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在每个人的路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题记
我相信远行的境界是不朽的,任何有意义的生命在途中会拓展、会擦亮和也会被唤醒。相信每一个人看到“长征”这两个字就会想到25000路里的路程。那是红色的足迹,那是历史的辉煌,是人伟大意志力照耀下的行动。
漫漫长路,留下无数战士的生命,也给红军将士们心灵深处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痕。那些被荒烟蔓草掩盖的岁月,那些永驻在长征路上的革命英魂,那是划过时空的不朽,跨过雪山峭壁的盛事,穿过生命的禁区,一直滑到历史深处的刻骨铭心的一笔……一条长路,一段征程。
小时候,从教科书上大致了解到长征的零星点点。知道在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时也一字不落地背下到了它的重要意义,就这样我浅尝辄止的了解到“长征”这个名词。可能那时候在我的眼中“红军长征”不过是一个占了考试分值挺重的一个知识点罢了,那么枯燥的文字好不容易背诵下来了也就失去了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欲望。再长大一点,从毛主席《七律 长征》中感受到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万般豪情壮志,靠着自己不成熟的想象仿佛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五岭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惊天动地,从侧面也似懂非懂的体会到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我总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可是现在,我仿佛懂得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那不仅仅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战略转移,更加不是单纯的个人信仰,它是挽救这个被“邪气”污染的国家的责任,不甘被驱逐,被压迫,汇集而成的所有人心中不灭的明灯。
在央视栏目《说不完的长征》中,我了解到夹金山是红军将士翻越的第一座雪山。这座山当地人称为“死亡之山”,海拔4千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聂元臻元帅在红军回忆录里写到“翻越雪山时,我上到山上感到气也喘不上来,山顶空气稀薄,不能讲话,只能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好停下来休息,一坐下来就可能永远也站不起来了。”104岁将士王定国回忆说:“我在毛泽东那个部队,三过雪山,脚趾头一摸就掉了。”说完,一股思绪涌上心头,哽咽不语。原来,在翻越雪山时,王定国中途停下来休息,再次行军时发现脚趾头已经冻掉了。最后,她丢掉脚趾,坚定的跟着大部队往前走。看着这里忍不住的眉头紧皱,我不能够想象那时候情况到底有多遭多遭,我很心疼他们,那是一种只要稍稍往那方面遐想身体仿佛也会不自觉地被冻僵的难受。
“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草地夜行”等等这些令人感受颇深的红色故事一点点的渗透到我的心间。我震撼,我感恩,我也凌乱着。
我震撼的是一段名著般存在的光辉历史它竟是这般“魔性”,如飘风,又如荆棘。我感恩
每一个将士的勇往直前,我也感恩每一个勇士的不屈不饶,我还感恩每一个发生在途中的那些小小的温存美好,那是前行的念头啊!
可是,我凌乱的是什么呢?
我想,我凌乱不仅仅是“长征之苦”、“红军之难”吧,更多地是人生路上的长征之路啊!人生之路不仅仅是25000公里的路程,祖国的伟大建设也不可能是只有这25000公里的蜿蜒。如今,不需要在行动上持枪上战场,更加不缺少言语上的豪情壮志。于是,我明白了,踏踏实实的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的时候,就是最大的爱国情怀。害怕的时候,我们无所畏惧;犹豫的时候,我们坚定不移;危及的时候,我们勇于担当;跌倒的时候,我们百折不屈;逆境的时候,我们不忘初心。
应该了解的,闻所未闻的,不该忘却的,不胜言表的,永记心头的,都在每个人的路上。可能,在现阶段,这就是长征所教会我的人生感悟和教育情怀。
长征,在每个人的路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题记
我相信远行的境界是不朽的,任何有意义的生命在途中会拓展、会擦亮和也会被唤醒。相信每一个人看到“长征”这两个字就会想到25000路里的路程。那是红色的足迹,那是历史的辉煌,是人伟大意志力照耀下的行动。
漫漫长路,留下无数战士的生命,也给红军将士们心灵深处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痕。那些被荒烟蔓草掩盖的岁月,那些永驻在长征路上的革命英魂,那是划过时空的不朽,跨过雪山峭壁的盛事,穿过生命的禁区,一直滑到历史深处的刻骨铭心的一笔……一条长路,一段征程。
小时候,从教科书上大致了解到长征的零星点点。知道在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时也一字不落地背下到了它的重要意义,就这样我浅尝辄止的了解到“长征”这个名词。可能那时候在我的眼中“红军长征”不过是一个占了考试分值挺重的一个知识点罢了,那么枯燥的文字好不容易背诵下来了也就失去了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欲望。再长大一点,从毛主席《七律 长征》中感受到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万般豪情壮志,靠着自己不成熟的想象仿佛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五岭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惊天动地,从侧面也似懂非懂的体会到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我总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可是现在,我仿佛懂得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那不仅仅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战略转移,更加不是单纯的个人信仰,它是挽救这个被“邪气”污染的国家的责任,不甘被驱逐,被压迫,汇集而成的所有人心中不灭的明灯。
在央视栏目《说不完的长征》中,我了解到夹金山是红军将士翻越的第一座雪山。这座山当地人称为“死亡之山”,海拔4千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聂元臻元帅在红军回忆录里写到“翻越雪山时,我上到山上感到气也喘不上来,山顶空气稀薄,不能讲话,只能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好停下来休息,一坐下来就可能永远也站不起来了。”104岁将士王定国回忆说:“我在毛泽东那个部队,三过雪山,脚趾头一摸就掉了。”说完,一股思绪涌上心头,哽咽不语。原来,在翻越雪山时,王定国中途停下来休息,再次行军时发现脚趾头已经冻掉了。最后,她丢掉脚趾,坚定的跟着大部队往前走。看着这里忍不住的眉头紧皱,我不能够想象那时候情况到底有多遭多遭,我很心疼他们,那是一种只要稍稍往那方面遐想身体仿佛也会不自觉地被冻僵的难受。
“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草地夜行”等等这些令人感受颇深的红色故事一点点的渗透到我的心间。我震撼,我感恩,我也凌乱着。
我震撼的是一段名著般存在的光辉历史它竟是这般“魔性”,如飘风,又如荆棘。我感恩
每一个将士的勇往直前,我也感恩每一个勇士的不屈不饶,我还感恩每一个发生在途中的那些小小的温存美好,那是前行的念头啊!
可是,我凌乱的是什么呢?
我想,我凌乱不仅仅是“长征之苦”、“红军之难”吧,更多地是人生路上的长征之路啊!人生之路不仅仅是25000公里的路程,祖国的伟大建设也不可能是只有这25000公里的蜿蜒。如今,不需要在行动上持枪上战场,更加不缺少言语上的豪情壮志。于是,我明白了,踏踏实实的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的时候,就是最大的爱国情怀。害怕的时候,我们无所畏惧;犹豫的时候,我们坚定不移;危及的时候,我们勇于担当;跌倒的时候,我们百折不屈;逆境的时候,我们不忘初心。
应该了解的,闻所未闻的,不该忘却的,不胜言表的,永记心头的,都在每个人的路上。可能,在现阶段,这就是长征所教会我的人生感悟和教育情怀。