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主流意识形态则不然。虽然它的代表人也在追名逐利,但于阐理论、广教化之时,他们却对私心杂念熟视无睹,一味强调正心诚意。长此以往,这样的结果,人们人格分裂,好话满篇,同时又坏事作绝;表面上满纸神圣言,背地里则是一套潜规则。
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这句话所阐述的道理和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出一辙。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共产主义的模式,大同社会的标准。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信院电子系
张志斌
1301190048
《大学》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主流意识形态则不然。虽然它的代表人也在追名逐利,但于阐理论、广教化之时,他们却对私心杂念熟视无睹,一味强调正心诚意。长此以往,这样的结果,人们人格分裂,好话满篇,同时又坏事作绝;表面上满纸神圣言,背地里则是一套潜规则。
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这句话所阐述的道理和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出一辙。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共产主义的模式,大同社会的标准。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信院电子系
张志斌
130119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