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搞好农村教育
[摘要]:浅谈对农村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力低下,国民素质不高,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解决好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此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乡镇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会议室、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师生食堂等,有的一室多用,村校更是如此。所有这些,导致农村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给农村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正确考虑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能真正树立“育人为乐”的思想。
很多农村教师几乎都是从农民家庭出身,起点比较低,仅靠微薄的纯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生活。
1、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问题。当前,各地商品房售价较高,除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教师能享受到住房的优惠政策外,大多数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正为住房所困惑。一些学校由于住房紧张,有的教师工作多年来连单身住房都不能满足,只能在校外租房居住和生活。
2、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因为户口不在城市,孩子到上学时却无法在城里念书,还要托关系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农村教师希望领导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教师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3、正确解决教师调动工作的问题。关于教师工作的调动,希望国家领导能重视,应该把这一项编写在《教育法》里,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可以调到城里工作,把需要具备的条件写到教育法里,使农村教师也有机会到城里工作,而不是到农村工作已定局。更要铲除那些有钱有势的教师不好好工作,却能随意调动工作。最主要这些随意调动工作的人给其他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其他教师也想换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工作,所以有一部教师费尽心思挣钱,用钱换权,为自己调工作,就不能全心全意的教书,还有一部分教师出现自暴自弃现象,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怨气冲冲也影响了教学。
4、正确考虑教师的福利待遇。深入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地理环境极为艰苦,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发给的基本工资外,多数学校无其他福利待遇可言,加之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的职称评聘严重出现危机之感。为此,一些教师开始对自身的工作不负责,心灵有了波动,存在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现象。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补助,使城乡教师待遇有明显的区别。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很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几乎没有经费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上。教师有了付出却得不到一分回报。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可由于尚未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实际之中,没有严格兑现奖惩,久而久之,一个对教育认真负责的教师失去了信心。到头来一所学校管理混乱,成了一盘散沙,无正常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所以镇府应该重视教育,从基础解决问题,把教育经费用到实处。主管领导应该多走访基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光看表面,而不关注实际。
四、加强农村教育的监督管理,促进文化教育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的书本知识外,还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一些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上调皮捣蛋,走出教室满口成脏,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尴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与管理,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控制农村学生进城择校问题。
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百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在农村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等的广泛关注。
只有人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涌现只有依靠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才能为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怎样搞好农村教育
[摘要]:浅谈对农村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力低下,国民素质不高,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解决好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此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乡镇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会议室、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师生食堂等,有的一室多用,村校更是如此。所有这些,导致农村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给农村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正确考虑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能真正树立“育人为乐”的思想。
很多农村教师几乎都是从农民家庭出身,起点比较低,仅靠微薄的纯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生活。
1、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问题。当前,各地商品房售价较高,除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教师能享受到住房的优惠政策外,大多数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正为住房所困惑。一些学校由于住房紧张,有的教师工作多年来连单身住房都不能满足,只能在校外租房居住和生活。
2、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因为户口不在城市,孩子到上学时却无法在城里念书,还要托关系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农村教师希望领导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教师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3、正确解决教师调动工作的问题。关于教师工作的调动,希望国家领导能重视,应该把这一项编写在《教育法》里,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可以调到城里工作,把需要具备的条件写到教育法里,使农村教师也有机会到城里工作,而不是到农村工作已定局。更要铲除那些有钱有势的教师不好好工作,却能随意调动工作。最主要这些随意调动工作的人给其他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其他教师也想换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工作,所以有一部教师费尽心思挣钱,用钱换权,为自己调工作,就不能全心全意的教书,还有一部分教师出现自暴自弃现象,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怨气冲冲也影响了教学。
4、正确考虑教师的福利待遇。深入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地理环境极为艰苦,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发给的基本工资外,多数学校无其他福利待遇可言,加之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的职称评聘严重出现危机之感。为此,一些教师开始对自身的工作不负责,心灵有了波动,存在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现象。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补助,使城乡教师待遇有明显的区别。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很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几乎没有经费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上。教师有了付出却得不到一分回报。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可由于尚未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实际之中,没有严格兑现奖惩,久而久之,一个对教育认真负责的教师失去了信心。到头来一所学校管理混乱,成了一盘散沙,无正常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所以镇府应该重视教育,从基础解决问题,把教育经费用到实处。主管领导应该多走访基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光看表面,而不关注实际。
四、加强农村教育的监督管理,促进文化教育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的书本知识外,还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一些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上调皮捣蛋,走出教室满口成脏,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尴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与管理,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控制农村学生进城择校问题。
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百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在农村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等的广泛关注。
只有人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涌现只有依靠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才能为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