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引起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安全耐用,又要节能环保,还要尽可能的节约空间。打造节能环保型的建筑可以说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能够实行的主要还是安全耐用和节约空间型建筑。目前,节约空间的办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向上发展”,即盖高层,和“向下发展”,即基坑工程。
我国基坑工程数量增加迅速,基坑围护体系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检测手段以及基坑工程理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基坑工程的特殊性,包括区域性、个体差异性等等,一旦防水、降水、支护、开挖、监测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可能导致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倒塌破坏,不仅会延误工期和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严重威胁甚至破坏相邻建(构)筑物或地下设施及各种管线的安全。基坑工程发生事故的概率往往大于主体工程,有调查显示,基坑工程事故率可达到20%左右。
1基坑工程事故的特点:
1基坑工程事故普遍。据统计,有的地区基坑工程的成功率只有1/3,而其余的2/3基坑 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基坑工程事故影响范围大,波及面广。基坑工程事故一旦发生,不但威胁施工人员的 生命安全,给工程自身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管线、道路、房屋等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1勘察因素 基坑工程的设计是以勘察资料及其结论为基本依据的,以往基坑工程经验告诉我们,勘察资料的不详、不准、疏漏、勘察结论的不完备、不准确,是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基坑勘察不当,主要是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认为基坑支护是临时工程,不愿为勘察付出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很大。
2设计因素 有关专家对大量基坑工程事故实例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事故约占45%。无证设计、盲目设计、越级设计都会直接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计 算参数选用有问题,设计计算或验算的准确性取决于计算参数的选用,若选用不当易于导致围护结构偏移,甚至坑底大量涌土的事故发生。其次,支护方案选择不正确,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周围环境、设计变形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是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基础,任一个因素考虑不周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有些业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大的减少支护结构配筋,且验算中使用的安全系数过小,容易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滑坡、管涌、流砂等事故。荷载取值与实际受力状态有较大出入。
3施工因素 问题造成的事故约占42%,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或破坏,基坑失稳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周围道路开裂和坍塌,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管 线损坏和倒塌等。其原因可分如下几类:
1无施工资质或越级承包基坑。由于我国有关建筑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在建筑市场中,有些不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也能接到基坑工程。
2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工艺落后, 设备陈旧, 管理水平低。如灌注桩强度达不到设
计要求, 止水桩搭接出现裂缝,起不到止水效果, 地下连续墙钢筋不连续,墙体有严重蜂窝、露筋现象,压密注浆深度不够等。
3施工方法不当,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程。这方面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挖土机械压在支护桩附近反铲挖土,使支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增加;外基坑开挖应按设计施工顺序进行, 应遵循“先撑后挖, 严禁超挖”的原则, 并进行及时支护;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等等。
4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如施工期间,大量向基坑倾倒施工废水、生活用水,或将工棚、材料库建在基坑边缘,建筑垃圾堆放在基坑边缘等,造成支护结构主动压力大幅度增加,引起支护结果大变形;为了运输方便,随意在基坑内开口,破坏原有的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的整体性。
5施工人员素质低, 安全意识淡薄,随意修改设计。施工人员对工程事故毫无所知或安全意识差, 在施工时擅自取消水平锚杆,将锚固结构变为悬臂结构,造成支护桩大面积倾覆,或随意修改锚杆间距,造成支护结构变形过大。
4施工监理因素 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对业务不熟悉,甚至未经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一些监理专业配备不全,无法全面到位地开展工作,加上程序不规范和没有针对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的工程总监在多个项目中挂名,因而有名无实,甚至未经注册,故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理的职责;大多数基坑工程的监理工作仅停留于施工阶段,而忽略对基坑设计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对主要建材的检验与抽检工作;对施工人员的严重错误行为和违规作业未能及时制止,因而造成事故。
5基坑工程事故客观因素 由于基坑工程自身的特点也会对事故的发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基坑工程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市区,往往存在施工场地狭小、周围建筑物密集、临近道路和市政地下管线等问题,因而对基坑稳定性和变形控制要求极高。另外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常需经历多次降雨,以及其他不确定影响因素,如突发性的地震、山洪、土的冻胀,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难以防范。
通过以上分析了,充分认识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可见基坑事故是由许多不利因素共同引发的,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抓好建设主体各方的协调和密切配合。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审议应由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承担,这是保证基坑工程成功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应由有相应资质、训练有素的施工单位承包基坑工程的施工任务。同时,要抓好基坑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彻底消除基坑工程的事故隐患。
简说引起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安全耐用,又要节能环保,还要尽可能的节约空间。打造节能环保型的建筑可以说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能够实行的主要还是安全耐用和节约空间型建筑。目前,节约空间的办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向上发展”,即盖高层,和“向下发展”,即基坑工程。
我国基坑工程数量增加迅速,基坑围护体系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检测手段以及基坑工程理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基坑工程的特殊性,包括区域性、个体差异性等等,一旦防水、降水、支护、开挖、监测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可能导致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倒塌破坏,不仅会延误工期和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严重威胁甚至破坏相邻建(构)筑物或地下设施及各种管线的安全。基坑工程发生事故的概率往往大于主体工程,有调查显示,基坑工程事故率可达到20%左右。
1基坑工程事故的特点:
1基坑工程事故普遍。据统计,有的地区基坑工程的成功率只有1/3,而其余的2/3基坑 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基坑工程事故影响范围大,波及面广。基坑工程事故一旦发生,不但威胁施工人员的 生命安全,给工程自身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管线、道路、房屋等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1勘察因素 基坑工程的设计是以勘察资料及其结论为基本依据的,以往基坑工程经验告诉我们,勘察资料的不详、不准、疏漏、勘察结论的不完备、不准确,是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基坑勘察不当,主要是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认为基坑支护是临时工程,不愿为勘察付出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很大。
2设计因素 有关专家对大量基坑工程事故实例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事故约占45%。无证设计、盲目设计、越级设计都会直接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计 算参数选用有问题,设计计算或验算的准确性取决于计算参数的选用,若选用不当易于导致围护结构偏移,甚至坑底大量涌土的事故发生。其次,支护方案选择不正确,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周围环境、设计变形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是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基础,任一个因素考虑不周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有些业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大的减少支护结构配筋,且验算中使用的安全系数过小,容易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滑坡、管涌、流砂等事故。荷载取值与实际受力状态有较大出入。
3施工因素 问题造成的事故约占42%,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或破坏,基坑失稳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周围道路开裂和坍塌,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管 线损坏和倒塌等。其原因可分如下几类:
1无施工资质或越级承包基坑。由于我国有关建筑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在建筑市场中,有些不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也能接到基坑工程。
2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工艺落后, 设备陈旧, 管理水平低。如灌注桩强度达不到设
计要求, 止水桩搭接出现裂缝,起不到止水效果, 地下连续墙钢筋不连续,墙体有严重蜂窝、露筋现象,压密注浆深度不够等。
3施工方法不当,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程。这方面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挖土机械压在支护桩附近反铲挖土,使支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增加;外基坑开挖应按设计施工顺序进行, 应遵循“先撑后挖, 严禁超挖”的原则, 并进行及时支护;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等等。
4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如施工期间,大量向基坑倾倒施工废水、生活用水,或将工棚、材料库建在基坑边缘,建筑垃圾堆放在基坑边缘等,造成支护结构主动压力大幅度增加,引起支护结果大变形;为了运输方便,随意在基坑内开口,破坏原有的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的整体性。
5施工人员素质低, 安全意识淡薄,随意修改设计。施工人员对工程事故毫无所知或安全意识差, 在施工时擅自取消水平锚杆,将锚固结构变为悬臂结构,造成支护桩大面积倾覆,或随意修改锚杆间距,造成支护结构变形过大。
4施工监理因素 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对业务不熟悉,甚至未经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一些监理专业配备不全,无法全面到位地开展工作,加上程序不规范和没有针对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的工程总监在多个项目中挂名,因而有名无实,甚至未经注册,故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理的职责;大多数基坑工程的监理工作仅停留于施工阶段,而忽略对基坑设计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对主要建材的检验与抽检工作;对施工人员的严重错误行为和违规作业未能及时制止,因而造成事故。
5基坑工程事故客观因素 由于基坑工程自身的特点也会对事故的发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基坑工程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市区,往往存在施工场地狭小、周围建筑物密集、临近道路和市政地下管线等问题,因而对基坑稳定性和变形控制要求极高。另外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常需经历多次降雨,以及其他不确定影响因素,如突发性的地震、山洪、土的冻胀,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难以防范。
通过以上分析了,充分认识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可见基坑事故是由许多不利因素共同引发的,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抓好建设主体各方的协调和密切配合。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审议应由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承担,这是保证基坑工程成功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应由有相应资质、训练有素的施工单位承包基坑工程的施工任务。同时,要抓好基坑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彻底消除基坑工程的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