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及护理规范考试卷

压疮预防措施及护理规范考试卷

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掌握压疮操作规程,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却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出现压疮时,有积极的护理措施,以防压疮加重。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压疮预防与处理操作规程有:

二 、压疮的处理措施:

1 淤血红润期:

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处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元素,避免压疮进展,但不主张局部按摩,因为按摩加重组织的病理损害。①改变体位,避免局部组织受压:每两小时翻身,及采用减少受压部位压力的措施。②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③采用红外线、紫外线或烤灯照射的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加强全身营养。

2. 炎性浸润期:

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避免局部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的损伤、物理

疗法及加强全身营养同淤血红润期处理外,2期压疮的处理原则为保护创面和预防创面感染。①水泡的处理,未破溃的小水泡应尽量减少局部受摩擦,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则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穿刺抽吸泡内渗液后,覆盖无菌辅料。②破溃创面的处理:消毒创周皮肤,清洁创面,然后根据创面有无感染,选用无菌辅料覆盖或抗生素,纱布湿料或湿润烧伤膏等外敷,但不主张用甲紫,以免促使感染向深部组织发展。

3. 溃疡期:

(浅度溃疡期)水泡继续扩大,表皮破溃,露出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疼痛加剧。(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直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严重者,可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扩展,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坏死组织呈黑色。如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病人生命。处理原则为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避免局部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的损伤和加强全身营养仍然处理的前提。基本措施是清创、外敷、无菌敷料包扎。清创要彻底,可用外科手术刀或剪子去除压疮边缘和底部的腐肉及坏死组织,直至出现渗透的新鲜创面,以利于健康组织的修复和生成。外敷药物如前所诉,也可选用有效中药成分制成的中医外敷药物。可根据压疮的深浅,有无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和条件等合理选择。

三、压疮的评估与上报制度

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防止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2. 当班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却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

3. 患者出现压疮,护士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以防压疮的产生。

4. 患者出现压疮后,护士应做到班班交接,如患者转科时,护士应主动将患者皮肤受压情况与转入科室交班,并在转科记录中记录。

5. 护士一经发现患者出现压疮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 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7. 患者出现压疮,科室应填写患者压疮登记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不报。

宁洱县人民医院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 :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在工作中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建立翻身记录卡,每次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翻身并记录。

(2)、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床,并在骨窿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圈、海绵圈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仔细听取患者主诉,如: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并适当调整松紧,衬垫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过紧或凹凸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

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皱褶产生摩擦。

(2)、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需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3)、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大腿下垫软枕。

(4)、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1)、保持患者皮肤与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尽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2)、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潮湿。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2)、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取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

(3)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背按摩。

5.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积极治疗原发发病。

6. 健康教育:

对易发生压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患者,应考虑鼻饲饮食或静脉补充知识。指导其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热毛巾擦洗背部及受压部位、使用软垫等,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并参加活动。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

1、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为有压疮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2、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3、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减压等

4、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评估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家属,进行压疮治疗。

5、在护理过程中,如压疮出现红、肿、痛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处理。

6、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7、患者/家属能够知晓压疮的危险因素,对护理措施满意。

8、预防压疮的措施到位。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防止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2、当班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

3、患者出现压疮,护士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以防压疮加重。

4、患者出现压疮后,护士应做到班班交接,如患者转科时,护士应主动将患者皮肤受压情况与转入科室交班,并在转科记录单中记录,双方签字。

5、护士一经发现患者出现压疮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7、患者出现压疮,科室应填写患者压疮登记表24h 内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不报。

二、问答题:

1、压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 严格床头交接班,建立翻身卡,有压疮标识。

2. 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

3. 定时更换体位和适当的应用减压设备。

4.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

5. 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

6. 搬动患者时,避免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7. 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

8. 大小便失禁者、出汗分泌物多者,及时洗尽擦干。

9. 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

10. 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11.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12. 加强基础护理。

13. 对感觉障碍的肢体禁忌使用热水袋。

1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注重改善全身状况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和皮肤抵抗力。

压疮预防措施及护理规范考试卷

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掌握压疮操作规程,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却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出现压疮时,有积极的护理措施,以防压疮加重。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压疮预防与处理操作规程有:

二 、压疮的处理措施:

1 淤血红润期:

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处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元素,避免压疮进展,但不主张局部按摩,因为按摩加重组织的病理损害。①改变体位,避免局部组织受压:每两小时翻身,及采用减少受压部位压力的措施。②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③采用红外线、紫外线或烤灯照射的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加强全身营养。

2. 炎性浸润期:

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避免局部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的损伤、物理

疗法及加强全身营养同淤血红润期处理外,2期压疮的处理原则为保护创面和预防创面感染。①水泡的处理,未破溃的小水泡应尽量减少局部受摩擦,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则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穿刺抽吸泡内渗液后,覆盖无菌辅料。②破溃创面的处理:消毒创周皮肤,清洁创面,然后根据创面有无感染,选用无菌辅料覆盖或抗生素,纱布湿料或湿润烧伤膏等外敷,但不主张用甲紫,以免促使感染向深部组织发展。

3. 溃疡期:

(浅度溃疡期)水泡继续扩大,表皮破溃,露出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疼痛加剧。(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直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严重者,可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扩展,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坏死组织呈黑色。如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病人生命。处理原则为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避免局部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的损伤和加强全身营养仍然处理的前提。基本措施是清创、外敷、无菌敷料包扎。清创要彻底,可用外科手术刀或剪子去除压疮边缘和底部的腐肉及坏死组织,直至出现渗透的新鲜创面,以利于健康组织的修复和生成。外敷药物如前所诉,也可选用有效中药成分制成的中医外敷药物。可根据压疮的深浅,有无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和条件等合理选择。

三、压疮的评估与上报制度

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防止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2. 当班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却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

3. 患者出现压疮,护士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以防压疮的产生。

4. 患者出现压疮后,护士应做到班班交接,如患者转科时,护士应主动将患者皮肤受压情况与转入科室交班,并在转科记录中记录。

5. 护士一经发现患者出现压疮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 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7. 患者出现压疮,科室应填写患者压疮登记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不报。

宁洱县人民医院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 :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在工作中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建立翻身记录卡,每次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翻身并记录。

(2)、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床,并在骨窿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圈、海绵圈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仔细听取患者主诉,如: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并适当调整松紧,衬垫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过紧或凹凸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

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皱褶产生摩擦。

(2)、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需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3)、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大腿下垫软枕。

(4)、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1)、保持患者皮肤与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尽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2)、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潮湿。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2)、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取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

(3)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背按摩。

5.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积极治疗原发发病。

6. 健康教育:

对易发生压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患者,应考虑鼻饲饮食或静脉补充知识。指导其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热毛巾擦洗背部及受压部位、使用软垫等,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并参加活动。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

1、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为有压疮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2、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3、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减压等

4、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评估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家属,进行压疮治疗。

5、在护理过程中,如压疮出现红、肿、痛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处理。

6、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7、患者/家属能够知晓压疮的危险因素,对护理措施满意。

8、预防压疮的措施到位。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防止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2、当班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皮肤保护办法,防止压疮的产生。

3、患者出现压疮,护士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以防压疮加重。

4、患者出现压疮后,护士应做到班班交接,如患者转科时,护士应主动将患者皮肤受压情况与转入科室交班,并在转科记录单中记录,双方签字。

5、护士一经发现患者出现压疮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7、患者出现压疮,科室应填写患者压疮登记表24h 内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不报。

二、问答题:

1、压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 严格床头交接班,建立翻身卡,有压疮标识。

2. 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

3. 定时更换体位和适当的应用减压设备。

4.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

5. 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

6. 搬动患者时,避免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7. 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

8. 大小便失禁者、出汗分泌物多者,及时洗尽擦干。

9. 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

10. 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11.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12. 加强基础护理。

13. 对感觉障碍的肢体禁忌使用热水袋。

1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注重改善全身状况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和皮肤抵抗力。


相关文章

  • 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 关键词 目的: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 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08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题目,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与抗菌 ...查看


  • 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培训
  • 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培训 主讲人:王秋华 培训内容: 部分一:护士执业规则 部分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与注册 部分一 护士执业规则  护士执业规定及法律责任.  护士执业法律制度规定了执业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1.执业护士权利和义务 护士权利 ...查看


  • 2015急诊科工作计划
  • 第一篇:2013年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适应医疗.护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护理部的计划目标,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强化科学管理,护理人员人材培养,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对 ...查看


  • 主治医师报名条件
  • 主治医师报名条件 2010年主治医师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12月15日到2010年1月10日,现场确认截止时间为2009年12月17日到2010年1月12日.2010年主治医师考试时间:5月22.23.29.30日.以下为主治医师报名 ...查看


  • 2013年护理专三基三严考试题
  • 2013年护理专业"三基三严"理论试卷 单位 科别 姓名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优质护理服务 2. 标准预防 3. 医院感染 4.生存质量 5. 压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查看


  • 山东省六五普法模拟考试题库题及答案
  • 山东省六五普法考试题库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遂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由谁核准签字.() A.主治医师 B.其他医生 C.院长 D.护士长 标准答案:A 2. 关于紧急救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遇有患者病情危急时, ...查看


  • 广东省文件
  • 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文件 粤全科培字[2005]07号 签发人:陈敏生 关于印发广东省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学计划(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个有关高等医学院校.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根据< ...查看


  • 医疗风险防范复习题
  • 医疗风险防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行为过程中医患双方必须面对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主要包括医疗意外.医疗并发症(含疾病本身可能的并发症).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等.其中医疗纠纷占半数以上(54%). 疾病风险:疾病自身的 ...查看


  • 2015年山东省卫生普法考试(医护人员)判断
  • 2015年山东省卫生普法考试 (医护人员)判断题 51 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行考试制度.( ) 标准答案:B 52 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 ) 标准答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