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建设规划

灌南光明中学

创建“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实践基地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高中课程质量为目标,以“中学导学制”深度研究与开发为平台,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教学研究部门引领指导,基地学校精心组织,基地课程潜心研究拓展的工作机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交流等研训方式,形成学校健康、优良的课程文化,持续提升学科教研水平与学科教学效益,努力将我校建成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素质教育的示范窗口,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 长:刘明

副组长:孙年华 李峰

成 员:学校各处室负责人 全体教研组长

2. 专家小组

华杰集团领导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

3. 工作小组

组 长:张广爱 应世海

成 员: 全校教师

三、工作目标

建成先进完善的“”课程硬件保障基础设施和设备,有效开发并形成“三环、五模、六度”实验、实践基地,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资源库,形成导学互动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全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课间活动、假日实践的效益。

1. 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全县课程基地的示范点。

认真研究先进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积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争取为全县课程改革实施提供实验和借鉴。

2. 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县级课程资源中心。

结合研训一体化的思路,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探索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教研、备课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全省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示范;搜集整理教学资料、提供网上交流平台、为全县提供共享资源。

3、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县级课程改革研究交流中心。

积极承担县课程研讨活动、加强应用调研工作,开展校内外课程教学质量动态分析,为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起引领作用。

四、工作内容

1. 建立“三环、五模、六度”课程研究基地

积极构建完善的“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实践研究的框架,尽快完成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有效探索课程开发与建构的路径。

2. 开展学科基地运行机制研究

主动邀请县教研部门指导基地建设,邀请相应学科的市县名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老师等作为课程基地成员,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如课程规划专家组、资源开发组、信息收集采编组等,实行力量整合、分工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基地的工作目标。

3. 开展课程基地活动

(1)在上级初中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课程基地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讨论、研究课程基地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完善课程基地建设和管理。

(2)以自主安排为主体、教学引导为主线、综合素质提升为主旨,全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课间活动、假日实践的效益,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有效 开发学生的生命质量。

(3)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研究方向,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加快以“导学”能力为标志的名师“三环、五模、六度”华杰模式培养步伐,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4)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研究目的,加强学科调研工作,开展学科教学质量动态分析。

(5)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示范与辐射作用,以课程基地的名义,在学校网站上建立 “‘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基地博客”,扩大影响。

4、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1)基地内部总结交流

课程基地根据学年度工作目标和两学期工作计划,对过去的一年“基地建设”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对“基地建设”的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进行自评。建立学科基地自评档案,并按时上交工作总结。

(2)基地间的总结交流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基地校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完善。并根据面上基地建设情况及时调整我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优化相关措施。

(3)定期总结表彰

每学年根据基地内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的自评,组织对各组负责人与实验教师进行的专项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和奖励(专项经费)。

五、工作措施

1. 学校将课程基地建设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重要议程,定期讨论、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布置工作,并提供专用经费保障。

2. 学校课程基地领导小组要积极谋划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课程基地的建设,加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支持实验教师积极参与本校或外校的课程基地活动,要为实验教师参加活动提供时间与经费保障。

3. 学校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也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直接指导者,要积极指导、组织并参与课程基地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课程基地进行各种实验、教研、培训、交流等活动,并对课程基地建设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4. 基地实验教师在课程基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参加课程基地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成长水平。

2016.9

灌南光明中学

创建“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实践基地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高中课程质量为目标,以“中学导学制”深度研究与开发为平台,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教学研究部门引领指导,基地学校精心组织,基地课程潜心研究拓展的工作机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交流等研训方式,形成学校健康、优良的课程文化,持续提升学科教研水平与学科教学效益,努力将我校建成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素质教育的示范窗口,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 长:刘明

副组长:孙年华 李峰

成 员:学校各处室负责人 全体教研组长

2. 专家小组

华杰集团领导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

3. 工作小组

组 长:张广爱 应世海

成 员: 全校教师

三、工作目标

建成先进完善的“”课程硬件保障基础设施和设备,有效开发并形成“三环、五模、六度”实验、实践基地,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资源库,形成导学互动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全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课间活动、假日实践的效益。

1. 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全县课程基地的示范点。

认真研究先进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积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争取为全县课程改革实施提供实验和借鉴。

2. 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县级课程资源中心。

结合研训一体化的思路,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探索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教研、备课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全省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示范;搜集整理教学资料、提供网上交流平台、为全县提供共享资源。

3、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县级课程改革研究交流中心。

积极承担县课程研讨活动、加强应用调研工作,开展校内外课程教学质量动态分析,为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起引领作用。

四、工作内容

1. 建立“三环、五模、六度”课程研究基地

积极构建完善的“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实践研究的框架,尽快完成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有效探索课程开发与建构的路径。

2. 开展学科基地运行机制研究

主动邀请县教研部门指导基地建设,邀请相应学科的市县名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老师等作为课程基地成员,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如课程规划专家组、资源开发组、信息收集采编组等,实行力量整合、分工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基地的工作目标。

3. 开展课程基地活动

(1)在上级初中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课程基地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讨论、研究课程基地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完善课程基地建设和管理。

(2)以自主安排为主体、教学引导为主线、综合素质提升为主旨,全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课间活动、假日实践的效益,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有效 开发学生的生命质量。

(3)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研究方向,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加快以“导学”能力为标志的名师“三环、五模、六度”华杰模式培养步伐,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4)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研究目的,加强学科调研工作,开展学科教学质量动态分析。

(5)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示范与辐射作用,以课程基地的名义,在学校网站上建立 “‘三环、五模、六度’课程基地博客”,扩大影响。

4、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1)基地内部总结交流

课程基地根据学年度工作目标和两学期工作计划,对过去的一年“基地建设”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对“基地建设”的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进行自评。建立学科基地自评档案,并按时上交工作总结。

(2)基地间的总结交流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基地校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完善。并根据面上基地建设情况及时调整我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优化相关措施。

(3)定期总结表彰

每学年根据基地内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的自评,组织对各组负责人与实验教师进行的专项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和奖励(专项经费)。

五、工作措施

1. 学校将课程基地建设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重要议程,定期讨论、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布置工作,并提供专用经费保障。

2. 学校课程基地领导小组要积极谋划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课程基地的建设,加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支持实验教师积极参与本校或外校的课程基地活动,要为实验教师参加活动提供时间与经费保障。

3. 学校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也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直接指导者,要积极指导、组织并参与课程基地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课程基地进行各种实验、教研、培训、交流等活动,并对课程基地建设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4. 基地实验教师在课程基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参加课程基地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成长水平。

2016.9


相关文章

  • 启动镇江市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
  • 关于启动镇江市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 丹阳.句容.扬中.丹徒教育局,市属各普通高中: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优质 ...查看


  • 红色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12.12(报送稿)
  • "红色教育课程基地"创建工作 实 施 方 案 江苏省淮北中学 为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 ...查看


  • 素质教育分析报告
  • 关于对"素质教育基地""学科课程基地" 分析研讨报告 一. 分析研讨背景: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 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任务:首先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其次 ...查看


  •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3.5.1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 2.项目组主要成员 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 中.高 枫.王 津 3.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 ...查看


  • 论高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 [摘 要]分析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冷专业人才需求以及制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高职制冷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关键词]高职 制冷与冷藏技术 "三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 [ ...查看


  • 2016年南宁某学院校企合作汽车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 2016年南宁某学院校企合作汽车技术 实训基地执行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分阶段完成 打造南宁某学院汽车技术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 ...查看


  •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三年建设规划
  •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为了使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得到科学.合理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具体规划如下: 一.专业概况 (一)专业已有基础条件和特色 1.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现有环 ...查看


  • 主持与播音实训内涵论文(1)
  • 高职主持播音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内涵提升研究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李茹 摘要: 实训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学校注重实训 基地的硬件建设,忽略了基地内涵建设.本文以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核心, 课程设置与市场.社会需 ...查看


  • 2017年东北大学校企合作国际贸易联合办学建设方案
  • 东北大学校企合作国际贸易2017联合 办学建设方案 一.联合办学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分阶段完成 本方案建立在东北大学国际贸易校企合作基础上,通过共建的方式,形成企业岗位的专业培养新模式,打破传统大学学生的约束性的教学方式,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