者的典籍中斧正辨别各方的正误。
“中国的学生喜欢在书中寻找答案,注重从理论推演现实,我出国后知道了,外国人喜欢先从现实去总结理论。”杨振宁先生出国后于1949年回国,他到复旦大学、深圳大学查看,发现书中全是关于“四大力学”的理论,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被局限于其中。这些和以前的自己相似的中国大学生,他们专研于书籍,好思考别人的结论,却忽略了一些新现象的发现。
在国外时,杨振宁建议中国学生去听学校的大讨论,学生不去,理由是听不懂。杨振宁说:“外国人即使不太有把握的观点都会说出来,而中国人只有自己有把握的才会表述或者去钻研,其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古训不够,还要学会渗透性地学习,敢于表达和创新。”
在芝加哥大学留学3年,杨振宁每天都浸淫在学校邀请的各种大师的校园讨论中,最后的同学中就有4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认为在大讨论中表达和吸取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杨振宁:“年轻人不要害怕,如果你做学习研究遇到苦闷的话,是不是可以思考在总方针上做出修正。”
确定目标 就不要轻言放弃
1945年,杨振宁作为清华大学最后一届留美公费生到了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实验物理上有所欠缺,于是订立了自己的论文目标,希望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弥补知识缺陷。不巧,他并没有选择到该领域的大师作为导师,最终跟随了后来也是名噪一时的泰勒。
为了完成最后的论文,杨振宁研究各种观点,有四五个观点却都是钻研不到两个月无果便放弃了,最终订立的论文目标实验物理更是无法落笔。他询问泰勒,泰勒劝说他换用一篇他的研究成果,因那篇文章加长后足以达到毕业要求。杨振宁思索了很久,是不是应该更改目标呢?在深思熟虑后选择放弃让他如释重负,而他那篇小论文在经过丰富后,讲述了享誉全球的“临界指数”,后来在这方面的延伸研究则获得了诺贝尔奖。
杨振宁归纳了几十年的研究,认为一个观点行不通、又可以研究其余观点,说“年轻人不要害怕,如果你做学习研究遇到苦闷的话,是不是可以思考在总方针上做出修正。”
杨振宁:“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诺贝尔奖,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
乐观估计 中国10年拿诺奖
很长时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研究。那个研究所被誉为“象牙之塔”,里面只接受教授和博士生,研究顶尖的问题。他就是在那里获得了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也在研究所。“我们年轻的教授大多对他的研究不太感兴趣,但是我们尊重他。他不会骑自行车,也不坐车,每天定时走路到研究所。”杨振宁说,有一次儿子想与爱因斯坦拍照,他便对准爱因斯坦到研究所的时间,带着儿子在路上制造相遇的机会。果不其然,爱因斯坦同意了与儿子拍照。而就在第二年,爱因斯坦就去世了。
说起诺贝尔奖,杨振宁认为“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这个奖项”的说法,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他对大学生们说,历史证明中国完全有这个实力,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几十年内把95%的文盲比例改写到只有5%一样,这已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贡献。
季羡林曾称最欣赏巴金 中国人不要吹捧诺贝尔奖
本报讯 (记者鲁艳红)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时隔一年,其生前学术助手蔡德贵根据与季羡林生前对话录音整理的《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者日前获阅此书,得知季羡林留下这些口述历史的原因:“过去我写过的自传,好多事情没有写,现在有必要更多地透露出一些。”全书包括2008年10月13日至2009年6月16日期间季羡林的74段口述实录,书中老人家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小结,生动地回忆了自己的家世、童年、求学经历、治学经过、学术研究、家庭生活、个人情感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故事。
记者从书中了解到,2002年,季羡林由于健康原因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由于他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视力日渐减弱,导致他无法进行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写作,因此,他也就开始酝酿以口述的形式来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其间由于种种原因,此事直到2008年才得以开始。在他的提议下,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先生调来北京做他的学术助手,而工作的重心就是进行口述历史的录音和整理工作。而季羡林在口述之前定下一个原则——“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季羡林“不全说的真话”包括了关于遗产问题的真相。季羡林病逝后,关于他的遗产问题一直纷争不断,这其中孰是孰非,如果想从季羡林口述中寻找答案恐怕要失望了,整个“口述”过程中,季羡林从未谈到遗产分配问题。而对于迷雾重重的“字画门”,季羡林也只在口述中一带而过,回应了一句:“有那么严重吗?”并且从未点名。
而谈到文坛一些大家时,季羡林则“指名道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称自己最欣赏巴金,并始终认为巴金是个大作家:“从文章来讲,茅盾的文章很板、板滞,看不出什么才干来。巴金就不同,巴金的文章很有文采。所以后来我说,如果拿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惟一有资格的就是巴金。”同时,季羡林说,他曾多次劝中国的出版界和作家,不要吹捧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这个东西啊,本身是代表资产阶级、代表资本主义的东西,它也不会给中国。它能让一个共产党的作家到瑞典科学院发表讲话?我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季羡林口述史》封面
中国应得“诺贝尔安慰奖”
2007年度的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获奖者大部分都是西方人,这个结果毫无悬念,却有一次引发了中国人的长吁短叹。只要看看近期中国大陆的媒体,就会发现类似“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疑问几乎成了一个千篇一律的主题。
羡慕、反思、嫉妒、不屑„„各种心理凝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独特的群体性风潮,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反应在字里行间更是五花八门。
诺贝尔及其评委会肯定不会想到,这个百余年来西方人并没有多少神秘感的奖项,如今却成了一个东方大国热捧的对象。早先,人们津津乐道于李政道、杨振宁为自己脸上增添了光彩,怎奈人家除了族裔和外貌特征外,其他与中国毫不相干。后来又有消息说中国的某某博士获得了“诺贝尔贡献奖”,一时间全国传媒蜂拥而动,争先恐后向民众报告这一重大喜讯,谁知诺贝尔奖评委会偏偏不给中国人面子,郑重发表声明,证实所谓的“贡献奖”根本不存在。原来那不过是当地旅游机构对一些国家组团当参观颁奖典礼的鼓励,说白了就是一张门票而已。
尽管如此,中国人也没有感到尴尬,即使买票在台下当观众也可以将之解释为“重在参与”。外国人当然不会知道中国人思维逻辑中蕴含着多少深意,甚至连大部分中国人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如此巴望诺贝尔奖。事实上,一种大众文化现象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民心理取向,这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问题。与其说中国人追求诺贝尔奖所显示的,是一百多年来渴望达到的国际地位标高,不如说是种虚荣心的释放。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百年内除了袁隆平那颗杂交水稻的种子发芽后,再无任何创新之举,人们为之扼腕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文化有了长足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怎么会连个国际大奖都与中国绝缘呢?
诺贝尔奖是世界最文明创造的象征,具有高科技和高文化含量,不过这并非惟一的获奖条件,其中的“和平奖”就是专门为人类生存状态做出突出贡献者设立的。如果说当年的戈尔巴乔夫、金大中等人获此殊荣掺杂了许多意识形态因素,那么本年度美国人戈尔的获奖则让中国人汗颜。谁也不曾料到,宣传环保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早知如此,13亿中国人每人每天做一件环保的事情,就算因为有不能言表的因素而难以获奖,也可以像申办奥运那样举全国之力去冲刺了。
我知道,有这样想法的中国人不在少数,起码人们明白戈尔得到的这个“诺贝尔和平奖”并非尖端领域的课题。从环境污染的状况看,美国肯定甘拜中国的下风,也就注定了在中国致力于环保事业有比美国更广阔的空间。退一步说,就是为了促进全球环境的净化,也应该高度关注和鼓励重度污染区域的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不知是什么原因,获奖者偏偏是美国人,难道环保事业也与意识形态有关?
中国人当然有理由不服气,论对诺贝尔奖关注的程度,中国每年都组团观摩颁奖仪式,不惜重金邀请每届获奖者到中国讲课视察,一旦哪位学者受到邀请旁听颁奖仪式,即刻就能成为全国新闻的焦点人物;论对诺贝尔奖的渴求心理和拥趸人数,中国绝对是全球之最,按中国人既定的说法,任何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如果缺少了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就变得没有了普遍意义。这个逻辑有理有据,严谨而丰满,就是把100年来所有获奖者拉到一块和中国人辩论,他们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
无论怎么说,有诺贝尔奖的情结总是应该得到鼓励,至少说明今天的中国人十分在意外国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智慧和成就。虽然表现的有点功利化,终究也是对诺贝尔奖的认同,总比爱迪生、保罗•萨特、耶利内克等人对诺贝尔奖嗤之以鼻更有积极的宣传意义。何况如今西方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的学术团体比比皆是,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近期就用“同性恋炸弹”、“帮老鼠倒时差”等不严肃的发明把诺贝尔奖轻薄了一回。而面对中国数亿双巴望的眼神,诺贝尔奖评委会怎么也不应该无动于衷。
据挪威诺贝尔学院主任伦德斯塔德宣称,他们对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定工作完全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由此可见,戈尔的“和平奖”含有不少的“人道”成分,这也难说不是对美国败选总统的精神安慰。既然是这样,诺贝尔奖评委会就应该堂堂正正设立一个“诺贝尔安慰奖”,每年都把这个奖项颁发给那些渴望获奖又没有机会获奖的国家,并采用“申奥”的竞争手段,参评者必须用钱来说话。我相信,GDP居世界前列,并有5000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人肯定会全力以赴。这样做起码有两个好处,不但可以扩大了诺贝尔基金份额,而更
重要的是可以消解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哀怨。本来嘛,“诺贝尔和平奖”的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一个奖可以让世界上十几亿人心安气顺而自我陶醉,何乐而不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坚持纯诗写作 共发表163首
实际上,托马斯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
“理解他的思想之后,大声地念,把他的音感音律弄透,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吴笛和他的老师同学一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过托马斯的诗歌,他说为了在翻译中将特兰斯特勒默诗中隐喻的思想表达出来,他往往采用大声念的方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的中文译者李笠打了个比方,认为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有点像中国的王维。“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浙江诗人曾有幸参加过他的晚宴
诗人潘维昨天说自己是最高兴的浙江人,因为托马斯这位诺奖的新科状元,曾经在瑞典的家里亲自下厨做饭给他吃。
“2009年10月19日,特兰斯特勒默特意安排晚宴宴请我们。他的家位于斯德哥尔摩地势最高的山上,从窗口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另一边,波罗的海在山脚下蔚蓝,不时有轮船的汽笛经过。他住宅的面积不大,约80平方左右。我们进入书房时他支着拐杖站起来与我们握手,约1米8左右个子,他又支着拐杖站起,很缓慢地走到钢琴前,打开台灯,用左手弹了钢琴。”潘维说,虽然托马斯脑溢血瘫痪了一段时间,但头脑清晰。“晚宴很隆重,有6道菜,喝了很多红酒。”
“他获奖是名至实归,这次,是真正诗歌的胜利。”在几十年前,吴笛就听闻托马斯将要获诺奖的消息。“相比较前几年的爆冷门,略萨和托马斯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文学又回归到强调经典的方向。”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将在12月10日获得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
要买中文诗集,恐怕还得等等
1985年,托马斯第一次访华,陪同他的北岛显得很兴奋: “那天托马斯很高兴,面色红润,阳光在他深深的皱纹中转动。他触摸那些(长城)城垛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对人们如此强烈地要被记住的愿望感到惊讶。我请他转过头来,揿动快门。在那一瞬间,他双手交叉,笑了,风掀起他开始褪色的金发。”
那次,托马斯还兴冲冲地爬上了长城。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是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他满头白发,但是目光非常纯净,这和他是个纯粹的诗人有关,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一名心理学家,写诗几乎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季晟康到现在都非常清晰地记得,根据事先的安排,身体不便的托马斯只需要盖上他的图章就行,“可是他竟然用左手为每一个读者亲自签名。虽然签的名只是最简单的首字母‘T*T’,但他对读者的尊重让人感动。”
那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是国内唯一获得正式授权的托马斯诗集。季晟康是这本全集的责编之一,他说这本2001年出版的诗集很是畅销。“虽然当时只印了3000册,但很快就脱销,再加上版权只有5年,早已过期,现在,恐怕是很难找到了。”
很难找到确是事实。“我一听到诺奖的消息,就赶紧盘货,发现托马斯诗集早几年前就已经没有库存。”晓风书屋的老板姜爱军说,“前些年,他的诗集确实是诗歌发烧友的最爱。”
在新华书店和网店上,托马斯的诗集也几乎绝迹。“目前还未听说国内有哪家出版社会再次购买他诗集的版权,国内的读者要买到,恐怕还要等些时候。” 评论家称文学奖得主作品神似中国古典诗歌
晨报讯(记者 解辰巽)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10月6日晚7时(斯德哥尔摩时间13时)揭晓,该奖由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获得。记者采访了中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在他看来,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似乎有着几分联系。
中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介绍,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对于中国诗人来说还是很熟悉的,他对中国诗人的影响也是很深的。说起来,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和中国还有一点渊源,他的诗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是在1987年出版的一本名叫《北欧现代诗选》中,这本书中收录了他的9首诗歌。唐晓渡回忆,这本诗集一共收录了三四十位北欧诗人的诗歌,但他唯独对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印象深刻。
2001年在中国又出版了一本他个人的诗集《特兰斯特罗默诗选》,并于同年在北大召开了一次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研讨会。2004年6月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国外奖项就颁给了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但是由于身体原因,这两次他都没有来到北京,由中国译者李笠出席。在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的颁奖典礼上,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还准备了一份非常精彩的获奖感言。
从他的诗歌来说,似乎还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一点联系,虽然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的诗歌意象完整,扭转空灵,这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几分神似。
唐晓渡还介绍,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篇幅短小,水平平均,“说不上来哪首诗歌特别出色,整体就像高原一样”,他的诗歌方法和诗歌意识,对当代很多诗人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获得这个奖项算是实至名归。
国人诺奖情结:拿不到忘不掉
学者称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近
呼唤更多“经典论文”
沪上学者表示:一步一个脚印,诺奖离我们不远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是华人高锟,让人欣喜不已。相比于往届的华人诺奖得主,高锟身上似乎“中国味”最浓。但他英籍华人的身份,又似乎让国人有点怅然若失。于是,一个老话题重被提及:中国人,离诺奖还有多远?
何必怅然若失
“我们何必怅然若失?”上海交大物理系曹庄琪教授说。高锟先生的成就以及他此次获奖,又一次证明了我们华人、中国人的实力,值得骄傲。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着一个信号———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优秀科学家,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得诺奖的机会,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科学家比别人差。换个角度看,诺奖本身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它的覆盖面不完整。所以,看重诺奖是应该的,但不必为得不得奖、何时得奖过于焦虑。
有学者指出,诺奖需要经过时间检验。高锟在1966年,发表了“利用极高纯度的玻璃作为媒介,传送光波,作为通讯之用”的基础理论;经过40多年的历史检验,经过实践、应用与社会贡献的多重验证,这项成果才摘得诺奖桂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度薄弱的经济、工业基础得以不断夯实,这些都为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少科学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以,国人对于摘取诺奖要有耐心和信心。 “山里娃”变“城里孩子”
不少科研工作者认为,在国内搞科研,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科研环境,都越来越好了。曹庄琪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研人员要申请到研究经费很困难,搞起研究来“捉襟见肘”。而现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了不少。
上海交大陈建平教授打个比方,以前国内的科研人员像山里的孩子,看到国外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成果,就像“进了大都市”,受到冲击很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了解和适应。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环境逐步改善,与国际接轨,所以,科研人员也成了“大城市的孩子”,眼界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耳濡目染世界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能够站在巨人肩上远望。这些都是我国科研成果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
摈弃浮躁和急功近利
“摈弃浮躁和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中国人很有希望问鼎诺奖。”不少科研人员信心满满地表示,但同时也指出时下科技界的一些弊病。
眼下,国内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表现之一,是过于看重量化考核,忽视质量,容易造成学术泡沫,比如,有的单位制订了发表一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奖励1万元之类的政策,有人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竟然一年发表了100多篇SCI论文。如果科研政策激励出这样的结果,那就会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居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本报记者 徐敏 彭德倩(来源:解放日报)
杨振宁预言我国10年内出诺贝尔奖得主
如果您没有见过杨振宁教授、没有听过他演讲,请不要再一味将88岁的老人定义为大众意识上的“体衰”、“思维迟钝”。昨日,这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2个多小时呈现的状态,让大家震惊了:居然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长时间停顿过讲话,重复和口误仅仅一两处,不过立刻就修正了。
在这场以“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主题的演讲中,大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学校也使用电视直播,让三个校区的数万学生接受教授的学术洗礼。
杨振宁:“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抓住它,你就可能走入新的境界。”
相信直觉 也许会有所收获
7岁到15岁,杨振宁成长在清华园。初中时,他在学校的小图书馆里找到一本《神秘的宇宙》,一个钟头很快读完他认为简单的文字,对其中二十世纪初年的三大物理改革非常感兴趣,从此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这次阅读,就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研究物理的视野门窗。
1937年,战争让家人和杨振宁颠沛流离。杨振宁在高二就准备考试读大学,于是借了一本物理书籍在家里闭关学习。他一直不明白为何圆在旋转之时,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径,整整想了两天,最终搞懂了向量的重要性。
“为何书中写着圆旋转力量会向着圆心?我的直觉说那是不对的!于是我反复思考,最终在直觉和书本的冲突中收获了学习的方法。”在演讲过程中,杨振宁每讲一个小段落就特意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不难推断他喜爱思考的好习惯从少年时代就已形成了。他说,其实4岁的小孩已经能根据汽车的速度判断出还有多久到自己的跟前,如果家长抓住孩子的直觉培养,也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绩。
杨振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古训不够,还要学会渗透性地学习。”
勇于表达 即使是错误观点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与黄昆(半导体物理学家)和张守廉同住一室,他们除了常侃电影明星、政治事件、历史观点,更多的则是无休止地辩论物理问题。学校没有开水,他们就到茶馆叫上一杯茶,讨论一下午物理。因此,学校给他们起名“三剑客”。有一次对“群论”各自都有观点,一直争论到晚上回到寝室。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最后三人不约而同起床点起了蜡烛,从学者的典籍中斧正辨别各方的正误。
“中国的学生喜欢在书中寻找答案,注重从理论推演现实,我出国后知道了,外国人喜欢先从现实去总结理论。”杨振宁先生出国后于1949年回国,他到复旦大学、深圳大学查看,发现书中全是关于“四大力学”的理论,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被局限于其中。这些和以前的自己相似的中国大学生,他们专研于书籍,好思考别人的结论,却忽略了一些新现象的发现。
在国外时,杨振宁建议中国学生去听学校的大讨论,学生不去,理由是听不懂。杨振宁说:“外国人即使不太有把握的观点都会说出来,而中国人只有自己有把握的才会表述或者去钻研,其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古训不够,还要学会渗透性地学习,敢于表达和创新。”
在芝加哥大学留学3年,杨振宁每天都浸淫在学校邀请的各种大师的校园讨论中,最后的同学中就有4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认为在大讨论中表达和吸取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杨振宁:“年轻人不要害怕,如果你做学习研究遇到苦闷的话,是不是可以思考在总方针上做出修正。”
确定目标 就不要轻言放弃
1945年,杨振宁作为清华大学最后一届留美公费生到了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实验物理上有所欠缺,于是订立了自己的论文目标,希望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弥补知识缺陷。不巧,他并没有选择到该领域的大师作为导师,最终跟随了后来也是名噪一时的泰勒。
为了完成最后的论文,杨振宁研究各种观点,有四五个观点却都是钻研不到两个月无果便放弃了,最终订立的论文目标实验物理更是无法落笔。他询问泰勒,泰勒劝说他换用一篇他的研究成果,因那篇文章加长后足以达到毕业要求。杨振宁思索了很久,是不是应该更改目标呢?在深思熟虑后选择放弃让他如释重负,而他那篇小论文在经过丰富后,讲述了享誉全球的“临界指数”,后来在这方面的延伸研究则获得了诺贝尔奖。
杨振宁归纳了几十年的研究,认为一个观点行不通、又可以研究其余观点,说“年轻人不要害怕,如果你做学习研究遇到苦闷的话,是不是可以思考在总方针上做出修正。”
杨振宁:“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诺贝尔奖,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
乐观估计 中国10年拿诺奖
很长时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研究。那个研究所被誉为“象牙之塔”,里面只接受教授和博士生,研究顶尖的问题。他就是在那里获得了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也在研究所。“我们年轻的教授大多对他的研究不太感兴趣,但是我们尊重他。他不会骑自行车,也不坐车,每天定时走路到研究所。”杨振宁说,有一次儿子想与爱因斯坦拍照,他便对准爱因斯坦到研究所的时间,带着儿子在路上制造相遇的机会。果不其然,爱因斯坦同意了与儿子拍照。而就在第二年,爱因斯坦就去世了。
说起诺贝尔奖,杨振宁认为“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这个奖项”的说法,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他对大学生们说,历史证明中国完全有这个实力,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几十年内把95%的文盲比例改写到只有5%一样,这已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贡献。
季羡林曾称最欣赏巴金 中国人不要吹捧诺贝尔奖
本报讯 (记者鲁艳红)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时隔一年,其生前学术助手蔡德贵根据与季羡林生前对话录音整理的《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者日前获阅此书,得知季羡林留下这些口述历史的原因:“过去我写过的自传,好多事情没有写,现在有必要更多地透露出一些。”全书包括2008年10月13日至2009年6月16日期间季羡林的74段口述实录,书中老人家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小结,生动地回忆了自己的家世、童年、求学经历、治学经过、学术研究、家庭生活、个人情感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故事。
记者从书中了解到,2002年,季羡林由于健康原因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由于他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视力日渐减弱,导致他无法进行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写作,因此,他也就开始酝酿以口述的形式来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其间由于种种原因,此事直到2008年才得以开始。在他的提议下,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先生调来北京做他的学术助手,而工作的重心就是进行口述历史的录音和整理工作。而季羡林在口述之前定下一个原则——“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季羡林“不全说的真话”包括了关于遗产问题的真相。季羡林病逝后,关于他的遗产问题一直纷争不断,这其中孰是孰非,如果想从季羡林口述中寻找答案恐怕要失望了,整个“口述”过程中,季羡林从未谈到遗产分配问题。而对于迷雾重重的“字画门”,季羡林也只在口述中一带而过,回应了一句:“有那么严重吗?”并且从未点名。
而谈到文坛一些大家时,季羡林则“指名道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称自己最欣赏巴金,并始终认为巴金是个大作家:“从文章来讲,茅盾的文章很板、板滞,看不出什么才干来。巴金就不同,巴金的文章很有文采。所以后来我说,如果拿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惟一有资格的就是巴金。”同时,季羡林说,他曾多次劝中国的出版界和作家,不要吹捧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这个东西啊,本身是代表资产阶级、代表资本主义的东西,它也不会给中国。它能让一个共产党的作家到瑞典科学院发表讲话?我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季羡林口述史》封面
中国应得“诺贝尔安慰奖”
2007年度的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获奖者大部分都是西方人,这个结果毫无悬念,却有一次引发了中国人的长吁短叹。只要看看近期中国大陆的媒体,就会发现类似“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疑问几乎成了一个千篇一律的主题。
羡慕、反思、嫉妒、不屑„„各种心理凝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独特的群体性风潮,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反应在字里行间更是五花八门。
诺贝尔及其评委会肯定不会想到,这个百余年来西方人并没有多少神秘感的奖项,如今却成了一个东方大国热捧的对象。早先,人们津津乐道于李政道、杨振宁为自己脸上增添了光彩,怎奈人家除了族裔和外貌特征外,其他与中国毫不相干。后来又有消息说中国的某某博士获得了“诺贝尔贡献奖”,一时间全国传媒蜂拥而动,争先恐后向民众报告这一重大喜讯,谁知诺贝尔奖评委会偏偏不给中国人面子,郑重发表声明,证实所谓的“贡献奖”根本不存在。原来那不过是当地旅游机构对一些国家组团当参观颁奖典礼的鼓励,说白了就是一张门票而已。
尽管如此,中国人也没有感到尴尬,即使买票在台下当观众也可以将之解释为“重在参与”。外国人当然不会知道中国人思维逻辑中蕴含着多少深意,甚至连大部分中国人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如此巴望诺贝尔奖。事实上,一种大众文化现象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民心理取向,这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问题。与其说中国人追求诺贝尔奖所显示的,是一百多年来渴望达到的国际地位标高,不如说是种虚荣心的释放。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百年内除了袁隆平那颗杂交水稻的种子发芽后,再无任何创新之举,人们为之扼腕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文化有了长足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怎么会连个国际大奖都与中国绝缘呢?
诺贝尔奖是世界最文明创造的象征,具有高科技和高文化含量,不过这并非惟一的获奖条件,其中的“和平奖”就是专门为人类生存状态做出突出贡献者设立的。如果说当年的戈尔巴乔夫、金大中等人获此殊荣掺杂了许多意识形态因素,那么本年度美国人戈尔的获奖则让中国人汗颜。谁也不曾料到,宣传环保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早知如此,13亿中国人每人每天做一件环保的事情,就算因为有不能言表的因素而难以获奖,也可以像申办奥运那样举全国之力去冲刺了。
我知道,有这样想法的中国人不在少数,起码人们明白戈尔得到的这个“诺贝尔和平奖”并非尖端领域的课题。从环境污染的状况看,美国肯定甘拜中国的下风,也就注定了在中国致力于环保事业有比美国更广阔的空间。退一步说,就是为了促进全球环境的净化,也应该高度关注和鼓励重度污染区域的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不知是什么原因,获奖者偏偏是美国人,难道环保事业也与意识形态有关?
中国人当然有理由不服气,论对诺贝尔奖关注的程度,中国每年都组团观摩颁奖仪式,不惜重金邀请每届获奖者到中国讲课视察,一旦哪位学者受到邀请旁听颁奖仪式,即刻就能成为全国新闻的焦点人物;论对诺贝尔奖的渴求心理和拥趸人数,中国绝对是全球之最,按中国人既定的说法,任何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如果缺少了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就变得没有了普遍意义。这个逻辑有理有据,严谨而丰满,就是把100年来所有获奖者拉到一块和中国人辩论,他们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
无论怎么说,有诺贝尔奖的情结总是应该得到鼓励,至少说明今天的中国人十分在意外国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智慧和成就。虽然表现的有点功利化,终究也是对诺贝尔奖的认同,总比爱迪生、保罗•萨特、耶利内克等人对诺贝尔奖嗤之以鼻更有积极的宣传意义。何况如今西方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的学术团体比比皆是,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近期就用“同性恋炸弹”、“帮老鼠倒时差”等不严肃的发明把诺贝尔奖轻薄了一回。而面对中国数亿双巴望的眼神,诺贝尔奖评委会怎么也不应该无动于衷。
据挪威诺贝尔学院主任伦德斯塔德宣称,他们对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定工作完全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由此可见,戈尔的“和平奖”含有不少的“人道”成分,这也难说不是对美国败选总统的精神安慰。既然是这样,诺贝尔奖评委会就应该堂堂正正设立一个“诺贝尔安慰奖”,每年都把这个奖项颁发给那些渴望获奖又没有机会获奖的国家,并采用“申奥”的竞争手段,参评者必须用钱来说话。我相信,GDP居世界前列,并有5000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人肯定会全力以赴。这样做起码有两个好处,不但可以扩大了诺贝尔基金份额,而更
重要的是可以消解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哀怨。本来嘛,“诺贝尔和平奖”的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一个奖可以让世界上十几亿人心安气顺而自我陶醉,何乐而不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坚持纯诗写作 共发表163首
实际上,托马斯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
“理解他的思想之后,大声地念,把他的音感音律弄透,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吴笛和他的老师同学一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过托马斯的诗歌,他说为了在翻译中将特兰斯特勒默诗中隐喻的思想表达出来,他往往采用大声念的方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的中文译者李笠打了个比方,认为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有点像中国的王维。“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浙江诗人曾有幸参加过他的晚宴
诗人潘维昨天说自己是最高兴的浙江人,因为托马斯这位诺奖的新科状元,曾经在瑞典的家里亲自下厨做饭给他吃。
“2009年10月19日,特兰斯特勒默特意安排晚宴宴请我们。他的家位于斯德哥尔摩地势最高的山上,从窗口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另一边,波罗的海在山脚下蔚蓝,不时有轮船的汽笛经过。他住宅的面积不大,约80平方左右。我们进入书房时他支着拐杖站起来与我们握手,约1米8左右个子,他又支着拐杖站起,很缓慢地走到钢琴前,打开台灯,用左手弹了钢琴。”潘维说,虽然托马斯脑溢血瘫痪了一段时间,但头脑清晰。“晚宴很隆重,有6道菜,喝了很多红酒。”
“他获奖是名至实归,这次,是真正诗歌的胜利。”在几十年前,吴笛就听闻托马斯将要获诺奖的消息。“相比较前几年的爆冷门,略萨和托马斯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文学又回归到强调经典的方向。”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将在12月10日获得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
要买中文诗集,恐怕还得等等
1985年,托马斯第一次访华,陪同他的北岛显得很兴奋: “那天托马斯很高兴,面色红润,阳光在他深深的皱纹中转动。他触摸那些(长城)城垛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对人们如此强烈地要被记住的愿望感到惊讶。我请他转过头来,揿动快门。在那一瞬间,他双手交叉,笑了,风掀起他开始褪色的金发。”
那次,托马斯还兴冲冲地爬上了长城。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是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他满头白发,但是目光非常纯净,这和他是个纯粹的诗人有关,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一名心理学家,写诗几乎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季晟康到现在都非常清晰地记得,根据事先的安排,身体不便的托马斯只需要盖上他的图章就行,“可是他竟然用左手为每一个读者亲自签名。虽然签的名只是最简单的首字母‘T*T’,但他对读者的尊重让人感动。”
那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是国内唯一获得正式授权的托马斯诗集。季晟康是这本全集的责编之一,他说这本2001年出版的诗集很是畅销。“虽然当时只印了3000册,但很快就脱销,再加上版权只有5年,早已过期,现在,恐怕是很难找到了。”
很难找到确是事实。“我一听到诺奖的消息,就赶紧盘货,发现托马斯诗集早几年前就已经没有库存。”晓风书屋的老板姜爱军说,“前些年,他的诗集确实是诗歌发烧友的最爱。”
在新华书店和网店上,托马斯的诗集也几乎绝迹。“目前还未听说国内有哪家出版社会再次购买他诗集的版权,国内的读者要买到,恐怕还要等些时候。” 评论家称文学奖得主作品神似中国古典诗歌
晨报讯(记者 解辰巽)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10月6日晚7时(斯德哥尔摩时间13时)揭晓,该奖由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获得。记者采访了中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在他看来,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似乎有着几分联系。
中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介绍,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对于中国诗人来说还是很熟悉的,他对中国诗人的影响也是很深的。说起来,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和中国还有一点渊源,他的诗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是在1987年出版的一本名叫《北欧现代诗选》中,这本书中收录了他的9首诗歌。唐晓渡回忆,这本诗集一共收录了三四十位北欧诗人的诗歌,但他唯独对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印象深刻。
2001年在中国又出版了一本他个人的诗集《特兰斯特罗默诗选》,并于同年在北大召开了一次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研讨会。2004年6月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国外奖项就颁给了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但是由于身体原因,这两次他都没有来到北京,由中国译者李笠出席。在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的颁奖典礼上,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还准备了一份非常精彩的获奖感言。
从他的诗歌来说,似乎还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一点联系,虽然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的诗歌意象完整,扭转空灵,这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几分神似。
唐晓渡还介绍,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篇幅短小,水平平均,“说不上来哪首诗歌特别出色,整体就像高原一样”,他的诗歌方法和诗歌意识,对当代很多诗人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获得这个奖项算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