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农村教育论文

浅谈怎样搞好农村教育

[摘要]:浅谈对农村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力低下,国民素质不高,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解决好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此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乡镇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会议室、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师生食堂等,有的一室多用,村校更是如此。所有这些,导致农村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给农村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正确考虑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能真正树立“育人为乐”的思想。

很多农村教师几乎都是从农民家庭出身,起点比较低,仅靠微薄的纯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生活。

1、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问题。当前,各地商品房售价较高,除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教师能享受到住房的优惠政策外,大多数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正为住房所困惑。一些学校由于住房紧张,有的教师工作多年来连单身住房都不能满足,只能在校外租房居住和生活。

2、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因为户口不在城市,孩子到上学时却无法在城里念书,还要托关系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农村教师希望领导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教师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3、正确解决教师调动工作的问题。关于教师工作的调动,希望国家领导能重视,应该把这一项编写在《教育法》里,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可以调到城里工作,把需要具备的条件写到教育法里,使农村教师也有机会到城里工作,而不是到农村工作已定局。更要铲除那些有钱有势的教师不好好工作,却能随意调动工作。最主要这些随意调动工作的人给其他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其他教师也想换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工作,所以有一部教师费尽心思挣钱,用钱换权,为自己调工作,就不能全心全意的教书,还有一部分教师出现自暴自弃现象,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怨气冲冲也影响了教学。

4、正确考虑教师的福利待遇。深入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地理环境极为艰苦,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发给的基本工资外,多数学校无其他福利待遇可言,加之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的职称评聘严重出现危机之感。为此,一些教师开始对自身的工作不负责,心灵有了波动,存在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现象。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补助,使城乡教师待遇有明显的区别。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很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几乎没有经费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上。教师有了付出却得不到一分回报。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可由于尚未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实际之中,没有严格兑现奖惩,久而久之,一个对教育认真负责的教师失去了信心。到头来一所学校管理混乱,成了一盘散沙,无正常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所以镇府应该重视教育,从基础解决问题,把教育经费用到实处。主管领导应该多走访基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光看表面,而不关注实际。

四、加强农村教育的监督管理,促进文化教育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的书本知识外,还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一些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上调皮捣蛋,走出教室满口成脏,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尴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与管理,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控制农村学生进城择校问题。

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百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在农村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等的广泛关注。

只有人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涌现只有依靠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才能为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怎样搞好农村教育

[摘要]:浅谈对农村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力低下,国民素质不高,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解决好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此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乡镇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会议室、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师生食堂等,有的一室多用,村校更是如此。所有这些,导致农村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给农村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正确考虑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能真正树立“育人为乐”的思想。

很多农村教师几乎都是从农民家庭出身,起点比较低,仅靠微薄的纯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生活。

1、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问题。当前,各地商品房售价较高,除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教师能享受到住房的优惠政策外,大多数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正为住房所困惑。一些学校由于住房紧张,有的教师工作多年来连单身住房都不能满足,只能在校外租房居住和生活。

2、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因为户口不在城市,孩子到上学时却无法在城里念书,还要托关系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农村教师希望领导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教师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3、正确解决教师调动工作的问题。关于教师工作的调动,希望国家领导能重视,应该把这一项编写在《教育法》里,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可以调到城里工作,把需要具备的条件写到教育法里,使农村教师也有机会到城里工作,而不是到农村工作已定局。更要铲除那些有钱有势的教师不好好工作,却能随意调动工作。最主要这些随意调动工作的人给其他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其他教师也想换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工作,所以有一部教师费尽心思挣钱,用钱换权,为自己调工作,就不能全心全意的教书,还有一部分教师出现自暴自弃现象,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怨气冲冲也影响了教学。

4、正确考虑教师的福利待遇。深入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地理环境极为艰苦,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发给的基本工资外,多数学校无其他福利待遇可言,加之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的职称评聘严重出现危机之感。为此,一些教师开始对自身的工作不负责,心灵有了波动,存在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现象。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补助,使城乡教师待遇有明显的区别。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很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几乎没有经费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上。教师有了付出却得不到一分回报。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可由于尚未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实际之中,没有严格兑现奖惩,久而久之,一个对教育认真负责的教师失去了信心。到头来一所学校管理混乱,成了一盘散沙,无正常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所以镇府应该重视教育,从基础解决问题,把教育经费用到实处。主管领导应该多走访基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光看表面,而不关注实际。

四、加强农村教育的监督管理,促进文化教育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的书本知识外,还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一些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上调皮捣蛋,走出教室满口成脏,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尴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与管理,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控制农村学生进城择校问题。

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百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在农村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等的广泛关注。

只有人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涌现只有依靠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才能为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 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扎实实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作者:张士儒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9年05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我讲一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下子讲全面,讲透彻.这里重点讲三个问题. ...查看


  •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
  • [提 要]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乡村教育:新农村建设 [ ...查看


  • 怎样当好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 怎样当好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同志们: 在谈到"怎样当好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县村级干部的基本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目标要求和党的十七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 ...查看


  • 寒假实践心得体会-家乡变化
  • 改革开放改变家乡 记从老一辈人口中了解家乡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世界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十三亿中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这是毋庸臵疑的. 我将从以下四点谈起农村的变化: ...查看


  • 如何搞好母语文化的教育与发展
  •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必须从尽快识字入手.识字是一个孩子学习母语的起点,是今后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质疑.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尝到 ...查看


  • 怎样当好基层信用社主任
  • 怎样当好基层信用社主任 石鼓信用社主任 昝继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基层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促进信用社自身发展大有作为.作为领头羊的基 ...查看


  • 大学生村干部驻村村调研报告
  • 内容摘要: 各级政府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鼓励我们大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农村当村官.怎么样做好村官,从哪里着手致力于村庄的发展呢?在理顺我们的工作思路之前,我们必须熟知所在村甚至所在乡镇的基本社会经济情况,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 ...查看


  • 怎样指导农村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论文
  • 怎样指导农村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 现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较低,不会讲普通话.讲故事,看不懂幼儿教材,不会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让他们教育.辅导幼儿,有时会适得其反.幼儿园要提高家长的素质,光靠一学期 二.三次的家长会.解决不了问题.因此 ...查看


  • 浅谈怎样搞好班级管理和提高学生成绩
  • 浅谈怎样搞好班级管理和提高学生成绩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从入学直到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教室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具备,乃至走上社会各方面的定位,都和教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得出的信息是:教师是他们的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