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读后感 1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感 党利利 (2010-04-30 09:34:50)

转载

标签:

杂谈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感

洛新局寒鸦小学 党利利

自从3月8日上午,参加了我县教育总工会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解压》专题学习活动后,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触动也很深。这之后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相关知识,我又专门去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我的感慨很多,收获颇多。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授的讲解和读书后,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们都一直并且反复强调:我们当教师的与其它行业不同,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当教师的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所以更加强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现代人的保障。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质量,社会的质量。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最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达到既教书又育良好品质接班人的最佳效果。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做教师的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或不开心的事情,给我们造成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并分析这些压力的来源,学会自我解压。书中介绍的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相符的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排在首位的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教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实际教师每天授课的时间仅仅是工作时间中极小的一部分,加上自习、备课、辅导、批改作业、班级管

理等,才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一般教师每天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他们的工作很有规律,但饮食起居又往往是反规律的,许多教师都会因工作之故寝食违节,休息失常;由于班级学生偏多、教学任务偏重,教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社会强大的舆论监督乃至非专业的指责等。面对这些过度的工作、心理压力,加上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缺乏调适,以致不少教师自然心理失衡,心理被挤压扭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排在第二位的是:传统的角色心理仍时时羁绊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加剧着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教师也把“完美”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这种完美主义心态很容易忽略自身条件,诸如个性、能力、机遇等的限制,忽视社会条件的限制。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产生自责甚至对他人的对立情绪等,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简单说教,粗暴干涉,给学生施加不应有的压力;要么不负责任地对学生放任迁就,放松甚至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排在第三位的是: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内心压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使得他们对课改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不堪重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显露:长期应试教育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在过时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新一轮教改却要求教师迅速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样,教师们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屈从于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课改的要求努力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作艰苦长期的斗争,从而使不少教师身陷茫然,个性受到压抑,心理产生失衡,心理的焦虑、困惑自然与日俱增。

虽然有我们面前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我们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地心态来应对这一切,当问题出现时,不能逃避,要想办法去解决。由于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也必须从学校、社会、教师自身等方面着手。但作为我们自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人格健全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新的教育实践也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现如今的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并且处理好与他人的情绪关系。感到压力时,要学会找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深呼吸、听音乐、运动、旅游、看电影、聊天、读书„„

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我认为,读书是一种最好的解压的方法,因为只有我们静心读书时才是最快乐的。

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有感

[标签:心理 教师]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浏正街小学段志敏

目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老师,也应该加强心理书籍的阅读。这个暑假,我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学书籍,看了以后我深有感触。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书中说道,据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心理检出率48%,这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3、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4、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二、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学校领导也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感 党利利 (2010-04-30 09:34:50)

转载

标签:

杂谈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感

洛新局寒鸦小学 党利利

自从3月8日上午,参加了我县教育总工会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解压》专题学习活动后,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触动也很深。这之后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相关知识,我又专门去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我的感慨很多,收获颇多。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授的讲解和读书后,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们都一直并且反复强调:我们当教师的与其它行业不同,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当教师的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所以更加强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现代人的保障。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质量,社会的质量。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最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达到既教书又育良好品质接班人的最佳效果。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做教师的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或不开心的事情,给我们造成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并分析这些压力的来源,学会自我解压。书中介绍的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相符的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排在首位的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教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实际教师每天授课的时间仅仅是工作时间中极小的一部分,加上自习、备课、辅导、批改作业、班级管

理等,才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一般教师每天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他们的工作很有规律,但饮食起居又往往是反规律的,许多教师都会因工作之故寝食违节,休息失常;由于班级学生偏多、教学任务偏重,教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社会强大的舆论监督乃至非专业的指责等。面对这些过度的工作、心理压力,加上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缺乏调适,以致不少教师自然心理失衡,心理被挤压扭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排在第二位的是:传统的角色心理仍时时羁绊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加剧着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教师也把“完美”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这种完美主义心态很容易忽略自身条件,诸如个性、能力、机遇等的限制,忽视社会条件的限制。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产生自责甚至对他人的对立情绪等,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简单说教,粗暴干涉,给学生施加不应有的压力;要么不负责任地对学生放任迁就,放松甚至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排在第三位的是: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内心压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使得他们对课改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不堪重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显露:长期应试教育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在过时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新一轮教改却要求教师迅速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样,教师们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屈从于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课改的要求努力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作艰苦长期的斗争,从而使不少教师身陷茫然,个性受到压抑,心理产生失衡,心理的焦虑、困惑自然与日俱增。

虽然有我们面前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我们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地心态来应对这一切,当问题出现时,不能逃避,要想办法去解决。由于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也必须从学校、社会、教师自身等方面着手。但作为我们自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人格健全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新的教育实践也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现如今的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并且处理好与他人的情绪关系。感到压力时,要学会找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深呼吸、听音乐、运动、旅游、看电影、聊天、读书„„

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我认为,读书是一种最好的解压的方法,因为只有我们静心读书时才是最快乐的。

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有感

[标签:心理 教师]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浏正街小学段志敏

目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老师,也应该加强心理书籍的阅读。这个暑假,我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学书籍,看了以后我深有感触。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书中说道,据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心理检出率48%,这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3、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4、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二、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学校领导也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 ...查看


  •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读后感
  •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读后感 金山小学教师:郑福芬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 ...查看


  • 幼儿心理健康读后感
  • 幼儿心理健康读后感 作为一名幼儿园保健医生本学期认真仔细学习<幼儿心理健康>,书籍中全面阐述了儿童心理学和儿童保健资料的统计等等.所以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学习,才能把幼儿园的保健工作做得更好!现在的家庭都只有 ...查看


  • [细节决定健康]读后感
  • 拒绝抑郁,做快乐教师 --<细节决定健康>读后感 现代教师压力大,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烦心事,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总要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很多同仁就是被这些压力压垮了,从而变得抑郁.教师要想对付和预防抑郁,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调整心 ...查看


  • [读书笔记][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 ...查看


  • [心理学与你]读后感
  • <心理学与你>读后感 书籍名称:<心理学与你> 作者: 朱莉娅・贝里曼 / 戴维・哈格里夫 / 凯文・霍维尔 / 伊莉莎白・奥克利福特 译者: 朱莉娅·贝里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班级:2014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查看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刘小娟 人的观察力.判断力.行为.言行等会随着自身在社会中的阅历不断改变,但如何将这些特质沉淀为自身的素质,还是要多读书.近期无意中发现一本有趣的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查看


  • [销售中的心理学]读后感
  • <销售中的心理学>读后感  邓远琴 <销售中的心理学>的作者博恩.崔西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权威人士,在成功学.潜能开发.销售策略及个人实力发挥等各方面拥有独树一帜的心得.博恩·崔西是当今世界上个人职业发展 ...查看


  •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
  • 心理学知识读后感 趁着闲暇时间我读了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学是主观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必然根植于个人的先天个性与后天环境塑造.因此,心理学才有了那么多流派,那么多截然不同的方法和观点.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于心理学这一方面的理解. 弗 ...查看


  • [幼儿心理学]读后感
  • 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从事幼儿教育,我选读了<幼儿心理学>这本书. 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