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的玉文化与汉字
王字旁在汉字结构里面又被叫做“玉补”,很多和玉的意思有关的字都是王字旁的。其实从“玉”字的形式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指示”型的汉字,“王”表示王者、官者的人,那一个点强调是这个人腰间的东西。汉字中与“玉”有关的字大多为“王”字部,将“王”字部中与玉相关的字归纳如下。
把这些字按照含义分为七类。
第一类,泛指玉或美玉
1. 璠,音同“凡”,美玉。
2. 玙,音同“鱼”,美玉。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
3. 珏,音同“决”,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古代交易时以玉、贝作为货币。五枚小玉或小贝 系成一串可抵一块大玉或大贝,两串小玉称为一珏,两串小贝称为一朋。朋友的朋大概就是这么来的。珏的另一种写法是玨,更为形象。
4. 班,这个字大家都认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编组的意思,如班级、班组等。其实,这个字最古的字义是指一对分开的玉。一对合在一起的玉为珏,一对分开的玉为班。后来,这个字由原始字义开始具有动词含义部分,并由分开、分给的意思逐渐引申为铺开、颁布的意思;而这个字的名词含义部分由分块、分部的意思逐渐转化为分级、次序的意思,再后来就成了现代常用的序列、组合的字义啦。
5. 琪,音同“其”,美玉。
6. 琦,音同“其”,美玉。
7. 瑛,音同“英”,(1)美玉;(2)玉的光彩。
8. 琳,音同“林”,美玉。
9. 琼,音同“穷”,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
10. 琬,音同“晚”,美玉。
11. 瑜,音同“鱼”,(1)美玉;(2)玉的光彩。
12. 瑶,音同“摇”,美玉。
13. 瑾,音同“仅”,美玉。
14. 璇,音同“玄”,美玉。璇玑,古代一种可以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
15. 璆,音同“求”,同球美玉。
16. 璨,音同“灿”,美玉。璀璨表示玉光色
17. 璐,音同“路”,美玉。
18. 玛,玛瑙,一种具有不同颜色、多呈带状或环状分层的玉髓,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于工业,也可入药,还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第二类,特指一种玉
19. 玘,音同“起”,一种玉。
20. 玚,音同“阳”,古代的一种玉。此字为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后面会解到。
21. 玮,音同“伟”,玉名。
22. 玢,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玉名时读宾,一种具有花纹的美玉。读分时,〔赛璐~〕玻璃纸的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
23. 珅,音同“申”,一种玉。
24. 珙,音同“拱”,一种玉。
25. 珖,音同“光”,一种玉。
26. 珣,音同“寻”,玉名。
27. 珲,音同“浑”,一种玉。
28. 珺,音同“俊”,一种美玉。
29. 琨,音同“昆”,一种常用于佩带的美玉。环和琨,是古人常佩带的两种佩玉。琨中间的孔比环的小一些。另外,不同性格的人常佩带不同的玉。一般来讲,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佩环,性格内向、忠厚老实的佩琨。
30. 琰,音同“演”,一种玉。
31. 璊,音同“门”,赤色的玉。
32. 瑭,音同“唐”,一种玉。
33. 瓘,音同“冠”,古书上指一种玉。
34. 玥,音月,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第三类,指特定的玉器
35. 珪,同“圭”,音同“归”,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36. 玚,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灌酒;读音二念扬,一种用以祭祀天地的玉。
37. 玠,音同“介”,一种古代玉器,一尺二寸的大圭。
38. 玦,音同“决”,古时佩带的玉器,半环形,有缺口。玦。相传,古代大臣因罪流放边塞,三年之后若皇上派人送去一块玉环,则意为还;若送去的是一块玉玦,则意为绝,还要继续流放。所以,玦有回绝、拒绝的意思。
39. 珥,音同“耳”,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40. 珽,音挺,古代帝王所持的玉笏,即三尺长的大圭。笏(音户)是古代君臣上朝议事时手里所拿的一种板子,狭长形,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天子所持玉笏为珽,意为方正于天下,珽然无所屈。
41. 珩,音同“横”,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古代一组玉佩中最上端的玉件。古代玉佩一组分为三个部分,上端为佩首,是一块横玉,所以称为珩。珩的下面系着若干串玉佩。每串最下端的玉称为璜(如果是单数串,中间那串一般略长点,其最下端的玉称为冲牙)。串在中间的玉佩称为玢、珠、琚、瑀。
42. 璎珞,音同“英洛”,古代用珠玉穿成的戴在颈项上的装饰品,相当于现代的项琏。
43. 琀,音同“含”,死者口中所含的珠玉。
44. 琮,音同“从”,古代的一种玉器,方柱形,中有圆孔。古人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45. 琯,音同“管”,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后也用来泛指管乐器。有意思的是,古人还用这样的玉管来预测节气:把苇膜烧成灰,放进玉管内,到某一节气时,相应玉管内的苇灰就会自动飞出来。
46. 琚,音同“居”,古人佩带的一种玉。
47. 瑄,音同“宣”,古代祭天用的璧。
48. 瑱,音同“镇”,戴在耳垂上的玉。古人在帽子两侧用黄色丝带系着的一种玉饰,垂在双耳旁边,可以用来塞住耳朵,故又名“充耳”,有非礼勿听的意思。后来也把戴在耳垂上的玉称为瑱。
49. 璜,音同“黄”,半璧形的玉。
50. 璋,音同“章”,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51. “王”字旁加一“献”字,音同“环”,玉圭的一种。
52. 璩,音同“渠”,玉环。
53. 琛,音抻,一种可佩带作为装饰的美玉。后用来泛指珍奇的珠宝。
54. 瓒,音同“赞”,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
55. 璪,音同“早”,古代皇冠前下垂的装饰,是用彩色丝线穿起来的成串的玉石。
56.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
57. 瑗,音同“愿”,大孔的璧。
58. 环,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古代用作符信,后多作为装饰物佩带。古时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主要有三种:璧、瑗、环。边大孔小(边宽为内孔直径的两倍以上)的为璧,边小孔大的为瑗,边与孔大小相当的为环。
第四类,玉石或像玉的石头
59. 瑊玏,音同“坚乐”,像玉的美石。
60. 琅玕,音同“狼干”,形状象珍珠的美玉或美石。传说中红色的玉树,生长在海里称为珊瑚,生长在山间的则称为琅玕。
61. 玖,音同“九”,像玉的浅黑色石头。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
62. 珷玞,音同“武夫”,像玉的石块,也作碔砆。
63. 玞。音夫,一种似玉的美石。
64. 玟,音同“文”,一种玉石。
65. 珂,音同“科”,像玉的石头。
66. 珉,音同“民”,像玉的石头。
67. 莹,光洁像玉的石头。
68. 璕,音同“寻”,一种美石。
69. 琎,音同“进”,像玉的石头。
70. 琇,音同“秀”,像玉的石头。
71. 玫,一种红色的美玉。玫瑰,有三个词义:一是一种美玉的名字,也称为火齐珠;二是一种珍珠的名字;三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就是大众最熟悉和喜爱的玫瑰花。
72. 瑰,音同“归”,一种像玉的石头。
73. 瑀,音同“与”,像玉的石头。
74. 瑨,音同“进”,像玉的石头。
75. 璁,音同“聪”,像玉的石头。
76. 璞,音同“仆”,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
77. 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
78. 玤。音棒,一种质地一般的玉石。古时制成平圆形、中间有孔的小璧,系在腰带上,用以悬挂左右配带的饰物。
79瑶。一种红色的美玉,后泛称玉之美者为瑶。镶玉的琴称为瑶琴。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为铭记与酬报他人的深情厚谊,台湾一位现代女作家的笔名可能也源于此句。
第五类,形容玉的光泽或斑点
80. 玷,音同“电”,白玉上面的斑点。
81. 瑕,音同“侠”,玉上面的斑点。
82. 璟,音同“景”,玉的光彩。
83. 璘,音同“林”,玉的光彩。
第六类,形容声音
84. 瑽瑢,音同“聪容”,象声词,形容佩玉相碰的声音。
85. 玱,音同“枪”,象声词,形容玉器相互撞击的声音,后也形容美妙动听的乐声。玱、玲、琤、琐、瑝等,均为玉声。
86. 珑璁,音同“龙聪”,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87. 珑玲,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88. 玲玲,象声词,形容玉碰击的声音。
89. 琤琤,音同“撑撑”,象声词,形容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
90. 琤瑽,音同“撑聪”,象声词,形容玉器相击声或水流声。
91. 琮琤,音同“从争”,形容玉石撞击的声音,也形容水石相击的声音。
92. 玎,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
93. 琐。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另外,很细小的玉或玉的碎末也称为琐。
第七类,与玉石加工有关
94. 琢,音同“卓”,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95. 理。作为名词是指玉石的纹路;作为动词是整治、修平玉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道理、治理等词义皆源于此。
96. 瑑,音同“赚”,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考“玉”字,乃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中便已现身,属象形字,初意为将
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连起来,乃玉制以器也。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佩饰一般 认为是可避邪禳灾之护符瑞玉。
一. 中国的玉文化与汉字
王字旁在汉字结构里面又被叫做“玉补”,很多和玉的意思有关的字都是王字旁的。其实从“玉”字的形式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指示”型的汉字,“王”表示王者、官者的人,那一个点强调是这个人腰间的东西。汉字中与“玉”有关的字大多为“王”字部,将“王”字部中与玉相关的字归纳如下。
把这些字按照含义分为七类。
第一类,泛指玉或美玉
1. 璠,音同“凡”,美玉。
2. 玙,音同“鱼”,美玉。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
3. 珏,音同“决”,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古代交易时以玉、贝作为货币。五枚小玉或小贝 系成一串可抵一块大玉或大贝,两串小玉称为一珏,两串小贝称为一朋。朋友的朋大概就是这么来的。珏的另一种写法是玨,更为形象。
4. 班,这个字大家都认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编组的意思,如班级、班组等。其实,这个字最古的字义是指一对分开的玉。一对合在一起的玉为珏,一对分开的玉为班。后来,这个字由原始字义开始具有动词含义部分,并由分开、分给的意思逐渐引申为铺开、颁布的意思;而这个字的名词含义部分由分块、分部的意思逐渐转化为分级、次序的意思,再后来就成了现代常用的序列、组合的字义啦。
5. 琪,音同“其”,美玉。
6. 琦,音同“其”,美玉。
7. 瑛,音同“英”,(1)美玉;(2)玉的光彩。
8. 琳,音同“林”,美玉。
9. 琼,音同“穷”,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
10. 琬,音同“晚”,美玉。
11. 瑜,音同“鱼”,(1)美玉;(2)玉的光彩。
12. 瑶,音同“摇”,美玉。
13. 瑾,音同“仅”,美玉。
14. 璇,音同“玄”,美玉。璇玑,古代一种可以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
15. 璆,音同“求”,同球美玉。
16. 璨,音同“灿”,美玉。璀璨表示玉光色
17. 璐,音同“路”,美玉。
18. 玛,玛瑙,一种具有不同颜色、多呈带状或环状分层的玉髓,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于工业,也可入药,还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第二类,特指一种玉
19. 玘,音同“起”,一种玉。
20. 玚,音同“阳”,古代的一种玉。此字为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后面会解到。
21. 玮,音同“伟”,玉名。
22. 玢,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玉名时读宾,一种具有花纹的美玉。读分时,〔赛璐~〕玻璃纸的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
23. 珅,音同“申”,一种玉。
24. 珙,音同“拱”,一种玉。
25. 珖,音同“光”,一种玉。
26. 珣,音同“寻”,玉名。
27. 珲,音同“浑”,一种玉。
28. 珺,音同“俊”,一种美玉。
29. 琨,音同“昆”,一种常用于佩带的美玉。环和琨,是古人常佩带的两种佩玉。琨中间的孔比环的小一些。另外,不同性格的人常佩带不同的玉。一般来讲,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佩环,性格内向、忠厚老实的佩琨。
30. 琰,音同“演”,一种玉。
31. 璊,音同“门”,赤色的玉。
32. 瑭,音同“唐”,一种玉。
33. 瓘,音同“冠”,古书上指一种玉。
34. 玥,音月,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第三类,指特定的玉器
35. 珪,同“圭”,音同“归”,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36. 玚,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灌酒;读音二念扬,一种用以祭祀天地的玉。
37. 玠,音同“介”,一种古代玉器,一尺二寸的大圭。
38. 玦,音同“决”,古时佩带的玉器,半环形,有缺口。玦。相传,古代大臣因罪流放边塞,三年之后若皇上派人送去一块玉环,则意为还;若送去的是一块玉玦,则意为绝,还要继续流放。所以,玦有回绝、拒绝的意思。
39. 珥,音同“耳”,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40. 珽,音挺,古代帝王所持的玉笏,即三尺长的大圭。笏(音户)是古代君臣上朝议事时手里所拿的一种板子,狭长形,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天子所持玉笏为珽,意为方正于天下,珽然无所屈。
41. 珩,音同“横”,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古代一组玉佩中最上端的玉件。古代玉佩一组分为三个部分,上端为佩首,是一块横玉,所以称为珩。珩的下面系着若干串玉佩。每串最下端的玉称为璜(如果是单数串,中间那串一般略长点,其最下端的玉称为冲牙)。串在中间的玉佩称为玢、珠、琚、瑀。
42. 璎珞,音同“英洛”,古代用珠玉穿成的戴在颈项上的装饰品,相当于现代的项琏。
43. 琀,音同“含”,死者口中所含的珠玉。
44. 琮,音同“从”,古代的一种玉器,方柱形,中有圆孔。古人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45. 琯,音同“管”,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后也用来泛指管乐器。有意思的是,古人还用这样的玉管来预测节气:把苇膜烧成灰,放进玉管内,到某一节气时,相应玉管内的苇灰就会自动飞出来。
46. 琚,音同“居”,古人佩带的一种玉。
47. 瑄,音同“宣”,古代祭天用的璧。
48. 瑱,音同“镇”,戴在耳垂上的玉。古人在帽子两侧用黄色丝带系着的一种玉饰,垂在双耳旁边,可以用来塞住耳朵,故又名“充耳”,有非礼勿听的意思。后来也把戴在耳垂上的玉称为瑱。
49. 璜,音同“黄”,半璧形的玉。
50. 璋,音同“章”,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51. “王”字旁加一“献”字,音同“环”,玉圭的一种。
52. 璩,音同“渠”,玉环。
53. 琛,音抻,一种可佩带作为装饰的美玉。后用来泛指珍奇的珠宝。
54. 瓒,音同“赞”,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
55. 璪,音同“早”,古代皇冠前下垂的装饰,是用彩色丝线穿起来的成串的玉石。
56.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
57. 瑗,音同“愿”,大孔的璧。
58. 环,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古代用作符信,后多作为装饰物佩带。古时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主要有三种:璧、瑗、环。边大孔小(边宽为内孔直径的两倍以上)的为璧,边小孔大的为瑗,边与孔大小相当的为环。
第四类,玉石或像玉的石头
59. 瑊玏,音同“坚乐”,像玉的美石。
60. 琅玕,音同“狼干”,形状象珍珠的美玉或美石。传说中红色的玉树,生长在海里称为珊瑚,生长在山间的则称为琅玕。
61. 玖,音同“九”,像玉的浅黑色石头。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
62. 珷玞,音同“武夫”,像玉的石块,也作碔砆。
63. 玞。音夫,一种似玉的美石。
64. 玟,音同“文”,一种玉石。
65. 珂,音同“科”,像玉的石头。
66. 珉,音同“民”,像玉的石头。
67. 莹,光洁像玉的石头。
68. 璕,音同“寻”,一种美石。
69. 琎,音同“进”,像玉的石头。
70. 琇,音同“秀”,像玉的石头。
71. 玫,一种红色的美玉。玫瑰,有三个词义:一是一种美玉的名字,也称为火齐珠;二是一种珍珠的名字;三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就是大众最熟悉和喜爱的玫瑰花。
72. 瑰,音同“归”,一种像玉的石头。
73. 瑀,音同“与”,像玉的石头。
74. 瑨,音同“进”,像玉的石头。
75. 璁,音同“聪”,像玉的石头。
76. 璞,音同“仆”,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
77. 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
78. 玤。音棒,一种质地一般的玉石。古时制成平圆形、中间有孔的小璧,系在腰带上,用以悬挂左右配带的饰物。
79瑶。一种红色的美玉,后泛称玉之美者为瑶。镶玉的琴称为瑶琴。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为铭记与酬报他人的深情厚谊,台湾一位现代女作家的笔名可能也源于此句。
第五类,形容玉的光泽或斑点
80. 玷,音同“电”,白玉上面的斑点。
81. 瑕,音同“侠”,玉上面的斑点。
82. 璟,音同“景”,玉的光彩。
83. 璘,音同“林”,玉的光彩。
第六类,形容声音
84. 瑽瑢,音同“聪容”,象声词,形容佩玉相碰的声音。
85. 玱,音同“枪”,象声词,形容玉器相互撞击的声音,后也形容美妙动听的乐声。玱、玲、琤、琐、瑝等,均为玉声。
86. 珑璁,音同“龙聪”,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87. 珑玲,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88. 玲玲,象声词,形容玉碰击的声音。
89. 琤琤,音同“撑撑”,象声词,形容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
90. 琤瑽,音同“撑聪”,象声词,形容玉器相击声或水流声。
91. 琮琤,音同“从争”,形容玉石撞击的声音,也形容水石相击的声音。
92. 玎,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
93. 琐。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另外,很细小的玉或玉的碎末也称为琐。
第七类,与玉石加工有关
94. 琢,音同“卓”,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95. 理。作为名词是指玉石的纹路;作为动词是整治、修平玉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道理、治理等词义皆源于此。
96. 瑑,音同“赚”,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考“玉”字,乃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中便已现身,属象形字,初意为将
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连起来,乃玉制以器也。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佩饰一般 认为是可避邪禳灾之护符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