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2011-01-06 源自: 行政管理改革 您是第658位阅读者

2010年,中央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并先后颁布了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规划建议再一次明确要求要建设人才强国,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人才政策法规得到逐步完善,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才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三大基本战略之一,探索形成了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人才资源大国,人才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一、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为我国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巨大的需求潜力将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也将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事业平台。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这为提高我国人才创新能力、调整我国人才结构提供了内在动力;一大批新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学工程,也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工作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无论是教育培养、科技研发,还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都需要巨额投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人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衔接配套、协同推进有利于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科学发展,陆续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教育规划侧重人才培养,科技规划侧重自主创新,人才规划侧重人才使用。三个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各有侧重,有利于协同解决科技、教育、人才的共通性问题,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伟大革命,有利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不断提升我国人才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第五,人才工作受到各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颁布后,各省区市高度重视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紧地方人才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人才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我们要看到这些促进人才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更要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人才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第一,人才工作承载着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艰巨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科技和人才。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建立在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提高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依靠人才和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带来了空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都在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加速争夺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抢夺人才的不仅仅是政府,跨国公司也加入其中,实施“人才抄底”。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中赢得主动,是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第三,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迫切要求更好地为党育才、聚才、用才。如何进一步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和善于凝聚各类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党的建设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我国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人才资源大国,但人才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二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三是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四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五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是来自我国人才工作自身的挑战。

二、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人才规划提出了我国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十二五”规划建议同样强调了这一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就是要把为科学发展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就是要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主线,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就是要突出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是核心,是贯穿于人才规划的核心理念。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一是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二是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善人才发展宏观调控,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四是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二)造就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按照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长期压力,我国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二是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到2020年,要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要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

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规划分别提出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六支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第一次把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布局中进行重点规划,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300万人。

(三)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培养人才,广泛集聚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都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因此,要坚持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指导方针,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一是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抓住了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多少,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和使用。在实践中历练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符合人才自身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全面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用”是当前人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首先是人才“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其次是人才“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再次是人才“不能充分使用”,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把以用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使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二是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涉及三个层次,包括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和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在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上,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上,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扩大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地位,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努力消除“官本位”和行政化对人才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考虑到人才的能力开发、人才的发现与使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十分重要,人才规划将近年来提出的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六大机制,调整为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鼓励各地各单位大胆探索实践,建设人才发展改革“实验区”,推动人才评价发现、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等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四)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

人才规划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设计了10大政策,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报中央批准后颁布实施。这10大政策涉及培养、吸引和使用各个环节,覆盖人才工作各个方面。从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来看,可分为四类:一是着眼于解决人才优先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二是着眼于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三是着眼于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问题,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和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四是着眼于解决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五)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规划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按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设计了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可分三类:一是着眼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二是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设计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三是着眼于提高人才未来竞争力,设计了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三、当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几项重点工作

贯彻实施人才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认真组织好人才规划的学习宣传

实施人才规划,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人才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深刻解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和以用为本的先进理念,推动全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社会共识。

(二)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人才规划提出的10大政策,目前多数还是原则性、宏观性要求。负责落实这些政策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正在抓紧开展调查研究,细化政策的具体内容,寻找政策创新的突破点,争取尽快出台可操作的、衔接配套的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有选择地进行政策突破,对于创新难度大的政策,可以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先行试点,也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三)全面启动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规划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拟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自2008年底实施以来,共引进了4批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了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今后还将组织实施“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引进项目、短期项目、团队项目和青年项目,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

(四)加强对人才强市工作的指导

从贯彻落实情况来看,市(地、州、盟)这一级进展很不平衡。各地要加强对人才强市工作的指导,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全面确立人才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要精心编制好市级人才发展规划,根据科技、教育资源和人才现状,对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进行统筹谋划,确定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举措和队伍建设重点。

(五)建立人才规划组织实施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规划的各项任务全部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做到分工明确、要求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二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成员单位之间、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之间、地方和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贯彻落实的整体合力;三是建立督促落实机制。从2010年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每年会对人才规划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中央,通报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同时,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报告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监测。2015年,要对人才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估。2020年,要对人才规划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2011-01-06 源自: 行政管理改革 您是第658位阅读者

2010年,中央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并先后颁布了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规划建议再一次明确要求要建设人才强国,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人才政策法规得到逐步完善,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才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三大基本战略之一,探索形成了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人才资源大国,人才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一、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为我国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巨大的需求潜力将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也将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事业平台。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这为提高我国人才创新能力、调整我国人才结构提供了内在动力;一大批新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学工程,也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工作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无论是教育培养、科技研发,还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都需要巨额投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人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衔接配套、协同推进有利于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科学发展,陆续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教育规划侧重人才培养,科技规划侧重自主创新,人才规划侧重人才使用。三个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各有侧重,有利于协同解决科技、教育、人才的共通性问题,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伟大革命,有利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不断提升我国人才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第五,人才工作受到各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颁布后,各省区市高度重视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紧地方人才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人才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我们要看到这些促进人才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更要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人才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第一,人才工作承载着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艰巨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科技和人才。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建立在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提高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依靠人才和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带来了空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都在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加速争夺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抢夺人才的不仅仅是政府,跨国公司也加入其中,实施“人才抄底”。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中赢得主动,是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第三,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迫切要求更好地为党育才、聚才、用才。如何进一步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和善于凝聚各类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党的建设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我国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人才资源大国,但人才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二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三是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四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五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是来自我国人才工作自身的挑战。

二、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人才规划提出了我国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十二五”规划建议同样强调了这一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就是要把为科学发展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就是要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主线,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就是要突出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是核心,是贯穿于人才规划的核心理念。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一是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二是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善人才发展宏观调控,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四是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二)造就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按照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长期压力,我国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二是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到2020年,要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要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

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规划分别提出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六支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第一次把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布局中进行重点规划,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300万人。

(三)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培养人才,广泛集聚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都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因此,要坚持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指导方针,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一是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抓住了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多少,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和使用。在实践中历练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符合人才自身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全面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用”是当前人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首先是人才“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其次是人才“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再次是人才“不能充分使用”,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把以用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使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二是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涉及三个层次,包括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和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在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上,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上,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扩大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地位,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努力消除“官本位”和行政化对人才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考虑到人才的能力开发、人才的发现与使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十分重要,人才规划将近年来提出的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六大机制,调整为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鼓励各地各单位大胆探索实践,建设人才发展改革“实验区”,推动人才评价发现、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等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四)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

人才规划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设计了10大政策,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报中央批准后颁布实施。这10大政策涉及培养、吸引和使用各个环节,覆盖人才工作各个方面。从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来看,可分为四类:一是着眼于解决人才优先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二是着眼于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三是着眼于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问题,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和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四是着眼于解决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五)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规划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按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设计了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可分三类:一是着眼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二是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设计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三是着眼于提高人才未来竞争力,设计了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三、当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几项重点工作

贯彻实施人才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认真组织好人才规划的学习宣传

实施人才规划,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人才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深刻解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和以用为本的先进理念,推动全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社会共识。

(二)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人才规划提出的10大政策,目前多数还是原则性、宏观性要求。负责落实这些政策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正在抓紧开展调查研究,细化政策的具体内容,寻找政策创新的突破点,争取尽快出台可操作的、衔接配套的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有选择地进行政策突破,对于创新难度大的政策,可以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先行试点,也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三)全面启动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规划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拟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自2008年底实施以来,共引进了4批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了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今后还将组织实施“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引进项目、短期项目、团队项目和青年项目,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

(四)加强对人才强市工作的指导

从贯彻落实情况来看,市(地、州、盟)这一级进展很不平衡。各地要加强对人才强市工作的指导,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全面确立人才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要精心编制好市级人才发展规划,根据科技、教育资源和人才现状,对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进行统筹谋划,确定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举措和队伍建设重点。

(五)建立人才规划组织实施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规划的各项任务全部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做到分工明确、要求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二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成员单位之间、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之间、地方和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贯彻落实的整体合力;三是建立督促落实机制。从2010年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每年会对人才规划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中央,通报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同时,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报告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监测。2015年,要对人才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估。2020年,要对人才规划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相关文章

  • 教育规划纲要
  • <教育规划纲要>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__月___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13-1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___部分,__章,___条, ...查看


  • 教育改革与发展
  •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查看


  • 教育工作会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查看


  • 十二五规划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十二五"规划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今年直至2015年,我国开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查看


  • 国家人才战略规划
  • 国 家 战 略 | | 人 才 改 变 世 界 姓名:刘晓珊 学号:[1**********]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 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会议在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经理 ...查看


  • 教育规划纲心得
  •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就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高了思想认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查看


  •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10年7月13日)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查看


  • 创新人才发展的理念和途径
  • 摘 要:人才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发展要依靠人才,发展要提高人才,发展要尊重人才,发展要服务人才.实现我国人才队伍的大发展,应着力做好 ...查看


  •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袁贵仁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