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赏析

  摘 要:这是诗人海子献给飞机场上即将远行的恋人的一首诗。其主题意蕴可概括为: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那位恋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在诗人心目中,是作为爱情化身的“雪山女神”;诗人的爱之所以“特别”,就在于那是一种绝望的爱,其背后隐藏着诗人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在那个严冬的漫漫长夜,诗人那泣血的歌声一直延续到曙光初现。与其说这是一首浪漫的机场献诗,毋宁说这是诗人海子吟咏的一曲灵魂哀歌。   关键词: 海子 机场 献诗 黑夜 伤口   1989年1月7日,海子收到其初恋女友的书信,信中告之,她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即将远赴美国。与海子分手后的女友,已在深圳建立家庭,现在又将前往大洋彼岸,这对痴情的海子而言,无疑是个刺激。敏感的海子就在当天写出诗歌《遥远的路程――十四行献给89年初的雪》,六天之后,他又创作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首《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其初稿则写于收到女友书信后的第九天。这首“献诗”从题目到内容都有些扑朔迷离,隐含诸多阅读难点,对其进行有效阐释,不仅能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蕴,也有助于读者走进海子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而认识其诗歌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一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1}共分三段(数码为笔者所加),全诗如下:   1.今夜你的黑头发/是岩石上寂寞的黑夜/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2.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3.雪山 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使我彻夜难眠   1989.1.16草稿 1989.1.24修改   该诗具有如下阅读难点:1.这首“献诗”其题目有何寓意?2.“岩石”和“飞机场”之间有何联系?“雪白的羊群”如何“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3.如何理解“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4.“雪山女神”有何典故?诗人为何说“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在阐释诗歌文本的过程中,对上述阅读难点进行重点解释。   该诗在结构上并不复杂,三个自然诗段组成三部分。第一诗段围绕冬季雪夜的“飞机场”展开叙事;第二诗段主要表达诗人关于“黑夜”和“伤口”的沉思;第三诗段由“雪山”引出“雪山女神”典故,抒发诗人的崇拜之情。三个诗段或明或暗都写到“飞机场”,贯穿全诗的线索则是“我”对飞机场上即将离别的“你”的心灵倾诉。该诗题目与众不同,耐人寻味。作为“献诗”,它并未指明诗歌所要呈献的具体目标,且献诗的时间也令人费解:究竟是“最后一夜”献的?还是“第一日”献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题解:其一,从时间上推断,这次献诗当为“彻夜写作”――即从“上半夜”一直持续到“下半夜”。其理由为,若以零点为界,“上半夜”属于一日的最后,故曰“最后一夜”;而“下半夜”已属于新的一日,故曰“第一日”。该诗结束句“……使我彻夜难眠”,支持上述解释;其二,如果“最后一夜”意味着结束,那么“第一日”则属于开始;把“最后一夜”和“第一日”关联在一起,则意味着“结束”与“开始”是一种轮回,根本无法分开。“最后一夜”的献诗,意味着献诗行为即将结束;但紧接着又开始了“第一日”的献诗,这说明诗人的情感是难以割舍的,诗人的献诗行为属于情不自禁。结合写作背景推断,海子这首“飞机场献诗”应当是写给其初恋女友的,诗中的“你”被视为“雪山女神”,也正是海子心中的“爱情女神”。   第一诗段出现的“岩石”一词,非常突兀,它和“飞机场”之间有何联系?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飞机场跑道的常识:飞机场跑道分为刚性道面和非刚性道面两种,刚性道面由混凝土筑成,俗称水泥道面。{2}为增加水泥道面摩擦力,道面每隔一定距离,要开出五厘米左右的切缝。这样一来,飞机场上被分割的水泥道面,看起来就像一块块的“岩石”板面;不仅如此,水泥道面的主要骨料,也是由岩石碎块构成。看来,海子对飞机场跑道的观察相当仔细,他用“岩石”指代“飞机场”,是有一定现实根据的。该诗两次出现“岩石”,均指代“飞机场”:第一诗段中“岩石上寂寞的黑夜”,即“飞机场上寂寞的黑夜”;第二诗段中“岩石的伤口”,亦即“飞机场的伤口”。   第一诗段还有一个阅读难点:在海子笔下,“雪白的羊群”如何“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找出“羊群”和“积雪”之间的联系。领略过我国西部冬季风光的人们,不难理解下面的比喻:在广阔的西部高原,积雪如同洁白的羊群,洁白的羊群也仿佛皑皑白雪。原来,海子笔下那些“雪白的羊群”,其实并非真正的“羊群”,而不过是“积雪”之喻。在苏东坡眼里,滚滚东去的“长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浪花”被幻化成千堆“积雪”。在海子这里,“积雪”则被幻化为“雪白的羊群”,“牧羊人”则成为天地间驱赶“羊群”的神奇人物。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通常为“上帝”之喻;本诗中的“牧羊人”也当是神力无比的非凡之辈,喻指“上帝”抑或“雪山女神”?任由读者想象。第一诗段“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在第三诗段则变成“雪山”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在首尾两段的对照中,诗人告诉读者:所谓“羊群”,乃“积雪”之喻。海子高超的想象力就是如此,开始往往令读者颇为费解,而一旦明白其中的奥妙,便会恍然大悟!   总之,本诗段以写景为主,拉开序幕。夜色中的飞机场,周围白雪皑皑,机场上空寂寞的黑夜,令“我”想起那位即将登机远行的“你”黑色的秀发。“今夜你的黑头发”如同机场上空“寂寞的黑夜”,这个比喻不但写出了恋人秀发之美,而且突出了机场氛围之凄清寂寞。   二   第二诗段体现了该诗的难度和深度,我们不妨逐句解析。   “黑夜比我更早睡去”,意味着“我”比黑夜“更晚睡去”。这一诗句是海子独特的创造,它不仅巧妙地把“黑夜”人格化,而且强调即便“黑夜”悄然入睡或消逝,“我”却依然清醒,难以入眠――这说明诗人一宿未眠。本诗题目“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和这句“黑夜比我更早睡去”以及本诗结束句“……使我彻夜难眠”,三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参照有助于把握诗歌主题。   “黑夜是神的伤口”具有宗教文化内涵,且极富哲理意蕴。“神”还有“伤口”吗?诗人海子借助其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悟性懂得,作为神之子的耶稣,本属神的化身,他不但肉身上留下过清晰的“伤口”,而且遭遇过心灵的“黑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双手和脚上的伤口是钉子所致;肋骨上的伤口,则为罗马士兵“朗吉努斯”的长矛所刺。在上十字架的前夜,耶稣和他的门徒晚餐之后前往客西马尼园。{3}在那里,神之子耶稣经过三次祷告,最终依照“天父”的旨意,领受了钉十字架的“苦杯”。对耶稣而言,客西马尼园之夜是最为黑暗的夜晚,神之子在这个夜晚遭遇了心灵的痛苦和绝望。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黑暗降临大地;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之前,曾经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由此足见耶稣的伤口多么深重!其痛苦何其难捱!在《圣经》文化中,魔鬼撒旦{4}是黑暗的代名词,神和撒旦是光明和黑暗的关系。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神在的地方,往往就出现撒旦的影子。神是万能的,但却不能彻底消除撒旦,在这层意义上,象征撒旦的“黑暗”,就成为神的“伤口”。在1987年11月4日的日记中,海子写道:“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弟兄,为自己。”这段日记说明,海子深知“黑暗”在《圣经》文化中的多重意蕴,{5}他对“黑暗”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本段连续三次出现的“伤口”意象,也蕴含多重深意,除了隐喻“痛苦”,还象征生命中的“缺憾”,甚或还可引申为某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你是我的伤口”言简意赅,却极具力度。今夜机场上的“你”,去意已决,“我”已无法挽留。“你”是“我”的无可奈何,一如“我”心上的“伤口”。诗人以“伤口”隐喻恋人,充分说明恋人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命被刺痛过,并且留下“伤口”,爱情的记忆岂不铭心刻骨?爱情是美好的,因爱而生的“伤口”,却往往令人痛彻心扉;甚至爱之愈深,受伤愈重。海子在言说神之子耶稣的“伤口”之后,随之说出自己的“伤口”,意在通过类比说明自己受伤之深和灵魂之痛。诗人海子说过,抒情就是血。就本诗而言,也完全可以说,抒情就是“伤口”。这首“献诗”是从诗人海子的“伤口”中流淌出来的,也具有血一样的抒情品质。海子的诗句有时单纯到透明,简单到拙朴,而恰在此时,诗人的艺术个性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该诗的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而最有力的诗句恰是那最简单的诗句――“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这样的句子不能不令人心灵震撼。   “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这句诗,又当如何理解呢?在海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羊群”和“积雪”是可以相互变幻的;如此,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岂不就是空中洁白的“花朵”?因此,海子笔下的“羊群和花朵”也即“积雪和雪花”。“岩石的伤口”,其实就是“飞机场”的伤口,海子用“岩石”指代“飞机场”,上文已有解释。飞机场有“伤口”吗?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地上的“积雪”还是天上的“雪花”,都会严重影响飞机航班的正常运行,有时大雪往往使机场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意义上,“积雪和雪花”的确是飞机场的“伤口”。诗句“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看似无理,其实蕴藉而灵动,诗意盎然。写诗作为一种“美的创造”,贵在把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这句诗精髓正在于此。   坚硬的飞机场有其“伤口”,万能的神也有其“伤口”,二者尚且如此,作为肉身之躯的“我”岂能回避“伤口”之痛!神的“伤口”是黑夜,飞机场的“伤口”是积雪和雪花,而“我”的“伤口”是今夜即将远去的恋人!黑夜、积雪和恋人,三种“伤口”其实都和今夜的“飞机场”送别有关。   三   第三诗段先写“雪山”,再写“大雪”,继而引出“雪山女神”,然后是针对女神的抒情。诗中的“雪山女神”并非诗人信笔写来,其背后包含丰富的文化内蕴。“雪山女神”亦称“喜马拉雅之女”,印度梵语称之为“帕尔瓦蒂”,我国藏语则为“珠穆朗玛”,其传说源于喜马拉雅山脉{6},与印度教密切相关。不论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在哪里出现,总是喜欢戴着一串髑髅项链,据说那是她以性力征服的一百单八个部落酋长的头骨。“迦梨”女神是“帕尔瓦蒂”的化身之一,她戴着长长的人头骨项链,几乎延伸到膝盖;眼镜蛇是其手镯,加在她身上的“花环”是极大的装饰品。据传,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曾化身“迦梨”女神去消灭天上的恶魔。“迦梨”先把恶魔的血吸干,一滴不剩,最终把恶魔消灭。{7}既谓之“神”,则必有其神秘或非凡之处;印度教的“雪山女神”不但神秘且神通多变,可谓集野蛮野性和美丽温柔于其一身。   这首“献诗”中,海子笔下的“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诗人从“吃”和“穿”两个方面写出了女神与凡人的区别,也传神地刻画出女神的野性之美和娇柔之美。海子笔下的女神为何“吃野兽穿鲜花”呢?显然,他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受到印度神话中“帕尔瓦蒂”和“迦梨”女神的影响。也可以说,海子将印度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很自然地融入到汉语诗歌之中。该诗中有着一头黑色秀发的“你”,在诗人的心目中,如同“雪山女神”那样野性而美丽、圣洁而神秘。由于其野性的一面,曾经伤害过“我”,所以才成为“我的伤口”。   诗人为何说“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海子笔下的“九十九座雪山”并非实数,如此写来,旨在强调雪山之高和数量之多。“九”,一方面表示数量极多;另一方面,也表示高度之极,例如,天之极高处则谓之“九重天”。“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这句诗,写出了对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西部雪山的整体印象,突出了雪山之高和山峰之多。{8}在那非凡圣洁而又缥缈朦胧的雪山之巅,仿佛真的有女神隐居其间呢!诗人海子用“岩石”指代“飞机场”,用“九十九”之数形容西部雪山,这是“虚实相生”手法的成功运用。虚实结合之中,海子的想象力尽情驰骋,于是乎“黑头发”弥漫成“寂寞的黑夜”,“积雪和雪花”幻化为“羊群和花朵”,“雪山”和“天堂”一时难分高低。   天堂究竟有多高?这是一个无法确认的难题。既如此,对天堂的追问或质疑,并不为过。有时候,诗人海子会萌生这样的感觉:“今夜,我仿佛感到天堂也是黑暗而空虚。”{9}而那些峰巅积雪的高山,在海子眼里,似乎比天堂还高。其实,“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这句诗,并非要比较雪山与天堂孰高孰低,其“潜台词”要义在于:“雪山”高于天堂,则“雪山女神”高于上帝!在诗人海子的情感世界中,爱情如同信仰,他把心中的恋人比作野性而美丽的“雪山女神”,在其心目中,“女神”之地位俨然高出上帝――这便是诗人的逻辑。

  摘 要:这是诗人海子献给飞机场上即将远行的恋人的一首诗。其主题意蕴可概括为: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那位恋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在诗人心目中,是作为爱情化身的“雪山女神”;诗人的爱之所以“特别”,就在于那是一种绝望的爱,其背后隐藏着诗人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在那个严冬的漫漫长夜,诗人那泣血的歌声一直延续到曙光初现。与其说这是一首浪漫的机场献诗,毋宁说这是诗人海子吟咏的一曲灵魂哀歌。   关键词: 海子 机场 献诗 黑夜 伤口   1989年1月7日,海子收到其初恋女友的书信,信中告之,她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即将远赴美国。与海子分手后的女友,已在深圳建立家庭,现在又将前往大洋彼岸,这对痴情的海子而言,无疑是个刺激。敏感的海子就在当天写出诗歌《遥远的路程――十四行献给89年初的雪》,六天之后,他又创作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首《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其初稿则写于收到女友书信后的第九天。这首“献诗”从题目到内容都有些扑朔迷离,隐含诸多阅读难点,对其进行有效阐释,不仅能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蕴,也有助于读者走进海子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而认识其诗歌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一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1}共分三段(数码为笔者所加),全诗如下:   1.今夜你的黑头发/是岩石上寂寞的黑夜/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2.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3.雪山 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使我彻夜难眠   1989.1.16草稿 1989.1.24修改   该诗具有如下阅读难点:1.这首“献诗”其题目有何寓意?2.“岩石”和“飞机场”之间有何联系?“雪白的羊群”如何“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3.如何理解“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4.“雪山女神”有何典故?诗人为何说“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在阐释诗歌文本的过程中,对上述阅读难点进行重点解释。   该诗在结构上并不复杂,三个自然诗段组成三部分。第一诗段围绕冬季雪夜的“飞机场”展开叙事;第二诗段主要表达诗人关于“黑夜”和“伤口”的沉思;第三诗段由“雪山”引出“雪山女神”典故,抒发诗人的崇拜之情。三个诗段或明或暗都写到“飞机场”,贯穿全诗的线索则是“我”对飞机场上即将离别的“你”的心灵倾诉。该诗题目与众不同,耐人寻味。作为“献诗”,它并未指明诗歌所要呈献的具体目标,且献诗的时间也令人费解:究竟是“最后一夜”献的?还是“第一日”献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题解:其一,从时间上推断,这次献诗当为“彻夜写作”――即从“上半夜”一直持续到“下半夜”。其理由为,若以零点为界,“上半夜”属于一日的最后,故曰“最后一夜”;而“下半夜”已属于新的一日,故曰“第一日”。该诗结束句“……使我彻夜难眠”,支持上述解释;其二,如果“最后一夜”意味着结束,那么“第一日”则属于开始;把“最后一夜”和“第一日”关联在一起,则意味着“结束”与“开始”是一种轮回,根本无法分开。“最后一夜”的献诗,意味着献诗行为即将结束;但紧接着又开始了“第一日”的献诗,这说明诗人的情感是难以割舍的,诗人的献诗行为属于情不自禁。结合写作背景推断,海子这首“飞机场献诗”应当是写给其初恋女友的,诗中的“你”被视为“雪山女神”,也正是海子心中的“爱情女神”。   第一诗段出现的“岩石”一词,非常突兀,它和“飞机场”之间有何联系?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飞机场跑道的常识:飞机场跑道分为刚性道面和非刚性道面两种,刚性道面由混凝土筑成,俗称水泥道面。{2}为增加水泥道面摩擦力,道面每隔一定距离,要开出五厘米左右的切缝。这样一来,飞机场上被分割的水泥道面,看起来就像一块块的“岩石”板面;不仅如此,水泥道面的主要骨料,也是由岩石碎块构成。看来,海子对飞机场跑道的观察相当仔细,他用“岩石”指代“飞机场”,是有一定现实根据的。该诗两次出现“岩石”,均指代“飞机场”:第一诗段中“岩石上寂寞的黑夜”,即“飞机场上寂寞的黑夜”;第二诗段中“岩石的伤口”,亦即“飞机场的伤口”。   第一诗段还有一个阅读难点:在海子笔下,“雪白的羊群”如何“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找出“羊群”和“积雪”之间的联系。领略过我国西部冬季风光的人们,不难理解下面的比喻:在广阔的西部高原,积雪如同洁白的羊群,洁白的羊群也仿佛皑皑白雪。原来,海子笔下那些“雪白的羊群”,其实并非真正的“羊群”,而不过是“积雪”之喻。在苏东坡眼里,滚滚东去的“长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浪花”被幻化成千堆“积雪”。在海子这里,“积雪”则被幻化为“雪白的羊群”,“牧羊人”则成为天地间驱赶“羊群”的神奇人物。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通常为“上帝”之喻;本诗中的“牧羊人”也当是神力无比的非凡之辈,喻指“上帝”抑或“雪山女神”?任由读者想象。第一诗段“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在第三诗段则变成“雪山”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在首尾两段的对照中,诗人告诉读者:所谓“羊群”,乃“积雪”之喻。海子高超的想象力就是如此,开始往往令读者颇为费解,而一旦明白其中的奥妙,便会恍然大悟!   总之,本诗段以写景为主,拉开序幕。夜色中的飞机场,周围白雪皑皑,机场上空寂寞的黑夜,令“我”想起那位即将登机远行的“你”黑色的秀发。“今夜你的黑头发”如同机场上空“寂寞的黑夜”,这个比喻不但写出了恋人秀发之美,而且突出了机场氛围之凄清寂寞。   二   第二诗段体现了该诗的难度和深度,我们不妨逐句解析。   “黑夜比我更早睡去”,意味着“我”比黑夜“更晚睡去”。这一诗句是海子独特的创造,它不仅巧妙地把“黑夜”人格化,而且强调即便“黑夜”悄然入睡或消逝,“我”却依然清醒,难以入眠――这说明诗人一宿未眠。本诗题目“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和这句“黑夜比我更早睡去”以及本诗结束句“……使我彻夜难眠”,三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参照有助于把握诗歌主题。   “黑夜是神的伤口”具有宗教文化内涵,且极富哲理意蕴。“神”还有“伤口”吗?诗人海子借助其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悟性懂得,作为神之子的耶稣,本属神的化身,他不但肉身上留下过清晰的“伤口”,而且遭遇过心灵的“黑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双手和脚上的伤口是钉子所致;肋骨上的伤口,则为罗马士兵“朗吉努斯”的长矛所刺。在上十字架的前夜,耶稣和他的门徒晚餐之后前往客西马尼园。{3}在那里,神之子耶稣经过三次祷告,最终依照“天父”的旨意,领受了钉十字架的“苦杯”。对耶稣而言,客西马尼园之夜是最为黑暗的夜晚,神之子在这个夜晚遭遇了心灵的痛苦和绝望。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黑暗降临大地;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之前,曾经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由此足见耶稣的伤口多么深重!其痛苦何其难捱!在《圣经》文化中,魔鬼撒旦{4}是黑暗的代名词,神和撒旦是光明和黑暗的关系。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神在的地方,往往就出现撒旦的影子。神是万能的,但却不能彻底消除撒旦,在这层意义上,象征撒旦的“黑暗”,就成为神的“伤口”。在1987年11月4日的日记中,海子写道:“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弟兄,为自己。”这段日记说明,海子深知“黑暗”在《圣经》文化中的多重意蕴,{5}他对“黑暗”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本段连续三次出现的“伤口”意象,也蕴含多重深意,除了隐喻“痛苦”,还象征生命中的“缺憾”,甚或还可引申为某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你是我的伤口”言简意赅,却极具力度。今夜机场上的“你”,去意已决,“我”已无法挽留。“你”是“我”的无可奈何,一如“我”心上的“伤口”。诗人以“伤口”隐喻恋人,充分说明恋人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命被刺痛过,并且留下“伤口”,爱情的记忆岂不铭心刻骨?爱情是美好的,因爱而生的“伤口”,却往往令人痛彻心扉;甚至爱之愈深,受伤愈重。海子在言说神之子耶稣的“伤口”之后,随之说出自己的“伤口”,意在通过类比说明自己受伤之深和灵魂之痛。诗人海子说过,抒情就是血。就本诗而言,也完全可以说,抒情就是“伤口”。这首“献诗”是从诗人海子的“伤口”中流淌出来的,也具有血一样的抒情品质。海子的诗句有时单纯到透明,简单到拙朴,而恰在此时,诗人的艺术个性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该诗的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而最有力的诗句恰是那最简单的诗句――“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这样的句子不能不令人心灵震撼。   “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这句诗,又当如何理解呢?在海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羊群”和“积雪”是可以相互变幻的;如此,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岂不就是空中洁白的“花朵”?因此,海子笔下的“羊群和花朵”也即“积雪和雪花”。“岩石的伤口”,其实就是“飞机场”的伤口,海子用“岩石”指代“飞机场”,上文已有解释。飞机场有“伤口”吗?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地上的“积雪”还是天上的“雪花”,都会严重影响飞机航班的正常运行,有时大雪往往使机场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意义上,“积雪和雪花”的确是飞机场的“伤口”。诗句“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看似无理,其实蕴藉而灵动,诗意盎然。写诗作为一种“美的创造”,贵在把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这句诗精髓正在于此。   坚硬的飞机场有其“伤口”,万能的神也有其“伤口”,二者尚且如此,作为肉身之躯的“我”岂能回避“伤口”之痛!神的“伤口”是黑夜,飞机场的“伤口”是积雪和雪花,而“我”的“伤口”是今夜即将远去的恋人!黑夜、积雪和恋人,三种“伤口”其实都和今夜的“飞机场”送别有关。   三   第三诗段先写“雪山”,再写“大雪”,继而引出“雪山女神”,然后是针对女神的抒情。诗中的“雪山女神”并非诗人信笔写来,其背后包含丰富的文化内蕴。“雪山女神”亦称“喜马拉雅之女”,印度梵语称之为“帕尔瓦蒂”,我国藏语则为“珠穆朗玛”,其传说源于喜马拉雅山脉{6},与印度教密切相关。不论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在哪里出现,总是喜欢戴着一串髑髅项链,据说那是她以性力征服的一百单八个部落酋长的头骨。“迦梨”女神是“帕尔瓦蒂”的化身之一,她戴着长长的人头骨项链,几乎延伸到膝盖;眼镜蛇是其手镯,加在她身上的“花环”是极大的装饰品。据传,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曾化身“迦梨”女神去消灭天上的恶魔。“迦梨”先把恶魔的血吸干,一滴不剩,最终把恶魔消灭。{7}既谓之“神”,则必有其神秘或非凡之处;印度教的“雪山女神”不但神秘且神通多变,可谓集野蛮野性和美丽温柔于其一身。   这首“献诗”中,海子笔下的“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诗人从“吃”和“穿”两个方面写出了女神与凡人的区别,也传神地刻画出女神的野性之美和娇柔之美。海子笔下的女神为何“吃野兽穿鲜花”呢?显然,他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受到印度神话中“帕尔瓦蒂”和“迦梨”女神的影响。也可以说,海子将印度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很自然地融入到汉语诗歌之中。该诗中有着一头黑色秀发的“你”,在诗人的心目中,如同“雪山女神”那样野性而美丽、圣洁而神秘。由于其野性的一面,曾经伤害过“我”,所以才成为“我的伤口”。   诗人为何说“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海子笔下的“九十九座雪山”并非实数,如此写来,旨在强调雪山之高和数量之多。“九”,一方面表示数量极多;另一方面,也表示高度之极,例如,天之极高处则谓之“九重天”。“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这句诗,写出了对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西部雪山的整体印象,突出了雪山之高和山峰之多。{8}在那非凡圣洁而又缥缈朦胧的雪山之巅,仿佛真的有女神隐居其间呢!诗人海子用“岩石”指代“飞机场”,用“九十九”之数形容西部雪山,这是“虚实相生”手法的成功运用。虚实结合之中,海子的想象力尽情驰骋,于是乎“黑头发”弥漫成“寂寞的黑夜”,“积雪和雪花”幻化为“羊群和花朵”,“雪山”和“天堂”一时难分高低。   天堂究竟有多高?这是一个无法确认的难题。既如此,对天堂的追问或质疑,并不为过。有时候,诗人海子会萌生这样的感觉:“今夜,我仿佛感到天堂也是黑暗而空虚。”{9}而那些峰巅积雪的高山,在海子眼里,似乎比天堂还高。其实,“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这句诗,并非要比较雪山与天堂孰高孰低,其“潜台词”要义在于:“雪山”高于天堂,则“雪山女神”高于上帝!在诗人海子的情感世界中,爱情如同信仰,他把心中的恋人比作野性而美丽的“雪山女神”,在其心目中,“女神”之地位俨然高出上帝――这便是诗人的逻辑。


相关文章

  • "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海子的诗[日记]赏析
  • "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海子的诗<日记>赏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 ...查看


  • 赏析诗歌[流水远去的声音][散文欣赏]
  • 流水远去的声音(执手天涯文学论坛作品) 文/鸣飞 大地是如此的寂寥,此时 天空的尽头正变换着色彩 夏日的鸟带走了最后的炙热 风吹过,山岚散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容颜便苍白了西岭上的雪 我知道除了沉默,已无法与失 ...查看


  • 走进海子的世界_面朝大海_春暖花开_课堂实录
  • 中学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课例研讨 尔所说的一株芦苇,是如此脆弱.可 走进海子的世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 滕世群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 ...查看


  • 诗词鉴赏--诗歌是可教的,也是不可教的
  • dahuan5856 编辑大换 [诗歌是可教的,也是不可教的] 一.从我自身的诗歌经验看,诗歌是不可教的,个人对诗歌的颖悟性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经常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当年,我的老师并没有给我多少的朗诵指导,基本上是凭着我的兴 ...查看


  • 海子的诗读后感
  • 读海子的诗 诗歌是贵重的,它是文学世界中的一方高地.诗歌标志着人类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深度,是诗人们的灵魂舞蹈,是诗人生命的一种非常高蹈的呈现方式.在诗歌中我们能看到诗人赤裸的思想,也就是诗人的真诚.坦荡和生发于内心最深处.最隐秘处.最柔软处 ...查看


  • 怎样写一首现代诗导学案
  • 八年级(语文)(怎样写一首现代诗)第一课时学案 编制人:王建青 审核人:戴娟 编制时间:2014年3月20日 情景导入:曾经有一位诗人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就放 ...查看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祭海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祭海子 巨石山景区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及意义: 海子,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查看


  • 顾城诗集,顾城诗歌赏析
  •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新诗赏析 > 顾城 > 顾城诗集,顾城诗歌赏析 顾城<石壁>赏析 作者:顾城 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赏析 作者:顾城 顾城<小巷>赏析 作者:顾城 ...查看


  • 天才与烈士:海子祭日说说早逝的天才诗人海子戈麦骆一禾
  • 天才与烈士 --海子祭日说说早逝的天才诗人海子戈麦骆一禾 53年前的今天,刚满25周岁的天才诗人海子卧在山海关附近冰冷的铁轨上,任由列车无情地辗过他无情的身躯. 两个月后,他的朋友.28岁的天才诗人骆一禾死于脑溢血.然而我们都只知道这个简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