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

  佛山供电局通过“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强化了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推进了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夯实和规范了党建管理基础、为实现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层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的最基层单位,是供电企业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通过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发挥供电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近年来,佛山供电局在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中,选优配强专职党支部书记,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创新党建工作新载体,构建出“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保障。   选优配强专职党支部书记   试点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通过加大党务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组织佛山供电局22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把党性强、作风正,理论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的党员配备到党支部书记岗位。新当选的专职支部书记,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考核,享受相应职级待遇,在换届时未被选举连任,相应待遇自然解除,原则上按照其参与公推直选时职级安排。   探索专职党支书“四个责任人”机制。在供电所实行党支部书记与所长交叉任职,防止行政与党建“两张皮”的问题,确立起供电所专职党支部书记“四个责任人”机制,即党的组织建设责任人、班子团结和维护队伍稳定的责任人、党风廉洁从业的责任人、分管行政业务的责任人,全面提升党组织“支持、融入、服务中心”的能力。   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着力凸显“抓书记、书记抓”在供电所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组织全体党支部书记参与支部书记培训,全面聚焦支部书记工作瓶颈,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工作创新,建立起“立足需求、重点出击、突破瓶颈”培训机制。   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坚持抓好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一月一书”活动、“党员体验式”教学活动,推行互动式的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利用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做好党员教育,利用手机短信开展信息交流等,不断提高党支部工作理想信念教育水平,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推进廉洁从业行风建设。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和员工培训计划,贯穿于全体员工的职业生涯。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队伍作用,将监督工作重心向基层单位有效延伸,试点开展供电所经营和廉洁风险管控,着力推进基层单位内控体系建设。供电所党支部每月在“党务公开栏”和OAK系统中向每位党员群众公示重大党建事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年度关键指标等信息,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对于党代表接访、内控监察中发现的问题,由指定责任人负责跟踪解决,直到党员群众满意为止。   推进“双培养”工程。严格执行“双培养”工作模式,坚持向优秀的基层一线员工、团员青年倾斜的发展党员原则。直属各单位通过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引进入党积极分子竞争性选拔机制,探索了一套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新机制。进一步量化班组党员先进性指标,实施“一区双岗”(即: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以班组为集体创建对象,党员先锋岗以党员班组长为个体创建对象。)班组党员成长计划,探索出一条“把党员培养成楷模”的有效路径。   深化员工辅导计划。以员工辅导计划的丰富和深化为标识,鼓励供电所党支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提升员工正能量的工作。试点推广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以员工辅导助推班组“分享互助”安全文化培育,拓展员工辅导方式。在生产单位、基层供电所中形成班组长、主管(供电所部门主任)、支部书记到党委书记的多层级辅导机制,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集体活动为基本方式,对基层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获得自我成长,沟通企业愿景,实现企业文化在基层的根植。   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   推进党建工作表单化和规范化。根据“管理流程化、流程制度、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思路,编制了《佛山供电局党、团建及企业文化业务流程汇编》,形成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局面。尝试用管理主营业务的思维方式管理党群工作,将生产管理表单化、流程化思路引入党务工作,编制出《佛山供电局党务工作表单》,把“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支部选举等每一项基础党务工作以工作表单的形式“全景呈现”,构建起“点—线—面”精益化的党建管理模式,有效减少基层二次脑力劳动。   建立多层次的双向多维沟通制度。确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注重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供电所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联系基层共建和谐”活动,职能部门的联系点覆盖全局供电所,有效加强机关与供电所之间的互相学习促进。通过党支部例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党支部主动加强与党员个体的对话沟通,倾听党员意见建议,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健全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班子成员主动加强与党员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深化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谋划供电所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工作、企业创先、日常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一系列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指导基层供电所党务工作者开展实际工作。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会、实地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供电所党支部之间相互借鉴,通过先进带后进,带动供电所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实现晋位升级。   创新党建工作新载体   挂钩村居牵手共建党支部。供电所党支部围绕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电力设施保护、电费回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广、反窃电等工作,与农村(社区)党支部同创共建,在村居行政服务站内开设固定的办事窗口,突破传统“一镇一营业厅”供电服务方式,实行“一村居一营业点”服务新模式,提供“一对一”大客户服务,有针对性地将挂钩活动与企业的电网建设、电力设施防盗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增供扩销等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为群众带来便利,达到了“组织共建、党员互助、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的效果。   党员志愿者服务规范化和常态化。从工作机制、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和宣传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体系,实现党员志愿者服务管理规范化。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和二级服务中心,对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落实,资源共享,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党员志愿活动一方面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发挥志愿者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专业性的安全用电服务;另一方面则积极参与公益性志愿者活动。   创建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是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工程。我们以党代表为牵头人,以党代表工作室为阵地,形成每周定期驻室接待党员群众制度。供电所中层干部每月轮流到村居接待群众,保证每个村居每月都有一名以上的领导干部驻村接待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为群众解决用电方面的实际问题。党代表制度实施以来,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在阶梯电价实施初期,通过党代表驻村接待群众,对阶梯电价收取标准、计费方式、合表申请等内容进行解释疏导,让广大群众消除了疑惑。   通过以上“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佛山供电局在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强化了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推进了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建设、夯实和规范了党建管理基础、推动了党建工作制度化、营造了牵手共建的社会氛围,切实解决了关系群众用电的重点难点问题,担当了社会责任。

  佛山供电局通过“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强化了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推进了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夯实和规范了党建管理基础、为实现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层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的最基层单位,是供电企业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通过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发挥供电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近年来,佛山供电局在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中,选优配强专职党支部书记,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创新党建工作新载体,构建出“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保障。   选优配强专职党支部书记   试点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通过加大党务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组织佛山供电局22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把党性强、作风正,理论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的党员配备到党支部书记岗位。新当选的专职支部书记,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考核,享受相应职级待遇,在换届时未被选举连任,相应待遇自然解除,原则上按照其参与公推直选时职级安排。   探索专职党支书“四个责任人”机制。在供电所实行党支部书记与所长交叉任职,防止行政与党建“两张皮”的问题,确立起供电所专职党支部书记“四个责任人”机制,即党的组织建设责任人、班子团结和维护队伍稳定的责任人、党风廉洁从业的责任人、分管行政业务的责任人,全面提升党组织“支持、融入、服务中心”的能力。   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着力凸显“抓书记、书记抓”在供电所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组织全体党支部书记参与支部书记培训,全面聚焦支部书记工作瓶颈,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工作创新,建立起“立足需求、重点出击、突破瓶颈”培训机制。   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坚持抓好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一月一书”活动、“党员体验式”教学活动,推行互动式的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利用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做好党员教育,利用手机短信开展信息交流等,不断提高党支部工作理想信念教育水平,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推进廉洁从业行风建设。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和员工培训计划,贯穿于全体员工的职业生涯。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队伍作用,将监督工作重心向基层单位有效延伸,试点开展供电所经营和廉洁风险管控,着力推进基层单位内控体系建设。供电所党支部每月在“党务公开栏”和OAK系统中向每位党员群众公示重大党建事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年度关键指标等信息,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对于党代表接访、内控监察中发现的问题,由指定责任人负责跟踪解决,直到党员群众满意为止。   推进“双培养”工程。严格执行“双培养”工作模式,坚持向优秀的基层一线员工、团员青年倾斜的发展党员原则。直属各单位通过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引进入党积极分子竞争性选拔机制,探索了一套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新机制。进一步量化班组党员先进性指标,实施“一区双岗”(即: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以班组为集体创建对象,党员先锋岗以党员班组长为个体创建对象。)班组党员成长计划,探索出一条“把党员培养成楷模”的有效路径。   深化员工辅导计划。以员工辅导计划的丰富和深化为标识,鼓励供电所党支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提升员工正能量的工作。试点推广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以员工辅导助推班组“分享互助”安全文化培育,拓展员工辅导方式。在生产单位、基层供电所中形成班组长、主管(供电所部门主任)、支部书记到党委书记的多层级辅导机制,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集体活动为基本方式,对基层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获得自我成长,沟通企业愿景,实现企业文化在基层的根植。   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   推进党建工作表单化和规范化。根据“管理流程化、流程制度、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思路,编制了《佛山供电局党、团建及企业文化业务流程汇编》,形成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局面。尝试用管理主营业务的思维方式管理党群工作,将生产管理表单化、流程化思路引入党务工作,编制出《佛山供电局党务工作表单》,把“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支部选举等每一项基础党务工作以工作表单的形式“全景呈现”,构建起“点—线—面”精益化的党建管理模式,有效减少基层二次脑力劳动。   建立多层次的双向多维沟通制度。确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注重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供电所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联系基层共建和谐”活动,职能部门的联系点覆盖全局供电所,有效加强机关与供电所之间的互相学习促进。通过党支部例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党支部主动加强与党员个体的对话沟通,倾听党员意见建议,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健全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班子成员主动加强与党员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深化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谋划供电所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工作、企业创先、日常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一系列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指导基层供电所党务工作者开展实际工作。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会、实地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供电所党支部之间相互借鉴,通过先进带后进,带动供电所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实现晋位升级。   创新党建工作新载体   挂钩村居牵手共建党支部。供电所党支部围绕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电力设施保护、电费回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广、反窃电等工作,与农村(社区)党支部同创共建,在村居行政服务站内开设固定的办事窗口,突破传统“一镇一营业厅”供电服务方式,实行“一村居一营业点”服务新模式,提供“一对一”大客户服务,有针对性地将挂钩活动与企业的电网建设、电力设施防盗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增供扩销等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为群众带来便利,达到了“组织共建、党员互助、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的效果。   党员志愿者服务规范化和常态化。从工作机制、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和宣传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体系,实现党员志愿者服务管理规范化。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和二级服务中心,对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落实,资源共享,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党员志愿活动一方面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发挥志愿者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专业性的安全用电服务;另一方面则积极参与公益性志愿者活动。   创建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是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工程。我们以党代表为牵头人,以党代表工作室为阵地,形成每周定期驻室接待党员群众制度。供电所中层干部每月轮流到村居接待群众,保证每个村居每月都有一名以上的领导干部驻村接待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为群众解决用电方面的实际问题。党代表制度实施以来,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在阶梯电价实施初期,通过党代表驻村接待群众,对阶梯电价收取标准、计费方式、合表申请等内容进行解释疏导,让广大群众消除了疑惑。   通过以上“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佛山供电局在加强供电所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强化了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推进了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建设、夯实和规范了党建管理基础、推动了党建工作制度化、营造了牵手共建的社会氛围,切实解决了关系群众用电的重点难点问题,担当了社会责任。


相关文章

  • 更新观念,有效推进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
  • 摘 要:本文对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教学过程.课程构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如何采取科学可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一.概念及特点 ...查看


  •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
  • 典型案例一 产教融合 创新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 ...查看


  •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摘 要:如何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技能.素质等方面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尽可能保持一致,是一项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工程.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 ...查看


  •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 摘 要:在充分调研企业工作岗位.结合学生专业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框架.建设实现一体化教学条件.实施一体化教学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电子商务 ...查看


  •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成果名称: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项目 体制的 体制的创新构建 实施单位: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实施单位: 二 00 八 年 七 月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 项目管 ...查看


  • "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评价要素探究
  • "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评价要素探究 "专业理论-专业实训-企业轮训-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2011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二级立项项目,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项目承担单位. ...查看


  • 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下的社区教育工作策略分析
  • [摘要]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是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探索电大转型发展的重要成果.社区教育作为该办学模式的重要一极,对电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唐山电大提出的"三位一体" ...查看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方 案 湖北省郧阳科技学校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 ...查看


  • 三位一体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从湖工大创立"创新学院".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