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呼铁路ZHZQ-III标段二分部
拌和站建设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1.1总体工程概述
本标段里程DK71+080~DK122+500,长度50.754km。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施工范围为:标段范围内的改移道路、砍伐挖树根、站前工程临时用地、“三电”迁改和地方管线迁改、青苗补偿等拆迁工程,路基(不含声屏障),桥涵,隧道除安装工程、设备购置以外的全部内容,地界标、安全保护区标志工程,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工程,站场中除旅客站台面、旅客地道装修及配电、雨棚及配电、外挂楼梯、站前平台直墙、阳光板轻质罩棚、垃圾转运站、集油井基础、站区绿化、站区道路以外的所有工程,本标段范围内大临及过渡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路基26.323km,特大、大、中桥19.271km(26座)、隧道5.160km(4座)、制存梁场(1处)。
1.2我部承担的工程概况
正线里程DK88+328-DK98+272段,全长9.944km。路基4.624公里(占本段施工长度的47%),桥梁4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3座),长5.32公里(占本段施工长度的53%);框架桥1座,框架涵5座。路基土石方116.8万m3(其中挖方约85.1万方,填方约31.7万方)。
2.拌和站的选址及总体规划
张呼铁路ZHZQ-III标段3#拌和站选定混凝土拌合站一处,占地面积约36亩(南北宽185m,东西长130m)。地理位置离南外环路边界17.5m,离新建兴和特大桥西边界约1000m。
依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合理规划,采用防尘网进行全封闭管理。拌和站内分出生活区、搅拌作业区、材料存放区及运输车辆存放区等,材料存放区分为待检区和合格区。(详见《平面布置图》)
3.拌和站机械设备及材料的配置
本拌和站配置2台HZS120大型自动计量搅拌机(每台含2个120T水泥罐,2个120T粉煤灰罐,2个120T矿粉罐,一台三级配的配料机,提升斗上料);两台装载机,一台砂子筛洗机,一台碎石冲洗机,12台混凝土运输车,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备用一台300KVA发电机,一台150T地磅。
本拌和站配备试验检测设备主要有:
施工高峰期间现场混凝土
需求量约1000m³/日,根据规范对混凝土拌和时间要求(每盘搅拌时间不低于120s),并考虑上料和出料时间,每台HZS120型搅拌机实际最大生产能力为72m³/h,两台搅拌机同时作业,每天工作15小时,最大生产混凝土量为1200m³,满足高峰期混凝土的需求。
4.拌和站建设施工
4.1拌和站场地处理
(1)拌和站场地需进行清表处理,并平整碾压,站内场地
全部硬化,硬化前应先铺设一层10cm厚的砂加碎石垫层。其中由大门通往料仓及出料口的道路为主运输道路,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9个料仓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其余场地均铺设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路面纵横向每10m设切缝,缝宽1cm。
(2)拌和站场地排水坡度为0.3%,且将料仓设于最高点,防止雨水侵入。作业区内地势为东高西低,将积水排至沉淀池。生活区地势为南高北低,设置宽40cm,深40cm的垂直排水暗沟,上盖8cm厚的混凝土盖板。围墙外四周砌筑宽50cm,深50cm的垂直排水明沟。在拌和站内地势最低处设置沉淀池,尺寸为8m×15m,将清洗罐车、搅拌机及砂石料的污水排水沉淀池。围墙外侧排水也将流至沉淀池内,经处理后方可排出。
(3)储料罐、拌和楼和配料机基础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拌和楼和配料机基础根据厂家设计图进行施工。储料罐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8m(相对于平整后原地面标高),保证基坑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如不满足,回填A组填料并夯实,基础宽度为5m,深度为2m,平面尺寸根据厂家提供的设计图纸而定。储料罐基础主筋采用Φ16@150mm×150mm双层钢筋网片布置,架立筋采用Φ12@450mm×450mm布置。
本储料罐受季风气候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8级。为提高储料罐防倾覆系数,采用8号槽钢将各罐焊接成一个整体,槽钢上下间距为3m,并四方向设置缆风绳,缆风绳为直径10mm的钢丝绳,地锚采用槽钢,埋入柱状C30混凝土基础中,平面尺寸为0.5m×0.5m,深度为1m。
4.2拌和站布置
(1)围挡及料仓
围挡采用金属防尘网围挡,高度为3米;料仓设置于本站西
侧,共设9个,不同骨料仓之间设置隔墙,隔墙基础为宽50cm,厚50cm的C20混凝土结构。在浇筑隔墙基础时需预埋料棚骨架钢板,并按照流水坡度调整标高。隔墙高度为2.5m,厚度为50cm,为砖砌结构,墙背部因承受压力过大,设置厚度为50cm。不同材料、不同粒径分仓存放,待检材料、合格材料分仓存放。砂仓尺寸为20m×30m;5~10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10~20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16~31.5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砂子和10~20mm碎石最大存储量为1800m³,5~10mm和16~31.5mm碎石最大存储量为1800m³,按照C4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000m³混凝土需砂子和10~20mm碎石量分别为470m³和406m³,可存储3.5天所需粗细骨料量。
每个料仓设置独立的骨料棚,顶棚支撑钢管设置于隔墙基础上,基础施工前需预埋400mm×400mm×10mm的钢板,钢板底部焊接Φ20圆钢,支撑钢管直径为219mm,与钢板连接处设四处法兰焊接。钢管间距为20m。侧面采用竖向为直径140mm的钢管支撑,间距为6.7m;横向为40mm×80mm的方管支撑,间距为80cm。为满足抗风要求,料仓外围三方向设置缆风绳,缆风绳为直径10mm的钢丝绳,地锚采用槽钢,埋入柱状C30混凝土基础中,平面尺寸为0.5m×0.5m,深度为1m。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60°,并采用兰花螺丝连接。料仓支撑钢管采用C20柱状混凝土包封,包封尺寸为0.5m×0.5m×0.5m。
(2)生活区和办公区
生活区和办公区设于拌和站北侧,与拌和作业区分开。站内所有房屋建设均采用钢彩板房形式。根据人员数目(初步统计35人),设置宿舍19间(含门卫室及磅房),办公室3间,会议室1间,食堂1间,标养室1间,浴室1间,厕所2间。
(3)搅拌站
本拌和站配置2台HZS120大型自动计量搅拌机,设置于料仓东侧,每台含6个罐,分别为2个水泥罐,2个粉煤灰罐,2个矿粉罐,一台三级配的配料机,采用提升斗上料方式。所有设备进场前需检验合格并做性能测试。上料机、配料机等与料仓使用彩钢瓦整体全封闭。为防止环境污染,储料罐需整体封闭,封闭范围为罐基础范围,高度为水泥罐以上1.5m,并预留上料口。按照C4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高峰期1000m³混凝土需水泥量为231t,可存储2.6天所需水泥量。
(4)保障系统
拌和站设置变压器房一处,面积为10m×10m,采用砖砌形式,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备用一台300KVA发电机。
储料罐需设置接地设施,每个罐均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25的钢筋制作,与存储罐顶端焊接,高度不小于1m;接地线采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30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地板采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的角钢制作,且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2m。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要求(不大于4Ω)。避雷系统的设计、施工与检测委托于气象单位,具体要求及施工以气象单位设计为准。
为保证生产用水的需要,在搅拌机设置钻井一口。拌和楼旁各设置一处蓄水池,尺寸为8m×12m,深3m,上盖混凝土盖板。最大存水量为288t,可保证高峰期用水(1000m³混凝土用水约160t)的需求。在蓄水池上部各设置一减水剂房,具体尺寸根据存储形式及场地条件确定。两蓄水池中间位置设置一锅炉房,用于保证冬季施工的需要。锅炉房和减水剂房均采用钢彩板房形
式。
(5)其他
拌和站场地西侧规划为车辆存放区,尺寸为80m×20m。场地西北侧沉淀池。清洗砂子、碎石及搅拌机的污水排入西侧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8×15m,深3m。两出料口之间设置一道截水沟,水沟尺寸为30cm×40cm,上盖铸铁盖板,与主路交叉部分使用直径为40cm的混凝土管。清洗搅拌机的污水及东侧流水通过此水沟排至沉淀池内。拌合站设置配电房,设置混凝土标养室。住宿区前设置排水沟,水沟尺寸为30cm×40cm,上盖铸铁盖板。
5.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拌和站配置站长1名,材料员1名,调度1名,试验员4名,电工1名,装载机司机4名,信息化管理员2名,搅拌机操作手6名,混凝土罐车驾驶员24名,其他人员8名。
6.拌和站建设进度安排
7.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为保证混
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是:
(1)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泌水、砂浆流失和塌落度变化等现象发生。
(2)应使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定。
(3)为避免混凝土在倾倒过程中发生离析,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规范规定: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协助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的下落方向垂直。
(4)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过大,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炎热及大风天气罐车应将料口遮盖防止水分蒸发太快;冬季施工时应对罐车采取保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冻结。
(5)混凝土运输至现场时,如出现离析等现象,不可使用。
(6)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坦顺畅,运输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
8. 环保措施与文明施工
(1)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
(2)采用固体废料和液体废水分离的方式,生活固体垃圾和沉淀池内淤泥等通过碴车装运到指定的处理地处理,液体废水通过沉淀后排入当地污水排放系统。
(3)采取喷洒水和勤洗施工机械车辆等措施,减小拌和现场和施工道路的扬尘。
(4)施工现场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机具、料具和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保证工地及生活住地卫生。
9. 职业健康安全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对所有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预防安全事故。料仓内装卸粗细骨料人员和水泥、矿粉和粉煤灰操作人员需配备防尘口罩等。
(3)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的管理,搅拌机、装载机、变压器等定期检查保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4)做好站内防火防电工作,现场要有防火制度、防火措施,生活区、搅拌作业区及配电室各配备灭火器两个,宿舍与配电室之间设置消防池并配备消防铲及消防桶等器材。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由专人对安全用电进行管理,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5)加强综合治理,早点名晚交班,并为职工提供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附:《搅拌站储料罐基础检算书》
《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拌和站料棚示意图》
张呼铁路ZHZQ-III标段二分部
拌和站建设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1.1总体工程概述
本标段里程DK71+080~DK122+500,长度50.754km。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施工范围为:标段范围内的改移道路、砍伐挖树根、站前工程临时用地、“三电”迁改和地方管线迁改、青苗补偿等拆迁工程,路基(不含声屏障),桥涵,隧道除安装工程、设备购置以外的全部内容,地界标、安全保护区标志工程,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工程,站场中除旅客站台面、旅客地道装修及配电、雨棚及配电、外挂楼梯、站前平台直墙、阳光板轻质罩棚、垃圾转运站、集油井基础、站区绿化、站区道路以外的所有工程,本标段范围内大临及过渡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路基26.323km,特大、大、中桥19.271km(26座)、隧道5.160km(4座)、制存梁场(1处)。
1.2我部承担的工程概况
正线里程DK88+328-DK98+272段,全长9.944km。路基4.624公里(占本段施工长度的47%),桥梁4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3座),长5.32公里(占本段施工长度的53%);框架桥1座,框架涵5座。路基土石方116.8万m3(其中挖方约85.1万方,填方约31.7万方)。
2.拌和站的选址及总体规划
张呼铁路ZHZQ-III标段3#拌和站选定混凝土拌合站一处,占地面积约36亩(南北宽185m,东西长130m)。地理位置离南外环路边界17.5m,离新建兴和特大桥西边界约1000m。
依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合理规划,采用防尘网进行全封闭管理。拌和站内分出生活区、搅拌作业区、材料存放区及运输车辆存放区等,材料存放区分为待检区和合格区。(详见《平面布置图》)
3.拌和站机械设备及材料的配置
本拌和站配置2台HZS120大型自动计量搅拌机(每台含2个120T水泥罐,2个120T粉煤灰罐,2个120T矿粉罐,一台三级配的配料机,提升斗上料);两台装载机,一台砂子筛洗机,一台碎石冲洗机,12台混凝土运输车,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备用一台300KVA发电机,一台150T地磅。
本拌和站配备试验检测设备主要有:
施工高峰期间现场混凝土
需求量约1000m³/日,根据规范对混凝土拌和时间要求(每盘搅拌时间不低于120s),并考虑上料和出料时间,每台HZS120型搅拌机实际最大生产能力为72m³/h,两台搅拌机同时作业,每天工作15小时,最大生产混凝土量为1200m³,满足高峰期混凝土的需求。
4.拌和站建设施工
4.1拌和站场地处理
(1)拌和站场地需进行清表处理,并平整碾压,站内场地
全部硬化,硬化前应先铺设一层10cm厚的砂加碎石垫层。其中由大门通往料仓及出料口的道路为主运输道路,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9个料仓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其余场地均铺设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路面纵横向每10m设切缝,缝宽1cm。
(2)拌和站场地排水坡度为0.3%,且将料仓设于最高点,防止雨水侵入。作业区内地势为东高西低,将积水排至沉淀池。生活区地势为南高北低,设置宽40cm,深40cm的垂直排水暗沟,上盖8cm厚的混凝土盖板。围墙外四周砌筑宽50cm,深50cm的垂直排水明沟。在拌和站内地势最低处设置沉淀池,尺寸为8m×15m,将清洗罐车、搅拌机及砂石料的污水排水沉淀池。围墙外侧排水也将流至沉淀池内,经处理后方可排出。
(3)储料罐、拌和楼和配料机基础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拌和楼和配料机基础根据厂家设计图进行施工。储料罐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8m(相对于平整后原地面标高),保证基坑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如不满足,回填A组填料并夯实,基础宽度为5m,深度为2m,平面尺寸根据厂家提供的设计图纸而定。储料罐基础主筋采用Φ16@150mm×150mm双层钢筋网片布置,架立筋采用Φ12@450mm×450mm布置。
本储料罐受季风气候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8级。为提高储料罐防倾覆系数,采用8号槽钢将各罐焊接成一个整体,槽钢上下间距为3m,并四方向设置缆风绳,缆风绳为直径10mm的钢丝绳,地锚采用槽钢,埋入柱状C30混凝土基础中,平面尺寸为0.5m×0.5m,深度为1m。
4.2拌和站布置
(1)围挡及料仓
围挡采用金属防尘网围挡,高度为3米;料仓设置于本站西
侧,共设9个,不同骨料仓之间设置隔墙,隔墙基础为宽50cm,厚50cm的C20混凝土结构。在浇筑隔墙基础时需预埋料棚骨架钢板,并按照流水坡度调整标高。隔墙高度为2.5m,厚度为50cm,为砖砌结构,墙背部因承受压力过大,设置厚度为50cm。不同材料、不同粒径分仓存放,待检材料、合格材料分仓存放。砂仓尺寸为20m×30m;5~10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10~20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16~31.5mm碎石仓尺寸为20×30m。砂子和10~20mm碎石最大存储量为1800m³,5~10mm和16~31.5mm碎石最大存储量为1800m³,按照C4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000m³混凝土需砂子和10~20mm碎石量分别为470m³和406m³,可存储3.5天所需粗细骨料量。
每个料仓设置独立的骨料棚,顶棚支撑钢管设置于隔墙基础上,基础施工前需预埋400mm×400mm×10mm的钢板,钢板底部焊接Φ20圆钢,支撑钢管直径为219mm,与钢板连接处设四处法兰焊接。钢管间距为20m。侧面采用竖向为直径140mm的钢管支撑,间距为6.7m;横向为40mm×80mm的方管支撑,间距为80cm。为满足抗风要求,料仓外围三方向设置缆风绳,缆风绳为直径10mm的钢丝绳,地锚采用槽钢,埋入柱状C30混凝土基础中,平面尺寸为0.5m×0.5m,深度为1m。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60°,并采用兰花螺丝连接。料仓支撑钢管采用C20柱状混凝土包封,包封尺寸为0.5m×0.5m×0.5m。
(2)生活区和办公区
生活区和办公区设于拌和站北侧,与拌和作业区分开。站内所有房屋建设均采用钢彩板房形式。根据人员数目(初步统计35人),设置宿舍19间(含门卫室及磅房),办公室3间,会议室1间,食堂1间,标养室1间,浴室1间,厕所2间。
(3)搅拌站
本拌和站配置2台HZS120大型自动计量搅拌机,设置于料仓东侧,每台含6个罐,分别为2个水泥罐,2个粉煤灰罐,2个矿粉罐,一台三级配的配料机,采用提升斗上料方式。所有设备进场前需检验合格并做性能测试。上料机、配料机等与料仓使用彩钢瓦整体全封闭。为防止环境污染,储料罐需整体封闭,封闭范围为罐基础范围,高度为水泥罐以上1.5m,并预留上料口。按照C4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高峰期1000m³混凝土需水泥量为231t,可存储2.6天所需水泥量。
(4)保障系统
拌和站设置变压器房一处,面积为10m×10m,采用砖砌形式,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备用一台300KVA发电机。
储料罐需设置接地设施,每个罐均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25的钢筋制作,与存储罐顶端焊接,高度不小于1m;接地线采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30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地板采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的角钢制作,且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2m。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要求(不大于4Ω)。避雷系统的设计、施工与检测委托于气象单位,具体要求及施工以气象单位设计为准。
为保证生产用水的需要,在搅拌机设置钻井一口。拌和楼旁各设置一处蓄水池,尺寸为8m×12m,深3m,上盖混凝土盖板。最大存水量为288t,可保证高峰期用水(1000m³混凝土用水约160t)的需求。在蓄水池上部各设置一减水剂房,具体尺寸根据存储形式及场地条件确定。两蓄水池中间位置设置一锅炉房,用于保证冬季施工的需要。锅炉房和减水剂房均采用钢彩板房形
式。
(5)其他
拌和站场地西侧规划为车辆存放区,尺寸为80m×20m。场地西北侧沉淀池。清洗砂子、碎石及搅拌机的污水排入西侧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8×15m,深3m。两出料口之间设置一道截水沟,水沟尺寸为30cm×40cm,上盖铸铁盖板,与主路交叉部分使用直径为40cm的混凝土管。清洗搅拌机的污水及东侧流水通过此水沟排至沉淀池内。拌合站设置配电房,设置混凝土标养室。住宿区前设置排水沟,水沟尺寸为30cm×40cm,上盖铸铁盖板。
5.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拌和站配置站长1名,材料员1名,调度1名,试验员4名,电工1名,装载机司机4名,信息化管理员2名,搅拌机操作手6名,混凝土罐车驾驶员24名,其他人员8名。
6.拌和站建设进度安排
7.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为保证混
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是:
(1)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泌水、砂浆流失和塌落度变化等现象发生。
(2)应使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定。
(3)为避免混凝土在倾倒过程中发生离析,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规范规定: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协助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的下落方向垂直。
(4)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过大,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炎热及大风天气罐车应将料口遮盖防止水分蒸发太快;冬季施工时应对罐车采取保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冻结。
(5)混凝土运输至现场时,如出现离析等现象,不可使用。
(6)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坦顺畅,运输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
8. 环保措施与文明施工
(1)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
(2)采用固体废料和液体废水分离的方式,生活固体垃圾和沉淀池内淤泥等通过碴车装运到指定的处理地处理,液体废水通过沉淀后排入当地污水排放系统。
(3)采取喷洒水和勤洗施工机械车辆等措施,减小拌和现场和施工道路的扬尘。
(4)施工现场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机具、料具和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保证工地及生活住地卫生。
9. 职业健康安全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对所有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预防安全事故。料仓内装卸粗细骨料人员和水泥、矿粉和粉煤灰操作人员需配备防尘口罩等。
(3)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的管理,搅拌机、装载机、变压器等定期检查保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4)做好站内防火防电工作,现场要有防火制度、防火措施,生活区、搅拌作业区及配电室各配备灭火器两个,宿舍与配电室之间设置消防池并配备消防铲及消防桶等器材。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由专人对安全用电进行管理,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5)加强综合治理,早点名晚交班,并为职工提供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附:《搅拌站储料罐基础检算书》
《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拌和站料棚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