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为教学改革找到了起点,找准了落点,清除了盲点。

  关键词:三小教育;教学改革

  一、“三小教育”,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结合学校客观实际以及教育教学规律,我校提出了“三小教育”的基本思想,致力于全面优化高效课堂的组织形式。所谓“三小”,即在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上采取“小班教学”;实施形式上采取“小组学习”;落实形式上采取“小处人手”。“三小教育”的前提是小班教学,核心是小组学习,关键是小处人手。“三小教育”是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起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小组内“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能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个性发展。

  二是突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共进,有利于高效合作与公平竞争。

  三是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性别、性格等多种因素。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建立组内结对互助合作机制和组间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小组形成独特的、稳定的文化符号,实现“以文化人”的基本目标。

  二、课堂文稿,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教学改革绕不过去的命题是减负增效,过去一年,我校以“课堂文稿”为依托,彻底实现了“课堂文稿一本通,各门功课零资料”。课堂文稿就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教学练”为一体的课程资料,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高点。文稿编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编写要基于课程,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为文稿编写找准方向;吃透教材,准确把握课程所担负的阶段任务,为文稿的编写找到系统的知识支撑;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状况,为文稿的编写找到合适的运用对象。

  二是研发依托三个层面的保障:《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推动;学校“课程研研究所”首席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带动;学科教研组全科教师的实践反思和组织联动。三个层面的研究,将专家思想和草根智慧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文稿编写的科学性、准确性、发展性、实用性。

  三是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知识与技能目标定量呈现,当堂可测的原则;过程与方法目标定性呈现,当堂可量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向呈现,当堂可控的原则。

  为了使文稿的编制更加严谨、科学,我们严格制订了编写的六大基本流程:个人主备、小组研备、首席审备、课前预备、课中续备、课后补备。

  三、教模重建,让教学改革更具实效

  尽管教育界对“教学模式”褒贬不一,但是我们认为,在课改初期,对课堂形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模式的重建与运用是我校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对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以下过程:

  1.突出“三重”,科学建模。我校在借鉴全国各地成功课改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主动发展,生星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三重(重课堂生成、重学生活动、重教师点拨)为基本原则,提炼出“四会四步一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四会”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合作的四种基本能力;“四步”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体现“学、展、点、练”四个基本步骤(其中包括八个基本环节: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互查检测、展示交流、探究合作、点拨升华、拓展延伸、当堂训练);“一中心”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体现“以学为中心”的基本思想。

  2.落实“三关”,灵活用模。为了强化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识,灵活用模,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落实三关:一是“课堂过关”,组织开展以“人人过关,节节人模“为主题的教学常规检测和以“人人标杆教师,节节标杆课堂”为主题的教学比武活动。二是“课题攻关”。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我们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依托小课题,托起大课改”,评课议课时采取“切片诊断,放样剖析,对症治疗”的方式,达到“剖析一节课,撬动一个点,带动一批人”的效果,组织标杆教师、首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利利用麻小讲坛分享研修成果。三是“赛课闯关”,结合每一阶段研究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努力做到“环环精致,节节高效”。

  四、分步实施,让高效课堂不断深化

  结合“三小教育”“课堂文稿”“四会四步一中心”课堂模式,学校从不同角度人手,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强化高效课堂的保障体系,逐步消除了教学改革的盲点。

  1.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抓实课堂实践。在备课组建设的初步阶段,我校确立了“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基本策略。由于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存在,我校按照“个案引路――具体实施――阶段总结――整体推进”的四个基本步骤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2.以小组建设为重点,营造班组文化。“三小教育”的核心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涵盖了班级“小组管理”,教师“小组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基本内容,强调的是班主任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以小组形式进行。因此。加强小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建设不同于小组建立,建立是一个即时动作,建设是一个持续过程。

  3.以评价为手段,建立反馈网络。我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引入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多极的反馈网络。促进教师在自我诊断中不断地调整与超越。在评价内容上:一是过程评价,设计了八个工作用表,严格监控教学流程。这八个工作用表包括备课组教研计划表、教研活动情况统计表、课堂文稿使用情况统计表、教师听课情况统计表、补偿性练习情况统计表、拓展性练习情况统计表、首席教师工作用表、课堂展示活动情况统计表。二是结果评价,做实三级质量分析。第一级,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分析表;第二级,备课组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会、年级组教学质量分析会;第三级,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三级质量分析评价,督促教师找出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有学生的评教评学、教师的自我反思、家长的评教评学。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网络,合适的评价方式,为高效课堂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潮头,唯有从旧的教育理念中蝶变,才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教育的美好未来。当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铭记着为人师的一份责任,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理想,以不息的激情钻研教学,以炽烈的情感热爱学生,以恒常的心态、科学的精神去坚守自己的阵地!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为教学改革找到了起点,找准了落点,清除了盲点。

  关键词:三小教育;教学改革

  一、“三小教育”,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结合学校客观实际以及教育教学规律,我校提出了“三小教育”的基本思想,致力于全面优化高效课堂的组织形式。所谓“三小”,即在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上采取“小班教学”;实施形式上采取“小组学习”;落实形式上采取“小处人手”。“三小教育”的前提是小班教学,核心是小组学习,关键是小处人手。“三小教育”是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起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小组内“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能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个性发展。

  二是突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共进,有利于高效合作与公平竞争。

  三是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性别、性格等多种因素。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建立组内结对互助合作机制和组间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小组形成独特的、稳定的文化符号,实现“以文化人”的基本目标。

  二、课堂文稿,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教学改革绕不过去的命题是减负增效,过去一年,我校以“课堂文稿”为依托,彻底实现了“课堂文稿一本通,各门功课零资料”。课堂文稿就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教学练”为一体的课程资料,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高点。文稿编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编写要基于课程,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为文稿编写找准方向;吃透教材,准确把握课程所担负的阶段任务,为文稿的编写找到系统的知识支撑;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状况,为文稿的编写找到合适的运用对象。

  二是研发依托三个层面的保障:《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推动;学校“课程研研究所”首席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带动;学科教研组全科教师的实践反思和组织联动。三个层面的研究,将专家思想和草根智慧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文稿编写的科学性、准确性、发展性、实用性。

  三是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知识与技能目标定量呈现,当堂可测的原则;过程与方法目标定性呈现,当堂可量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向呈现,当堂可控的原则。

  为了使文稿的编制更加严谨、科学,我们严格制订了编写的六大基本流程:个人主备、小组研备、首席审备、课前预备、课中续备、课后补备。

  三、教模重建,让教学改革更具实效

  尽管教育界对“教学模式”褒贬不一,但是我们认为,在课改初期,对课堂形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模式的重建与运用是我校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对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以下过程:

  1.突出“三重”,科学建模。我校在借鉴全国各地成功课改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主动发展,生星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三重(重课堂生成、重学生活动、重教师点拨)为基本原则,提炼出“四会四步一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四会”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合作的四种基本能力;“四步”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体现“学、展、点、练”四个基本步骤(其中包括八个基本环节: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互查检测、展示交流、探究合作、点拨升华、拓展延伸、当堂训练);“一中心”指的是课堂教学应着重体现“以学为中心”的基本思想。

  2.落实“三关”,灵活用模。为了强化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识,灵活用模,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落实三关:一是“课堂过关”,组织开展以“人人过关,节节人模“为主题的教学常规检测和以“人人标杆教师,节节标杆课堂”为主题的教学比武活动。二是“课题攻关”。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我们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依托小课题,托起大课改”,评课议课时采取“切片诊断,放样剖析,对症治疗”的方式,达到“剖析一节课,撬动一个点,带动一批人”的效果,组织标杆教师、首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利利用麻小讲坛分享研修成果。三是“赛课闯关”,结合每一阶段研究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努力做到“环环精致,节节高效”。

  四、分步实施,让高效课堂不断深化

  结合“三小教育”“课堂文稿”“四会四步一中心”课堂模式,学校从不同角度人手,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强化高效课堂的保障体系,逐步消除了教学改革的盲点。

  1.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抓实课堂实践。在备课组建设的初步阶段,我校确立了“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基本策略。由于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存在,我校按照“个案引路――具体实施――阶段总结――整体推进”的四个基本步骤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2.以小组建设为重点,营造班组文化。“三小教育”的核心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涵盖了班级“小组管理”,教师“小组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基本内容,强调的是班主任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以小组形式进行。因此。加强小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建设不同于小组建立,建立是一个即时动作,建设是一个持续过程。

  3.以评价为手段,建立反馈网络。我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引入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多极的反馈网络。促进教师在自我诊断中不断地调整与超越。在评价内容上:一是过程评价,设计了八个工作用表,严格监控教学流程。这八个工作用表包括备课组教研计划表、教研活动情况统计表、课堂文稿使用情况统计表、教师听课情况统计表、补偿性练习情况统计表、拓展性练习情况统计表、首席教师工作用表、课堂展示活动情况统计表。二是结果评价,做实三级质量分析。第一级,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分析表;第二级,备课组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会、年级组教学质量分析会;第三级,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三级质量分析评价,督促教师找出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有学生的评教评学、教师的自我反思、家长的评教评学。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网络,合适的评价方式,为高效课堂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潮头,唯有从旧的教育理念中蝶变,才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教育的美好未来。当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铭记着为人师的一份责任,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理想,以不息的激情钻研教学,以炽烈的情感热爱学生,以恒常的心态、科学的精神去坚守自己的阵地!


相关文章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 , shǐ yú zú xià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 ...查看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一周随笔 阿音嘎 愉快而又充实的假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紧张而又忙碌的新学期即将开始.从8月16日开始参加了新区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当时坐在台下的我就十分感慨,从2011年夏天参加新区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至今已经 ...查看


  • 徒步心得体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徒步心得体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6年4月30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策划下,财政局组织干部职工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进行户外徒步活动.早上八点四十分,大家如约到达集合地点-古丁桥.虽说是一大早,太阳已经非常毒辣,望着 ...查看


  • 励志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查看


  • 励志演讲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大家好!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可能选择生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 ...查看


  • 英语格言警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1.All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 苍天不负有心人 2.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 M.Moore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必须自己 ...查看


  • 安全之行始于足下
  • 安全之行 始于足下 每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出家门时,爸爸妈妈总会叮嘱一声:"注意安全哦!"可是我们从未放在心上.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稍不留神,跌倒.扭伤.交通事故„„这些意外伤害会给家人带来多么大的痛苦啊! 小时不懂事的我就曾 ...查看


  •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认识
  •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认识 摘要:立志当高远.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踏踏实实的学习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现在做起,从平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