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百景园场地调研报告
姓名:张文韬班级:建筑1202 学号:U201215276 任课老师:郝少波
1.场地范围:场地方位、面积、朝向、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等,以及与现状地形、地物的关系
百景园位于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内,百景园位于西四路与北一路的交叉处,西北方
就是校外了,东面为华宏学生公寓,西面广场旁为后勤集团苗圃,南面为西边高层小区,北面为西十一研究生宿舍。学生非常集中的紫菘公寓、体育场、西十二楼也应当属于百景园的服务范围内。百景园场地近似正方形,根据百度地图的测距工具测得东西向约100米,南北向约100米,整个10000平方米。
根据百景园场地现状来看,百景园主立面(前面有广场和喷泉的立面)大体朝东,建筑占地面积根据百度测距测得大体面积为3600平方米。因为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而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所以我认为道路中人行道的边界线就是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根据百景园场地的现状,我认为道路红线也是建筑控制线对于地形方面,百景园是地形简单,是一个基本为平地,局部有缓坡。
地物就是场地内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百景园的建筑物,前面入口广场内的系列景观小景,绿化部分的植物,停车空间的一些构筑物等等。
2.场地环境:场地在城市中的区位、附近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空间及绿化情况、道路及停车场、车辆与人流的进出等交通设施状况。
交通流线分析
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办公人员主要是从北面的道路进入场地,消费人群消费的主要人群是西边高层的职工人员和研究生,所以主要是从南面的道路及北面道路先进入场地内广场,再根据需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到建筑。货物停车是在西边的杂物院内,办公人员停车在北侧办公人员的停车处。顾客主要是停在广场的停车处,流线很清晰,互不干扰。
货物运输通道 次入口
次入口 主入口
员工进入通道
3.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等:场地地形坡向、坡度,有无高坡、洼地、沟渠;场地岩脉走向、承载力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附近水源、洪水位和地下水状况;有无古迹以及场地建设状况
场地内的地形基本为平地,整个场地比南边道路约高出1米,一方面可能是当时建设时场地本身与道路存在高差的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为了限定空
间的需要。附近最近水源为东南方向青年园内的池塘,场地内有几个景观水池。没有古迹。地质方面无从查证。
场地内建筑物只有百景园食堂和其一些辅助空间,没有旧建筑,看不到原有物。场地的构建物主要是入口广场内的水池,矮墙。矮墙的设置分隔了就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交通流线又不至于在空间上产生闭塞沉闷的感觉,故而是比较合理的。
4.场地内外交通运输:毗邻道路的等级、宽度及交通状况,场地对外交通、周边交通设施情况,人流、货流的流向,有无过境交通穿越,有无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
场地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道路主要的车流是校园内人员的,同时因为有一个入口广场的存在,所以现状比较好,没有出现拥挤状况。人流和货流分开,没有过境的交通穿越,也没有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由于其主要就餐人员来源为南四路从西边操场方向来的,所以大部分同学选择从侧门进入,缩短了同学们的步行距离,故而两个侧门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三幅图为百景园环绕周围的三个交叉路口
5.场地评价
我我认为百景园从场地设计方面来考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因为它结合了其
周围的道路情况以及使用者的情况,较为合理地布置了其交通流线,然后其主立面前广场的设计也是结合了绿化、水池、矮墙等景观营造出一个较为宜人的环境。同时其场地的水电线路以及排水系统都考虑地较为清楚,没有给使用和景观造成任何干扰。
6. 我对场地设计的认识
我认为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建筑设计前期和后期,与建筑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我们不应该将其与建筑设计分开。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对场地进行设计,一些细节可以在建筑设计后期进行细化。
华中科技大学百景园场地调研报告
姓名:张文韬班级:建筑1202 学号:U201215276 任课老师:郝少波
1.场地范围:场地方位、面积、朝向、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等,以及与现状地形、地物的关系
百景园位于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内,百景园位于西四路与北一路的交叉处,西北方
就是校外了,东面为华宏学生公寓,西面广场旁为后勤集团苗圃,南面为西边高层小区,北面为西十一研究生宿舍。学生非常集中的紫菘公寓、体育场、西十二楼也应当属于百景园的服务范围内。百景园场地近似正方形,根据百度地图的测距工具测得东西向约100米,南北向约100米,整个10000平方米。
根据百景园场地现状来看,百景园主立面(前面有广场和喷泉的立面)大体朝东,建筑占地面积根据百度测距测得大体面积为3600平方米。因为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而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所以我认为道路中人行道的边界线就是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根据百景园场地的现状,我认为道路红线也是建筑控制线对于地形方面,百景园是地形简单,是一个基本为平地,局部有缓坡。
地物就是场地内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百景园的建筑物,前面入口广场内的系列景观小景,绿化部分的植物,停车空间的一些构筑物等等。
2.场地环境:场地在城市中的区位、附近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空间及绿化情况、道路及停车场、车辆与人流的进出等交通设施状况。
交通流线分析
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办公人员主要是从北面的道路进入场地,消费人群消费的主要人群是西边高层的职工人员和研究生,所以主要是从南面的道路及北面道路先进入场地内广场,再根据需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到建筑。货物停车是在西边的杂物院内,办公人员停车在北侧办公人员的停车处。顾客主要是停在广场的停车处,流线很清晰,互不干扰。
货物运输通道 次入口
次入口 主入口
员工进入通道
3.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等:场地地形坡向、坡度,有无高坡、洼地、沟渠;场地岩脉走向、承载力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附近水源、洪水位和地下水状况;有无古迹以及场地建设状况
场地内的地形基本为平地,整个场地比南边道路约高出1米,一方面可能是当时建设时场地本身与道路存在高差的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为了限定空
间的需要。附近最近水源为东南方向青年园内的池塘,场地内有几个景观水池。没有古迹。地质方面无从查证。
场地内建筑物只有百景园食堂和其一些辅助空间,没有旧建筑,看不到原有物。场地的构建物主要是入口广场内的水池,矮墙。矮墙的设置分隔了就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交通流线又不至于在空间上产生闭塞沉闷的感觉,故而是比较合理的。
4.场地内外交通运输:毗邻道路的等级、宽度及交通状况,场地对外交通、周边交通设施情况,人流、货流的流向,有无过境交通穿越,有无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
场地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道路主要的车流是校园内人员的,同时因为有一个入口广场的存在,所以现状比较好,没有出现拥挤状况。人流和货流分开,没有过境的交通穿越,也没有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由于其主要就餐人员来源为南四路从西边操场方向来的,所以大部分同学选择从侧门进入,缩短了同学们的步行距离,故而两个侧门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三幅图为百景园环绕周围的三个交叉路口
5.场地评价
我我认为百景园从场地设计方面来考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因为它结合了其
周围的道路情况以及使用者的情况,较为合理地布置了其交通流线,然后其主立面前广场的设计也是结合了绿化、水池、矮墙等景观营造出一个较为宜人的环境。同时其场地的水电线路以及排水系统都考虑地较为清楚,没有给使用和景观造成任何干扰。
6. 我对场地设计的认识
我认为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建筑设计前期和后期,与建筑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我们不应该将其与建筑设计分开。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对场地进行设计,一些细节可以在建筑设计后期进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