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有奇宝"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问题。贫家有奇宝

汪秀芬

到了盛夏三伏天,大伙都要把家里的物什抖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冬袄夏衫,陈芝麻

烂豆子,农家小院色彩斑斓起来。每当此时,必定爬着颤微微的木梯取下悬在屋梁上的书袋,

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

梁上有多少书袋,可能只有父亲明白。随着姐姐和我相续步入学堂,书袋逐年增多。起

初,书都是放在柜子里。每学期末,父亲总要花大约半天时间整理好我们姐妹俩用过的书籍,

理得整整齐齐后放进柜子。一次暑假,父亲再次放书时发现柜子里的书残缺不全,拿出来仔

细一看,原来家里的老鼠也要读书了,书页都被咬成锯齿状。自此,我们把书从地上转移到

屋顶上。

还记得第一次上学领到新书回家后,父亲赶紧找来几张报纸教我包书皮。“新书,好好爱

护,好好读。”父亲边说边极为小心地包好封皮,然后在封皮上一笔一划写下我的名字。父亲

只上过4年学,后因无钱而退学。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植下

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从此,领到新书,我首先便是包书皮,不在书上乱画,更不会乱

撕书页。

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农暇时,父亲常会拿起我们涂抹过的

旧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尽管有的还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可父亲乐在其中。

与父亲相比,母亲不仅对书,而且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怀虔诚之情。母亲没有踏入学堂

一步,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母亲羡慕识字的人,更羡慕读书人。每当我和姐姐在灯

下写作业时,夏天母亲会轻轻地摇着扇子驱赶蚊子,冬天母亲会默默烧一盆旺火驱走寒冷。

家里的每本书,乃至每张纸,母亲都会收拾好交给父亲整理。由于母亲不识字,凡遇到

有字的纸片书本,也不知道有用与否,母亲全盘留下。曾经一次洗衣服,母亲忘了掏口袋,

结果姐姐衣服口袋里的一张纸被浸湿揉乱。还记得放学回家,母亲忐忑不安地把一块一块粘

贴在一起的纸片递给姐姐。也不知母亲东拼西凑粘贴了多久,可那纸片其实是一张草稿纸。

每次母亲扫地,整理屋子,都会把飞扬的小纸片或是撕剩的半个本子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无

数次,我和姐姐大嚷那些是废纸,可是母亲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你们写过的东西,留着或许

有用。”于是,凡是我们姐妹读过或写过的书本,全都被保存起来。

最难忘的是前年高考后的那天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赶到学校接我回家。

经过三天无硝烟的“战争”,我已筋疲力尽。宿舍里,父亲和母亲帮我收拾东西。被子、

衣服塞进一个包里倒还省事,可堆积如山的书本、试卷却不好带走。父亲带来的麻袋已装满,

可仍有好多书没有装下。

那些天,许多收购旧书的小贩已在宿舍前排起了长队。“挑些重要的书带回去,其余的卖

了吧。”我提议道,那么多书拿起来很沉。“辛辛苦苦读的书,哪能不要呢!”母亲又继续往麻

袋里塞,父亲则从小店里又弄来一个麻袋。从课本到试卷,从本子到草稿纸,母亲一点不剩

地全装进麻袋里。

流火的七月,父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母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走出宿舍,小

贩们立刻围上来。“不卖,不卖!”母亲极力从包围中往外挤。“什么?三毛钱一斤,你以为我

背的是什么,这是书,这是宝!”父亲似乎有点愤怒,“你们买不起!”小贩们面面相觑,“第

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人。”一个小贩嘀咕道。

十几里路,三十几度高温,挥汗如雨赶到家时已直不起腰。他们脸上挂满汗珠,心里却

乐开了花,因为我踏上异地求学的征途,更格外珍惜那些书。十几年的求学,几间小瓦房越

来越破了,越来越空了,父母也越来越憔悴了,惟独梁上的书袋越来越多了。瓦房年久失修,

每到春夏多雨时节,雨水顺着瓦缝流进屋里。高挂在梁上的书虽可逃鼠啃之苦,却免不了雨

淋之灾。于是晒书成了父母伏天的头等大事。

爬上屋顶将积攒了几十年的书一捆一捆搬下来,而后又要一本一本扎好搬上去,对于年

近五十的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每当矮小的瓦房前,简陋的篱笆院子里摆满大大

小小的书本时,父亲会坐在一旁悠闲地吸着烟,“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

还富呀!”母亲则时不时翻动受潮的书,似乎在呵护一个宝贝。

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选自《青年文摘》

2006年第一期,有删节)

1、文中对题目进行解说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了父母爱书的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贯串全文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说文章“照应”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录一个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作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同步题 答案 1、万贯家财不如一

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

2、高考后的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到学学校背书回家。

3、父母亲晒书或父母亲爱书。

4、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写“每当此时(盛夏三伏天),父亲必定爬着颤巍巍的木梯取下

悬在屋梁上的书袋,母亲则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结尾写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

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

5、“略”。

6、借写父母爱书晒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问题。贫家有奇宝

汪秀芬

到了盛夏三伏天,大伙都要把家里的物什抖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冬袄夏衫,陈芝麻

烂豆子,农家小院色彩斑斓起来。每当此时,必定爬着颤微微的木梯取下悬在屋梁上的书袋,

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

梁上有多少书袋,可能只有父亲明白。随着姐姐和我相续步入学堂,书袋逐年增多。起

初,书都是放在柜子里。每学期末,父亲总要花大约半天时间整理好我们姐妹俩用过的书籍,

理得整整齐齐后放进柜子。一次暑假,父亲再次放书时发现柜子里的书残缺不全,拿出来仔

细一看,原来家里的老鼠也要读书了,书页都被咬成锯齿状。自此,我们把书从地上转移到

屋顶上。

还记得第一次上学领到新书回家后,父亲赶紧找来几张报纸教我包书皮。“新书,好好爱

护,好好读。”父亲边说边极为小心地包好封皮,然后在封皮上一笔一划写下我的名字。父亲

只上过4年学,后因无钱而退学。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植下

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从此,领到新书,我首先便是包书皮,不在书上乱画,更不会乱

撕书页。

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农暇时,父亲常会拿起我们涂抹过的

旧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尽管有的还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可父亲乐在其中。

与父亲相比,母亲不仅对书,而且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怀虔诚之情。母亲没有踏入学堂

一步,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母亲羡慕识字的人,更羡慕读书人。每当我和姐姐在灯

下写作业时,夏天母亲会轻轻地摇着扇子驱赶蚊子,冬天母亲会默默烧一盆旺火驱走寒冷。

家里的每本书,乃至每张纸,母亲都会收拾好交给父亲整理。由于母亲不识字,凡遇到

有字的纸片书本,也不知道有用与否,母亲全盘留下。曾经一次洗衣服,母亲忘了掏口袋,

结果姐姐衣服口袋里的一张纸被浸湿揉乱。还记得放学回家,母亲忐忑不安地把一块一块粘

贴在一起的纸片递给姐姐。也不知母亲东拼西凑粘贴了多久,可那纸片其实是一张草稿纸。

每次母亲扫地,整理屋子,都会把飞扬的小纸片或是撕剩的半个本子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无

数次,我和姐姐大嚷那些是废纸,可是母亲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你们写过的东西,留着或许

有用。”于是,凡是我们姐妹读过或写过的书本,全都被保存起来。

最难忘的是前年高考后的那天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赶到学校接我回家。

经过三天无硝烟的“战争”,我已筋疲力尽。宿舍里,父亲和母亲帮我收拾东西。被子、

衣服塞进一个包里倒还省事,可堆积如山的书本、试卷却不好带走。父亲带来的麻袋已装满,

可仍有好多书没有装下。

那些天,许多收购旧书的小贩已在宿舍前排起了长队。“挑些重要的书带回去,其余的卖

了吧。”我提议道,那么多书拿起来很沉。“辛辛苦苦读的书,哪能不要呢!”母亲又继续往麻

袋里塞,父亲则从小店里又弄来一个麻袋。从课本到试卷,从本子到草稿纸,母亲一点不剩

地全装进麻袋里。

流火的七月,父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母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走出宿舍,小

贩们立刻围上来。“不卖,不卖!”母亲极力从包围中往外挤。“什么?三毛钱一斤,你以为我

背的是什么,这是书,这是宝!”父亲似乎有点愤怒,“你们买不起!”小贩们面面相觑,“第

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人。”一个小贩嘀咕道。

十几里路,三十几度高温,挥汗如雨赶到家时已直不起腰。他们脸上挂满汗珠,心里却

乐开了花,因为我踏上异地求学的征途,更格外珍惜那些书。十几年的求学,几间小瓦房越

来越破了,越来越空了,父母也越来越憔悴了,惟独梁上的书袋越来越多了。瓦房年久失修,

每到春夏多雨时节,雨水顺着瓦缝流进屋里。高挂在梁上的书虽可逃鼠啃之苦,却免不了雨

淋之灾。于是晒书成了父母伏天的头等大事。

爬上屋顶将积攒了几十年的书一捆一捆搬下来,而后又要一本一本扎好搬上去,对于年

近五十的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每当矮小的瓦房前,简陋的篱笆院子里摆满大大

小小的书本时,父亲会坐在一旁悠闲地吸着烟,“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

还富呀!”母亲则时不时翻动受潮的书,似乎在呵护一个宝贝。

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选自《青年文摘》

2006年第一期,有删节)

1、文中对题目进行解说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了父母爱书的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贯串全文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说文章“照应”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录一个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作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同步题 答案 1、万贯家财不如一

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

2、高考后的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到学学校背书回家。

3、父母亲晒书或父母亲爱书。

4、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写“每当此时(盛夏三伏天),父亲必定爬着颤巍巍的木梯取下

悬在屋梁上的书袋,母亲则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结尾写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

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

5、“略”。

6、借写父母爱书晒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人教)
  • 第一课 散步 散步课内阅读附答案 散步选段阅读 第二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散文阅读附答案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三课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选段阅读 羚羊木雕节选(1-16?24- ...查看


  •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 ...查看


  • 白居易[暮江吟]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 残阳照射在 ...查看


  • 林清玄哲理散文3篇
  • "因为,家里的这一本经和佛堂墙壁上的经是一样深奥.不可思议的呀!" 林清玄哲理散文欣赏 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从山谷升起. "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 ...查看


  • 二年级奥数题 1
  • 奥数题库 奥数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适当的学习奥数可以锻炼思维,是大有好处的,万不可把奥数功利化.一般来说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四.五年级入手也不算太晚.可以通过系统的奥数学习开发思维. 相关标签 简单行程问题剩余定理几何的五大 ...查看


  •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题库
  • 单项选择题 1. 知识点:1(微生物的突变) 难易度:容易 认知度:识记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特性的是 ( ). 选项A)自发性 选项B)非对应性 选项C)稀有性 选项D)不可逆性 答案:D 2. 知识点:1(微生物的突变) 难 ...查看


  • 2015全国职称英语考试必过秘籍
  • 2015全国职称英语考试必过秘籍(免背单词+免读全文版) 1.试题概况及答题顺序 1.1.必杀技:见下表中"答题顺序": 1.2.详解 1.2.1.词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所占分值最高(合计高达75分),放到前面来做,避 ...查看


  • [阿里山纪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0-13题.(共12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 ...查看


  • 2016年职称英语考试必过技巧.doc12
  • 2016年职称英语考试必过技巧(完整版) 1.试题概况及答题顺序 1.1.必杀技:见下表中"答题顺序" 1.2.详解 1.2.1.词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所占分值最高(合计高达75分),放到前面来做,避免万一时间不够,可 ...查看


  •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③,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