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珍藏撷英・・

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崔摘

波(郑州大学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1)

要: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已经是硕果累累。要研究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甲骨学知识。随着一系列甲骨文及甲骨文献

大型著录汇编、资料文库的编纂出版,甲骨文献研究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一些学者对甲骨文献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甲骨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文章就甲骨文献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研究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文献的源头及对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甲骨文甲骨文研究潜在价值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7)04-0126-05

中图分类号:G256

OnthePhilologicalValueofJiaguwen

CuiBo(LibraryofZhengzhouUniversity,Henan,Zhengzhou,450001)

Abstract:Numeroussignificantachievementshavebeenmadeoveronehundredyearsofresearchontheinscribedoraclebones.Certainknowledgeofjiaguwen(InscriptionsonbonesortortoiseshellsoftheShangDynasty)isaprerequisitefortheresearchontheancientChinesehistoryandculture.Alongwiththecompilationandthepublicationofseriesofjiaguwencorporaandlibraries,the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hasbeencarriedoutonthebasisofthestudyinjiaguwen.Somescholarshavemadepositiveandvalu-ableexplorationinthisfield.The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hasmultifoldvalues.ThispaperattemptstoprobeintoitspotentialvaluesofprovidingnewmaterialsforthestudyofthehistoryoftheShangandZhouDynasties,thefirst-handmaterialsforthestudyofthechangeanddevelopmentofwrittenlanguage,theauthenticproofforitsvalueinbeingthefountainheadofChinesewrittendoc-umentsanditssignificanceinthestudyoftheoriginofancientcivilization.

Kewwords:Jiaguwen(InscriptionsonbonesortortoiseshellsoftheShangDynasty);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potentialvaluesCLCnumber:G256

Documentcode:A

(2007)04-0126-05ArticleID:1003-6938

甲骨文献是指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前10(约公元前16~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项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如占卜时间、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周初

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骨文献被发现以后,人们先后对其进行复制(墨拓、拍摄、描摹)和整理(拼接、缀合、辨伪、鉴定),并汇集编纂成册。已发掘的甲骨文献,主要是殷墟甲骨,此外还有周原甲骨等。然而对甲骨文献的研究,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

[1][2]

问题。随着《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献集[3]成》等大型著录汇编、资料文库的编纂出版,甲骨文献研究

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一些学者为此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对甲骨文献的价值略述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收稿日期:2007-05-25;责任编辑:党燕妮

126

为研究商代历史、周代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意义的工作。

西周甲骨,特别是周原甲骨上所记的重要活动,不少“王”可以和古文献所记商末周初的重大历史相印证,为这—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商周两大民族,很早就发生了交往。商代晚期关系更加密切,这在殷墟甲骨文不乏记载。周人在商土文丁时代,与戎狄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国力有了较大

[7]

的增强,周人首领季历曾被“命为殷牧师”,并在与戎人的

甲骨文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献,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为稽核校勘先秦古籍提供了证据。在甲骨文发现之前,商史的研究仅局限于春秋战国时人所著的先秦古籍,诸如《诗经》、《尚书》、《周易》、《世本》、《竹书纪年》、《山海经》等,而这些典籍本身所涉商代的内容也不多,简单粗略。如中的部分仅有5篇,《诗经》中的部分也《尚书》《商书》《商颂》中的仅5篇,而其中比较长而可信的史料只有《尚书》《盘庚》篇,也仅1283字,且只记录盘庚迁都一事,晚一些的如《史记》中的也只有2860字,记录简单。难怪乎在孔子时代,《殷本纪》就出现了的感喟。况且很多先秦文献辗转传讹,“文献不足徵”失实很多,也不可全信。

而甲骨文的出现,使今人了解商代的情况要比孔子、司马迁时代来得多,使我们能够系统全面正确地了解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可据以纠正和解决商史乃至上古史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同时甲骨文对于商代历史的断代意义重大,它上承新石器时代文化、夏文化,下接西周青铜文化,填补了古代历

[4]

史的空白。在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旗帜下,以顾颉“五四”

斗争中取得了节节胜利。为了遏制周人的发展,不久商王“文

[8]

自此,殷周两大民族结下了深深的世仇。丁杀季历”。“公季

卒,于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9]文王即位以后,为报

[10]

父仇,曾在帝乙虽然此战的结局史付阙“二年,周人伐商”。

如,但从后来文王曾被商王帝辛囚拘于羑里,在被释后含辛茹苦作灭商准备等事可以推知,当时国力较弱的周人可能被强大的商王朝打败了。

持周原庙祭甲骨的学者认为:“商人说”“对史籍记载较少的这次周人伐商活动,陕西凤雏所出西周甲骨中有所反映。”[11]

[12]

而持周原庙祭甲骨说的学者认为:“周人所卜”

即在“为武王克商后在殷墟所卜。”“武王克商之后曾在商都举行过受命登基的典礼”时,“告祭于商之先王,表明自己受命革殷……武王之所以违反常礼,无非是向殷民宣布,朝代已经更换,今后他们应心悦诚服地臣服于周罢了。否则,按常礼行事,武王即使凯旋而归,也无异于默认商朝存在,那就谈不上受天有大命了。这样,他也就只能王关中而不能王天下了。”[13]

不仅如此,周原甲骨上还出现不少人名、官名、方国名,不少可以和古文献相印证,对研究西周的官制、方国、地理也很有价值。[14]

[15]

刚为首的—批疑古辨伪学者,继承了清末的反封建精“新史学”神,逐渐形成了以为阵地的《古史辨》“疑古学派”。由于古史辨派学者的疑古辨伪,把传统封建思想借以立身安命的儒家经典和二千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伪彻底搅翻,必然导致人“古史系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新史料的搜集和上古史的重建工作。

对甲骨文进行全方位研究。前辈大师董作宾提倡对甲骨文要作观其全体的研究,但他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布满文字甲骨正面上的现象,而对其背面分布的钻凿形态却一直“全体”没有着意观察。自1953年郭若愚第一次著录几版《殷契拾掇》甲骨背面的钻凿以后,1973年许进雄发现了卜骨上钻凿对断代的重要性,写成专论《卜骨上的钻凿形态》,1979年又出版了《甲骨上的钻凿形态的研究》,是其有关钻凿问题初步研究的总结。许进雄对卜骨背面钻凿形态的创造性探讨,为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别开蹊径,充分发挥了甲骨的另半体,即背面钻凿形态的科学价值。其后,大陆也有学者对传世甲骨背面钻凿形态进行观察。而1983年下册第三分册,《小屯南地甲骨》“共有钻凿图版276版,其中线图87版,墨拓189版,共收钻凿线图、拓片总计421版。”[5]应该说,这是甲骨学史上第—部与甲骨文字—起,全面著录甲骨背面钻凿形态的著作,从而“为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研究甲骨提供了最全面的科

[6]

学信息”不仅如此,《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还刊出了。

此外,周原甲骨对研究“殷周间一贯相承的文

[16]

化流变”也很有意义。

如此等等,“可以看到周初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在西周甲骨中都得到了反映。因此我们说,西周甲骨是周初历史活动的

[17]

‘大事记’。”

二对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商代是神权政治时代,商王及贵族等遇事都要占卜,大到国家政事,小到私人生活,诸如祭祀、征伐、年景、游猎、生子、疾病等等,都测其吉凶祸福。占卜时首先用火烧灼龟甲或兽骨上的钻穴,烧灼后正面出现裂纹,称为卜兆。商王或史官就根据卜兆来判断吉凶,然后在卜兆旁刻上要祈求的事情,这就是“卜辞”。因为卜辞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所以被称作“甲骨文”。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

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

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推动了古文字研究的进展。于省吾“在清代汉学家用考据学所取得的某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对文字的点画或偏旁以及它和音义,

该次发掘的无字甲骨,并对反面的钻凿形态进行了整理。特别是学者们还注意到对无字卜甲、卜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应该说,这也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次有

127

崔波: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18]

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另辟蹊径,认为“不应孤立地研究古且,在西周,甲骨仍主要出现于政治中心周原。这表明甲骨文如1936年在献作为王室档案记录有集中保存于宗庙的特点。

殷墟第127号坑中(该坑口径1.8米,底径1.4米,坑深7.7米)就一次出土甲骨17000多片,且都有文字,显然就是专门存贮甲骨文献的龟室了,也相当于殷商王室的档案库。

另外,龟室一定有多个,以适应不同内容文献的存贮之需,并且还有未契刻文字的备用甲骨库。如1977年周原甲骨出土地就是一个备用甲骨的“龟室”,1928年在小屯村北河岸也发现过数百片已整理好但未契刻文字的龟甲。这些都说明有字、无字甲骨是分开储存的,待要占卜契刻时,即可从甲骨备用库中提取,如同后世出现的纸张一样,随取随写。考古中还发现,龟甲与兽骨也多分开保管。如1936年发掘的127号坑中发现甲骨有17088片,只有8片为卜骨,而周原甲也是由此说明,龟甲和兽骨有不同契刻用途而异95%以上为龟甲。处保存,并不混杂在一起。

储存甲骨的龟室大体上有年代可循,一般不同时期的卜辞不同穴。如1934年第9次发掘的HS20坑全为廪辛时期,

文字,需要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从研究世界古代史和少数民族志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来追溯古文字的起源,才能对某些古文字的造字本义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正确释读某些古文字资料。”[19]这就为今后甲骨文字的考释开辟了—个全新的途径。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

甲骨文献为研究我国汉字六书理论及探索文字演变、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详实材料。它是从上古的陶器刻符和图画文字演变而来,以后又沿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的方向一脉相承发展下来,总的趋势是由难变易、由繁到简,不断适应书写和图书出版的要求。不仅可以纠正中的遗失,也可与《说文解字》后世钟鼎彝器文字、秦砖汉瓦铭文比附映证。如杨树达的《古书疑义举例》,屈万里的《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证》、《汉魏石经残字校录》,陈梦家的《老子今释》,都是充分运用了甲骨文材料来考证典籍和文字的。

此外甲骨文献对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也具有一定作用。如

1936年第13次发掘的YHl27号坑全为武丁时期的。但也有

少数是不分期,如1931年发掘的一个圆坑,就存有从武丁到廪辛四个王时期的,说明甲骨的存贮是有一定次序的,并且龟室中几乎不含其他商代文物,突出了龟室的专用功能。

商王朝对装订龟骨成册之事十分重视,专门分派人员做此工作。对此,卜辞有载:“作册”(《京》703),意思是商王令人负责装订甲骨版册。殷人很注意装订的甲骨版册的存放,如在“坑内出土的甲骨数量巨大,而且又集YH127坑,有学者认为

[20]

中地堆放在一起,说明这坑是有意储藏甲骨的。小屯南地”

11—13世纪我国党项族建立的大夏国所使用的西夏文,又称

蕃书”横、“蕃文、,共有6000多宇,字体结构仿造汉字,由点、竖、撇、捺、折、钩、提等组成,绝大多数为合成字,其中会意合成字和音义合成字分别类似于甲骨文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也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只是西夏文中象形字和指事字较少。

甲骨也是“在集中出甲骨的灰坑中,有的全部是卜骨,如H24,有的绝大部分为卜骨……,这又一次证明甲与骨是异地而埋

[21]葬的。”当时的埋葬,也象存放档案一样存起来的。商代不

三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文献的源头

甲骨文献的保存,为后世图书收藏分类提供了启迪。殷商是尊鬼敬神的社会,对祭祀占卜看得很隆重,自然对卜辞不会等闲视之。在殷都建有专门供占卜祭祀用的宗庙。事实上,自夏开始,因禅让制变成继承制,就在王都建立宗庙,用来祭祀神祖。中说:《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广四惰一。”世室即宗庙,是供殷人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的宗教场所。同时,考古发现它在文字出现后还有一重要功能,就是保存甲骨文献,因此它也是一个文化场所。通常殷商时的宗庙下建有龟室,即甲骨档案库,呈半穴居式的圆窖或方窖形状,深2米左右,由巫师负责保管。

殷商的宗庙设有历代先王的牌位即庙号,占卜契刻可在宗庙不同的庙号前举行。刻好后就保存于该宗庙下的龟室中,即使帝王征战外出,行军途中随地而行的占卜也是要运回宗庙保存的。这从甲骨出土地相对集中于殷墟可得到反映。并

但有册,而且还有典,《说文》“典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甲骨文的典字像人双手捧册之形,表明在殷人心目中,典比册更珍贵和受人尊崇。甲骨卜辞中,典同册一样,经常随王出征,以随时备阅查询。

另外,甲骨文的内容对后世宗教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卜辞对我国阴阳巫术、道教文化都有一定启迪,而表谱刻辞无疑开了后世族谱、宗谱、家谱编制的先河,记事刻辞则为后世史书源流。不能否认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诸如莫不闪耀着甲骨文《诗经》、《尚书》、《山海经》、《世本》、《周易》献孕育的圣光。

综上所述,甲骨文献在行款、成文格式、装订、保管存贮及内容方面都对后世图书文化产生了启迪,巫师是甲骨文献的制造者、使用者,他们是最早的文化人,也堪为后世图书创作者、出版者的源流和开山鼻祖,它不失为中国图书文献的源

128

图书与情报

流、滥觞。

2007年第4期

而“使殷墟甲骨实物的年代测定成为可能”,并取得了成功的

四为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经验,这必将对甲骨学等古代文化多学科研究的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学者们首先“在甲骨分组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标本,这是考古学者、古文字学者的工作。尽可能选用有出土记录的发掘品,必要时用非发掘品补充。有的标本的文字中有明确年祀或称谓,更有利于把测年结果同文献记载联系起来。甲骨学者已从10万片甲骨中,选取对测年和天文”学分析有关的日、月食等天象方面和有明确纪年或称谓的甲骨220片。其中有明确地层的发掘品,主要是考古研究所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体系,其负载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悠久性、影响的广泛性,是任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何其他的文字体系都无可比拟的。

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人智慧和创造,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象征。

世界上有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它们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印度的哈拉伯文字等。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字的起源虽不同步,但发展和演化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然而除了汉字之外,这几种文字都没有被后人承袭下来,因种种原因而被历史所湮没。其中也有少数符号经过学者反复研究而得以释读,但多数符号至今仍成为未解之迷。河南位于华夏腹地,素有中原之称。这里曾经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我国历史早期夏商周文明发展的高峰即汇合在这里,与其相伴随的还有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长河。

汉字文化与中原的联系极其密切。我们知道,代表汉字体系形成之后最重要的大宗古文字资料是殷墟的甲骨文,中国研究汉字的奠基之作是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都出自河南。如今在许慎家乡漯河境内的舞刚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还有8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刻画符号的发现,更引起人们对中华影响着传统中国文字学研究文字起源的新思维。《说文解字》近两千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则开创了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新时代。近年来郑州小双桥商代陶书文字的出土,使我们对商代登封王城岗陶文,前期的汉字又有了新的认识。偃师二世头、

则透露出夏代文字的若干重要信息。所有这些无不表明河南与汉字文化渊源久远的独特联系。

近百十年来,甲骨文资料发现,尤其是数十年来殷墟出土的10余万片甲骨文和中原出土2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就足以震惊世界。它不仅孕育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中原文明刮目相看。

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品、1972年小屯西地出土黄组卜辞、

东南共78片等;而其它各片均为分藏于1991年花园庄南地、

国内各藏家的传世品,诸如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馆等17个单位的藏品。

在不会给甲骨实物造成损害的小量样品,经过加速器质谱法测定年代以后,再结合文献、考古学、天文学手段的综合分析,商代后期“武丁到帝辛(纣),也可确定比较准的年

[23]

代”从而晚商各王甲骨文的时代也就可以确定了。如果从。

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法和殷墟甲骨义演进“分期研究”“两系说”的新方案之间的种种争论和分歧,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验了。证,应该是“殊途同归,折衷—是”

不容否认,殷墟甲骨与周原甲骨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殷墟甲骨的研究成果对西周甲骨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周原甲骨所载史迹,是决定西周甲骨族属和时代最重要依据,也可以说“第一标准”。而其他方面,诸如文字等,则是由“第一标准”所决定的。而基本同时的殷墟甲骨只能作为参考。如果置周原甲骨所载史迹而不顾,简单地移用殷甲骨的断代成果(其实主要是字形)于周原甲骨分期断代,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应把周原甲骨所载史迹与古文献所记周初重大历史事件相勘证,再与殷墟甲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观其全的工作,即综合研究和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才能使我们体”

研究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为了使西周甲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当前最迫切和根本的问题是提供给学术界一份较为准确的甲骨摹本。据了解,国家社科联合攻关项目已委托有关“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周原甲骨进行再整理,期望不久将出版一部著录周原甲骨的较权威性版本。这对推动西周甲骨研究的发展和各种争论问题的解决,必将大有裨益。参考文献:

[1]郭沫若.甲骨文合集(1~].北京:中华书局,1978-13册)[M

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甲骨文以后,近代田野考古学手段

引入甲骨学领域,从而使甲骨学研究从传统金石学的附庸,质变为考古学领域的新分支学利。“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引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必将使甲骨学研究发生再一次的飞跃。近年,虽然有人使用电子计算机缀合甲骨断片和把甲骨来源输入电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远远不能适应甲骨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22]

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联合攻关,利用碳—14加速器质谱仪和现代天文学手段等方法开始了商代甲骨年代的探索,从

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Z].北京:中

华书局,1980,1983.

[3]宋镇豪.甲骨文献集成(40册)[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29

崔波: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2001.

[M[4]刘国进.中国上古图书源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

[M[14]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2-102.

[5]郭振禄.小屯南地甲骨综论[J].考古学报,1997,(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集刊:第九集[C].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5.

[7]竹书纪年[A](].北京:中华.刘宋)范晔.后汉书・西羌传[M

书局,1965:2871.

[8]竹书纪年[A].晋书・束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M

134-147.

[15]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M

126-129.

[M[16]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7:114-

122.

[J].文物,1973,(2).[18]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19]于省吾.于省吾自传[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

辑)[Z].太原:山西人民山版社,1983.

(序)[J].中国考古学报,第4期.[20]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

[M[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4.

[J].史学月刊,1989,(4).[22]王宇信.甲骨学研究九十年

[N].中国文物报,1996-[23]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的新希望

2078.

[9]史记・周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Z].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10]竹书纪年[A].太平御览

83.

[M[11][17]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4:251,134-147.

[12]王宇信.试论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J].中国史研究,

09-29.

作者简介:崔波(1965-),男,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郑州大学图

书馆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图书馆管理等。

1988,(1).

[J].文物,1989,[13]田昌五.周原出上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

!!!!!!!!!!!!!!!!!!!!!!!!!!!!!!!!!!!!!!!!!!!!!!

(上接第125页)卒谥文毅,改谥忠文,有《古廉集》。”

永乐初官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参议,改交址。为汉王高煦所谮,下狱死。事迹具本传。《明史》

按:作“江西参议”,《文溯阁提要》“广西参议”,是。《明史》卷六云:《成祖本纪》》“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张辅大败安南兵于第六木丸江。二月庚寅,出翰林学士解缙为广西参议。”

三时间之误

此外,《总目》提要中的一些时间之误,《文溯阁提要》亦可正之。如:

1幔亭诗集十五卷(1515下)

明徐熥撰。徐熥字惟和,闽县人,万历戊午举人。

2纯白斋类稿二十卷附录二卷(1448中)

吴澄称其诗“如春兰茁芽,夏竹含箨。露滋雨洗

作考按:,《文溯阁提要》“戊子(1588)”,是。“戊午(1618)”乾隆卷四十《福州府志》《选举五・举人》,徐熥于万历十六年考乾隆卷五十(戊子)在乡举十六人中,名列第三。《福建通志》一:“徐熥字惟和,闽县人……举万历戊子乡荐,著有《幔亭集》二十卷,又选十二卷。”《晋安风雅》

之余,濯濯幽媚,娟娟静好”,则形容过当,反不肖其品格矣。

按:作“濯濯”“静好”、,《文溯阁提要》“馥馥”“净好”、。考文渊阁本卷二十二云:《四库全书》《吴文正集》《胡助诗序》“金华胡助诗如春兰茁芽,夏竹含箨,露滋雨洗之余,馥馥幽媚,娟娟净好……”文渊阁本三集卷十,其中介《四库全书》《元诗选》绍胡助的小序亦如此。当以后者为是。参考文献: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Z].北京:中[2]金毓黻.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

2九华诗集一卷(1418下)

(陈)岩以大德三年己亥卒,而(方)时发序作于

戊申,则(陈)岩没后之十年也。

按:作“十年”,《文溯阁提要》“九年”。(元)大德三年己亥为公元1299年,而戊申(元至大元年)为公元1308年,当为“九年”。

四其他

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

在其他方面,《文溯阁提要》亦可匡正提要。如:《总目》作者简介:罗瑛(1972-),男,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研究生;袁芸(1981-),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1文毅集十六卷(1482上)

明解缙撰。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士。

130

珍藏撷英・・

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崔摘

波(郑州大学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1)

要: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已经是硕果累累。要研究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甲骨学知识。随着一系列甲骨文及甲骨文献

大型著录汇编、资料文库的编纂出版,甲骨文献研究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一些学者对甲骨文献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甲骨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文章就甲骨文献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研究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文献的源头及对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甲骨文甲骨文研究潜在价值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7)04-0126-05

中图分类号:G256

OnthePhilologicalValueofJiaguwen

CuiBo(LibraryofZhengzhouUniversity,Henan,Zhengzhou,450001)

Abstract:Numeroussignificantachievementshavebeenmadeoveronehundredyearsofresearchontheinscribedoraclebones.Certainknowledgeofjiaguwen(InscriptionsonbonesortortoiseshellsoftheShangDynasty)isaprerequisitefortheresearchontheancientChinesehistoryandculture.Alongwiththecompilationandthepublicationofseriesofjiaguwencorporaandlibraries,the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hasbeencarriedoutonthebasisofthestudyinjiaguwen.Somescholarshavemadepositiveandvalu-ableexplorationinthisfield.The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hasmultifoldvalues.ThispaperattemptstoprobeintoitspotentialvaluesofprovidingnewmaterialsforthestudyofthehistoryoftheShangandZhouDynasties,thefirst-handmaterialsforthestudyofthechangeanddevelopmentofwrittenlanguage,theauthenticproofforitsvalueinbeingthefountainheadofChinesewrittendoc-umentsanditssignificanceinthestudyoftheoriginofancientcivilization.

Kewwords:Jiaguwen(InscriptionsonbonesortortoiseshellsoftheShangDynasty);philologicalstudyofjiaguwen;potentialvaluesCLCnumber:G256

Documentcode:A

(2007)04-0126-05ArticleID:1003-6938

甲骨文献是指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前10(约公元前16~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项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如占卜时间、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周初

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骨文献被发现以后,人们先后对其进行复制(墨拓、拍摄、描摹)和整理(拼接、缀合、辨伪、鉴定),并汇集编纂成册。已发掘的甲骨文献,主要是殷墟甲骨,此外还有周原甲骨等。然而对甲骨文献的研究,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

[1][2]

问题。随着《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献集[3]成》等大型著录汇编、资料文库的编纂出版,甲骨文献研究

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一些学者为此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对甲骨文献的价值略述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收稿日期:2007-05-25;责任编辑:党燕妮

126

为研究商代历史、周代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意义的工作。

西周甲骨,特别是周原甲骨上所记的重要活动,不少“王”可以和古文献所记商末周初的重大历史相印证,为这—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商周两大民族,很早就发生了交往。商代晚期关系更加密切,这在殷墟甲骨文不乏记载。周人在商土文丁时代,与戎狄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国力有了较大

[7]

的增强,周人首领季历曾被“命为殷牧师”,并在与戎人的

甲骨文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献,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为稽核校勘先秦古籍提供了证据。在甲骨文发现之前,商史的研究仅局限于春秋战国时人所著的先秦古籍,诸如《诗经》、《尚书》、《周易》、《世本》、《竹书纪年》、《山海经》等,而这些典籍本身所涉商代的内容也不多,简单粗略。如中的部分仅有5篇,《诗经》中的部分也《尚书》《商书》《商颂》中的仅5篇,而其中比较长而可信的史料只有《尚书》《盘庚》篇,也仅1283字,且只记录盘庚迁都一事,晚一些的如《史记》中的也只有2860字,记录简单。难怪乎在孔子时代,《殷本纪》就出现了的感喟。况且很多先秦文献辗转传讹,“文献不足徵”失实很多,也不可全信。

而甲骨文的出现,使今人了解商代的情况要比孔子、司马迁时代来得多,使我们能够系统全面正确地了解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可据以纠正和解决商史乃至上古史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同时甲骨文对于商代历史的断代意义重大,它上承新石器时代文化、夏文化,下接西周青铜文化,填补了古代历

[4]

史的空白。在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旗帜下,以顾颉“五四”

斗争中取得了节节胜利。为了遏制周人的发展,不久商王“文

[8]

自此,殷周两大民族结下了深深的世仇。丁杀季历”。“公季

卒,于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9]文王即位以后,为报

[10]

父仇,曾在帝乙虽然此战的结局史付阙“二年,周人伐商”。

如,但从后来文王曾被商王帝辛囚拘于羑里,在被释后含辛茹苦作灭商准备等事可以推知,当时国力较弱的周人可能被强大的商王朝打败了。

持周原庙祭甲骨的学者认为:“商人说”“对史籍记载较少的这次周人伐商活动,陕西凤雏所出西周甲骨中有所反映。”[11]

[12]

而持周原庙祭甲骨说的学者认为:“周人所卜”

即在“为武王克商后在殷墟所卜。”“武王克商之后曾在商都举行过受命登基的典礼”时,“告祭于商之先王,表明自己受命革殷……武王之所以违反常礼,无非是向殷民宣布,朝代已经更换,今后他们应心悦诚服地臣服于周罢了。否则,按常礼行事,武王即使凯旋而归,也无异于默认商朝存在,那就谈不上受天有大命了。这样,他也就只能王关中而不能王天下了。”[13]

不仅如此,周原甲骨上还出现不少人名、官名、方国名,不少可以和古文献相印证,对研究西周的官制、方国、地理也很有价值。[14]

[15]

刚为首的—批疑古辨伪学者,继承了清末的反封建精“新史学”神,逐渐形成了以为阵地的《古史辨》“疑古学派”。由于古史辨派学者的疑古辨伪,把传统封建思想借以立身安命的儒家经典和二千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伪彻底搅翻,必然导致人“古史系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新史料的搜集和上古史的重建工作。

对甲骨文进行全方位研究。前辈大师董作宾提倡对甲骨文要作观其全体的研究,但他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布满文字甲骨正面上的现象,而对其背面分布的钻凿形态却一直“全体”没有着意观察。自1953年郭若愚第一次著录几版《殷契拾掇》甲骨背面的钻凿以后,1973年许进雄发现了卜骨上钻凿对断代的重要性,写成专论《卜骨上的钻凿形态》,1979年又出版了《甲骨上的钻凿形态的研究》,是其有关钻凿问题初步研究的总结。许进雄对卜骨背面钻凿形态的创造性探讨,为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别开蹊径,充分发挥了甲骨的另半体,即背面钻凿形态的科学价值。其后,大陆也有学者对传世甲骨背面钻凿形态进行观察。而1983年下册第三分册,《小屯南地甲骨》“共有钻凿图版276版,其中线图87版,墨拓189版,共收钻凿线图、拓片总计421版。”[5]应该说,这是甲骨学史上第—部与甲骨文字—起,全面著录甲骨背面钻凿形态的著作,从而“为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研究甲骨提供了最全面的科

[6]

学信息”不仅如此,《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还刊出了。

此外,周原甲骨对研究“殷周间一贯相承的文

[16]

化流变”也很有意义。

如此等等,“可以看到周初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在西周甲骨中都得到了反映。因此我们说,西周甲骨是周初历史活动的

[17]

‘大事记’。”

二对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商代是神权政治时代,商王及贵族等遇事都要占卜,大到国家政事,小到私人生活,诸如祭祀、征伐、年景、游猎、生子、疾病等等,都测其吉凶祸福。占卜时首先用火烧灼龟甲或兽骨上的钻穴,烧灼后正面出现裂纹,称为卜兆。商王或史官就根据卜兆来判断吉凶,然后在卜兆旁刻上要祈求的事情,这就是“卜辞”。因为卜辞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所以被称作“甲骨文”。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

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

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推动了古文字研究的进展。于省吾“在清代汉学家用考据学所取得的某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对文字的点画或偏旁以及它和音义,

该次发掘的无字甲骨,并对反面的钻凿形态进行了整理。特别是学者们还注意到对无字卜甲、卜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应该说,这也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次有

127

崔波: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18]

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另辟蹊径,认为“不应孤立地研究古且,在西周,甲骨仍主要出现于政治中心周原。这表明甲骨文如1936年在献作为王室档案记录有集中保存于宗庙的特点。

殷墟第127号坑中(该坑口径1.8米,底径1.4米,坑深7.7米)就一次出土甲骨17000多片,且都有文字,显然就是专门存贮甲骨文献的龟室了,也相当于殷商王室的档案库。

另外,龟室一定有多个,以适应不同内容文献的存贮之需,并且还有未契刻文字的备用甲骨库。如1977年周原甲骨出土地就是一个备用甲骨的“龟室”,1928年在小屯村北河岸也发现过数百片已整理好但未契刻文字的龟甲。这些都说明有字、无字甲骨是分开储存的,待要占卜契刻时,即可从甲骨备用库中提取,如同后世出现的纸张一样,随取随写。考古中还发现,龟甲与兽骨也多分开保管。如1936年发掘的127号坑中发现甲骨有17088片,只有8片为卜骨,而周原甲也是由此说明,龟甲和兽骨有不同契刻用途而异95%以上为龟甲。处保存,并不混杂在一起。

储存甲骨的龟室大体上有年代可循,一般不同时期的卜辞不同穴。如1934年第9次发掘的HS20坑全为廪辛时期,

文字,需要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从研究世界古代史和少数民族志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来追溯古文字的起源,才能对某些古文字的造字本义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正确释读某些古文字资料。”[19]这就为今后甲骨文字的考释开辟了—个全新的途径。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

甲骨文献为研究我国汉字六书理论及探索文字演变、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详实材料。它是从上古的陶器刻符和图画文字演变而来,以后又沿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的方向一脉相承发展下来,总的趋势是由难变易、由繁到简,不断适应书写和图书出版的要求。不仅可以纠正中的遗失,也可与《说文解字》后世钟鼎彝器文字、秦砖汉瓦铭文比附映证。如杨树达的《古书疑义举例》,屈万里的《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证》、《汉魏石经残字校录》,陈梦家的《老子今释》,都是充分运用了甲骨文材料来考证典籍和文字的。

此外甲骨文献对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也具有一定作用。如

1936年第13次发掘的YHl27号坑全为武丁时期的。但也有

少数是不分期,如1931年发掘的一个圆坑,就存有从武丁到廪辛四个王时期的,说明甲骨的存贮是有一定次序的,并且龟室中几乎不含其他商代文物,突出了龟室的专用功能。

商王朝对装订龟骨成册之事十分重视,专门分派人员做此工作。对此,卜辞有载:“作册”(《京》703),意思是商王令人负责装订甲骨版册。殷人很注意装订的甲骨版册的存放,如在“坑内出土的甲骨数量巨大,而且又集YH127坑,有学者认为

[20]

中地堆放在一起,说明这坑是有意储藏甲骨的。小屯南地”

11—13世纪我国党项族建立的大夏国所使用的西夏文,又称

蕃书”横、“蕃文、,共有6000多宇,字体结构仿造汉字,由点、竖、撇、捺、折、钩、提等组成,绝大多数为合成字,其中会意合成字和音义合成字分别类似于甲骨文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也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只是西夏文中象形字和指事字较少。

甲骨也是“在集中出甲骨的灰坑中,有的全部是卜骨,如H24,有的绝大部分为卜骨……,这又一次证明甲与骨是异地而埋

[21]葬的。”当时的埋葬,也象存放档案一样存起来的。商代不

三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文献的源头

甲骨文献的保存,为后世图书收藏分类提供了启迪。殷商是尊鬼敬神的社会,对祭祀占卜看得很隆重,自然对卜辞不会等闲视之。在殷都建有专门供占卜祭祀用的宗庙。事实上,自夏开始,因禅让制变成继承制,就在王都建立宗庙,用来祭祀神祖。中说:《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广四惰一。”世室即宗庙,是供殷人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的宗教场所。同时,考古发现它在文字出现后还有一重要功能,就是保存甲骨文献,因此它也是一个文化场所。通常殷商时的宗庙下建有龟室,即甲骨档案库,呈半穴居式的圆窖或方窖形状,深2米左右,由巫师负责保管。

殷商的宗庙设有历代先王的牌位即庙号,占卜契刻可在宗庙不同的庙号前举行。刻好后就保存于该宗庙下的龟室中,即使帝王征战外出,行军途中随地而行的占卜也是要运回宗庙保存的。这从甲骨出土地相对集中于殷墟可得到反映。并

但有册,而且还有典,《说文》“典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甲骨文的典字像人双手捧册之形,表明在殷人心目中,典比册更珍贵和受人尊崇。甲骨卜辞中,典同册一样,经常随王出征,以随时备阅查询。

另外,甲骨文的内容对后世宗教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卜辞对我国阴阳巫术、道教文化都有一定启迪,而表谱刻辞无疑开了后世族谱、宗谱、家谱编制的先河,记事刻辞则为后世史书源流。不能否认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诸如莫不闪耀着甲骨文《诗经》、《尚书》、《山海经》、《世本》、《周易》献孕育的圣光。

综上所述,甲骨文献在行款、成文格式、装订、保管存贮及内容方面都对后世图书文化产生了启迪,巫师是甲骨文献的制造者、使用者,他们是最早的文化人,也堪为后世图书创作者、出版者的源流和开山鼻祖,它不失为中国图书文献的源

128

图书与情报

流、滥觞。

2007年第4期

而“使殷墟甲骨实物的年代测定成为可能”,并取得了成功的

四为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经验,这必将对甲骨学等古代文化多学科研究的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学者们首先“在甲骨分组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标本,这是考古学者、古文字学者的工作。尽可能选用有出土记录的发掘品,必要时用非发掘品补充。有的标本的文字中有明确年祀或称谓,更有利于把测年结果同文献记载联系起来。甲骨学者已从10万片甲骨中,选取对测年和天文”学分析有关的日、月食等天象方面和有明确纪年或称谓的甲骨220片。其中有明确地层的发掘品,主要是考古研究所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体系,其负载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悠久性、影响的广泛性,是任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何其他的文字体系都无可比拟的。

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人智慧和创造,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象征。

世界上有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它们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印度的哈拉伯文字等。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字的起源虽不同步,但发展和演化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然而除了汉字之外,这几种文字都没有被后人承袭下来,因种种原因而被历史所湮没。其中也有少数符号经过学者反复研究而得以释读,但多数符号至今仍成为未解之迷。河南位于华夏腹地,素有中原之称。这里曾经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我国历史早期夏商周文明发展的高峰即汇合在这里,与其相伴随的还有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长河。

汉字文化与中原的联系极其密切。我们知道,代表汉字体系形成之后最重要的大宗古文字资料是殷墟的甲骨文,中国研究汉字的奠基之作是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都出自河南。如今在许慎家乡漯河境内的舞刚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还有8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刻画符号的发现,更引起人们对中华影响着传统中国文字学研究文字起源的新思维。《说文解字》近两千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则开创了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新时代。近年来郑州小双桥商代陶书文字的出土,使我们对商代登封王城岗陶文,前期的汉字又有了新的认识。偃师二世头、

则透露出夏代文字的若干重要信息。所有这些无不表明河南与汉字文化渊源久远的独特联系。

近百十年来,甲骨文资料发现,尤其是数十年来殷墟出土的10余万片甲骨文和中原出土2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就足以震惊世界。它不仅孕育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中原文明刮目相看。

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品、1972年小屯西地出土黄组卜辞、

东南共78片等;而其它各片均为分藏于1991年花园庄南地、

国内各藏家的传世品,诸如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馆等17个单位的藏品。

在不会给甲骨实物造成损害的小量样品,经过加速器质谱法测定年代以后,再结合文献、考古学、天文学手段的综合分析,商代后期“武丁到帝辛(纣),也可确定比较准的年

[23]

代”从而晚商各王甲骨文的时代也就可以确定了。如果从。

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法和殷墟甲骨义演进“分期研究”“两系说”的新方案之间的种种争论和分歧,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验了。证,应该是“殊途同归,折衷—是”

不容否认,殷墟甲骨与周原甲骨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殷墟甲骨的研究成果对西周甲骨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周原甲骨所载史迹,是决定西周甲骨族属和时代最重要依据,也可以说“第一标准”。而其他方面,诸如文字等,则是由“第一标准”所决定的。而基本同时的殷墟甲骨只能作为参考。如果置周原甲骨所载史迹而不顾,简单地移用殷甲骨的断代成果(其实主要是字形)于周原甲骨分期断代,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应把周原甲骨所载史迹与古文献所记周初重大历史事件相勘证,再与殷墟甲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观其全的工作,即综合研究和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才能使我们体”

研究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为了使西周甲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当前最迫切和根本的问题是提供给学术界一份较为准确的甲骨摹本。据了解,国家社科联合攻关项目已委托有关“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周原甲骨进行再整理,期望不久将出版一部著录周原甲骨的较权威性版本。这对推动西周甲骨研究的发展和各种争论问题的解决,必将大有裨益。参考文献:

[1]郭沫若.甲骨文合集(1~].北京:中华书局,1978-13册)[M

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甲骨文以后,近代田野考古学手段

引入甲骨学领域,从而使甲骨学研究从传统金石学的附庸,质变为考古学领域的新分支学利。“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引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必将使甲骨学研究发生再一次的飞跃。近年,虽然有人使用电子计算机缀合甲骨断片和把甲骨来源输入电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远远不能适应甲骨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22]

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联合攻关,利用碳—14加速器质谱仪和现代天文学手段等方法开始了商代甲骨年代的探索,从

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Z].北京:中

华书局,1980,1983.

[3]宋镇豪.甲骨文献集成(40册)[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29

崔波: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2001.

[M[4]刘国进.中国上古图书源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

[M[14]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2-102.

[5]郭振禄.小屯南地甲骨综论[J].考古学报,1997,(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集刊:第九集[C].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5.

[7]竹书纪年[A](].北京:中华.刘宋)范晔.后汉书・西羌传[M

书局,1965:2871.

[8]竹书纪年[A].晋书・束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M

134-147.

[15]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M

126-129.

[M[16]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7:114-

122.

[J].文物,1973,(2).[18]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19]于省吾.于省吾自传[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

辑)[Z].太原:山西人民山版社,1983.

(序)[J].中国考古学报,第4期.[20]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

[M[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4.

[J].史学月刊,1989,(4).[22]王宇信.甲骨学研究九十年

[N].中国文物报,1996-[23]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的新希望

2078.

[9]史记・周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Z].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10]竹书纪年[A].太平御览

83.

[M[11][17]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4:251,134-147.

[12]王宇信.试论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J].中国史研究,

09-29.

作者简介:崔波(1965-),男,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郑州大学图

书馆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图书馆管理等。

1988,(1).

[J].文物,1989,[13]田昌五.周原出上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

!!!!!!!!!!!!!!!!!!!!!!!!!!!!!!!!!!!!!!!!!!!!!!

(上接第125页)卒谥文毅,改谥忠文,有《古廉集》。”

永乐初官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参议,改交址。为汉王高煦所谮,下狱死。事迹具本传。《明史》

按:作“江西参议”,《文溯阁提要》“广西参议”,是。《明史》卷六云:《成祖本纪》》“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张辅大败安南兵于第六木丸江。二月庚寅,出翰林学士解缙为广西参议。”

三时间之误

此外,《总目》提要中的一些时间之误,《文溯阁提要》亦可正之。如:

1幔亭诗集十五卷(1515下)

明徐熥撰。徐熥字惟和,闽县人,万历戊午举人。

2纯白斋类稿二十卷附录二卷(1448中)

吴澄称其诗“如春兰茁芽,夏竹含箨。露滋雨洗

作考按:,《文溯阁提要》“戊子(1588)”,是。“戊午(1618)”乾隆卷四十《福州府志》《选举五・举人》,徐熥于万历十六年考乾隆卷五十(戊子)在乡举十六人中,名列第三。《福建通志》一:“徐熥字惟和,闽县人……举万历戊子乡荐,著有《幔亭集》二十卷,又选十二卷。”《晋安风雅》

之余,濯濯幽媚,娟娟静好”,则形容过当,反不肖其品格矣。

按:作“濯濯”“静好”、,《文溯阁提要》“馥馥”“净好”、。考文渊阁本卷二十二云:《四库全书》《吴文正集》《胡助诗序》“金华胡助诗如春兰茁芽,夏竹含箨,露滋雨洗之余,馥馥幽媚,娟娟净好……”文渊阁本三集卷十,其中介《四库全书》《元诗选》绍胡助的小序亦如此。当以后者为是。参考文献: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Z].北京:中[2]金毓黻.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

2九华诗集一卷(1418下)

(陈)岩以大德三年己亥卒,而(方)时发序作于

戊申,则(陈)岩没后之十年也。

按:作“十年”,《文溯阁提要》“九年”。(元)大德三年己亥为公元1299年,而戊申(元至大元年)为公元1308年,当为“九年”。

四其他

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

在其他方面,《文溯阁提要》亦可匡正提要。如:《总目》作者简介:罗瑛(1972-),男,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研究生;袁芸(1981-),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1文毅集十六卷(1482上)

明解缙撰。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士。

130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书目
  • 内 容 绪论(2课时) 重点与说明: 本绪论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目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等问题,从思想引起高度重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历史和历史要籍 二.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开设目的 三.本门课程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 ...查看


  • 中国历史文选上1
  • <中国历史文选>教案 上册 目录 绪论 1.甲骨文 2.金文 3.<尚书> 4.<诗> 5. <春秋>与<左传> 6. <国语> 7. <世本> 8.< ...查看


  • 古代汉语连词研究
  • 古代漢語連詞研究 摘要:对于古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历来多从单本著作入手,详尽研究该本文献中有关连词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连词的定义入手,探究它的来龙去脉.产生发展,接着再进行专书研究,从甲骨文中的连词开始,到<孟子>中的连词再到< ...查看


  • 关于汉字的一些资料
  • [汉字的发展] 1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 ...查看


  •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_考试必备资料_免费分享
  • 文献的分类:第一,可以按照文献的载体分类.根据载体的不同,一般把文献区分为印刷型(应该说全集还有<茅盾全集>.<王力文集>.<蔡元培全集>.<王国维全集><曾国藩全集>等. 是传统 ...查看


  • 夏商周时期货币起源与发展研究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货币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史记>记载,我国在夏就有了货币记载历史,因此本文以分析夏商周货币的历史发展,阐述夏商周货币思想. 关键词:夏商周 货币 起源 思想 ...查看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 ...查看


  • 甲骨文.金文书写的典册
  • 有人引用<尚书>的话:"唯殷先人,有册有典."作为只有商代有文字.而夏代尚无文字的根据,这是不够充分的.因为这句引文并不完整,它本来是这样一句话:"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就是说殷 ...查看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集(附参考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