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
A、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什么形象)
B、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的;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形象的特征)
C、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形象的意义)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A、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什么形象)
B、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形象的特征)
C、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的意义)
3、◆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3)指出形象的意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4、◆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5、◆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答案】
A、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B、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C、指出形象的意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人物形象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
A、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什么形象)
B、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的;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形象的特征)
C、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形象的意义)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A、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什么形象)
B、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形象的特征)
C、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的意义)
3、◆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3)指出形象的意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4、◆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5、◆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答案】
A、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B、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C、指出形象的意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