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腐烂病
Apple canker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苹果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凡是能够导致树势变弱的因素都能诱发苹果腐烂病。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侵染部位: 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还可为害小枝、幼树和果实。 主要寄主: 苹果树腐烂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侵害沙果、海棠等苹果属果树。
地理分布:
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中南、西南的部分苹果产区。其中黄河以北发生普遍,受害严重。
症状:
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后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春季刮病时遗漏下来的小病斑,在果树生长期多停止扩展,周围被愈伤组织包围。失水变干,变成干斑。干斑多盖在黑褐色粗翘皮下面,刮除粗翘皮才看得清楚。一般呈椭圆形,暗褐色,大小2~3mm至3~5cm不等,质地松散,糟烂,中间有裂纹,边缘与健皮交界处稍隆起,多有裂缝,大多没烂到木质部,底层呈弧形,被愈伤组织包围,容易剥离。入冬后,干斑的边缘常产生灰白色菌丝团,病菌穿透愈伤组织,在白色健树皮上形成红褐色坏死点,进一步扩展,成为溃疡型病斑;春季发生在2~5年生以下的小枝和剪口、干枯桩、果台等发病,常表现为枝枯型症状。病部开始呈红褐色,略潮湿肿起,很快变干、下陷,边缘不明显,形状不规则。病组织褐色或暗褐色,质地松散,糟烂,往往烂到相接的大枝上,引起大枝发病,或者绕小枝烂到一圈,全枝乃至整株逐渐死亡,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发病后期,病皮表面长出较密的小黑点(病菌子座),天气潮湿时,从中涌出丝状孢子角或白色粉末状分生孢子团。
病原:
有性世代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无性世代为苹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囊孢属。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生于病皮表皮下面的外子座中。外子座圆锥形,内藏1
个分生孢子腔,初一室后变多室,具一共同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色,直径517~1560μm,高430~1300μm,器壁细胞扁平,褐至暗褐色,最内层无色,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不分枝或分枝,长12~21μm,宽1.2~2.0μm,顶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香蕉形,无色,单胞,两端钩圆,大小3.6~6.0×1.2~1.7μm。分生孢子包埋于胶质中,潮湿时涌出孢子角。孢子角遇水消解,孢子悬浮于水中或附着于微细水滴上。秋季形成内子座即病疤上所产生的大型疣状物,一个子座中一小时内可放出1120~866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数量约为分生孢子的1/10。病菌生长适温28~32℃,最高37~38℃,最低5~10℃,pH以5.6~6.1合适。在干杏煎汁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发育良好,在苹果树皮或梨树皮煎汁或固体培养基上长的也很好。合成培养基中的碳源以10%左右的麦芽糖、葡萄糖较好,最适氮源为0.5%~1.0%的天门冬酰胺或硝酸盐。天门冬酰胺有助于分生孢子产生,硫胺素可促进菌丝生长,在蒸馏水、自来水中不能萌发。病害潜育期7~15天,最长35天。
越冬和越夏: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孢子角、子囊壳等在病树皮内越冬,也能以菌丝形态在病疤木质部内越冬。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萌发适温25~30℃,在5℃条件下经较长时间也能萌发。病菌孢子在苹果煎汁、树皮煎汁、干杏煎汁、麦芽糖液、蔗糖液中萌发良好。在清水中,分生孢子萌发不好,子囊孢子萌发率也很低,且需要较长时间。在室内,分散的分生孢子经2~4天即失去萌发能力,子囊孢子可存活13~20天。在日光照射下,两种孢子1天即失去萌发能力。栽培管理粗放和冻害是腐烂病流行的主要诱因。土壤有机质少、土壤板结或保水保肥力差,根系生长不良,复合肥不足,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大小年严重,早期落叶等造成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均较重,反之则轻。地势低洼后期果园积水时间过长及贪青徒长、休眠期延迟而易受冻害果园,发病也重。北方周期性冻害,造成树体大面积树皮冻伤是腐烂病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原因。
发病特点:
经调查,苹果枝条带菌情况几乎是百分之百。而带菌率随树龄的增高而增加。生长正常的枝条,一般不发病。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时,腐烂病菌便会由潜伏状态转为致病状态。从生产上看,早春从树体水分流动到展叶期间,秋季从树体开始转入休眠时,为病斑出现旺盛期。随着树体进入旺盛生长期,抗病力逐渐增强,发病转入低潮。
病菌在病树皮和木质部表层蔓延越冬。早春产生分生孢子,遇雨由分生孢子器挤出孢子角。分生孢子分散,随风周年飞散在果园上空,萌发后从皮孔、果柄痕、叶痕及各种伤口侵入树体,在侵染点潜伏,使树体普遍带菌。6~8月树皮形成落皮层时,孢子侵入并在死组织上生长,后向健康组织发展。翌春扩展迅速,形成溃疡斑。病部环缢枝干即造成枯枝死树。
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30%腐烂敌30倍液、腐必清涂剂或乳剂2~3倍液、梧宁霉素发酵液10~20倍液。春、夏季各涂药1次,降低复发率;药剂防治:春季果树发芽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杀灭树皮浅层病菌。常用药剂有30%腐烂敌100倍液、40%福美胂200倍等;
1、涂抹治疗:在早春和晚秋两个时期对枝干上的病斑、菌瘤、流胶等,精心刮除,刮除时,要求纵向多刮3公分好皮,横向多刮1公分好皮,深达木质部(桃、杏、李、猕猴桃等树体表层轻微染病的组织,纵划几道即可),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进行均匀涂抹,病情严重时,间隔7天左右,再涂抹1次。
2、枝干喷雾预防:在萌芽前、果实膨大期(7-8月份),用溃腐灵喷施整个树干或30-60倍液刷涂整个树干均可。(适宜于:弱势树、枝干轮纹、皴皮严重植株及乔化株体)
3、清园处理:采果后用靓果安进行一次清园处理,同时添加适量内吸性药剂或渗透剂,效果更佳。
4、剪口、锯口处理成光滑平面后,直接用溃腐灵原液或5倍液涂抹即可。控制效果描述:涂抹1-2次,不继续腐烂、流胶或溃疡,伤口快速愈合,病斑病健交界处逐渐长出新皮。病斑表面光滑。
综合防治措施:
1、进行调查和测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腐烂病在发病现象上有春、秋两次高峰,尤以春季为甚,秋季视年份(主要是降水的多少)而有小高峰。防治腐烂病的根本环节是抓好侵染期的防治,生产中主要侵染期在春秋季。
3、合理施肥,增强树体营养水平,提高抗病能力。每50kg果施氮:磷:钾为7:3:7,增施土杂肥、圈肥和绿肥。果园要讲究平衡配方施肥,合理负载,保护好叶片,增加树体贮存营养水平等。
4、合理修剪,疏花疏果。采用科学的修剪技术,形成合理的株型,促进果树健壮生长。同时采取疏花疏果技术,避免果树形成“大小年”,降低树体抗病能力。
5、结合春季刮治。春季发病高峰前要彻底刮治病斑、铲除菌源组织。每年3~4月份处理病斑,以果树愈合剂涂抹治疗为主。春季要结合灌春水,提高土壤和树体含水量可以有效减少腐烂病发生。防止春旱和积水,使树体含水量正常,降低病菌抗扩展能力,加快伤口愈合;及时治疗防止病斑长时间扩大蔓延:春季结合刮粗翘皮检查刮治腐烂病3次左右。
6、抹泥法:春季用树冠下面的泥土抹于病斑上,厚度3cm以上,然后用塑料布扎住,可使病原菌失去活性;
7、生长季节进行枝干涂药跟踪治疗病斑。对大病斑、多病树在春季刮治后,生长季节跟踪治疗。在延庆6月下旬到月上旬进行枝干涂药,可有效防治腐烂病发生和扩展
8、加强秋季药剂防治。果园进入秋季后,要在秋梢生长期至采收期后,加强针对性药剂防治。这期间以果树愈合剂涂抹病斑为主。同时注意果园秋季早施和施足基肥。 减少伤口,禁止严冬修剪,伤口涂上油漆。
9、涂白防冻害,在易发生日灼的地区,初冬落叶后树干涂白。上冻前要灌冻水,保持树体含水量可以减少腐烂病。
10、做好冬季清园工作,人工清除病源降低园内病菌密度:随时剪除病枯枝、干桩枯橛及病
果台、病剪口等,减少树体被病菌侵染机会;是减少腐烂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
11、桥接果树。将病斑下部枝条留下,以便桥接,促进果树正常生长。
12、生物防治:利用果树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 spp.110-l),对腐烂病菌具良好的拮抗作用。
13、加强对果树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如苹果绵蚜、透翅蛾、天牛等。减少果树养分消耗,堵塞腐烂病的侵入门户。
注意事项:
1、药剂防治。生长季节跟踪治疗复发病斑时忌用福美砷,福美砷目前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农药,应用果树愈合剂涂抹病斑为佳。
2、刮治病斑要细致、全面,并清除菌源组织(收集处理后集中烧掉)。3、秋季防治得好,再加上春季有重点的防治,连续2—3年后,可全面控制其发病,恢复果园树势。
4、结合冬剪,注意清理腐烂枝条。
5、从肥水、负载角度增强树体抗病性能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
苹果腐烂病
Apple canker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苹果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凡是能够导致树势变弱的因素都能诱发苹果腐烂病。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侵染部位: 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还可为害小枝、幼树和果实。 主要寄主: 苹果树腐烂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侵害沙果、海棠等苹果属果树。
地理分布:
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中南、西南的部分苹果产区。其中黄河以北发生普遍,受害严重。
症状:
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后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春季刮病时遗漏下来的小病斑,在果树生长期多停止扩展,周围被愈伤组织包围。失水变干,变成干斑。干斑多盖在黑褐色粗翘皮下面,刮除粗翘皮才看得清楚。一般呈椭圆形,暗褐色,大小2~3mm至3~5cm不等,质地松散,糟烂,中间有裂纹,边缘与健皮交界处稍隆起,多有裂缝,大多没烂到木质部,底层呈弧形,被愈伤组织包围,容易剥离。入冬后,干斑的边缘常产生灰白色菌丝团,病菌穿透愈伤组织,在白色健树皮上形成红褐色坏死点,进一步扩展,成为溃疡型病斑;春季发生在2~5年生以下的小枝和剪口、干枯桩、果台等发病,常表现为枝枯型症状。病部开始呈红褐色,略潮湿肿起,很快变干、下陷,边缘不明显,形状不规则。病组织褐色或暗褐色,质地松散,糟烂,往往烂到相接的大枝上,引起大枝发病,或者绕小枝烂到一圈,全枝乃至整株逐渐死亡,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发病后期,病皮表面长出较密的小黑点(病菌子座),天气潮湿时,从中涌出丝状孢子角或白色粉末状分生孢子团。
病原:
有性世代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无性世代为苹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囊孢属。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生于病皮表皮下面的外子座中。外子座圆锥形,内藏1
个分生孢子腔,初一室后变多室,具一共同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色,直径517~1560μm,高430~1300μm,器壁细胞扁平,褐至暗褐色,最内层无色,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不分枝或分枝,长12~21μm,宽1.2~2.0μm,顶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香蕉形,无色,单胞,两端钩圆,大小3.6~6.0×1.2~1.7μm。分生孢子包埋于胶质中,潮湿时涌出孢子角。孢子角遇水消解,孢子悬浮于水中或附着于微细水滴上。秋季形成内子座即病疤上所产生的大型疣状物,一个子座中一小时内可放出1120~866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数量约为分生孢子的1/10。病菌生长适温28~32℃,最高37~38℃,最低5~10℃,pH以5.6~6.1合适。在干杏煎汁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发育良好,在苹果树皮或梨树皮煎汁或固体培养基上长的也很好。合成培养基中的碳源以10%左右的麦芽糖、葡萄糖较好,最适氮源为0.5%~1.0%的天门冬酰胺或硝酸盐。天门冬酰胺有助于分生孢子产生,硫胺素可促进菌丝生长,在蒸馏水、自来水中不能萌发。病害潜育期7~15天,最长35天。
越冬和越夏: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孢子角、子囊壳等在病树皮内越冬,也能以菌丝形态在病疤木质部内越冬。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萌发适温25~30℃,在5℃条件下经较长时间也能萌发。病菌孢子在苹果煎汁、树皮煎汁、干杏煎汁、麦芽糖液、蔗糖液中萌发良好。在清水中,分生孢子萌发不好,子囊孢子萌发率也很低,且需要较长时间。在室内,分散的分生孢子经2~4天即失去萌发能力,子囊孢子可存活13~20天。在日光照射下,两种孢子1天即失去萌发能力。栽培管理粗放和冻害是腐烂病流行的主要诱因。土壤有机质少、土壤板结或保水保肥力差,根系生长不良,复合肥不足,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大小年严重,早期落叶等造成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均较重,反之则轻。地势低洼后期果园积水时间过长及贪青徒长、休眠期延迟而易受冻害果园,发病也重。北方周期性冻害,造成树体大面积树皮冻伤是腐烂病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原因。
发病特点:
经调查,苹果枝条带菌情况几乎是百分之百。而带菌率随树龄的增高而增加。生长正常的枝条,一般不发病。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时,腐烂病菌便会由潜伏状态转为致病状态。从生产上看,早春从树体水分流动到展叶期间,秋季从树体开始转入休眠时,为病斑出现旺盛期。随着树体进入旺盛生长期,抗病力逐渐增强,发病转入低潮。
病菌在病树皮和木质部表层蔓延越冬。早春产生分生孢子,遇雨由分生孢子器挤出孢子角。分生孢子分散,随风周年飞散在果园上空,萌发后从皮孔、果柄痕、叶痕及各种伤口侵入树体,在侵染点潜伏,使树体普遍带菌。6~8月树皮形成落皮层时,孢子侵入并在死组织上生长,后向健康组织发展。翌春扩展迅速,形成溃疡斑。病部环缢枝干即造成枯枝死树。
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30%腐烂敌30倍液、腐必清涂剂或乳剂2~3倍液、梧宁霉素发酵液10~20倍液。春、夏季各涂药1次,降低复发率;药剂防治:春季果树发芽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杀灭树皮浅层病菌。常用药剂有30%腐烂敌100倍液、40%福美胂200倍等;
1、涂抹治疗:在早春和晚秋两个时期对枝干上的病斑、菌瘤、流胶等,精心刮除,刮除时,要求纵向多刮3公分好皮,横向多刮1公分好皮,深达木质部(桃、杏、李、猕猴桃等树体表层轻微染病的组织,纵划几道即可),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进行均匀涂抹,病情严重时,间隔7天左右,再涂抹1次。
2、枝干喷雾预防:在萌芽前、果实膨大期(7-8月份),用溃腐灵喷施整个树干或30-60倍液刷涂整个树干均可。(适宜于:弱势树、枝干轮纹、皴皮严重植株及乔化株体)
3、清园处理:采果后用靓果安进行一次清园处理,同时添加适量内吸性药剂或渗透剂,效果更佳。
4、剪口、锯口处理成光滑平面后,直接用溃腐灵原液或5倍液涂抹即可。控制效果描述:涂抹1-2次,不继续腐烂、流胶或溃疡,伤口快速愈合,病斑病健交界处逐渐长出新皮。病斑表面光滑。
综合防治措施:
1、进行调查和测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腐烂病在发病现象上有春、秋两次高峰,尤以春季为甚,秋季视年份(主要是降水的多少)而有小高峰。防治腐烂病的根本环节是抓好侵染期的防治,生产中主要侵染期在春秋季。
3、合理施肥,增强树体营养水平,提高抗病能力。每50kg果施氮:磷:钾为7:3:7,增施土杂肥、圈肥和绿肥。果园要讲究平衡配方施肥,合理负载,保护好叶片,增加树体贮存营养水平等。
4、合理修剪,疏花疏果。采用科学的修剪技术,形成合理的株型,促进果树健壮生长。同时采取疏花疏果技术,避免果树形成“大小年”,降低树体抗病能力。
5、结合春季刮治。春季发病高峰前要彻底刮治病斑、铲除菌源组织。每年3~4月份处理病斑,以果树愈合剂涂抹治疗为主。春季要结合灌春水,提高土壤和树体含水量可以有效减少腐烂病发生。防止春旱和积水,使树体含水量正常,降低病菌抗扩展能力,加快伤口愈合;及时治疗防止病斑长时间扩大蔓延:春季结合刮粗翘皮检查刮治腐烂病3次左右。
6、抹泥法:春季用树冠下面的泥土抹于病斑上,厚度3cm以上,然后用塑料布扎住,可使病原菌失去活性;
7、生长季节进行枝干涂药跟踪治疗病斑。对大病斑、多病树在春季刮治后,生长季节跟踪治疗。在延庆6月下旬到月上旬进行枝干涂药,可有效防治腐烂病发生和扩展
8、加强秋季药剂防治。果园进入秋季后,要在秋梢生长期至采收期后,加强针对性药剂防治。这期间以果树愈合剂涂抹病斑为主。同时注意果园秋季早施和施足基肥。 减少伤口,禁止严冬修剪,伤口涂上油漆。
9、涂白防冻害,在易发生日灼的地区,初冬落叶后树干涂白。上冻前要灌冻水,保持树体含水量可以减少腐烂病。
10、做好冬季清园工作,人工清除病源降低园内病菌密度:随时剪除病枯枝、干桩枯橛及病
果台、病剪口等,减少树体被病菌侵染机会;是减少腐烂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
11、桥接果树。将病斑下部枝条留下,以便桥接,促进果树正常生长。
12、生物防治:利用果树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 spp.110-l),对腐烂病菌具良好的拮抗作用。
13、加强对果树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如苹果绵蚜、透翅蛾、天牛等。减少果树养分消耗,堵塞腐烂病的侵入门户。
注意事项:
1、药剂防治。生长季节跟踪治疗复发病斑时忌用福美砷,福美砷目前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农药,应用果树愈合剂涂抹病斑为佳。
2、刮治病斑要细致、全面,并清除菌源组织(收集处理后集中烧掉)。3、秋季防治得好,再加上春季有重点的防治,连续2—3年后,可全面控制其发病,恢复果园树势。
4、结合冬剪,注意清理腐烂枝条。
5、从肥水、负载角度增强树体抗病性能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