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美观的教室布臵,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臵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臵,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05-11-2006 15:49:39 南环中心小学 蔡晓瑛 阅读 1326 次 文章搜索

本周热门文章

廉洁从教,身正为范;敬廉崇洁,从小抓起 秋游,让我们有太多的收获

五、六年级学生参加区双语学校文艺汇演 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果 国产机器人进入反恐领域 四年级英语默写比赛获奖名单

最新观测:太阳出现黑子将对地球和人类造成影响 科学的玩与学

四年级英语默写比赛获奖名单

我校教师朱敏获区体育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专题热门文章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实效...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班集体人性化管理事例谈 班主任工作心得点滴 对学生不仅仅是关爱

浅谈初为班主任的心得与体会 作业记载本的日常管理 30年教育向“人性化”回归 交通安全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道德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人际关系及价值观念等,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感染性。因为人的思想观念,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文化教育潜移默化,感召力大,穿透力强,作用面广。本文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浅见。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1、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无声地“说话”。如在教室的长廊上布臵学生优秀的美术、书法作品,在校园的橱窗里挂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照片,在校园内开辟一在美的意境中。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 +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关爱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活动,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姐姐,“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着力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1、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学校广播、闭路电视、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他们明确,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着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向师性”原理,它是从植物学中“向光性”、“向水性”借鉴而来的。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生存而向着阳光、向着水,如向日葵。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这就是“向师性”。因此,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以真实的体验锻炼人。深入持久地开展“社 区服务志愿者”、“希望爱心工程”、“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到社区、到德育基地去开展教育活动,服务活动;另一方

面,在活动中增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如到社区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针对当前市场经济“重利”的负面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侵蚀,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思想,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4、着重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正面引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教育是倡导,不带有约束性,因此还要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约束功能。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标准和要求,如《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规》、《学生文明“十不”规范》、《学生德育实践记录卡》等等,促使学生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素养,养成一种规范的道德行为。

5、结合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的形象塑造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造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以基础道德修养为切入点,以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文明学校”建设为中心内容,深入持久地在学校开展 “安全校园”、“文明学校”的创建,在教师中开展“文明办公室”、“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教师”的评比,在学生中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队员”的活动,从而创设“美化、净化、优化”的育人环境,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精神氛围。

三、重视课余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完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1、重视角色文化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少先队建设、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上,注意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培育、指导和发展。学生文明督察队、学生文明护校队、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组织,一方面在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班级管理、安全文明礼仪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积极参与,充当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自我服务工作中得到锻炼,使他们达到行为上自律和生活上自理。

2、重视社团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培训学习班,并注意把普及性与提高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既有面上的活跃,又有点上的突破,还有质上的提高。如根据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上的优势,开办书法、美术、合唱、器乐、舞蹈等兴趣组,吸引学生加入。如再能开办一些具有地方性文化的兴趣组,如苏绣、评弹、昆曲等的欣赏和学习,更能使学生体会地方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内涵,既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又能使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这是学生扩充知识、提高技能、发挥特长的重要渠道。

3、重视艺术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为他们创设展现艺术才能的舞台,再如形式多样的演讲活动、读书征文比赛、科技发明的擂台赛等。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于娱乐,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应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建立起政治方向明确、舆论导向正确、道德风尚崇高、文化品位精美、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作者:未知 时间:2007-11-23 17:20: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Google提供的广告 《中国教育创新》杂志征稿

国家一级教育核心期刊,邮发代号,国际 国内刊号,每月出刊两期,12年信誉保证www.chinaeduin.com 企业超实战的管理培训

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华人企业超实战 实效,实用管理培训系统,真正带来赢利www.xdcg100.com 精修传统文化-复旦人文班

带领企业家走进哲学,梳理思想 提升人文素养,领悟融贯中西的深邃智慧www.xueyuan.cn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

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

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臵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臵,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臵、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

术组等,由老

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臵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美观的教室布臵,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臵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臵,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05-11-2006 15:49:39 南环中心小学 蔡晓瑛 阅读 1326 次 文章搜索

本周热门文章

廉洁从教,身正为范;敬廉崇洁,从小抓起 秋游,让我们有太多的收获

五、六年级学生参加区双语学校文艺汇演 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果 国产机器人进入反恐领域 四年级英语默写比赛获奖名单

最新观测:太阳出现黑子将对地球和人类造成影响 科学的玩与学

四年级英语默写比赛获奖名单

我校教师朱敏获区体育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专题热门文章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实效...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班集体人性化管理事例谈 班主任工作心得点滴 对学生不仅仅是关爱

浅谈初为班主任的心得与体会 作业记载本的日常管理 30年教育向“人性化”回归 交通安全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道德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人际关系及价值观念等,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感染性。因为人的思想观念,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文化教育潜移默化,感召力大,穿透力强,作用面广。本文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浅见。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1、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无声地“说话”。如在教室的长廊上布臵学生优秀的美术、书法作品,在校园的橱窗里挂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照片,在校园内开辟一在美的意境中。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 +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关爱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活动,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姐姐,“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着力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1、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学校广播、闭路电视、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他们明确,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着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向师性”原理,它是从植物学中“向光性”、“向水性”借鉴而来的。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生存而向着阳光、向着水,如向日葵。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这就是“向师性”。因此,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以真实的体验锻炼人。深入持久地开展“社 区服务志愿者”、“希望爱心工程”、“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到社区、到德育基地去开展教育活动,服务活动;另一方

面,在活动中增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如到社区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针对当前市场经济“重利”的负面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侵蚀,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思想,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4、着重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正面引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教育是倡导,不带有约束性,因此还要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约束功能。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标准和要求,如《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规》、《学生文明“十不”规范》、《学生德育实践记录卡》等等,促使学生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素养,养成一种规范的道德行为。

5、结合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的形象塑造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造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以基础道德修养为切入点,以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文明学校”建设为中心内容,深入持久地在学校开展 “安全校园”、“文明学校”的创建,在教师中开展“文明办公室”、“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教师”的评比,在学生中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队员”的活动,从而创设“美化、净化、优化”的育人环境,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精神氛围。

三、重视课余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完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1、重视角色文化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少先队建设、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上,注意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培育、指导和发展。学生文明督察队、学生文明护校队、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组织,一方面在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班级管理、安全文明礼仪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积极参与,充当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自我服务工作中得到锻炼,使他们达到行为上自律和生活上自理。

2、重视社团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培训学习班,并注意把普及性与提高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既有面上的活跃,又有点上的突破,还有质上的提高。如根据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上的优势,开办书法、美术、合唱、器乐、舞蹈等兴趣组,吸引学生加入。如再能开办一些具有地方性文化的兴趣组,如苏绣、评弹、昆曲等的欣赏和学习,更能使学生体会地方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内涵,既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又能使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这是学生扩充知识、提高技能、发挥特长的重要渠道。

3、重视艺术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为他们创设展现艺术才能的舞台,再如形式多样的演讲活动、读书征文比赛、科技发明的擂台赛等。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于娱乐,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应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建立起政治方向明确、舆论导向正确、道德风尚崇高、文化品位精美、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作者:未知 时间:2007-11-23 17:20: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Google提供的广告 《中国教育创新》杂志征稿

国家一级教育核心期刊,邮发代号,国际 国内刊号,每月出刊两期,12年信誉保证www.chinaeduin.com 企业超实战的管理培训

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华人企业超实战 实效,实用管理培训系统,真正带来赢利www.xdcg100.com 精修传统文化-复旦人文班

带领企业家走进哲学,梳理思想 提升人文素养,领悟融贯中西的深邃智慧www.xueyuan.cn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

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

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臵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臵,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臵、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

术组等,由老

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臵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


相关文章

  • 班级走廊文化的育人功能
  • 小课题"班级走廊文化的育人功能" 经验文章 "环境造就人"是众所周之的真理,因为环境对人的成长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功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空间影响行为,环境塑造人格 ...查看


  • 建设育人环境的必要性与提高学生素质
  • 建设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素质 农怀现 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 邮编:533000 摘 要:美化校园环境,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校园的美化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其中包括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同时还要注意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的结合. ...查看


  •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牢牢抓住这一阵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精神文明辐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十二五&quo ...查看


  •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
  •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网络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具有激励性.弥散性和凝聚性等特点.校园文 ...查看


  •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 ...查看


  •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
  • 双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上期)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外在的精神形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办学水平重要体现.为了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办学特色化发展,创建优 ...查看


  • 浅谈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
  • 摘要: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 ...查看


  • 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 近年来,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校园文化的活动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显著的德育功能,只要我们注重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挖掘和发挥其德育功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能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提高德育的实效.达到&qu ...查看


  • 学校理念和发展目标定位
  • 学校理念和发展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奠基",是我们近年来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立足于高中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的制高点,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着眼于学校的终极培养目标,把学生的发展看得高 ...查看


  • 快乐堡幼儿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机构
  • 快乐堡幼儿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决定的.只有社会上各部门.各方面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之间密切配合.全员参与,以及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