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我对植物这般痴迷,得从我出生的那片土地说起。 我出生的那片土地,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成长中接触得最多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植物,植物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家居深山,山高沟深,坡陡处无法耕种,任野草和树木恣意生长,沟壑深处,雨水经年冲刷,野生的草籽生命力顽强,一茬野草被雨水连根拔起,带到了远处,另一茬野草就立即拱出地面,占领那些农人不屑下种的土地,走进村庄里,满山遍野尽是千姿百态的植物。麦子、豆子、谷子、穈子、土豆、胡麻、荞麦以及野草、野树,它们若亲人般常伴我的左右。植物簇拥在庄院的四周,看上去更像是把庄院建在了树林里,花草生长在路边上,犹若路在花草中,从庄院到别处,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路,遍地都是高高矮矮的植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脚下延伸的不仅仅只是路,还有花草丛和树林,总之,植物会适时占领山沟里的每一寸土地,在农村,除却认为的因素,很难找到一片裸露的土地,适合种植庄稼和菜蔬的,都被农人撒上了种子,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被植物自己撒上了种子。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彰显出一种母性的宽容和博爱。 我熟悉身边的每一种植物,它们混生于同一片土地上,没有哪一寸土地专门是用来生长某一种植物的,冰草、秦艽、骆驼蓬、白蒿、狗尾草、鸡冠花、牵牛子、草胡子,还有那些我熟知却叫不上名称的草,根挨着根,茎叶搭着茎叶,花对着花生长,它们和睦共处,一派繁荣景象,兴许,这就是我在这片生养过我的土地上最初得到来自大自然的和谐气氛。 植物就像是我儿时的伙伴,无论只是装点着我的生活环境,还是关系着我的身体成长,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陪伴着我长大成人。与我喜欢写作的初衷一样,不曾想,把植物写进散文,写成了我的植物学,这是我反过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时意外的收获。 面对养人的土地和植物,我从来不会轻言创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草、一棵树,我曾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述和歌颂着它们,我从不以为一棵小草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生命,面对生命,它再弱小,都是强大的,我的创造,无法复制一棵弱小的草,而土地却可以,对一棵草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就是对人生的敬畏。草的强大,正如它们的弱不禁风,而人的脆弱却恰巧来自于内心的不可一世。 在孕育着植物的大地上不要轻易说出我们的创造,否则,是一件极为无耻的事情,对土地而言,让植物自由自在地生长,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除此而外的创造,都是不可预料的毁坏。 从小到大,我依靠土地为生,无论是在自己还是租来的土地上劳作,我所得到的都是土地通过植物给予我的。内心的感恩,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一棵草,在我心中的分量就是整个森林。 我的信仰来自于植物,来自于毫不粉饰的生命本身。萌发,成长,孕育和结果,都是生命自发的一种形态,我在想,人的一生,无论你做过多么伟大的事情,总归还是为了让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传宗接代,人与植物有着共同的使命。我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仰望高耸入云的白杨,每当秋日,树叶一片片从高处飘下来,我会禁不住想起我出生的那片土地,想起陪伴着我长大成人的每一株植物,无论我走得多远,我的根,却依然扎在那片土地上。离开的时间久了,我总想回去看看,或者是带着我微不足道的报答,反哺我出生的那片土地。 播种者 一场春雨过后,田土变得湿润松软,就连空气中也全都是被雨水浸透了的田土散发出来的润润的芬芳,这时候,正是下种的好时机。对种子而言,播种是我在春天里将种子交给土壤时为其举行的一个仪式,在整个仪式里,我怀着复杂的私念,将种子交给土地,同时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从土地那里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只是一个播种者,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躬耕、耙耱、施肥、除草、收割。于是在我耕种过的土地上就长出了千姿百态的植物。我只需要做好在土地上必需做好的事情之后,土地就会顺从我的意愿,生长出我想要的那种植物,并结出我想要的那种果实。地遂人愿,便是我的小生活中的大事。 此刻,种子就是我的全部信仰,这个信仰,就是我对脚下这片土地从未有过质疑的信赖,土地不会无端拒绝任何一枚以发芽和传承种族繁衍生息为己任的种子。 向阳的坡地上,野草受到了阳光的激励,露出淡淡的绿,冻土在一点点消褪,新绿就像宣纸上的一滴墨,追撵着退守的寒冰,向大地传递出野草知春的信息。 以大地为界,野草的根系向下延伸,芽就获得了力量拱出地面,我在雨过天晴的晌午抵达一片耕地,凡是阳光持久地照耀过的地面,就有芽尖显露出来,嫩嫩的芽踩着深深的根系,在大地上站起来,向着阳光轻舞。这般清新的苗,用肢体的娇嫩表达着它们对默默无闻的根的赞美。 播种者,专注、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却不同于任何一个猎人,播种者的眼光远比猎人更长远。面对墒情正好的土地,别无杂念,虔诚如信徒一般,播种就是人通过种子与土壤连接起来的一个动词,是播种者对土地的一次顶礼膜拜,躬身俯首,曲膝跪地,播种者,只是让向往土地的种子和渴望植物的土地紧紧贴在一起,在初春的大地上,播种者左手握着种子,右手连着土地,播种者通过左手将种子交给右手,再通过右手将种子交给土地,成人之美,便是播种者在春天里最高的境界。 我不擅长用猎枪或者是钝器去猎杀那些身体里流着和我的身体流着的一样鲜红的血液的动物,我惧怕冲出身体流于土地上的血迹。我想要的并不是热衷于杀戮,而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物质,于是,我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一把明光闪电的铁锹,我只想通过植物,从大地上猎取供养我的身体的食物,我依然是猎者,怯于血迹而渴望食物的温和的猎者。 肥沃的土地都是播种者用汗水浇灌的,播种者心中的幸福感,来自于一生都可以脚踏实地嗅着土地的芬芳,人勤劳,地肥沃,日子就美了。土地没有直接把它的芬芳给予人,而是通过植物,就像父亲,总是通过母亲向我们传达着他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土地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是可以让植物的种子安于落土生根发芽的,可以让播种者感到踏实满足的,人也是有气味的,而播种者的身上气味除了人情味外,还带着土地的、种子的、植物的气味,同时,经过他的手的种子、土地、植物也具有了播种者的气味。 在土地上获得了粮食的丰收,但我从来不以为全是自己的功劳,我以为,这是我通过种子给了种子和土地同等的机会,同时大地也通过植物给了我应有的回报,而不是我征服了土地。土地是不会被驯服的,因为土地在那里的时候,还没有我,而当我因为一些事情走了的时候,它依然还在那里,保持着土性。 多年的农耕生活,让我习惯了将春种秋收的轮回,当成了自己判断岁月变迁的唯一标准,上一茬作物的风尘旧事,总是牵连着我对下一茬作物的希望,俯下身去,齐膝高的麦子,就是我在一年中的全部喜悦。我从不仰望那高不可攀的事物,我只关注身边这些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因为植物,我的四季若大地般鲜明,当万物蛰伏的严冬,种子就是活在我心中的唯一的绿色。 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离开了可供耕作的土地,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播种者对这片土地如此热爱,是因为他没有其他过人之处,再没有比种地让他更好的选择,只好热爱从不对他挑三拣四的土地,播种者无处示爱,只好深深地爱上这片可供耕作的土地,人培肥了土地,土地滋养了着植物,植物滋养了人,离不开土地的人,是离不开根,因为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太深太深。■ 责编 子 欣
缘何我对植物这般痴迷,得从我出生的那片土地说起。 我出生的那片土地,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成长中接触得最多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植物,植物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家居深山,山高沟深,坡陡处无法耕种,任野草和树木恣意生长,沟壑深处,雨水经年冲刷,野生的草籽生命力顽强,一茬野草被雨水连根拔起,带到了远处,另一茬野草就立即拱出地面,占领那些农人不屑下种的土地,走进村庄里,满山遍野尽是千姿百态的植物。麦子、豆子、谷子、穈子、土豆、胡麻、荞麦以及野草、野树,它们若亲人般常伴我的左右。植物簇拥在庄院的四周,看上去更像是把庄院建在了树林里,花草生长在路边上,犹若路在花草中,从庄院到别处,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路,遍地都是高高矮矮的植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脚下延伸的不仅仅只是路,还有花草丛和树林,总之,植物会适时占领山沟里的每一寸土地,在农村,除却认为的因素,很难找到一片裸露的土地,适合种植庄稼和菜蔬的,都被农人撒上了种子,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被植物自己撒上了种子。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彰显出一种母性的宽容和博爱。 我熟悉身边的每一种植物,它们混生于同一片土地上,没有哪一寸土地专门是用来生长某一种植物的,冰草、秦艽、骆驼蓬、白蒿、狗尾草、鸡冠花、牵牛子、草胡子,还有那些我熟知却叫不上名称的草,根挨着根,茎叶搭着茎叶,花对着花生长,它们和睦共处,一派繁荣景象,兴许,这就是我在这片生养过我的土地上最初得到来自大自然的和谐气氛。 植物就像是我儿时的伙伴,无论只是装点着我的生活环境,还是关系着我的身体成长,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陪伴着我长大成人。与我喜欢写作的初衷一样,不曾想,把植物写进散文,写成了我的植物学,这是我反过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时意外的收获。 面对养人的土地和植物,我从来不会轻言创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草、一棵树,我曾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述和歌颂着它们,我从不以为一棵小草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生命,面对生命,它再弱小,都是强大的,我的创造,无法复制一棵弱小的草,而土地却可以,对一棵草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就是对人生的敬畏。草的强大,正如它们的弱不禁风,而人的脆弱却恰巧来自于内心的不可一世。 在孕育着植物的大地上不要轻易说出我们的创造,否则,是一件极为无耻的事情,对土地而言,让植物自由自在地生长,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除此而外的创造,都是不可预料的毁坏。 从小到大,我依靠土地为生,无论是在自己还是租来的土地上劳作,我所得到的都是土地通过植物给予我的。内心的感恩,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一棵草,在我心中的分量就是整个森林。 我的信仰来自于植物,来自于毫不粉饰的生命本身。萌发,成长,孕育和结果,都是生命自发的一种形态,我在想,人的一生,无论你做过多么伟大的事情,总归还是为了让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传宗接代,人与植物有着共同的使命。我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仰望高耸入云的白杨,每当秋日,树叶一片片从高处飘下来,我会禁不住想起我出生的那片土地,想起陪伴着我长大成人的每一株植物,无论我走得多远,我的根,却依然扎在那片土地上。离开的时间久了,我总想回去看看,或者是带着我微不足道的报答,反哺我出生的那片土地。 播种者 一场春雨过后,田土变得湿润松软,就连空气中也全都是被雨水浸透了的田土散发出来的润润的芬芳,这时候,正是下种的好时机。对种子而言,播种是我在春天里将种子交给土壤时为其举行的一个仪式,在整个仪式里,我怀着复杂的私念,将种子交给土地,同时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从土地那里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只是一个播种者,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躬耕、耙耱、施肥、除草、收割。于是在我耕种过的土地上就长出了千姿百态的植物。我只需要做好在土地上必需做好的事情之后,土地就会顺从我的意愿,生长出我想要的那种植物,并结出我想要的那种果实。地遂人愿,便是我的小生活中的大事。 此刻,种子就是我的全部信仰,这个信仰,就是我对脚下这片土地从未有过质疑的信赖,土地不会无端拒绝任何一枚以发芽和传承种族繁衍生息为己任的种子。 向阳的坡地上,野草受到了阳光的激励,露出淡淡的绿,冻土在一点点消褪,新绿就像宣纸上的一滴墨,追撵着退守的寒冰,向大地传递出野草知春的信息。 以大地为界,野草的根系向下延伸,芽就获得了力量拱出地面,我在雨过天晴的晌午抵达一片耕地,凡是阳光持久地照耀过的地面,就有芽尖显露出来,嫩嫩的芽踩着深深的根系,在大地上站起来,向着阳光轻舞。这般清新的苗,用肢体的娇嫩表达着它们对默默无闻的根的赞美。 播种者,专注、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却不同于任何一个猎人,播种者的眼光远比猎人更长远。面对墒情正好的土地,别无杂念,虔诚如信徒一般,播种就是人通过种子与土壤连接起来的一个动词,是播种者对土地的一次顶礼膜拜,躬身俯首,曲膝跪地,播种者,只是让向往土地的种子和渴望植物的土地紧紧贴在一起,在初春的大地上,播种者左手握着种子,右手连着土地,播种者通过左手将种子交给右手,再通过右手将种子交给土地,成人之美,便是播种者在春天里最高的境界。 我不擅长用猎枪或者是钝器去猎杀那些身体里流着和我的身体流着的一样鲜红的血液的动物,我惧怕冲出身体流于土地上的血迹。我想要的并不是热衷于杀戮,而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物质,于是,我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一把明光闪电的铁锹,我只想通过植物,从大地上猎取供养我的身体的食物,我依然是猎者,怯于血迹而渴望食物的温和的猎者。 肥沃的土地都是播种者用汗水浇灌的,播种者心中的幸福感,来自于一生都可以脚踏实地嗅着土地的芬芳,人勤劳,地肥沃,日子就美了。土地没有直接把它的芬芳给予人,而是通过植物,就像父亲,总是通过母亲向我们传达着他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土地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是可以让植物的种子安于落土生根发芽的,可以让播种者感到踏实满足的,人也是有气味的,而播种者的身上气味除了人情味外,还带着土地的、种子的、植物的气味,同时,经过他的手的种子、土地、植物也具有了播种者的气味。 在土地上获得了粮食的丰收,但我从来不以为全是自己的功劳,我以为,这是我通过种子给了种子和土地同等的机会,同时大地也通过植物给了我应有的回报,而不是我征服了土地。土地是不会被驯服的,因为土地在那里的时候,还没有我,而当我因为一些事情走了的时候,它依然还在那里,保持着土性。 多年的农耕生活,让我习惯了将春种秋收的轮回,当成了自己判断岁月变迁的唯一标准,上一茬作物的风尘旧事,总是牵连着我对下一茬作物的希望,俯下身去,齐膝高的麦子,就是我在一年中的全部喜悦。我从不仰望那高不可攀的事物,我只关注身边这些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因为植物,我的四季若大地般鲜明,当万物蛰伏的严冬,种子就是活在我心中的唯一的绿色。 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离开了可供耕作的土地,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播种者对这片土地如此热爱,是因为他没有其他过人之处,再没有比种地让他更好的选择,只好热爱从不对他挑三拣四的土地,播种者无处示爱,只好深深地爱上这片可供耕作的土地,人培肥了土地,土地滋养了着植物,植物滋养了人,离不开土地的人,是离不开根,因为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太深太深。■ 责编 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