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

表8-14 利润表

编制单位:某环球无限公司

单位:元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2.“营业务成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 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分别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发生额分析填列。

6.“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净损益,其中包括分得的投资利润、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以及认购股票取得的股利和收回投资时发生

的收益等。

7.“资产减值损失” 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本项目用“—”填列。

9.“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0.“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2.“所得税”应根据“所得税费用”余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反映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4.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的前提下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1)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对于亏损企业而言,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增加每股亏损金额的潜在普通股。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2)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一是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二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2) 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潜在普通股的条件确定。当存在不只一种转换基础时,应当假定会采取从潜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转换率或执行价格。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二)月份报表“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填列方法

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根据上月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的数字,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栏的数字,可以得出各项目的本月的“本年累计数”,然后填入相应的项目内。

(三)年度利润表有关栏目的填列方法

编制年度利润表时应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填列上年累计实际发生数,与“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进行比较。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年数”栏内。

12月份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就是本年度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可以直接转抄。由于年终结账时,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已全部转入“本年利润”,并且通过收支对比结出本年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应将年报中“净利润”数字,与“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数字相核对,检查报表编制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表8-14 利润表

编制单位:某环球无限公司

单位:元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2.“营业务成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 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分别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发生额分析填列。

6.“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净损益,其中包括分得的投资利润、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以及认购股票取得的股利和收回投资时发生

的收益等。

7.“资产减值损失” 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本项目用“—”填列。

9.“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0.“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2.“所得税”应根据“所得税费用”余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反映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14.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的前提下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1)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对于亏损企业而言,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增加每股亏损金额的潜在普通股。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2)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一是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二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2) 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潜在普通股的条件确定。当存在不只一种转换基础时,应当假定会采取从潜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转换率或执行价格。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二)月份报表“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填列方法

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根据上月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的数字,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栏的数字,可以得出各项目的本月的“本年累计数”,然后填入相应的项目内。

(三)年度利润表有关栏目的填列方法

编制年度利润表时应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填列上年累计实际发生数,与“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进行比较。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年数”栏内。

12月份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就是本年度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可以直接转抄。由于年终结账时,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已全部转入“本年利润”,并且通过收支对比结出本年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应将年报中“净利润”数字,与“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数字相核对,检查报表编制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 http://www.bjhdcz.gov.cn/ckkt_p16.htm 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以反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编制方法,以及编制过程中需要 ...查看


  • 引用 王顺金[主流财务软件利润表的编制与比较] - dayu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用王顺金 的王顺金<主流财务软件利润表的编制与比较> 王顺金 本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1期 Compi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mainstream financ ...查看


  • Gdrqtu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 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对于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减少而冲销的坏账准备进行抵销,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 (3)内部销售中的存货抵销 存货项目中, ...查看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勾稽关系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由于现金流量表编制本身的极大困难,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 ...查看


  • 财务报表编制技巧汇总
  • 报表编制技巧汇总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 ...查看


  • 现金流量表编制各科目详细分析
  • 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包括的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 ...查看


  •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注册税务师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七章讲义2
  •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七章讲义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7.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各项指标编制方法一览表 [要点提示]记住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尤其关 ...查看


  • 年度现金流量表模板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 ...查看


  •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 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求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列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