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情形

案例:1990年7月,原告李某某在某某茶场工作;2008年12月17日,某某茶场整合并入被告某某金江分公司;2009年1月1日,某某金江分公司正式接收李某某从事橡胶中小苗抚管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2015年7月21日,某某金江分公司书面通知李某某更换岗位,如逾期未更换将解除劳动合同。2015年9月28日,某某金江分公司向李某某出具一份写有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安排等内容的辞职申请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的申请。2015年10月15日,某某金江分公司以李某某逾期未领取新岗位及提出辞职申请为由,解除与李某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同日,某某金江分公司出具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2016年1月15日,李某某向某某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决定作出后李某某不服劳动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因原告李某某是在1990年开始工作,而新的《劳动合同法》是在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故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给原告的经济补偿金是分段进行计算的。

分析:本案系劳动争议纠纷,涉及经济补偿金的争议。其具体判决情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本案中,原告是否是原告主动辞职,被告是否应当支付给原告经济补偿金。某某金江分公司向原告送达的《转岗通知书》已经载明了解除合同的情形。后被告在未告知原告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将事先制好的《辞职申请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由此可见,原告李某某并非自愿请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二)项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 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本案被告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给原告经济补偿金。

其次,因为本案原告从1990年开始即在被告公司工作,而新的《劳动合同法》是在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3款的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因此,本案被告支付给原告的经济补偿金应当分段计算,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应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工作时间满一年的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且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原告在2007年12月31日之前,工作超过12年,应按12个月计算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之后至原告被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即2015年10月15日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的规定,应为8年,按8个月计算经济补偿金。补偿金基数参照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故法院最终按照分段计算的结果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案例:1990年7月,原告李某某在某某茶场工作;2008年12月17日,某某茶场整合并入被告某某金江分公司;2009年1月1日,某某金江分公司正式接收李某某从事橡胶中小苗抚管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2015年7月21日,某某金江分公司书面通知李某某更换岗位,如逾期未更换将解除劳动合同。2015年9月28日,某某金江分公司向李某某出具一份写有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安排等内容的辞职申请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的申请。2015年10月15日,某某金江分公司以李某某逾期未领取新岗位及提出辞职申请为由,解除与李某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同日,某某金江分公司出具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2016年1月15日,李某某向某某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决定作出后李某某不服劳动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因原告李某某是在1990年开始工作,而新的《劳动合同法》是在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故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给原告的经济补偿金是分段进行计算的。

分析:本案系劳动争议纠纷,涉及经济补偿金的争议。其具体判决情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本案中,原告是否是原告主动辞职,被告是否应当支付给原告经济补偿金。某某金江分公司向原告送达的《转岗通知书》已经载明了解除合同的情形。后被告在未告知原告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将事先制好的《辞职申请书》交由李某某签字,作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由此可见,原告李某某并非自愿请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二)项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 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本案被告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给原告经济补偿金。

其次,因为本案原告从1990年开始即在被告公司工作,而新的《劳动合同法》是在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3款的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因此,本案被告支付给原告的经济补偿金应当分段计算,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应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工作时间满一年的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且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原告在2007年12月31日之前,工作超过12年,应按12个月计算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之后至原告被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即2015年10月15日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的规定,应为8年,按8个月计算经济补偿金。补偿金基数参照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故法院最终按照分段计算的结果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相关文章

  • 经济补偿的分段计算方法
  • 经济补偿的分段计算方法(超强总结) 劳动合同法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查看


  •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代通知金支付大全(2016年版本)
  • (14)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5)用人单位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6)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7)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 ...查看


  • 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到底有什么区别
  • 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到底有什么区别 解除劳动关系是极为复杂的,这也会关系到大家的利益问题,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呢?今天律伴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 1.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是否由当事人作出意思表 ...查看


  • 关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科学解读
  • 关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科学解读 摘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当于2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责任."违法本法规定"不应该包括违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程 ...查看


  •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32种情形
  • 律师:7种情形被辞退拿不到经济补偿金|附2016年计算标准 2016-03-05 法务之家律师原创小组编辑整理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如果能够证明员工符合以下7种情形,可以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 ...查看


  •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比较
  •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制度之比较 作者:乐安县人民法院 刘志军 发布时间:2008-07-10 15:20:21 本文所指经济补偿金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合同解除或终止等原因,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一部分金钱作为补偿的制度. ...查看


  •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请求的追加
  •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请求的追加 劳动争议案件在诉讼阶段,诉讼请求的增加同当事人的追加一样,有个不可逾越的仲裁前置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 ...查看


  •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汇总
  •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汇总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是否有12个月工资为上限?众说纷纭,现总结如下: 一.折算方法: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是连续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查看


  • 提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该赔偿
  • 提出提前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既然用人单位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那么经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