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有些单位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一、目前会计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单位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认为领导说怎么办自己就怎么办;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自己对单位的一切工作负责,会计监督也是“我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办”,甚至采取不法手段对在监督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这些认识在当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导致会计监督普遍弱化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监督流于形式 社会监督主要是依靠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依法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行社会监督的中介机构是靠收费来生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中介机构的经营目标。为争取更多的客户中介机构往往不惜对委托方的需求进行曲意逢迎,丧失了社会监督的客观公正性。 (三)国家监督不到位 国家监督虽较为客观,但由于力量薄弱,监督面十分有限。国家监督主要依靠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同时履行对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再监督。然而在当前条件下,各级的国家监督部门人员编制少、机构规格低和经费短缺的限制,无法对本级的会计单位实施全面的监督检查,无法实现与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导致各监督部门各自为政,出现重复检查或会计监督的空白。 二、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会计法律体系确保贯彻实施。我们应该把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落实到实际,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验证会计法律体系是否合理及完善,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新环境下发现的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部分及时补充完善。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由于在职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在真正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同时,难免出现对法制观念淡薄现象,尤其是在对单位主要领导的会计监督方面存在松散现象,因此应该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的培养,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二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单位财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下,严格遵守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必须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三是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三)加快完善单位内部监督的措施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1、内部监督规章制度仍需加强完善。单位除了具备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的规章制度外,还应该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方法和途径,既有效的实施了监控又节约了监督成本。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监督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监督是否完善和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从而保证单位的内部监督更加完善严密。3、完善各项制度。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督促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贯彻实施。 (四)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1、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础作用。会计资料直接出自于单位会计人员之手,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的直接对象都是单位的会计资料,,没有单位内部监督,其他监督均无从谈起。外部监督部门即使可以发现会计的造假现象,但毕竟是一种事后的行为。单位内部监督是一种实时的监督,能及时防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出现。 2、充分利用社会监督的资源。尽管现实中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在不断改进独立审计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政府监督部门不再直接面对各式各样的单位,而是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的监督来达到监督单位会计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监督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监督的质量。 3、协调政府各部门监督行为。政府会计监督部门虽多,但是各部门之间是各司其职,因此各部门在会计监督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监督权限;监督部门应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财政、工商、税务、审计、银监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利用已有的结论,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开展会计监督,避免重复检查,突出监督重点,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提高会计监督的力度。 总之,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是实施有效会计监督的必备条件。既要具备系统本身运作所必需的环境,还要使会计监督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遵循一定的作用机制,完善会计监督系统的外部环境优化和内在作用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有些单位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一、目前会计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单位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认为领导说怎么办自己就怎么办;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自己对单位的一切工作负责,会计监督也是“我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办”,甚至采取不法手段对在监督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这些认识在当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导致会计监督普遍弱化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监督流于形式 社会监督主要是依靠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依法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行社会监督的中介机构是靠收费来生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中介机构的经营目标。为争取更多的客户中介机构往往不惜对委托方的需求进行曲意逢迎,丧失了社会监督的客观公正性。 (三)国家监督不到位 国家监督虽较为客观,但由于力量薄弱,监督面十分有限。国家监督主要依靠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同时履行对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再监督。然而在当前条件下,各级的国家监督部门人员编制少、机构规格低和经费短缺的限制,无法对本级的会计单位实施全面的监督检查,无法实现与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导致各监督部门各自为政,出现重复检查或会计监督的空白。 二、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会计法律体系确保贯彻实施。我们应该把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落实到实际,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验证会计法律体系是否合理及完善,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新环境下发现的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部分及时补充完善。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由于在职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在真正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同时,难免出现对法制观念淡薄现象,尤其是在对单位主要领导的会计监督方面存在松散现象,因此应该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的培养,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二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单位财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下,严格遵守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必须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三是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三)加快完善单位内部监督的措施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1、内部监督规章制度仍需加强完善。单位除了具备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的规章制度外,还应该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方法和途径,既有效的实施了监控又节约了监督成本。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监督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监督是否完善和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从而保证单位的内部监督更加完善严密。3、完善各项制度。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督促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贯彻实施。 (四)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1、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础作用。会计资料直接出自于单位会计人员之手,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的直接对象都是单位的会计资料,,没有单位内部监督,其他监督均无从谈起。外部监督部门即使可以发现会计的造假现象,但毕竟是一种事后的行为。单位内部监督是一种实时的监督,能及时防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出现。 2、充分利用社会监督的资源。尽管现实中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在不断改进独立审计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政府监督部门不再直接面对各式各样的单位,而是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的监督来达到监督单位会计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监督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监督的质量。 3、协调政府各部门监督行为。政府会计监督部门虽多,但是各部门之间是各司其职,因此各部门在会计监督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监督权限;监督部门应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财政、工商、税务、审计、银监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利用已有的结论,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开展会计监督,避免重复检查,突出监督重点,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提高会计监督的力度。 总之,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是实施有效会计监督的必备条件。既要具备系统本身运作所必需的环境,还要使会计监督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遵循一定的作用机制,完善会计监督系统的外部环境优化和内在作用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维护国家财经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